透过漫长的历史烟尘,我们可以看到,北大荒人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在黑龙江特定的自然、社会历史环境下,创造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精神产品。北大荒精神是特定时代物质关系的产物和反映,它在拓荒者的犁铧下植入黑土,在创业者的汗水浇灌下萌生,在垦区经济发展的春风中壮大,在全省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结出丰硕的果实。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历史渊源在于:它根植于华夏文明,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朴实、勇敢、节俭的传统美德;它直接继承和发扬了人民军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它吸收、融合和延续了包括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在内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它汇集了广大科技人员、知识青年和支边青年的优秀精神内涵;它融汇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几代北大荒人共同的优秀品质。
解放军战士踏入荒原,揭开了北大荒精神诞生的历史帷幕
1947年,正是共和国诞生前最困难、最艰苦的时期,纷飞的战火依然在熊熊燃烧,不断延伸的前线急需粮食和其他补给品。为响应毛泽东主席发出的“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伟大号召,人民解放军的大批部队进入黑龙江地区。当时未被开发的北大荒,野兽出没,渺无人烟,面对着脚下的一片茫茫荒原,从延安、南泥湾走过来的人民军队,带着革命战争时期孕育的艰苦奋斗精神,踏上了北大荒的土地,升起军垦的光荣旗帜,掀开了北大荒开拓史上最光彩的一页。
在初创的艰苦岁月中,他们餐风饮露、顶风冒雪,点燃了北大荒农垦事业的第一颗火种,创建出宁安、通北等第一批国营农场。在紧张战斗、建立政权的同时,开始了垦荒生产运动,努力开荒生产,多打粮食。一批批荣誉军人戎装未换,征尘未洗,拖着伤残的身体,投入到建立“公营农场”新的战斗之中。他们在这里创造了人类垦殖史上的奇迹,在黑土地上点燃了“星星之火”,也拉开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帷幕。
开发北大荒是无比壮丽的事业,在这里有指挥员的丰功,也有默默无闻的战士的伟绩,北大荒汇聚了数量众多的功臣模范。在战争年代,他们出生入死,战功显赫,进军北大荒,他们又谱写了新的英雄篇章。1947年6月,从延安来东北的李在人同志,被任命为松江省营第一农场的场长。他与原吉黑军区司令部秘书刘岑一起,率领16人来到今尚志市一面坡太平沟开荒生产。1948年1月,西满军区第二军分区经济建设处主任王荫庭率部在甘南县创立平阳农场,即以后的查哈阳农场,骑兵团长李长德率200多官兵也参加了以后的建场工作。1949年10月下旬,在与日寇作战中失去一只眼睛和一只胳膊的老八路郝光浓,率领100多名荣誉军人来到伊拉哈创办荣军农场时,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眼前唯有呼啸的寒风卷起冲天的雪尘。建场盖房没有木材,曾荣立过大功的汪立国担起了重任,他的左臂被炸碎骨头,几次手术都未取尽碎骨和弹片,但是他仍然拖着这只红肿的胳膊,和战士们一起奋战在齐腰深的积雪里,挥斧伐木;失去了十个脚趾和两个手指的特等模范迟子祥率领战士们办起了铁匠炉,挥动伤残的手打出1200多件小农具。为了生产运输工具,迟子祥又主动请缨造拖车,破旧的车床和钻床没有动力,他和战友们用自己的身躯作动力,硬是生产出可以载重5吨的大拖车;内脏里还残留着敌人弹片的庄洪斌,忍着伤痛,率领战士们建起了发电厂、加工厂;在解放锦州战役中失去一只胳膊的陈仁怀,成为远近闻名的独臂拖拉机手……这是一支坚不可摧的英雄部队,他们有一颗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心,在他们身上体现着军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们架起第一顶帐篷,穿着棉衣睡觉,和着雪水吃饭。为了积肥,伤残的荣军战士搭配编组,双目失明的抬着担子,腿脚不好的跟着拣粪。同年,分散在绥滨、富锦、依兰、汤原、鹤立等地荣校1100余人,于11月集中到鹤立荣校,由校长李文奎带领创建了鹤立荣军农场,后改称“荣军伏尔基河农场”。
在荣军创办农场积极行动的影响下,当时归属东北军区荣军工作委员会领导的东北军区政治部创建的解放团,也开始了向荒原的进军。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辽沈战役后,大量起义投诚和被俘人员的安置问题就成为当务之急,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由于家乡还没有解放有家难归。为此,成立了专门教育改造他们的解放团组织,这支部队有许多老红军、老八路,其中的干部和警卫战士都是解放军军人,是部队中的精华。4000多名解放军战士率领14000多名解放团的学员先后创建了宝泉岭、笔架山、香兰、二龙山、红星等七个农场,同时也为起义投诚人员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生活道路。
北大荒的第一批农场,就是这样与共和国的创立同时起步,共度艰辛。拓荒者穿过弥漫的战火硝烟,以人民军队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战胜了重重困难,在历史上人迹罕至的地方,牢牢站稳了脚跟。对于他们来说,站住,就是一种令人骄傲的胜利!事实证明,他们不仅在这里站住了,而且扎了根。他们开拓的几十万亩良田,生产出了大量人民解放军急需的粮食,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为最终取得战争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北大荒的开发过程中,敢闯敢试,不怕艰苦的先行者们以他们的实际行动为北大荒的全面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培养出一大批管理和技术人才。而在艰苦创业的岁月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北大荒精神也悄然萌生了。
北大荒精神在垦区初创时期,既没有人鲜明地提出,更没有准确完整的表述。但是,从1947年6月开始,当李在人与周光亚等为代表的解放军干部战士踏上这片荒原时,它最基本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核心思想就已得到了确认,并成为激励人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随后,大批荣军战士来到北大荒,克服肢体残疾等难以想象的困难,开荒建场,在全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们以一颗红心和残缺的肢体,生动地诠释了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可以说,北大荒精神集中体现了人民军队丰硕的精神成果。
广大拓荒者开荒建场,奏响了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壮美乐章
随着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执行,全国掀起了经济建设新高潮。这期间,黑龙江垦区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始了大规模的开荒建场高潮。开发古老的荒原,依靠的是沸腾的热血。一批又一批拓荒者来到这片土地上,为北大荒的开发洒了汗,流了血。这也是北大荒精神形成最关键的时期,可以说北大荒精神与北大荒的开发建设相伴相生。
青年志愿垦荒队。1955年,祖国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对粮食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杨华,1932年出生在北京石景山区西黄村乡一个贫农家庭。1950年6月,清华大学的学生下乡,来到了西黄村乡,在当地建立了团组织。杨华第一个加入了青年团。1952年元旦,杨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杨华参加了北京第一期乡干部文化学习班。在学习班上,老师讲国家形势时提到了我们国家还有很多荒地没有开垦,将来国家一定会组织人力去边疆开荒。杨华在讨论时就表示,以后要到边疆开荒种地,为国家多打粮食。机会终于来了。1955年6月2日,《中国青年报》记者舒学恩到各地物色青年垦荒队带头人。当时,杨华已担任了西黄村乡乡长,北京石景山区秘书长王召月立即推荐了他。当舒学恩找到杨华并告诉他团中央准备组织青年垦荒队到边疆开荒的消息后,杨华当即表示愿意去。党的需要,就是青年的志愿。1955年8月16日,杨华、李秉衡、庞淑英、李连诚、张生5名北京青年,在《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上发表了成立青年志愿垦荒队的庄严宣言:“不管边疆的路程多么遥远,也拦不住我们远征的决心,不管边疆的风云多么寒冷,也吹不冷我们劳动的热情!”短短10天时间里,就有19个省、16个大中城市的2000多名青年报名参加垦荒队,数不清的青年人踊跃捐款。新中国第一个青年志愿垦荒队——“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61名热血青年扛着北京市工人挑灯夜战为垦荒队赶制的40多把镐头、铁锹和两支钢枪向北大荒进发,在萝北荒原上建起了青年集体农庄——北京庄。
随后,全国出现青年垦荒热潮,有14批2570名青年拓荒者也先后来到了北大荒,汇成一支气势宏伟的垦荒大军,建起了“天津庄”“河北庄”“哈尔滨庄”等青年集体农庄。他们赤手空拳,艰苦创业,凭借人力和畜力开垦荒地,战胜万难,他们为垦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北大荒的拓荒大军中又增添了一支生力军。
北大荒的生活对垦荒队员是严酷的考验:吃的是清一色的煮黄豆和窝窝头、高粱米、大碴子。没有井,喝的是泡子水。入冬,帐篷只能遮风雨,挡不住零下40多度的严寒,有的人脸冻起了泡,有的人脚趾甲都冻掉了。上山伐木的更是艰辛,“窝窝头用镐刨,棉鞋棉裤用棍敲,虱子臭虫用火烧”,这是他们当时生活的写照。创业初期的生活艰苦异常,个别人动摇了,想打背包离开荒原,杨华急了,猛地咬破手指,在大小不等的几块硬纸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决心:“我是荒原上的一名垦荒战士,我要永远做个垦荒战士,不做逃兵。要依靠党,依靠群众,去克服一切困难,要把一切献给伟大的祖国。”最后,他在血书上连盖了3个印章。鲜红的血书,凝结着青年垦荒者对垦荒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克服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同时也激励着所有的垦荒队员们在茫茫的萝北荒原牢牢地扎下了根……
作为新中国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他们的经历也是曲折的。第一个垦荒点因土地面积不大,没有大的发展前途而被放弃;第二个垦荒点最初建在萝北县西南的北山下,由于交通不便,东面是低洼河套,一到雨季,河水上涨,道路经常被冲断,人困山中难以作为。加之水质不好,打了30米深的井,水仍是又黄又苦。特别是这里山水成灾,土地常常是春不能种,秋不能收。种种困难使得他们被迫作出选择,最终他们决定再次放弃。然而,200多人在这里整整奋战了一年,已经凭借着他们的双手在这里建起了7栋住房、1个大食堂和1个马棚,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开荒千亩,生产出粮食28万斤,上交国家14.8万斤,收入1.5万元。而如今,要让他们把自己付出的劳动血汗白白扔掉,这是何等的残酷!可是,面对现实,他们又不得不放弃,许多青年都伤心地哭了。但是,为了明天更广阔的事业,青年们最后统一了思想,决心要进行第三次创业!他们吸取了前两次的经验教训,认真地进行了勘察,终于在1957年建起了第三个新居,它坐落在凤鸣河与鸭蛋河之间的一座小山下,景色秀丽,土质肥沃。青年们再次投入火热的激情,当年便建起10栋住房、1栋大宿舍、食堂、马棚、猪舍等,建筑面积达到2280平方米。
同样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在5年的时间里,哈尔滨市青年垦荒队也为国家开垦荒地1500垧,为国家生产了500多万斤粮食。他们用自己烧的红砖盖起了150间红砖房,成立了拖拉机修配厂、联合加工厂和一个畜牧场,并建立了托儿所、图书馆、小学校、卫生所、百货商店、气象站,安装了电灯、电话、广播站,修建了大食堂……战斗在北大荒的垦荒队员们,凭借着肯于艰苦奋斗的精神,把他们宝贵的青春献给了农垦事业,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把北大荒建设得更加美丽。
王震与十万转业官兵。1954年5月,担任铁道兵司令员的王震将军来到汤原,视察正在这里施工的铁道兵部队第五师。经过调查了解,王震提出,由五师副师长余友清率一支先遣队到密山、虎林一带踏查荒原,创办农场。经过3个月的探查后,余友清迅速组织了一支特殊的垦荒先遣队,其中包括800多名复转军人、220名管教干部和一些在押的犯人。11月11日,先遣队从伊春出发,顶风冒雪,日夜兼程,开赴虎林。1955年,铁道兵第一个农场——八五〇农场宣告成立。成立初期,八五〇农场开荒机械不足,而且低洼湿地无法作业,场长余友清带头试验人拉犁开荒。先用50人拉一台双人单铧犁,工效太低,后来他们改进方法,改装犁具,用20人拉一台双轮双铧犁,工效提高2~3倍。于是,东起清河,西至爱民,方圆几十公里的千古荒原上,出现了身着军装的战士们排着长队,喊着号子,人拉犁杖的壮观场面。的确,这是最原始的生产方式,但它展示了一代北大荒人征服荒原的雄心和气魄!这一年,全场共开荒14.4万亩,其中人工开荒就达4.66万亩,占32%。
八五〇农场创立的成功,使王震将军进一步坚定了开发北大荒的决心。1956年,王震率领120名师团干部和技术人员分成3个荒原踏查组,在百里荒原上奔波,选定未来农场的场址。从1956年6月29日起,铁道兵二、三、四、五、六、八、九、十、十一等9个师共1.74万人,分别从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开赴北大荒,在完达山的南北麓摆开了战场,先后建起了八五一、八五二、八五三、八五四、八五五、八五八、八五九等一批“八”字头的农场。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铁道兵农场群巍然矗立在三江平原上。
1958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已胜利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刚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强大的发展态势。庞大的拥有世界数量第一的军队需要裁减,大量的复转军人需要安置。由此,党中央成都会议作出了“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决定。三年前,曾向中央军委呈递了《关于开发建设北大荒的问题》报告的王震,提出由十万转业官兵进一步开发北大荒的方案。随后,十万复转官兵挺进北大荒。他们发扬了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以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打响了一场特殊的战斗,掀起了大规模的开荒建场高潮,这是北大荒精神形成的最重要时期。
1958年,复转官兵挺进北大荒,吹响了北大荒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号角。那时的北大荒,对十万转业官兵来说,是严峻的、艰难的阵地。就像野战军一样,进入阵地就立即挖掘防御工事,投入全面的战斗。早春时节,春寒料峭,积雪未化,住房紧缺,粮草不足,十万人马,超过了当时两个农垦局(牡丹江农垦局和合江农垦局)原职工总人数的一倍,而大多数又是在荒原新建点,条件异常恶劣。初到这里没有住的地方,复转官兵就砍木条打土坯建起了马架子,正是这一间间简易的住所形成了后来国营农场群的雏形。当时农业的主要动力是牲畜,但条件差的时候,复转官兵就用自己的肩膀拉动了原始的犁杖。
转业官兵发扬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口号是:“晴天大干,小雨猛干,大雨苦干,紧要关头日夜连轴转,突击周里绝不下火线!”开始了一场全面出击的“人海战术”:八五四农场转业官兵,因新建点东大岗处于沼泽包围之中,为了解决原粮加工,专门组织一支青年突击队,从三分场抬回石磨,八人抬一扇磨,涉水几十里,硬是把石磨抬回东大岗;八五五农场动员800名转业官兵,抢修宝清到七星河的公路。苦战十昼夜,将全长96华里、大小桥梁33孔的公路,全线修通;八五六农场农机严重不足,转业官兵用人拉犁、人拉圆盘耙和人拉播种机进行开荒、翻地和播种。有的地块,干脆用铁锹翻地,四分场五队500多亩水稻田,就是一锹一锹翻出来的;在播种水稻的5月前后,天还很冷,早上水面结着薄冰,下边有冻土层,八五八农场的大部分同志没有胶鞋,都光着脚挖土,有胶鞋的认为干活不方便,也脱了鞋。他们是在边排水、边开荒、边修灌渠的情况下来播种水稻的。放水后有的地块水上不去,同志们为了多播种,将自己的脸盆拿来泼水浇地。在处理稻种时,需要席子、木桶、播斗、绳子,但这些物资场子里也没有,同志们就纷纷拿出自己的雨衣、雨布来代替席子,挖坑代替木桶,用脸盆和大盖帽代替播斗,用背包带代替绳子……
荒火燃起来了,炊烟升起来了,三江平原地图上那大片的空白处,出现了颗颗闪亮的小红星。到1959年,共扩建和新建了41个农场,新建了700多个生产队,粮豆播种面积达到1150万亩,比1957年增加了500万亩。粮豆总产量和上交商品粮均比1957年增加了一倍以上。1966年3月,沈阳军区所属部队的1万多名干部战士奉命转业至黑龙江垦区,分配到29个边境农牧渔场。他们大多是部队年轻的军事技术骨干,不乏大比武中的优秀人才。他们的加入为巩固国防、屯垦戍边增添了一支重要的力量。
北大荒的军人们在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中,表现出了突出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自觉地用人民军队的高度组织性和纪律性严格要求自己,开始进行真正的社会化大生产。他们用人民军队团结合作的精神,汇聚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了一个打不烂、拖不垮的英雄群体。正是凭借着这种团队精神,北大荒人才能够披荆斩棘、无坚不摧、所向披靡,在令世人为之胆寒的险恶荒原上牢牢站稳脚跟,写就出前所未有的征服北大荒的英雄诗篇!王震将军的倡导、复转官兵对南泥湾精神等解放军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战天斗地的艰苦磨炼,使北大荒精神逐步成形。
山东支边青年。在北大荒开发史上,还有一支强劲的生力军。他们身上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和转业官兵、老职工一起为垦区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就是山东支边青年。195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动员青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党中央的号召在山东得到热烈响应,全省上下,广大青年纷纷踊跃报名,到处出现兄弟、姐妹、夫妻结伴竞相报名的动人场面。1959年,先后有6万名山东支边青年和移民,高举垦荒的旗帜来到北大荒,为黑龙江农垦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当年萝北农场6万人中,山东支边青年和移民就有3.6万人左右。他们中有的当拖拉机手、收割机手;有的当饲养员、放牧员;有的从事工副业生产……他们年龄都在20岁上下,几乎都是工农子弟。党团员占20%,素质较好,在国营农场的生产队中形成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成为北大荒职工队伍的重要基石。
齐鲁儿女刚踏上北大荒的土地,就经受了考验。这考验来自当时正处在“大跃进”和“持续跃进”的年代,“苦战”“夜战”不断,劳动强度极大。其时,垦区开始遭受30年来未曾有过的特大涝灾,降雨又大多集中在7至10月份,这正是山东支边青年踏上黑土地的时刻。由于粮食大幅度减产,口粮标准降低。1960年每人月口粮降至25斤,年底又降至20斤,1961年降至14.5斤,并掺杂豆饼、豆秸、玉米秸等粉碎后的“代食品”。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劳动条件,造成了支边青年大量外流。然而,绝大多数支边青年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他们冒着严寒,忍着饥饿,在转业官兵和老职工的带领下,并肩战斗,在艰辛的环境里为开发和建设北大荒进行着辛勤的劳动。
在这批支边青年中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和全省的劳动模范、行业标兵等先进人物,其中也有一些同志则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垦荒事业。山东支边青年王泉孝,原是普阳农场十七队畜牧班长。1973年春,冰雪消融,春寒料峭。生病多日的王泉孝看到全队都在忙于开荒、备耕和基建,他把病假条揣进怀里,挺着病弱的身体坚持放牧羊群。谁都没想到,中午过后,天气骤变,狂风怒吼,雨雪交加。他赶紧合拢羊群,准备返回生产队。无奈,雨雪扑面,四周一片混沌。他疲惫地将羊群赶出险境,又返身寻找在沼泽里挣扎的一群羊。他一趟又一趟,羊羔全部救出来了,可他却再也无法支撑虚弱的身体,永远地倒下了。当战友们找到他时,被他救出的羊群,正蜷息在他的周围,咩咩哀鸣……像王泉孝一样献身北大荒的支边青年,还有勇救落水学生而光荣牺牲的王文卿,为抢救船只而英勇献身的齐德林等,他们用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血肉之躯为北大荒谱写了一曲新的无私奉献的赞歌。
知识青年赴边垦荒,谱写了北大荒精神发展的亮丽新篇
1963年10月,首批北京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也就是从这一年起,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哈尔滨等城市的知识青年,高举红旗向北大荒进军。1968年6月18日,以“屯垦戍边”为主要任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将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和部分省属农场合编成5个师(后扩大发展到6个师),辖58个团。这一年就有3万多城市知识青年成为“兵团战士”。
1968年12月,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后,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新高潮。从1968年至1972年,黑龙江垦区接收了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和哈尔滨等大中城市的知青45万人。1973年后,对京、津、沪等外省城市知青停止接收。但是,本省城市知青不断来到农场,垦区先后共接收城市知识青年54.9万人。他们经过磨炼,成为北大荒职工队伍的新的基石。他们人数众多,而且来自京津沪哈等大城市,文化程度较高,提升了垦区职工队伍的文化水平。知识青年经过实际锻炼和选拔,很快成为垦荒事业的骨干力量。
1969年5月,以知识青年为主体的兵团战士勇敢地向荒原宣战,开始修筑由富锦县二龙山镇至抚远县的“二抚公路”。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在全长235公里的路段中有140公里是重沼泽区,两侧根本无法取土,许多路段先用原木铺、树柴垫、再填草垡和土,最后将公路的起点和终点的两处石场开采的变质岩运到中心段铺路。6800名兵团战士风餐露宿,爬冰卧雪,整整奋战了7个月,到11月终于实现全线通车。一个月后,依托“二抚公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组建了第六师。4万多知识青年,在现役的解放军干部指挥下,在老转业军人的带动下,以豪迈的革命精神,向抚远荒原英勇进军,掀起了三江平原开发的又一个新高潮。知识青年们像当年的老转业官兵一样,在冰天雪地里搭起了帐篷,燃起了炊烟。二十七团开荒营的知青们为了抢时间,昼夜奋战,晚间开荒看不清垄沟,知青们就把手电绑在木棍上,几十米一个,站成一排,用人做路标。经过艰苦奋斗,六师先后扩建了4个农场,新建了7个农场、297个生产队,5年内开荒324万亩,一批“前”字头的农场,如前进、前锋、前哨等巍然屹立于祖国东部边境的最前沿。
这支充满朝气的队伍,投身北大荒开发建设者的行列,成为北大荒开发建设队伍中数量最多、文化程度最高、流动性最大、最富有活力的一支生力军,成为北大荒精神的继承人与弘扬者。前后十几年的时间里,几十万人潮水般涌来,他们留给这块土地的是最宝贵的财富——青春。在第一代北大荒创业者的言传身教下,在北大荒艰苦条件的磨砺下,他们迅速成长。知青们第一次了解了生活,第一次懂得了人生。北大荒精神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他们带来了城市文明和对文化、教育与科技的普及,这是一次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大规模文化移植运动。知青以独特的方式为垦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给黑土地注入了新鲜血液,献青春、洒汗水,用智慧甚至生命谱写了壮丽的青春之歌,留下了艰苦奋斗的足迹,建立了不朽功勋,更加丰富充实了北大荒精神的内涵,成为北大荒精神的活力源泉。
几代北大荒人前仆后继,锤炼和升华了具有历史传统和时代特色的北大荒精神
在北大荒的开发史中,一批又一批以复转军人为主体的垦荒大军,从战场走向荒原,从城市走向农村,从事着前无古人的农业机械化事业。他们中间有数以千计的身残志坚的荣誉军人,有从山东广饶地区挥师北上的农建二师三个团,有王震将军率领的铁道兵七个师的17400名复转官兵,有1958年从各军兵种转业来的10万官兵,有1966年来自沈阳军区的万名复转官兵和1968年组建兵团的3000现役军人;有1955年响应团中央号召来北大荒的京津鲁冀等地的10多支青年志愿垦荒队,有1959年来自齐鲁大地的6万支边青年,有1968年从京津沪浙等地来北大荒的50万城市知青;还有数以万计的各地高等院校毕业生,以及改革开放年代引来的新一轮的移民大潮。他们风餐露宿、披荆斩棘、前赴后继、垦荒建场。动员人数之多,拓荒面积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在我国移民开发史上是少有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北大荒的辉煌是无数个拓荒者用生命铸就的。他们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和生命献给了这片黑土地,为北大荒铸就了不朽的丰碑!在十分艰苦恶劣的环境下,在异常复杂曲折的斗争中,靠什么才得以将如此众多地域、众多层次的人群,凝聚在一面拓荒的旗帜下,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特别能战斗的英雄群体?唯有依靠继承人民军队光荣传统、高扬创业与奋斗旗帜的北大荒精神!
百万垦荒大军,历经三代人的艰辛开发,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在祖国东北部的大片荒原上,建起了我国最大的机械化农场群和商品粮基地,终于将5万多平方公里的漠漠大荒建成了闻名遐迩、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农业的黑龙江垦区。同时,这些优秀的思想、品德和精神,经过长期的相互交汇、不断融合和锤炼升华,最终形成了具有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特色的北大荒精神。70多年来,北大荒精神同垦区的开发建设事业同生、同育、同发展。在漫长艰苦的岁月中,北大荒精神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不断完善、充实和发展,并一代代传下来,成为北大荒人强大的精神支柱。正是这种精神,使北大荒人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性巨变。实施“十三五”规划以来,广大北大荒人继续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坚持发展现代农业方向,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不断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1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56亿斤,实现了“十五连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