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均从人民出发,儿窃愿勿愧于此——陈毅致父亲陈家余等

(1951年4月16日)


这是陈毅1951年4月16日写给父亲陈家余、母亲黄培善的一封信,详细汇报了自己和家庭的情况,并请父亲向来上海探访的亲友说明自己不搞特殊接待的原则。

 

父母亲大人膝下:

二月十九日手谕奉悉,知大人移居后情况甚为喜慰。儿于三月六日赴闽,三月卅日返沪。在闽廿余日巡视各地,不幸感冒并患肠胃炎,于返沪即入医院治疗,经过十余日感冒和肠炎已完全好了,本可出院照常工作,奈又发现肝内有肝蛭吸虫潜伏。医者言,不治疗目前并无大妨碍,但恐日久生变,有演化为黄疸病水肿病的可能,甚至可能变为孙中山式的肝癌云云。经同志多人考虑,且得中央批准,决心治疗,于本日下药,拟定二十天为一阶段,如奏效即可出院,否则尚需延长时间。医者言,治此病在室内可自由坐卧,并无痛苦,不过用药后头晕和精神不爽,则需多睡眠也。儿思几十年来,戎马倥偬,得此小休,亦属幸运,故祈大人勿念。

张茜①已到北京俄专②学习,定今年底结业。彼能完成俄文修业,此后即可担任俄校教务和通译,学有专长,立身有道,甚可喜也。本来她在革命阵营服务已近十五年,历任科员、科长、政治协理等职,并又任上海俄校教务副主任,她如果继续工作是不成问题的,如果评薪水亦将系团级待遇,可得月薪四百单位③,但仍主张其再学一年,养成专门俄语人材,才更能切实可靠,有巩固的发展前途。因此,不能不让她远去京门一个时期。这是新中国为人作事基于各有专长的根本原则,望双亲本此意转告儿弟兄姊妹并及下辈。中国人人人如此何愁不富强,如果仍旧贯,依赖即寄生剥削,于已于国皆非了局。重坤妹已卒业,在市卫生局化验所任见习化验员,现尚有困难不能独立化验,必须见习半年,才能正式担任工作。她现系包干制④,每月可余数万元⑤。她进步快,身体好。她现住崔部长家,在湖南路儿旧住处斜对门,地方很好,崔部长⑥照料甚周。崔并言重坤⑦进步快,德行好,才干逐步可以锻炼。现准其每周来院看一次,儿已多方教训她进步。她很高兴,认为前次不回川是对的。此事请双亲放心。另,儿家移南京,湖南路住宅已交公。小丹、小侉、小羊⑧三个小儿读书有进步,小侉已能写数百字的文章,他们即在儿住处隔壁的小校内读书,往来甚便。

孙女儿珊珊⑨已八个月,牙牙学语,相貌像重坤妹,又肥又壮,专请一个人带她。一切请无念。

另外有一件事,即桃娃子⑩被谋害事,可要大爷具报向乐至县府要求昭雪,这是应办的,请双亲考虑。唐家心科、心和⑪两老表跑到剑阁,屡来信求救,请孟熙⑫写信要他们回家为好,他们不是恶霸何必远走自讨苦吃。

杨仲赤⑬甥来信已收到,证明思想进步,望努力。请转告杨三姐⑭要宽心服从土改,土改后过劳动生活实应分也。对裴先生⑮、陈凤梧⑯弟、柳叔堪表叔(恨未能一见,后会有期)及其他亲友亦均恳代致意问候。他们来沪公家只能按例招待,儿为一工作人员,更不可能破格办事,这方面均要求知我谅我,不以为罪。实际是很优厚了,昨天百老汇把前后招待费用算了一个账,要儿过目,数目很大,已转请报销去了。昔赵子昂诗曰“谁知盘中羹,粒粒皆辛苦”⑰,此确为实情。又,韦应物诗“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又曰“所惭居位崇,未睹斯民康”。一切均从人民出发,儿窃愿勿愧于此,故不得不反复言之。

今年双亲以在渝居住为宜,千斯门住地热天不大宜,可商请乡居,不必要在城市,可与李处长静一商量,能住下即住下免多麻烦。

近日住院摆脱事务,故写此长信禀报,请双亲宽心。此请万福金安!

另,张茜开车伤牙已补好,请母亲放心。

 

 

二儿世俊⑱禀

四月十六日

 

 

孟熙大哥:你三月廿三日信收到,《忆南泉》⑲已读了,甚好。不过我希望你把名士派收起,切实做(为)人民服务工作。你血压高,主要要减食、多运动。请你同意我的建议,谅不以为忤。仲弘又及。


①陈怡的妻子。

②指北京俄文专修学校,1955年改为北京俄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外国语学院合并。

③指折实单位,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实物为计算单位,按其价格折算为货币。折算单位的价格,由各地人民银行按日或按旬根据当地市场平均批发价格计算。 

④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种分配方法,将原供给制下的伙食、服装等基本供给项目折算成货币,连同津贴一起作为生活费,以现金发放。

⑤当时流通的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1955年3月1日发行新人民币后,规定新币1元等于旧币1万元。

⑥指崔义田,时任华东军区卫生部部长。

⑦指陈重坤,陈毅的妹妹。

⑧指陈丹淮、陈昊苏、陈小鲁,陈毅的儿子。

⑨指陈珊珊,陈毅的女儿。

⑩陈毅的堂妹。

⑪指唐心科、唐心和,陈毅的表兄弟。

⑫指陈孟熙,陈毅的哥哥。

⑬陈毅的外甥。

⑭指陈世芳,陈毅的妹妹。

⑮指裴野堂,陈毅的小学老师。

⑯陈毅的堂弟。

⑰这首诗不是赵子昂所写,而是唐代诗人李绅所写的《悯农》。

⑱陈毅原名陈世俊。

⑲陈孟熙写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