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在几代垦荒战士的辛勤劳动下,宁安农场从当年一片茫茫荒原变成了如今稳产高产的沃野良田。
1950年8月,宁安农场进口拖拉机“法尔毛”在田间作业(资料图)
解放战争尚未结束时,党中央即着手胜利后的经济建设,准备在东北创建一批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农场。1947年6月,时任松江省政府主席的冯仲云任命时任省建设厅主任秘书李在人和原吉黑军区司令部秘书刘岑为农场正副场长,奔赴珠河县(今尚志县)一面坡,创办“松江省省营第一农场”。由于当时经验不足,又未经详细勘察,致使开荒不到百垧就无荒可开,建场计划只好暂缓,并考虑另选新址。
直至1948年8月,刘岑同志率领勘察组踏查至宁安,认为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相较之前选定区域具有明显优势,经省政府批准后即着手建设。当月,领导组抽调60多人和10台机车,组成主力垦荒队,于9月初到达宁安石头站,开始新的垦荒战斗。当年开荒2.3万亩,先后接收耕地7800多亩,并将场名改为松江省机械农场。1949年3月,又更名为宁安农场。
面对异常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开发建设者们毫无畏惧、勇往直前,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向亘古荒原宣战。1949年,农场第一次大面积播种小麦,获得了较大丰收。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得知后,便派人来农场采访拍摄纪录片,在全国各地放映后产生较大影响,给农场职工以极大的鼓舞。
1950年,全场人口已发展到616人,开垦荒地达3万多亩,拥有各种型号拖拉机25台、联合收割机5台、汽车4台、胶轮大车11台。1952年,农场初具雏形,人口已发展至916人,共开垦荒地5万多亩,播种4万亩,国营农场的优越性初步显现。
宁安农场是北大荒开发建设最早的农场之一,在一无建设资金,二无技术人员,三无管理经验,四无供应保障的条件下,边生产边建设,在北大荒开发建设初期为国家农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因为建场最早,宁安农场还担负起了培养人才的重担。从1950年起,每年都向外地输送一批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从1958年至1962年,宁安农场年年经营有利,进入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它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农场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