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荫县志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打印
概述



嘉荫县位于黑龙江中游右岸。如果说黑龙江省形似展翅奋飞
的天鹅,那么,嘉荫县恰在天鹅之背。
黑龙江自葛贡河口流入县境,平接东流,至保兴山厂折而东南,
夹岸层峦叠峰,水流湍急,汇嘉荫河进入萝北县,边防线长249·5公
里。沿江村镇连绵相瞩,哨所与苏联隔江相望。
嘉荫县面积7752平方公里,人口65344人,密度8·6人/公里,汉
族.占97%,其次是满族、鄂伦春族、刺鲜族、俄罗斯族,以及为数
很少的达斡尔族、回族、蒙古族、鄂温克族、赫哲族,壮族、锡铂族。
聚落呈串珠状由江边向腹地扩散。
全县地貌西南高,东北低。小兴安岭北麓余脉似鸡爪状向江畔延
伸,平均高度海拔500公尺左右。有名山岭23座,山地面积占全县的78
·3%;发源于分水岭的大小56条河流汇入黑龙江,面积占全县的2.2%
在低山丘陵与江河之间,有冲积、洪积形成的网状河谷平原,有沉积出
现的平展漫岗,面积占全县的19·5%。俗极“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
嘉荫县地处北纬48’8’30”至49’26’5”之间,属温带大陆性手
风气候区北部。年平均气温零下0·7-1·5℃,最高气温37·3℃,盛
夏炎热多雨,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左右,宜于麦、豆、薯类生长。秋
季降温迅速,多早霜。冬季漫长,严寒。多雪。一月份极端气温达零下
47·4℃,此时太阳晖黄,大地滴水成冰,终日雪霰不散。大自然既为
动植物生长赐予独特的优惠条件,又为人类的开发、利用设置了障碍,
到本世纪50年代,嘉荫大地还保持着原始的生态,自然资源异常丰富。
深山区的针阔混交林.浅山区的阔叶林,虽经3 0余年采伐,仍有
林地面积37546O公顷,总蓄积量达14178365立方米,人均占有林地86·
2亩,木材217立方米。三大针叶红松、黄花松、云杉。三大阔叶永曲
柳、黄波萝、胡桃楸,素有“绿色金条”之誉。林栖动物虎、鹿、熊、
漳、狗、狐狸、狐狸、貉子、查鼠、黄鼠、灰鼠,以及飞龙、沙漫鸡
等,50年代尚随处可见,除鄂伦春族专事狩猎外,县境内有“碓趟子”
① 60余条,1953年县供销社收购各类兽皮 40000余张,后全省首位。80
年代以后,由于东风、新青、乌伊岭三大森林工业局环县而建,人烟辐
集,采伐量日益增大,生态失去了原始平衡。又由于国家保护珍动物的
禁猎政策,使捕获量
___________
①猎民在鼠类多的原始森林中,在沟谷的倒木上下“难”(即在大
倒木上架起小倒木,鼠类秋冬多走其上,碰 翻插销便被砸住),成趟
状分布,故称碓趟子。
-----------------------------------------------------------------------1-----
锐减,但在深浅山区珍禽猛兽还有时所见。树生菌木耳、猴头、元磨等、
不但采集历史悠久,而且已向人工养殖方向发展。林生草、木本药材有
数百种,党参、黄芪、一轮贝母、三棵针、五味子均名贵畅销:蕨菜以
分布广,营养丰富闻名;“毛尖磨”以味鲜形美称著;都柿、黑加会、
山葡萄以其浆果汁质优良为佳酿原料。
全县计有水面25·5万亩,泡塘59个。黑龙江水域中栖息鱼类22个鱼
科,98种鱼类①,县内已发现在14科,66种。鳇鱼、娃鱼、黑龙江鲤鱼、
“三花五罗”②,驰誉全省。鳇鱼因进贡皇室得名,每年都有捕获.1959
年捕获一条重600余公斤,曾在北京展出。近年化验7粒鱼籽营养价值抵
一个鸡蛋,1985年水产部门仅此项出口换取外汇20多万元。黑龙江水质
清冽甘甜,鱼类生长缓慢,肉嫩味鲜,有人作诗赞美:“烟花六月上嘉
荫,峰回路转出丛林,不想山珍海味美,鲜鱼下酒最销魂。”
黑龙江流经嘉荫段及其交流水系,还以盛产黄金闻名,素有“黄金
铺地”之称。嘉荫河流域,早在清末。洋务运动”时就组织开采,1893
年在观音山建分厂,翌年即产金35280两。民国元年(1912)前后开来
进入鼎盛时期,工人愈万。乌拉嘎河上游1936年发现金苗,1939年日本
人建采金株式会社,至今已发现并开采金沟22条,近 5 0年已采出黄金
5 0余万两。1967年发现团结沟脉金,1972年国家冶金部“烟台会议”
列为国家四大脉金矿之一,1978年扩建,1985年砂、脉金总产量达
18018两。至于结到河水系的四十烈、大、小结烈河;乌云河水系的云
沟,均已发现金苗,并组织开采。
进入中生代以后,嘉荫地面属活动大陆边缘,地壳运动激烈,火山
活动频繁,大量的岩浆喷溢,与其后的碎屑沉积,埋葬了热带、亚热带
森林植物群落和称霸一时的恐龙家族,永安东山至渔亮子一带就成了似
马龙、霸王龙、鸭嘴龙的坟墓。1915年至1917年沙俄在今龙骨山附近盗
挖的恐龙化石骨架复原,至今陈列在列宁格勒地质博物馆。 1978--
1979年黑龙江省博物馆组织挖掘,组装两架平头鸭嘴龙化石骨架复原。
由于地质构造复杂,虽内矿产资源埋藏丰富,据初步勘测,还有褐煤、
油页岩、黄铁矿、蛇纹岩、珍珠岩、黑岩、大理岩、玛淄、黎泊、伟
晶岩、麦饭石等十几种,已探明小型矿床7处,矿点24处,矿化线索
35处。

由于小兴安岭如天然屏障横亘县境西、南,以及历史、气候诸因素
的影响,嘉荫大地是一块开发较晚的处女地。从永安村遗址发掘出士的
文物考证,早在战国到西汉时期嘉荫境内就有人居住了。又据嘉荫河占
城遗址(占名阿蔬城)及当代学者对满族渊源的研究,嘉荫地面还是女
真人的故乡、可惜他们都没有定居下来。直到公元17世纪,毕
___________
①《黑龙江鱼类介绍》苏著名水类学家尼科尔斯墓著。
②五罗 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
-----------------------------------------------------2------------
拉尔路鄂伦春才在逊河、汤旺河、嘉荫河流域过着原始的游猎生活。
汉、满、朝鲜、回等民族的移入,始于康熙年间,渐增于道光、咸丰
年间。光绪十四年(1888年)设温河(旧城)、宝兴、佛山(宝南)
三个卡伦。光绪十九年(1893年)漠河金矿在观音山设分厂,乌、
佛地面人烟逐渐增多起来。 民国5年7月(1916年)乌云设沿,
全境6镇仅有 1000多口人。16年劈乌、萝二县局设佛山设治局,境
内12个屯镇仅有502人。 18年4月,乌、佛两设治局同时升为三等县。
两县人口之和也只有3000多一点。乌、佛两县没治以后,执政者已
经清醒地看到“黑龙江沿江一带,路线禁长,援泽、萝北两县相距
千有余里,隔江俄屯星罗棋布,我岸仅有卡伦数处,森林任人采伐,
主权丧失,言之痛心。的严酷现实。并明显地认识到。兴边御侮力
必走移民垦殖之路,所以大量安置直鲁灾民干边疆县份。期间,乌
云设治局曾三次报请垦户,只是由于关山阻隔,来者寥寥。后来乌
云县农、商两会会长街命回原籍招徕垦殖,还有些做“黄金梦”破
灭后迫不得已定居下来的游民,这才使农、工、商各业有所发展。
然而民国17年(1928年)黑龙江洪峰水位高达100·76米,沿江屯镇
悉成泽国。翌年水灾复加苏军越境侵扰,人民流促过半。接着
“九·一八”事变发生,东三省政权土崩瓦解,乌、佛两县官吏惶
惶不可终日,政事多废,人民一夕数惊。
1933年3月,乌、佛两县沦陷。日伪统治初期,慑于苏联威力不
敢挑起边衅。为巩固侵略后方也施行一些“怀柔政策”。然而随着
侵略战争的扩大,其法西斯凶残本质逐渐暴露出来。他们实施保甲
连坐,发放“国境证明书”,收缴枪只,强行并村,物资统治,粮
谷出荷,劳工摊派,移民开拓,还有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同时在
两县县城设立警察队、特务机关、宪兵队、保甲所、自卫团;在乡
村则设立警察中队和小队,严密监视人民的自由往来和正常接触。
残酷的政治压迫,疯狂的经济掠夺,敲骨吸髓的剥削,使人民衣不
遮体,食不果腹,后无完室。从1948至1945年,仅开拓“新村”,
乌拉嘎金矿,鄂伦春族三次“瘟疫”,就夺去3000多人的生命。幸
免于难者,只能在无医无药的荒山僻壤上贫病交加地生存着。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两县宣告光复。但随即被土
匪武装盘踞,人民又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1946年夏、秋与初冬,东北民主联军合江军分区老五团、鹤立
中心县独立团指战员被险涉创,“三进金山”,消灭了刘光才“挺
匪”和保安队,争取了鄂伦春武装力量,于1947年8月成立佛山县
工委和县人民政府,从此嘉荫人民站起来了。
1951年10月,佛山县人民政府从乌拉嘎金矿北沟迁至朝阳镇。
1952年12月,佛山县由合江省划底黑龙江省黑河行署。1953年春,
黑河地委派员充实加强党政机构。经过革命战争洗礼和在土地改
革中涌现出的新干部,以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官吏的形象出现
在人民群众面前。到1952年初,在全县流行近百年的公倡、聚赌,
-------------------------------------------------------------------3---
种植与吸鸦片三大公害被铲除了;封建迷信、尔虞我诈,唯利是
图等污泥浊水波荡涤了。代之而起的是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助
人为乐,拾金不昧的一代新风。上下政通人和,城乡物阜民丰。
佛山设治时,取观音山的引伸意义而名之。不期然与广东省
佛山市重名。1955年3月国务院内务部令改称谓,遂于同年11月以
境内嘉荫河名命名“嘉前县”。
建国后,嘉荫县的社会机制与国家机器同步运转。经历了“文
化大革命”前17年各项事业的创办与波浪式前进;“文化大革命”
中10年动乱与破坏,以及“文化大革命”后近10年的整顿与发展。
近40年来,既有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也有急风暴雨的残酷斗争;
既有精心筹划的建设,也有盲目的“左”倾行动;既有突飞猛进的
发展,。也有检讨得失的整顿;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经过
拨乱反正,全面改革,才走上了振兴之路。
1949年全县仅1镇1区3乡40多个自然屯,总人口10251人,社会生
产总值不足200万元,国民生产总值100多万元。县城朝阳镇还是二三
百户人家的屯镇。到1985年底,县属3镇6乡1场116个自然村,加上位
于县内的嘉荫农场、乌拉嘎金矿,以及乌伊岭、汤旺河、新青三林业
局建在县内的场、所,全县计有5镇、近200个聚落。
自本世纪70年代末至1985年,朝阳镇新建砖混、砖瓦结构房屋19
万平方米,约占全镇房屋总面积的85%。正街水泥四环路两侧,楼房
与砖瓦平房鳞次栉比,杨柳亭亭玉立。镇北江畔砌花圃,设游人凳;
镇南迎门山建电视差转台和微波站,镇东南有永安西河,镇西有龙骨
山,镇内有工商企业近百家,中小学各两所,中、西卫生院各一处。
城乡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地变化。

清季民初,今嘉荫地面的生态资源仍处原始平衡状态,游猎的鄂伦春人不
辜稼樯,徒址不定的淘金工人多春来冬走,散居于下道干、同河镇、温河镇、
双河镇、朝阳镇、宝兴镇、宝南镇等地居民主要以采木耳、打烧材、狩猎、采
金维持生计,只开垦少许土地口腹自役;比较活跃的商人以金、酒、鸦片、皮
张与对岸俄民交易日用百货,转手渔利。市场通用俄制度、量、衡器,市面流
通俄市“羌洋”。
民国18年后(1929)后,虽然废止“羌贴”,改以现大洋为本位,乌、佛
两县政府都比较注重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但由于农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
导地位,没有金融企业,货币流通量小,市面上长期存在着以物易物的原始交
换形式。商人利用交通闭塞,货流不畅,囤积居奇,伺机牟取暴利。
日伪政权在乌、佛两县建立之后,一方面疯狂地掠夺黄金资源,抑制民族
工商业发展,导致手工业作坊破产,商号倒闭;一方面大规模地移民生产粮食。
仅1941--发1943年就从热河省的兴隆县;今黑龙江省的宁安、穆棱、桦川、样
南等县强行移民
-----------------------------------------------------------------4----
1300户,5000余人,进入三棵松、振兴、福民大岗开垦荒原。然而因其横征暴
敛,渴泽而渔,致使开拓民走死逃亡过半。殖民主义统治不但摧毁生产力,也
扼杀了民族经济。
嘉荫经济走上不断发展的康庄大道,始于人民政权建立之后。
1948年全县实施土地改革,翻身农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实现了由传统的
重副轻农,转入以农为主,逐步走上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轨道。50年代初,工
业相继改造并创建了木、铁、酒、油、米、皮、砖各业。商业先后兴办了供销
合作社和贸易公司,城乡社会主义经济占据了统治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37年,尽管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全县巨
大的资源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但农、工、商各业的发展速度仍是只有在社
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出现的。到1985年,县属社会总产值6164·4万元,农业产值
2106万元,占全县国民经济的34·2%;工业产值2129万元①,占34·5%。商
业(含物资、供销)饮食业产值399·4万元,占6·5%。与1949年比较,农业
增长38·4倍,工业增长710倍,商业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85年比1952年增长20
倍。
1985年县属国民生产总值3807万元,其中农业1473万元,工业与建筑业
1368万元,第三产业966万元,国民平均收入5T6元,职工人均收入414元,农
民人均收入404元。当年社会总积累2609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2201万元,城
镇集体所有制114万元,农业集体所有制15万元,个体积累279万元。
当然,37年宏观经济运行并不是径情直遂的。寻轨看路,既为前军之鉴,
又可得宝筏。
1964年嘉东公路通车以前,黑龙江是全县唯一的交通要道。夏则江航,导则
冰走,屯镇悉临江而建;而在初冬、暮春江水解冻结冰期间,内外交通断绝,
城乡几类“海中孤岛”。行旅艰难,人口不繁,各项事业的发展无不被交通所
阻。1964年秋嘉东公路通车,1965年嘉荫农场诞生,当年即开荒3万亩,全县人
口由上年的14314人增加到17834人,粮食总产由上年的558·8万斤增加到1124
·4万斤,商品粮由差进转为差出,农业生产实现了第一次大发展。村屯开始由
沿江向腹地扩散。随后又修筑了逊富、嘉马、稻富、保兴山等公路,全长达374
公里,同时还相继修筑了9条地方道路,全县城乡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邮电通讯、商品流通、工业布局、农业结构,……都随之出现了新的面貌。
1949年至1958年,由于农业生产使用旧式农具,10年全县耕地面积仅增加975
亩;1959年至1969年,田间作业逐步使用大型农业机械。11年耕地
___________________
①建筑业1218万元。运输邮电业312万元本计在工业内。
-----------------------------------------------------------------5-------
面积增加99064亩。70年代以后,农业机械化程度迅速提高,沪、哈、齐等城市
青年进入农村,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干部素质都有提高。到1981年全县耕地面积达
359075亩,农业生产实现了第二次大发展。
1981年县委、县政府按照党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从嘉荫县的实际情况出发,
试行了农业生产联产到组、到户的责任制,1982年在沪嘉、富饶等公社普遍推广,
1983年在全县实施并完善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
水平,使多年农田基本建设蕴蓄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当年在连续遭受各种自然
灾害的情况下,社会总产值、商品粮出售,农副业总收入,人均收入都创造了历
史最高纪录一同1978年相比,实现了四个翻番,跨入了全国112个翻番县的先进
行列。
1949年至1956年,全县工商企业虽然刚起步,规模窄小,设备简陋,但经营
得法,注意经济效益,家家均微有盈利。
1958年至1981年,地方国营工业经历了“两上两下”:在国民经济“大跃进”
的年代里“一哄而起”办起了几十个工厂,几乎家家亏损。 1961年国家经济调整
时关闭9家,合并6家,缩减4家,维持生产的仅有两家。工人由1150人(1960年)
减少到192人(1962年),工业总产值由396·4万元减到675万元。 1963年以后,
按照“三就四为”①的方针,又办起了十余家小型企业,虽然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并引进了一些比较先进的设备、工艺和技术,但因都有“三高一低一小”(工资
高、运费高、燃料动力费用高;技术水平低;地方市场狭小)的弱点,产品质次
价高,没有竞争能力,经济效益差,多数企业因连年亏损而无法生存。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工业、
煤炭工业、木材加工业、机械修造业、粮食加工业、酿酒业、制砖业、服装业才
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1957年至1972年,国营商业与供销合作商业经历了“两合两分”,双方都有
较大损失。直到1980年贯彻执行“三多一少”②和开放,搞活的方针政策,流通
领域才在改革中出现新局面,并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中苏边境贸易出现发展势头,为开拓地方市场,发展商品经济提供
了难得的机遇。

1858年签定《中俄瑷珲条约》以后,沙皇强迫清政府割去了黑龙江左岸的60
万平方公里土地,黑龙江遂成为一条国界河流。嘉荫县500华里长的江对岸相继出
现了音诺肯基也卡、诺沃一坡克洛夫卡、萨基博沃、巴思科沃、拉宾等俄屯和兵
站,两岸
①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为
大工业服务,为出口创汇服务。
②多种绿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乡条进货渠道并存;减少流通环节,
----------------------------------------------------------------6-------
的边境纷争和民间往来一直绵延不绝。
1900年沙俄哥萨克官兵在血洗海兰泡的同时,炮击观音山,火烧金沟,
强枪黄金,屠杀我无辜居民。其后,俄兵越界搔扰,俄民盗伐森林,抢劫财物,
时有发生。
由于晚清政府的腐败和民初的军阀混战导致边防脆弱,民日芹8年(1929)
苏联政府在“中东路事件”之后,火烧佛山镇,偷袭常家屯,强枪柳河体、同
河镇,我官兵一触即演,不战自退。边民棋外敌入寇屠戮,多不想久居。民国
期间身、佛两县居民大都是春来冬走,单身汉占一半以上,即使是设治员、县
长一级的官吏也是上任之初即另谋高就,乌云县从民国5年到20年换了15任县官。
然而人民是不可悔的。无论是沙俄的侵略,还是苏联政府的扩张,都受
到我边民的抵抗。“民国以来,俄觊觎兴安岭林矿而惧鄂伦春人,曾遣其国最
勇之哥萨克一千人来剿袭之,不到半年,死八百人,俄乃深惊鄂伦春之雄强焉。
”①1929年苏军袭击常家屯时,自卫团长焦宝善率众抵抗,毙故数人,为保卫
家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九·一八”事变之后,抗日将领马占山在黑河重坚抗日义旗,乌、佛人
民捐款送粮,踊跃参战。沦陷后,嘉荫地面又是抗日联军活动的重要根据地之
一,1936年12月,抗日联军三军五师攻克佛山县城,1939年7月,赵尚志率部奇
袭乌拉嘎金矿,如两柱火炬照亮了北疆阴暗的天空,点燃了人民反抗的烈火。
在反法西斯的伟大斗争中,中苏两国人民结成了统一战线,嘉荫县有三条秘密
交通线通往苏联,著名抗日将领赵尚志、李兆解、张瑞群、朱新阳、于保合等
都曾取道佛山去苏联,或从苏联经佛山回国,在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史上谱写
了光辉的篇章。
在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苏联政府和人民曾给予嘉荫人民
以很大支援:当土匪武装活动猖派时,苏军随时用电台向三江人民自治军通报
匪情;在建国初期人民群众有急难病患时,常送苏联就医,其医护人员发扬革
命人道主义精神全力抢救。但苏联军队也多次侵犯过我江中岛屿和领空。嘉荫
县军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既胜利地保
卫了祖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又维护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充分体现了站起来的中
国人民威武不屈,珍惜友情,豁达大度的浩然正气。

嘉荫县幅员在黑龙江省70个县份中居第12位,而总人口却后倒数第4位。
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0亩,草地18亩,水面6·6亩。农村拥有大中型拖
拉机424台,机引农具2073台,联合收割机147台,农用汽车33台,手扶拖拉机
638台。田间机械化作业程度达70%,非田间作业达50%。然而全县粮、豆著平
均亩产长期徘徊在70公斤上下,最高年份达101·5公斤,最低仅40公斤,单产不
高,总产不稳。畜牧业资源丰富,肉蛋尚不能自给。泡塘水面广阔;人工养鱼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黑龙江志稿》卷十一,
--------------------------------------------------------------7---------
刚起步。1985年全县有地方工业企业38家(其中国营20家),国营企业盈利额
31万元,亏损额10万元;集体企业盈利总额12万元,亏损总额6万元,总利润
额仅27万元;商业销售网点342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565.5万元,国营和供
销合作商业总共只盈利13·8万元。从1953年到1985年,全县各项税累计收入
2358·1万元,企业财政退库竟达3411·7万元,可见农、工、商各业潜力都很
大。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矛盾着的,有其长,必有其短。嘉荫县有得天独厚的自
然资源,是优势;但是,冬季漫长而严寒,并时有早霜与洪水威胁,加之市场
小,运费高,基础差,起步晚,技术力量薄弱,企业素质偏低,又是劣势。
值得庆幸的是,嘉荫县有一批熟悉本县历史,了解治理得失,清楚自然资
源,信仰马列主义,熟谙经济管理,探索改革之路的各级领导干部;有一大批
愿意为边疆建设献身的各类人才;有数以千计为培养人才呕心沥血的人民教师;
有6万多勤劳勇敢,富于进取精神的嘉荫人民;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人民解
放军;还有党中央对边疆人民的关怀和国家对边疆建设的重视。只要全县党、
政、军、民、学各界精诚团结,励精图治,开拓进取,致力改革,一个美丽富饶,
繁荣昌盛的嘉荫,必将以其恢宏壮观的姿态,出现在祖国的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