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全书英模卷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打印
li

li(1)



黎永贵(1931.11—)四川忠县人, 1958年转业来绥滨农场,建点二十三连时,接收了来自
北京、上海、哈尔滨、温州等地的知识青年 120名,为了搞好伙食,使知青安心工作,二十三
连党支部选派他担任司务长,他上任后牺牲了多少个工休假日,谁也记不清;每天清晨,当知
青们还在酣睡的时候,他就忙起来了,扫地、擦桌子,清扫猪圈,直至满天繁星。一到农忙季
节,早早地起来磨豆浆,牲口不够用,他就用自己的双臂包着磨杆堆;为让同志们吃好,他往
返几十里路,拖着有病的身体把一百多斤鸡蛋挑回来。炊事班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集体,多人
被评为农场、连队先进工作者。他在1972年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


黎肇星(1925.5—)台湾新竹人,党员,退休前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基础部副教授。1958
年转业官兵到北大荒,1977年调入八一农垦大学,任外语(日语)教师。1981年到1982年期间,
为农垦部出国办班培养出优秀干部,出国学习 200多人,得到了农垦部的好评,并被评为先进
工作者。在校教学期间,曾担任密山县政协委员、省台联理事、任总局台联会会长。1988年退
休后任牡丹江市政协委员。1996年回台湾新竹定居。1987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1997年获总
局颁发的“北大荒功勋奖章”,1998年被授予垦区优秀台胞称号。


李安忠(1956—)山东单县人,党员。现任延军农场副场长,高级经济师。任副场长时,协
助场长主抓经营管理工作,主要分管农场财务、劳资、粮食、文教、卫生等工作,在企业改革
发展、经营管理、提高农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狠抓财务管理,有效地控
制了不必要的开支,保证了农场生产、生活及农场建设项目资金的需求,多次受到总局、分局
的表彰。1999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百和(1952.9—)哈尔滨人,现为绥滨农场7队农工。 1985年他们兄弟四人办起了家庭农
场,建立了民主管理各项议事制度,做到生产有计划、经营有规范。几年来,效益一年比一年
好。他坚持做到“三优先”、“两不忘”:帮助手工户优先播种、优先耕作、优先收获。不忘
生产上缺少资金的职工、不忘生活中有困难的职工。几年来为贫困户用于生产垫支、免费代耕
达2万元。他年年向农场多交粮、交好粮。没有高价卖过1斤粮。8年累计向国家上交商品粮210
万公斤,累计盈利37.6万元,平均年均盈利4.7万元,人均年盈利1.1万元。1991年他听说农场
盖教学楼缺少资金,当即捐款 1万元。1985—1991年他多次被农场、管局被评为售粮模范、劳
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1992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宝山(1956.4—)河南沈丘人,初中文化,龙门农场第四管理区工人。1975年参加工作,
1988年担任E512车组组长。在1994年机械转让时,他第一个出资10万元买下了E512收获机,第
一年作业高达4 800标准亩,年收入 4.5万元。他的车组每年的作业量在5 000标准亩,连创高
效。他还主动帮助贫困户义务收割,被评为“雷锋车组”。他的车组自1994年连续被农场被评
为先进车组,本人多次被农场被评为先进生产者,1997年被评为分局劳动模范,1999年被评为
总局劳动模范。


李宝生(1945.8—)吉林怀德人,在任新华农场党委书记期间,新华农场1995年工业总产值
3 213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实现利润358万元,比上年增长 78.1%,超过管局下达指标308
万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水稻15万亩全部实现了插秧。玉米移栽 1.2万亩,家庭农场
“两费”自理100%。粮豆总产13.03万吨,比历史最高年份增长一倍,平均单产5.1吨,一举实
现了粮豆单产、总产、水稻单产、总产、大豆单产、玉米单产、总产7项超历史,有 14个生产
队盈利超百万元。畜牧业总产值1 785万元,流通企业销售收入2.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 1.4亿
元,国民生产总值 1.34亿元,实现利润684万元,比上年增长152.4%。1995年他被评为总局劳
动模范。


李宝友(1959.6—)富锦人,1977年在八五三农场五分场七队参加工作,,从1995年开始饲
养小尾寒羊,平均每年养羊纯收入4万多元。2002年养羊年纯收入达 10多万元。他靠养羊收入
已达30多万元,成为八五三农场靠养羊致富的典型示范户。从1999年以来,先后被农场、分局
被评为“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养殖能手”、“发展经济骨干户”、劳动模范,
2005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保良(1960.8.15—)山东曹县人,中专文化,现居住二九一农场15队。1977年8月参加工
作,1995年6月13日入党,历任农机驾驶员、修理工,从1989—1998年,先后 10次被评为农场
先进生产者、分局职工标兵一次、分局劳模一次。从1991至1994年,他担任十五队修理工,多
次参与改装农机农机具,提高了作业质量和效率,农忙时节更是不分昼夜,保证随叫随到,被
农户们称为“110”式的修理工,1992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本(1949.5—)哈尔滨人。1981年在任绥化管理局宣传部通讯干事期间,撰写了大量有分
量的调查报告,为领导决策起到了参谋作用。一年中,他深入农牧场191天,撰写稿件 40余篇,
被采用26篇。为扭转绥化管理局宣传报道工作的被动局面,他积极组织召开了几次新闻报道会
议,并以会代训的形式对新闻报道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全局当年用
稿270篇,对外报道40余篇,用稿率达23.5%。实现了新闻报道工作的历史跨越,1982年他被评
为总局劳动模范。后任绥化农场管理局团委书记、食品厂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宣传部长、绥
化农垦法院副院长、院长。法院先后 6次被省高级人民法院及省政法委授予全省先进、优秀法
院,2004年被授予全省人民满意的好法院标兵并记集体二等功;他本人先后曾11次被农垦中院、
总局党委政法委、总局党委授予优秀领导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等多种荣誉称号,2001年被省委
授予“三五”普法先进个人。



李本宁

李本宁(1933.7.1—)女,辽宁铁岭人。正高级农艺师。1952年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后,主
动要求分配到边疆工作。在宝泉岭分局科研所工作期间,39年如一日,把自己的心血和青春献
给了北大荒。改革开放以后,她焕发了青春,一心扑在农业科研的研究事业上,有时为了获得
准确的科学参数,要经几十次、几百次反复实验,直至成功。1985—1990年,先后取得“进口
化学除草剂作用配方的研究”、“根治大豆根腐病药剂的研究”、“大豆灰斑病防治的研究”,
“旱田化学除草剂配套应用新技术研究”、“大豆综合灭草体系研究”等五项重要科研成果,
被应用到生产实践后,增产 10.18%,仅大豆灰斑病防治一项成果,一年就为分局增加收入600
余万元。这些成果曾获国家农委、国家科委、农业部“新技术推广奖”“科技进步奖”,管局、
总局和黑龙江省的奖励。有一次梧桐河农场有位专业户的西瓜得了病,已经长到十多斤重的西
瓜面临大片死亡,她得知后,到地里指导,使濒临死亡的西瓜恢复了茂盛的姿态,秋后,几位
农户感激地送来了丰收的西瓜。她在1983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1987年被评为总局特等劳动
模范,1986年、1991年两次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


李本亭(1942.12—)山东莒南人。1960年3月在勤得利农场参加工作,1973年 8月入党。历
任勤得利农场拖拉机驾驶员、机务排长、生产队长、一分场党委书记、农场林业公司经理、二
分场党委书记、场长、农场农业科技中心党总支书记。1977年,他到全场亏损最多的一分场五
十队任队长,采取大兴水利、秸秆还田、合理轮作等措施,使连队扭亏为盈。1980年盈利18.5
万元,1982年盈利36.8万元,1983年盈利23万元。他一心为公,勤恳工作,在队六年间出勤1986
天,年均 331天,受到群众的赞扬。1981年被评为总局特等抗灾模范,1983年被评为总局特等
劳动模范。



  李 斌

李斌(1955.10.16—)辽宁海城人,宝泉岭分局高级中学教师,高级职称。1975年 1月参加
工作,1978年8月考入东北师范大学,1982年8月毕业。从教二十多年来,长期担任班主任和学
年主任,2002年被聘为副校长,多次创造了班级升学率最高,高考各科平均成绩最高,班组和
学年进入一表录取线人数最多的历史最好成绩;1994年以来,先后被授予垦区十佳教师、优秀
教师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95年被评为总局特等劳动模范,1997年被评为黑龙
江省劳动模范。


李炳义(1942.12—)北京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党员。 1963年高中毕业支边来到二九○农
场,曾任教师、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在二九○农场任校长期间,高中教育成绩卓越,1983
年被评为总局特等劳动模范。后就任宝泉岭分局教育局长后,分局被评为省级“两基”工作先
进局,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居垦区前列,高考成绩在垦区及周边地区有很高的知名度。


李才(1953.12—)山东人, 现为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华分公司二十九作业站工人。
他在原来生产队是旱田队时,带头承包了生产队的机车和农具和承包旱田 450亩,靠科学种田,
连年盈利;农场开发东大甸子水田后,他又带头承包了 370.5亩水田,转卖大型机车和农具,
购买小型水田机具配套;他积极应用新技术,在二十九作业站第一个购买水稻自走式割晒机,
第一个购买钢管标准大棚育苗,他率先推广优良品种、应用配方施肥、采用先进叶面肥和液体
复合肥,平均每年生产水稻153.75吨,垧产7.5吨,年收入5万元以上。1999年被评为总局劳动
模范。


李昌云(1966.8.2—)山东齐河人,2002年 7月入党。1983年10月在前进农场参加工作,曾
任农场服务公司工人、前进油脂厂油脂车间工人、车间副主任、主任、生产副厂长。2002年被
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长春(1962.5—)生于查哈阳农场金边分场,现任查哈阳金边管理区第八居民点主任。2000
年他担任四队队长,该队是全分场第一大的生产队,拥有耕地 2.5万亩,经过三年努力,职工
富裕起来,由三年前人均收入2 100元,上升到5 700元。2003年他又被调到八队,大力提倡科
技种稻,使这个队水稻平均亩产达到 1 200斤,人均收入达万元以上,还清了陈欠。因此,他
被称为“治穷队长”。2005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长福(1935—)辽宁沈阳人,党员。1951年参军,1958年转业来垦区,先后在裴德医院、
牡丹江分局中心医院任医生、副院长,1983年任院长,将门诊部迁到繁华的密山市,与上海闸
北医院建立技术协作关系,与日本小野町地方病院缔结友好医院。加强人才培养,千方百计提
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医院职代会投他的胜任票为100%。1993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长根(1941—)河北枣强人,党员。1960年在友谊农场养路段参加工作,1979年任管理站
路况员,多年来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脱离劳动、经常与工人一起在道班工作。1978
年丰源道班返浆,他与工人起早贪黑地治理,使公路恢复了正常,公路完好率达100%,他多次
受到表彰,1972—1978年被评为合江地区公路系统先进生产者,1982年被评为省公路系统先进
生产者,1987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长河(1962.1—)望奎人,1978年在七星泡农场参加工作,历任农工、机务工人,1992年
任十二队车长。在大修过程中,他往返16里路,早去晚归从不叫苦,还主动到废件堆中找能用
的件,修旧利废为队节省。在他的带动下,本车组的费用明显降低,1992年与1991年相比降低
20%。车组的机车由于爱护得好,检修得好,出车率达96%,完好率达97.5%,时间利用率达94%,
作业量达18 000亩。被管局被评为机务战线先进个人,1993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长江(1935.2—)山东金乡人,1963年投奔亲属来到友谊农场,1969年红兴隆医院组建时
来到医院食堂工作,20年里,先后从事过炊事员、炊事班班长、司务长等工作,他每天从早晨
4点钟开始干活,一直忙到晚上 10点钟,从不知道什么叫苦、什么叫累。以前,蔬菜都靠采购,
为了让住院患者吃得好一点,他带领着炊事班的同志养了近50头的肥猪和种了近70亩地的蔬菜,
白天给患者做饭,晚上还喂猪,改善了患者的伙食,也为医院省下了一笔不小的经费。医院的
营养食堂没有自来水,他就每天在近300米的路上来回挑 50多担水供患者饮食用。1980年被评
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长林①(1969—)河南淮阳人,党员。1984年在格球山农场参加工作,现任格球山农场第
三管理区农机副主任。1998年带头办家庭农场,从原有的1 800亩土地发展到现在的4 000多亩,
达到了机车配套。现有纽荷兰整地机械1台、天津60运输车1台、1075收获车1台、配套农具4台
件。2003年在遭受历史上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仍获得纯利润 21万元。2004年种植小麦1 440
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6%,种植白瓜子面积840亩、大豆1 720亩。实现小麦单产550斤,亩利润
140元;大豆单产400斤,亩利润106元,种植业实现利润49.7万元;运输车实现利润2万元;纽
荷兰车整地获利润8万元,收获机获利润5万元,共计实现利润64.7万元,被推选为格球山农场
首届农业协会理事。2005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长林②(1926.2—?)绥棱人,党员。在绥棱农场一分场担任大车工人期间,每次出车前,
都提前到马号去看马,问饲养人员,晚上马吃料如何,发生了什么情况。他十分爱护马匹,在
使役上他决不乱打马。对上级交代的工作,总是忠实地完成。1972年春季去二分场水库拉工具,
天气很冷,他怕天冷马饮喂不及时,深夜起来两次查看。到山上拉条子时,总是千方百计的克
服困难去设法完成。群众和领导一致认为他是忠实可靠、埋头苦干的好同志。1972年获省国营
农场管理局劳动模范称号,已病故。

 
李长彦(1955.7—)山东高密人。1974年 9月从哈尔滨市下乡在兵团六师工程连参加工作。
1977年11月入党。历任建筑工程公司工人、前锋农场生产科技术员、九队队长、农场良种站站
长。1985年与5名伙伴办起了开发型家庭农场,种植的小麦 3 000亩、大豆5 000亩收成可观,
粮豆总产500吨,单产172.5斤,一年为国家生产粮豆62.5万公斤,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27 272.5
公斤,农场纯收入5万多元。耕地面积已发展到1.5万亩,拥有固定资产 140万元,累计经营利
润 170万元。1987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垦区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标兵、全省青年劳
动创造标兵。1989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青年勇于改革新星等称号。受到党
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90年被国家科委、团中央被评为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


李超(1922.9—1998.11)湖南零陵人,1948年 10月参加工作。他是宝泉岭建筑安装工程总
公司工程处的一名瓦工、工长,他服从组织安排62岁才退休。在他退休的前几年中,腿被扎坏
走路都很困难,胃手术后切除二分之一,但他始终保持老黄牛拉坡一个劲,无论遇到什么情况
工作从来没有变过样;每年的施工期两头的两个月的活是最难干的,春季没开化就起早贪黑抡
大镐刨冻土,冬季外面下雪了屋内点着铁炉抹大泥,领导交给的任务保证按时完成。他所在的
单位有四个工号,他的工号完成的产值最高、工程最优良、节余的材料费最多。1980年、1983
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1982年被评为总局特等劳动模范。


李臣弟(1944.8—)山东茌平人,1970年1月入党。1959年8月在勤得利农场参加工作,历任
农场三分场通信员、指导员、分场党委副书记、农场宣传部长、党委副书记、鸭绿河农场党委
书记、创业农场党委书记、洪河农场场长、书记、建三江农垦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曾经10
次受到农垦部、总局党委、合江地委和建三江管局的表彰奖励。1979年被评为全国农林水系统
先进工作者,1979年、1982年两次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成文(1946.12—)呼兰人,党员,中专文化。1966年9月在五九七农场参加工作,历任技
术员、车间主任、修造厂厂长、工业科科长、水泥厂厂长、科协副主席,1992年被评为总局劳
动模范。1987年担任水泥厂厂长,翌年,扭亏为盈14.6万元,1989年因故辞职,1992年农场再
次任命他为厂长。他从原材料进厂到生产车间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 过去水泥标号275#占30%,
325#占50%,425#只占20%。标号低、凝固差,产品积压,效益差。通过质量管理,消灭了275#。
325#占25%、425#占70%、525#占5%,水泥获“垦优”品牌。从厂长到工人全员实行吨水泥含量
工资制,与质量、产量、安全生产挂钩和质量一票否决制。1992年实现利润50万元、1993年63
万元、1994年40万元,1995年建筑行业滑坡,仍实现利润20万元。


李成彦(1960.11—)辽宁本溪人,本科学历,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80年11月入党,历任
战士、班长、代理排长、生产队副队长、队长、宝山农场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兼党办主任。1993
年他担任宝山农场四队队长,水稻由原来的500亩扩大到6 300亩,产量大幅度提高,1995年全
队水稻大中棚育秧达90%以上,机械化程度超过 92%,人均收入实现5 400元。在旱田种植上、
他推广特色种植、甜菜纸筒育苗,玉米钵育摆栽,甜菜亩产达4.7吨,玉米亩产突破800斤,增
加了职工收入,生产队成为小康队,连续三年被评为农场先进单位。几年间,出动义务工1 500
多人次,修路2 000多延长米,栽绿化垂柳300多棵,各类花木近 1万株。1994年全队吃上自来
水、修建公厕两个,建办公室1栋280平方米。1995他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成毅(1958.12—)密山人,黑龙江北大荒麦芽集团一厂厂长。 他始终抓对麦芽集团一厂
扶强,抓大麦基地建设,抓市场经济,抓企业的改革。麦芽集团年生产量 80%以上原料使用的
是垦啤 2号,具有吸水快、萌发慢、葡聚糖和蛋白质含量高,且难溶的特点,再加之浸麦水温
低 (地下水6—8℃),他以制麦理论为基础,通过技术攻关,形成了本地区垦啤2号大麦行之有
效的制麦工艺,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1999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成臻(1940.1—)女,山东莒南人,党员,小学文化。1959年 8月支边来勤得利农场工作,
历任农场农工、一队副队长、试验站妇女队长、机关勤务工人。1960年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
1961年被评为垦区先进生产者、三八红旗手,出席全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李承东(1965—)山东长青人,现八五○农场二十三队职工。自1990年担任康拜因E—514车
长以来,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到农具场保养机车,晚上最后一个从地里回来,由于与他对机车
保养检查的仔细,机车完好率达到100%,他驾驶的E—514,在连队秋收和麦收工作中,亩损失
量最低,单车作业量为15 000多亩,连续3年排在全场前列,在同行业中起到表率作用,连续3
年被评为农场、管局劳动模范。1993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承明(1962.5—)山东茌平人,1977年10月在勤得利农场十九队参加工作,1989年 7月入
党。历任农场十九队机务工人、三十四队副队长、四十三队队长、六队队长、水稻开发办公室
主任、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勤得利分公司副总经理。他1993年任六队队长时,全队累计纯
收入户均55 921元,劳动力人均收入53 125元,人均18 478元,在全场率先安装了闭路电视,
购置了液化气灶,成为农场、分局“双文明先进单位”。1992年、1994年被评为建三江管局劳
动模范,1995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传新(1952.9—)山东城武人,党员。1969年在海林农场参加工作,在任九队机务队长时,
在1987年的抗灾夺丰收龙口夺粮的战斗中,忘我的工。九队机务队连年被评为管局,农场标准
化连队,个人连年被评为管局农场劳动模范。1987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春华

李春华(1946.7—)女,辽宁康平人,1962年毕业于龙江县师范学校,1969年调入七星泡农
场,1981年7月1日入党。分别在五队、八队、水利队,场直从事教育工作。教过语文、数学、
音乐、体育等。她所在的水利队小学校,有 49.7%的学生家长是继父继母,她对这些学生总是
给予照顾,使她们受到母爱的温暖,一次学生衣永军有病,高烧到39度多,她发现后,就让他
坐在火墙边,每天带他到卫生所打针吃药,使他的病很快好转。使衣永军的家长深受感动。她
教过的班级,学生合格率都在90%以上,从1979年到1985年,她年年被评为农场劳动模范,1982
年省政府又授予“五讲四美、为人师表”的先进教师称号;1983年由《人民日报》《文汇报》
等七家报社联合举办的“优秀班主任”评比活动中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1984年被评
为总局先进个人;1985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省司法厅给记二等功一次,并被评为司法
部“先进个人”,出席了代表大会。


李春怀(1963.10—)辽宁铁岭人,大专文化,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 4月12日入党,
农艺师。历任技术员、科员、科长、副总经理。在二九一农场,他抓农业生产上以水稻开发为
主,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从1996年前的3万亩快速发展到 30万亩。并同有关部门一道制定绿
色有机农业规划,制定绿色有机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建立绿色有机生产基地,建立认证绿色食
品生产基地 11万亩、有机食品生产基地6 262亩,建成高科技集中育秧基地18个、标准化水田
15个,建立本田高台育苗带80多条,实现育秧基地钢骨架大棚、微喷苗床精播100%实现林网化、
路网化、渠网化、本田方条田化的“三网四化”格局,在品种调优、新技术应用、节水灌溉等
方面调整快、应用好。2001年,他调入御绿米业公司。2002年被评为总局特等劳动模范。


李春文(1954.5.5—)集贤人,大专学历,政工师。1973年3月参加工作。1992年8月入党。
历任友谊农场四分场一队拖拉机驾驶员、机务队长、四分场六队队长、五队队长、四队党支部
书记。在担任生产队领导期间带领职工群众加快致富奔小康。1992年和1999年两次被评为总局
劳动模范。



  李翠兰

李翠兰(1932.3—)女,鸡西人,毕业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妇幼大专班,副主任医师。曾任克
山妇幼保健院院长,兼任黑龙江省优生优育协会理事。她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多年,1983年多次
被评为农场、管局、总局级先进工作者;三次获黑龙江省“妇幼卫生先进工作者”,1997年荣
获“全国妇幼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6年荣获“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在医疗保健业务
当中她推行了“管理科学化,表格规范化,保健服务程序化,工作目标化”。自婚检开始实行
婚检、孕产、儿的母子一条龙管理方式,婴儿死亡率由建院初期的 46.4%降到1999年的4.85,
孕产妇死亡率自1989年起连续十年为零。妇女、儿童常见病发病率都大幅度下降等。单位曾多
次被评为农场、管局、总局及先进单位,并于1997年、1998年分别获省“先进妇幼保健院”和
“母婴保健法执法先进单位”的称号,成为省内外同行,学习的榜样,广东、海南、新疆兵团
卫生战线领导都来参观学习过。

 
李代君(1961.10.20—1998.9.12)安徽太和人,高中文化,1996年7月入党。1979年 3月在
青龙山农场参加工作,历任农场八队车长、机务副队长、十七队队长。1989年被评为总局劳动
模范。


李道鸣(1948.2—)安徽合肥人,1990年底担任虎林电厂厂长,任职以来,虎林电厂一年上
一个新台阶。1991年盈利150万元,1992年盈利219万元,1993年盈利 315万元;1994年完成利
税555万元,1995年利税达到644万元。此五年正是“八五”的五年,电厂主业发电量比前五年
增加83%,工业总产值比前五年增长61%,国民总产值比前五年增长2倍,利税比前五年增长4倍,
利润比前五年增长1.8倍,职工人均收入比前五年增长 1.4倍,1995年达到6 300元,五年还贷
付息1 235万元,电厂负债率仅仅只是36%。虎林电厂先后被电力工业部授予“全国地方小火电
节能降耗先进单位”,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垦综合效益百佳企业”;1995年被电力部授
予“安全文明生产达标企业”。他也连续四年被评为牡丹江管局劳动模范,总局授予“垦区优
秀企业家”,1995年被评为全国五百佳改革企业家,同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1999年被评为
总局特等劳动模范。


李德彬(1962.4—)四川泸县人,研究生学历,党员,一级警督。1979年 5月参加工作,在
八五二农场二中任教师、校长,1990年后任司法科副科长、农业总公司办公室主任、检查室主
任。在红兴隆农垦公安局南横林分局任局长期间,侦破各类刑事案件90起,其中重特大案件41
起,抓获逃犯9名、犯罪分子116名,查处治安案件627起,处罚837人,辖区治安稳定。1999年
他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公安分局2003年被公安部评定为一级公安派出所。2000年他本人被公
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被垦区公安局授予个人三等功,2002年被省公安厅授予
个人二等功。


李德才(1961—)山东陵县人,1982年在完达山食品厂参加工作。1986年,完达山食品厂从
瑞典引进的无菌软包装饮料生产线出现故障,自动停机。他连续工作4昼夜,排查100多个元器
件、1万多个电路连接点,终于排除了设备电路故障,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1992年末,完
达山食品厂从上海引进一条全自动控制的“乳珍”生产线。在厂家没有派人的情况下,他完成
了全套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革新了设备中不合理的部分电路和器件,增设了杀菌机等附件,保
证了乳珍的如期投产,为农场节约了资金。同年,他修正电脑数字冲床参数成功。1993年被评
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德江

李德江(1932.2—)女,绥化人,曾任赵光糖厂机修车间党支部书记。她曾是中国早期的女
子拖拉机队的驾驶员之一,这个队有德特54型拖拉机4台、联合收割机4台和农具,她与另外20
名年青的姑娘们团结互助,克服困难。备耕工作开始正是严寒的初春,刺骨的寒风夹着阵阵雪
花,冻得伸不出手来,但是女拖拉机手们都仔细、认真检修每一台农机具,对任何一个螺丝和
零件也不放松。这一年上级领导交给他们的任务是在914垧土地上种出1 784吨粮食。春耕时提
前3天完成了播种任务,降低成本5 830元。她经过几年锻炼,入了党,并提拔为生产队长,1953
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出席了在齐齐哈尔召开的表彰大会。


李德林(1933.8—)江苏沛县人,1983年在八五六农场三队带领猪号承包组的同志每天早上
班、晚下班,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有时白天工作一天,晚上还去帮夜班的同志喂猪,在母猪
产仔期间,晚上加班至九、十点钟。年末存栏完成计划的 107%,共出栏肥猪260头,完成计划
的102%,积肥300吨,创产值5万余元,盈利1万余元。个人收入比上年增加了 5%,1987年他被
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德山

李德山(1930—)呼兰人。1946年参加工作,1949年 3月入党,先后任宁安农场学员、驾驶
业区主任、党支部书记。1947年1月到延寿县庆阳农场筹建松江省第一机械农场工作,1947年6
月至1953年9月在省委工农文化干校学习,1956年 12月任宁安农场生产队党支部书记、东京城
人民公社副社长。在宁安农场曾创造小麦联合收获日班效32.6垧的全省最高纪录,连续五年被
授予宁安农场和宁安县劳动模范,1953年原松江省授予劳动模范。1963年 3月调入克山农场,
先后任二分场副场长、五分场场长、农场革委会副主任、副场长,1983年 3月任克山农场场长,
1985年2月任党委书记,1986年6月任调研员。1990年4月批准为高级政工师。1983年5月12日由
农场副场长改任农场场长,1984年10月至1985年1月仅仅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就使农场改革
工作基本就绪。1983年以来,两生产粮豆2 837万斤,平均亩产 432斤,1984年总产值达5 500
万元,平均盈利 1 203万元。1983年被授予总局劳动模范,1984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并进京参
加国庆三十五周年观礼。


李德胜(1961.8.8—)生于尚志一面坡,1978年在尾山农场七队参加工作,自1985年担任尾
山农场十三队副队长后,潜心钻研农业知识,深入田间调查研究进行对比试验,他起早贪黑,
不知疲倦,从种子选留到配药,发芽试验、种植等全过程,他都亲自操作、亲自管理,经他设
计的小麦种植生产技术攻关,连续三年获得小麦平均亩产703斤,单产780斤的好成绩,受到了
农场和上级机关的表彰和奖励。1987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德尧(1948—)肇东人。1965年在闫家岗农场参加工作,1969年调引龙河农场生产科,1980
年到北安分局农业处任农情统计。他及时准确地向局领导、业务部门反映情况,提供数据,使
领导了解己彼情况,正确指挥生产,安排工作计划。1983年出席了“全国第三次农情工作座谈
会议”,被评为全国农情信息先进个人。1983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德忠(1957.5—)河北昌黎人1979年7月入党。1974年 11月在兵团二十三团参加工作,任
二十三团机务驾驶员、八五九农场车长、生产队长、生产队党支部书记、农场纪委干事、东安
渔场场长、罐头厂厂长、农场乳品厂厂长、农场副场长。1993年、2002年两次被评为总局劳动
模范。


李殿君(1956.2—)辽宁兴城人,研究生学历,高级政工师。1973年 1月毕业于友谊农场五
分场中学,1978年 6月入党。历任十八团五营八连农工、教师、农工排长、武装连代指导员,
五分场宣传干事,1979年后在饶河农场分别任党委宣传部通讯干事、农场团委副书记、团委书
记、党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农场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场长。1995年 2月任红兴隆农垦
公安局长、1997年2月任红兴隆分局副局长、2000年1月任北安分局党委书记。1979年和1980年
被评为农场先进工作者;1982年被评为农场优秀党员,荣获三等功;1989年被评为管理局模范
党务工作者;1990年被评为管理局优秀青年工作者;1991年由管理局党委记二等功;1994年被
评为总局老干部工作先进领导干部和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1995年被评为农垦公安系统优秀领
导干部,荣立三等功,并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殿凯(1952.6—)山东平度人,本科学历。1991年6月在北兴农场参加工作,1997年9月入
党,在基层单位从事11年畜牧技术工作,1986年任种禽厂厂长,1996年任畜牧公司经理。1999
年,选出12名专业技术人员在全场进行分片包干,签订责任状,全场奶牛平均产奶量从1999年
的4.7吨增至2001年的6吨。任公司经理后,使冻精配种技术在全场加快了应用,各种畜类冻配
量逐年增多,其中肉牛在三年内增加了128.9%。2001年,外出为养牛户购牛15次,在全场召开
6次养牛现场会,现场指导420余户、千余人次,进行技术咨询9 000余人次,种植青贮2 400亩,
落实饲料地1 500亩。1990年后,9次获场先进工作者称号、2次管局畜牧先进工作者称号。2002
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殿良(1926—)哈尔滨人。1949年在东北国营农场管理局工作,1950年后在九三任分场场
长、二九○农场副场长、军川农场场长,1978年任胜利农场党委书记。任职期间,农场于1978
年、1979年两度被农垦部授予全国农垦系统先进集体,1956年在九三荣军农场期间被评为黑龙
江省劳动模范。


李殿明(1959—)山东郓城人,1981年毕业于农垦林校,分配到绥滨农场苗圃任技术员,1982
年在职高任教,1983年调入林业科,1986年入党,1993年在绥滨农场木材厂任党支部书记,1995
年任林业局局长,2002年调到分局林业局,2004年任分局林业局副局长。曾多次被评为农场、
分局、总局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获总局绿化奖章、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奖章,2002年被评
为总局特等劳动模范。1993—2003年,有六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
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省政府三等奖。


李殿训(1936.7—)山东人,是兴凯湖造纸厂二车间一名钳工班长,他从一名普通工人当上
一名班长,善于组织工人对机械设备进行改造和技术革新。二车间是制浆车间,工作环境差,
尤其是冬季钳工室外工作很困难。他和工人在外作业,对每个工段的设备都检修保养到位,减
少了设备故障率,提高了生产效率。他所管的班组在科技攻关中,大胆尝试,他组织钳工改造
了切草机皮带槽,为车间创效千余元。1987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恩和(1955.7.10—)山东武城人,本科学历,党员,会计师。自2003年9月任黑龙江九三
油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销售公司总经理以来,全面完成了集团豆粕、豆油、保健品销售
任务,产品不仅在全国各地销售,而且还出口到日本、韩国、欧盟。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32亿
元,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2005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74.6亿元。在全省和同行业中名列
前茅。1985年被省工会被评为先进个人,2005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恩瑞

李恩瑞(1949.8—)山东武城人,荣军农场种子公司经理。他任种子公司总经理期间,把一
个连年亏损的生产队办成一个有科研、气象、种子加工、种子检验、种子繁育科目齐全的种子
繁育基地。承担着省、总局、分局和农场各项研究课题及新技术推广工作。并与黑河、北安、
克山省农科院齐齐哈尔农科院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1996年与省农科院共同组建了省农科
院荣军种子试验示范基地,优先引进了省农科院的优良品种及新技术。2000年,又同中国农业
大学合作,组建了中国农业大学荣军试验基地。主要产品远销内蒙、河南、辽宁、上海、安徽
等地。1995年被评为总局特等劳动模范,1997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2000年被评为全国
劳动模范。

 
李恩喜(1958.11—)满族,辽宁辽阳人,党员。毕业于中央党校, 曾任友谊农场九分场团
委书记、一分场党委书记、依兰收获机厂书记、厂长、三江食品公司总经理,后任北大荒商贸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2002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尔萍(1962.7—)女,富锦人,高中文化。1981年 12参加工作。1987年7月入党。在任友
谊农场九分场二队化验员以来,每逢麦收、秋收等收粮食的季节,都是昼夜和职工群众奋战在
一起,常常打通宵,有时困了就在晒场打个盹,直到粮食达到安全水分。2004年她帮助贫困户
李德义家发展养猪业,年初给买猪仔和2吨玉米饲料,同时帮助他家开起豆腐坊,累计投入1万
多元,使李德义家当年脱贫,还有了存款。还主动帮助队里年迈的二位老人做棉衣、买秋菜、
拉烧柴,受到了乡亲们的夸奖。2002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方奎(1955.5—)辽宁省本溪市人,本科学历,现为红兴隆分局教育局长、党委书记。历
任过中学教师,机关组织、人事宣传干部,担任过工业企业党委主要领导,大部分时间从事教
学和教育管理工作。曾获省优秀组织员、市级人事系统先进个人、省级防“非典”先进个人、
优秀北大荒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分局级劳动模范等荣誉,1995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芳(1969.10—)女,山东乳山人。1990年7月在胜利农场中学参加工作。任农场中学数学
教师,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自学与点拨相结合”教学法,培养了学生大胆质疑的创新精神。
她连续五年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和数学教师,在分局升学统考中连续五年名列前三名。她不仅关
心学生的学习,还关心学生的生活,特别是贫困生,她曾将一千元资助给自己的两名特困生。
2002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 凤

李凤(1958.11—)女,吉林榆树人,高中学历。政工员。1975年8月参加工作。2002年 6月
入党。历任五九七农场工人、友谊农场四分场七队小学教师、友谊农场畜牧公司保管员、妇女
干事,自1996年起承包畜牧公司猪场,采用综合配套技术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配比率,采用母
猪分娩高床、仔猪保育技术,使仔猪成活率比原来提高15%,两月龄仔猪体重达 20公斤以上,
采取仔猪早期断奶技术,使每头母猪多产 0.4窝仔猪。1997年繁育的95头瘦肉型种猪通过国际
检疫标准,出口俄罗斯,受到俄罗斯专家的好评。在友谊第一个养起鸳鸯,成为农场珍禽养殖
的带头人。近年来,又承包了五九七农场水库,养殖种鹅、商品鹅、肉鸭。先后被评为农场三
八红旗手、计划生育先进个人、优秀妇女干部及红兴隆管理局工会积极分子,2002年分别被评
为总局特等劳动模范和黑龙江省劳动模范。



李凤春

李凤春(1930.4—)蒙古族,科尔沁左翼中旗人,工程师。1947年5月参军,1949年4月转业,
1956年11月入党,先后在查哈阳农场、海伦农场担任拖拉机驾驶员,1955年 3月调入克山农场,
历任拖拉机驾驶员、生产队长、分场副场长、分场场长、分场党委书记、场司法办主任。1952
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1956年获省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



李凤海

李凤海(1938—)山东蒙阴人,党员。1959年支边来北大荒,在普阳农场历任农工、拖拉机
手、包车组长、科研站副站长,1960年开始做机务工作,不久即担任包车组长。十五年来,他
以高效低耗驰名垦区。1972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1978年被农垦部授予全国农垦系统先
进生产者称号。他的包车组,由于坚持做到三勤、六封闭,十五年后,他驾驶的那台拖拉机的
发动机部分及各条易损线路,都还是出厂时的原件。与其他同志一起先后改制成六铧犁、精量
点播机、上囤机、堆场机等,参与完成技术革新30多项。1972年,他的10号车组负责开荒,十
六个支重轮全部磨损到报废尺寸,坚持不领新的,在每个支重轮上焊三圈14毫米的钢筋照样使
用。有的犁臂打成数块,焊上再用。犁臂、犁胫磨短了,他们就用弹簧加宽的办法,先后焊三
十多块,使用了五年。


李凤兰(1940—)女,山东人,党员,1964年在八五○农场十八队参加工作,1975年 2月调
农场中学高中化学教师,后任八五○农场中学党支部书记、农场教育委员会党总支书记。任高
中化学教师期间,她把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了学生的身上。当时,她的孩子小,家中无人照看,
但为了学生她独自放在家里,起早贪黑地辅导学生,她注重抓好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
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尊敬。1983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在她任党总支、党支部书记期间,八
五○农场中学连年被评为农场先进单位。


李凤雷(1946—)女,1975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员,曾担任农垦总医院妇产科主任。
凡在她们科治疗过的患者都称赞妇产科。一名外地患者慕名前来找她治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手
术治疗,疾病痊愈,这名患者目睹了一例又一例的精心治疗、不收钱物的事,可这位患者临出
院时巧妙地打听到她的家,前去看望,并带了钱物,李主任热情地接待并谢绝了。这位患者含
泪诉说了这些经过,并建议领导表扬她和所在科室。1987年她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凤林(1943.10—)肇州人,小学文化,党员。 1973年被和平牧场党委任命为加工厂厂长
后,使加工厂成为总局级文明单位。他在加工厂全面推行目标管理,加工厂年纯利润都在 5万
元以上。1976年他又组建了两个新车间——经炉白铁车间和发电电焊车间。从不用手中的权力
谋取私利,加工厂粮食加糠和粮食下脚料较多,他的妻子一直没有工作,在家养点鸡、猪,为
了不影响自己的工作,他把家里的养殖业全部停止。1975年和1977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凤鸣(1950—)山东陵县人,1968年在八五○农场参加工作,先后任车队修理工、车间主
任,1982年任车队队长期间,车队连年盈利,1984—1987年总计盈利65.6万元,他为了落实车
队的承包责任制,跑了本地区十几个车队学习先进经验和管理办法,结合本队实际,制定了承
包方案,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1987年完成527万公里的运输任务,盈利 28万元。他连续三年
被评为分局劳动模范,1988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凤霞(1953.7—)女,双鸭山人,本科学历。1968年下乡到二龙山农场,1981年调到二九
一农场,1988年4月28日入党,1996年到农场街道办工作,带领37名同志,担负场区8 000人口、
四平方公里的社会管理工作,54个公共厕所被管理的井然有序,年清运垃圾 7 000立方,营区
清沟40 000延长米,种花13 000平方米,管理绿化树7085棵,居民区铺垫沙石路22公里,每年
养护3 000多立方,还担负着6公里长25 600平方米的水泥路清扫。农场街道办被省民政厅授予
“全优乡镇街道”,被总局授予“安全文明小区”。被总局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她连续多年被农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工会积极分子及分局优秀教育工作者。1999
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凤云

李凤云(1959.12—)女,肇东人,逊克农场第一管理区十八居民组职工。 1993年,她用前
几年种地挣的两万元钱,花 1 500元钱从克山买回长白哈白杂交瘦肉型仔猪30头,还买回了20
多本养猪的书,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学一点、用一点,掌握了猪的科学饲养技术和猪的常见病
的治疗与防治的经验和方法。1994年由30头猪增加到140头,出售商品猪120头。1995—1996年
两年养猪166头,盈利6万多元;扣塑料大棚500平方米,收入 5 000余元;建鱼池一个150平方
米。1995年5月她又上克山为十四队其他养猪户买回了52头仔猪。在她的带动下, 1995—1998
年十四队户均养猪达15头以上,另外她还主动担任起生产队的兽医,谁家的猪有病她二话不说,
放下手里的活就算给猪看病。1995年被评为总局特等劳动模范,1997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
范,199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李福洪(1955.5—)山东胶南人,1991年8月入党。1971年2月在兵团六师二十三团参加工作,
曾任八连驾驶员、八五九农场八队机务车长、汽车队驾驶员、汽车队副队长、队长、农场运输
公司经理、农场货运管理站站长、农场客运站站长、公路站站长。2002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福全(1965—)山东牟平人,延军农场第九居民组职工。他承包耕地 1 182亩,累计向国
家交售商品粮1 200余吨,代耕面积2 700亩,他的机车从不带病作业,有故障不过夜,机车出
勤率达 98%。他所作业的地块均能按要求达标,群众满意。2000年春涝严重,他适时抢播,所
在作物全部抢在了高产期,当年盈利11万元。1996—2001年连续被农场被评为先进生产者,2001
年被宝泉岭分局授予“北大荒好职工标兵”称号,2002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福堂

李福堂(1933.6.17—)辽宁人,初小文化,党员。 1960年在二龙山农场五分场三十队参加
工作,被评为省级劳模时才34岁,当时他以代干身份任二龙山农场五分场粮油加工厂厂长党支
部书记,加工厂有85名工人,负责全分场十个单位职工居民的粮油供应工作。他白天黑夜同工
人们奋战在生产一线,常常一个星期不回家,连续多年被评为农场劳模。1976年被评为黑龙江
省劳动模范。


李福兴(1946.3—)山东宁津人,党员。1970年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分配到兵团六十
三团卫生队,历任医师、主任、院长,1985年调总局总医院,现任感染病科主任医师。是卫生
部布病疫苗反应专家咨询组成员、省传染病学会委员、省防痨协会理事,省职业性布病专家组
成员、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省地方病先进工作者、省创新能手、医院先进工作者。1983
年他组建了全国第一家布病专科病房,两项科研课题获省级科技进步及新技术应用项目奖。1998
年卫生部召开全国临床布鲁氏杆菌病会议,邀请他做专题讲座,2001年卫生部调查河北省石家
庄市 1 800人接种布病疫苗出现不良反应群体事件,他作为唯一的布病临床治疗的专家,成为
“布鲁氏杆菌病疫苗专家反应咨询组”成员。2005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福占(1955.2.28—)山东胶县人。1972年参加工作, 1983—2000年任八五六农场三队指
导员、农场商业科科长、商贸公司经理、农场副场长,现任北大荒米业公司总工程师。他在生
产队任指导员期间,生产队年年盈利,并创年盈利80万元的历史纪录。在任商业科长及商贸公
司经理期间,年收购大豆突破万吨,收购白瓜子超过十余车皮,创造建场以来历史纪录。1987
年、1993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富春(1949.5—)山东成武县人,党员,本科学历。1968年10月参加工作,历任江滨农场
十六队党支部书记、农场组织部部长、粮食科科长等职。多次被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
1998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他做基层党支部书记多年,曾多次受到农场党委的表彰和奖励,
1996年调任粮食科科长,为农场粮食销售多次随赴大连、常州、江苏、山东等地考察粮食市场,
并与附近各大粮库建立粮食销售网点,签订了长期的粮食销售关系往来合同。农场粮食科连续
五年被评为“行业系统”先进单位。李耕田,山东东明人,党员,本科学历。1984年参加工作,
现任军川农场种子公司党支部书记。1992年被聘任到农场水稻办任技术员,后任水稻办主任,
1994年被评为管局水稻开发先进工作者和农场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先后编了《水稻旱育稀植论
栽培亩产千斤技术规程》和种稻四季歌。种稻户人手一份,确保技术规程落到实处,服务指导
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没有车,就骑自行车下队,有时要走20多公里的路。1994
年水稻垧产超过 8吨。在种地资金紧、物资送不来、播种难以完成时,他到总局、分局和桦川
筹措资金60多万元和一些急需物资,保证了种植面积。1996年全场水稻面积以达到55 000亩,
亩产超千斤户逐年增多。1995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功俊(1950.1.18—)江苏阜宁人,1973年11月入党。1968年9月从上海下乡在兵团二十五
团参加工作,历任三十六连战士、副连长、连长、七星农场四分场场长、农场林业科科长、副
场长、1991年12月任勤得利农场副场长,2002年 6月任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七星分公司副
总经理。1995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关章(1952—)浙江桐庐人,党员。1970年 5月在格球山农场参加工作,历任拖拉机手、
保管员、农业技术员。1985年10月任七队队长。1987年由于受涝、雹灾,使40垧小麦基本绝产,
250垧大豆,110垧油菜严重受灾,面对严峻的形势,他带领全队职工抗灾自救,精打细收,节
省开支,大搞副业,取得较好的收效。全队副业、农业总收入24万元,职工人均收入 2 400元。
三年中带领职工挖沟渠2 000多米,修田间道路1 000多米,拯救涝洼地20多垧。1987年被评为
总局劳动模范。


李光聚(1947—)山东沂水人。1972年在甘南种牛场参加工作。1977年到长吉岗农场五队当
工人。他耕种60亩土地,1987年在多灾之年仍取得了好收成,总产值达 3 780元。1987年奶牛
产奶 11吨,产值7 400元,总收入11 180元。当听说有的职工没钱买种子化肥时,就主动买回
来,送到他们家。有的职工家缺少劳力、畜力,他就主动带上自己的车马帮助生产。他不声不
响的无私助人的精神受到群众的赞扬。1987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光仁(1951.9—)吉林榆树人,初中文化。1969年参加工作,在友谊农场一分场三队当工
人。他每年都种植60多亩大葱、辣椒、土豆等蔬菜。他引进的“旱大白”马铃薯,通过温室催
芽,覆膜移栽,实现了一年两作的种植模式,使亩效益达到 1 100元以上。在种植中他还发明
了马铃薯抛秧机、西瓜嫁接器,使马铃薯生产每亩节约成本40多元,提高西瓜嫁接效率 5倍以
上。在他的示范带动下,三队掀起了蔬菜种植热潮,每年仅马铃薯种植就达到 150多亩,并在
他的帮助下顺利销售。他本人被友谊农场授予“种田能手”的称号,2002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
范。

 
李光庄(1938.12—)辽宁盖县人,绿色草原牧场副场长,高级畜牧师。1956年2月,毕业于
哈尔滨商业学校化工专业。1964年 1月调入绿色草原牧场任兽医院化验员。1980年后先后担任
第四生产队队长、畜牧科长、绿色草原牧场副场长。在担任副场长期间主持和参与的农牧渔业
部的“草原建设综合技术措施”、“黄牛改良及核心群选育”两项科研,历经三年,完成了合
同中规定的各项指标,分别取得了经济效益4.26万元和58.9万元,同时加快了牧场黄牛改良和
草原建设速度。在全场大力推行有机农业,亩施有机肥由过去的0.4吨,提高到1.5吨,玉米单
产由过去的148公斤,提高到350公斤。1989年他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广发(1942.12—)山东日照人,1959年8月在七星农场参加工作,1963年 3月参军,1967
年3月入党。1968年2月退役回垦区工作。曾任部队卫生员、兵团六师二十五团卫生队医生、七
星农场职工医院医生、建三江中心医院传染科副主任、管局卫生防疫站副站长,1995年 3月任
站长。1995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广志(1948.2—)哈尔滨人,党员,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高级讲师、高级政工师、高级
经济师。1963年到北大荒,在通北农场四分场参加工作,44年来先后在赵光农场四个队任过指
导员、支部书记,后到管局科研所任支部书记、讷谟尔电厂和赵光机械厂任车间支部书记、党
委书记、赵光党校任校长及党委书记、北安分局物资公司任总经理及党委书记、调研员等职。
曾先后获农场、分局先进生产者、廉政先进个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14
次,总局、黑河地区模范共产党员各1次,1987年、1992年、1999年三次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广忠(1936.8—)辽宁锦县人。自1970年担任龙镇农场公安分局治安股长以来,熟练掌握
辖区重点人口和重点地段情况,经常深入辖区,三年来全场治安状况良好,未发生重特大案件。
同时,带领干警及时准确的破获了两起突发流窜人身伤害案件,保护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1973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李贵清(1949.10—)四川大邑人,现任八五六农场副场长、西岗齿轮总厂厂长。 他将西岗
齿轮总厂、齿轮厂、齿轮机械公司“三合一”的管理模式,找出了一条适合西岗齿轮厂自身发
展的出路。三年来,工业产值由2001年的800万元增长到2004年的3 000余万元,年平均增长92%,
销售收入由同期的510万元增长到2 800万元,利税由同期的70万元增长到 400余万元,新增固
定资产2 004.52万元,实收资本由67万元增加到850万元,职工人均收入7 850元。从2002年起,
他加大了载重汽车后桥螺旋伞齿轮的生产规模,共生产20万件汽车齿轮产品,下大力气开发变
速箱总成和前桥总成,结束了在此之前配件为主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了产品结构调整的根本
性转变。2003年在宾县建厂、当年投产。2004年被评为总局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被评为总局
劳动模范。


李贵友(1956.9—)辽宁台安人,党员,绥滨农场八队职工。1984年办家庭农场,耕种1 648
亩土地,三年来,麦类作物全部采取播前施肥、稀土浸种、叶面喷施多元微肥,筹资 6 000余
元,先后引进合半 25、26、29、合交977四个大豆新月品种,进行对比实验,还到吉林引进四
单12号玉米新品种。1986年初获得肥料条播改深施肥的技术资料后,立即动手改装投入了生产。
又筹资六千元,购买了一台先进的播种、施肥、中耕用机。1985年纯盈利3.11万元,1986年盈
利4.9万元,1987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仍盈利2.8万元,三年累计盈利 10.81万元。1987年被
评为总局特等劳动模范。


李桂芳(1958.2—)女,辽宁凤城人,哈尔滨管局松花江啤酒厂销售员,从1986年从事销售
业务后,当时她的孩子只有三岁,为了工作将孩子送给婆婆照看。家离单位六里多路,交通不
便,又不会骑自行车,就每天早早步行上班,从未迟到过。为使企业产品尽快打开销路,她起
早贪黑、不辞辛苦联系销售网点,在销售旺季,送酒送到深更半夜再回家是常事。她在销售岗
位的八年里,为企业建立了25个销售网点,八年销售啤酒近8 000吨,1993年销售啤酒1 050吨,
各项指标而名列企业销售榜首,1994年被评为哈尔滨市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