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重点图书
建国36年来,龙版图书内容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出现一批具有较高价值和较大影
响的重点图书。这些重点图书在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传播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丰
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其中,较有特色的
重点图书有如下四个门类:
一、政治理论读物
从1951年至1985年的35年中,重要政治理论读物的出版,大体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年12月以前。这一阶段,主要是配合各种政治运动,出版通俗、浅显易
懂的理论读物,但其中也有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和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著述。
大约有6个品种:(1)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知识的图书,如《马克思、恩
格斯、斯大林论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反对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
斗争》、《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论十大关系〉》、《学习联共(布)党史参考
文选》、《论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略论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政
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浅释》、《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说故事讲哲学》
等。(2)介绍中国共产党基本知识和有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图书,如《党章教材》、《党
章讲话》、《党的基本知识讲座》和《增强党的农村支部的堡垒作用》、《工矿党组织如何
工作》、《怎样开好农村党支部党员大会》、《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的几个问题》、《加
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等。(3)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图书,如《划清共产主义
道德与资产阶级道德的界限》、《共产主义教育参考资料》、《工农兵谈共产主义道德》、
《干部学习文选》、《农业技术革命中的政治思想工作》、《向雷锋同志学习》、《宣传鼓
动工作经验》、《新工人政治教材》、《工人政治读本》、《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员政治读
本》等。(4)文件学习参考资料汇编,如《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扩大)决议学习参考资料》
、《农业合作化问题学习参考文选》、《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文
件》、《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文件学习参考资料汇编》、《学习新宪法遵守新宪法》等
。(5)讲解时事形势的图书,如《打败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反对美国单独对日讲和,
反对美国重新武装日本》、《志愿军休养员报告(丛书)》、(共六种)、《再接再励为和
平而奋斗(时事学习参考资料)》、《揭穿美帝侵略中东的阴谋(时事学习参考资料)》、
《祖国的领土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简介(时事学习参考资料)》、《怎样认识国际形势
》以及《肃反学习参考材料》、《大胆检举,把一切反革命分子消灭干净》、《坚持与反革命分子做斗争的人们》等。(6)这一
阶段出版数量最多的,是阐释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图书,如《自主婚姻好》、
《孟庆余生产互助组》、《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过渡时期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
谈谈第一个五年计划》、《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问答》、《农业生产合作社收益分配的具体
政策和方法》、《计件工资制问答》、《关于农村人民公社政策的几个问题》、《谈谈集体
和个人相互关系的几个问题》、《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牢记党的基本路线》等。这一
阶段的政治理论读物除经典原著外,即使是重点图书也按当时的出版方针在通俗化上下了很
大工夫,由于内容是群众迫切需要学习和解决的问题,而且文字深入浅出,因而受到读者的
欢迎。
第二阶段是1979年以后。这一阶段,经过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思想上、理
论上划清了一些根本问题的是非界限,使政治理论读物的编辑出版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纠正
了过去围绕政治运动定选题抓书稿的倾向,改变了“运动一来大出书、运动一过大报废”的
局面。这一阶段的政治理论读物,出现一批重点图书,这些图书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
局出发,做到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结合,选题领域较宽、书稿来源较广泛,具有以下特点:一
是读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新内容、新思想、新语言,对读者有较强的
说服力和吸引力;二是充分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的理论研究新成果、
新经验;三是有学术价值的高级读物多,一批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图书,受到全
国理论界好评和读者的欢迎。早在全国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就编写
并出版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即出版了《把
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按照经济规律办
事,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光辉的论著,行动的指南》(《邓小平文选》学习要点辅导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等书。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实施,出版有关
经济方面的图书有《中国经济史问题论纲》、《农村经济政策选编》、《世界经济问题讲座
》、《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生产价格》、《生产力经济概论》、《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稿》
(共二册)等。在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哲学、社会科学方面较有影响的图书有《马
列主义党的学说史》、《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革命》、《中国近代哲学简史》、《伦理学
基础》、《中国近现代伦理思想史》、《趣味逻辑一百题》、《美与生活》和翻译出版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学原理》等。有关党的思想建设方面,先后出版了《党的基本知识讲座
》、《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讲话》、《整党学习文件》、《整党工作问答》、《党性修养讲座
》等书。这些读物在省内外理论界和读者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自然科学、应用技术读物
建国后至1959年以前,黑龙江关于自然科学理论方面的图书出版一直是空白。1959年至
1963年,出版了《黑龙江省的野兽》、《有毒的野生植物》、《黑龙江省可食的野生植物》
、《黑龙江省野生经济植物图表》。进入70年代后,又出版《地震及其预测预防》、《黑龙
江省的气候》等数种。这些图书虽然品种少,但由于实用性强,学术价值较高,在当时的出
版物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黑龙江各出版社对自然科学方面的
重点书稿充分重视,有一批具有一定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能给人以启迪和借鉴的重点图书
得到出版,如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奥尔里奇空间及其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
版社出版的《奥尔里奇空间几何》、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端流边界层理论》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黑龙江省植物志》、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黑龙江
省东部中、上侏罗纪与下白垩纪化石(上、下)》和《松辽盆地及其领区白垩纪轮藻类》、
《中国药用真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应用动物行为学》等书,都具有较高的学
术价值,受到科学界的好评。在全国较有影响的知识性自然科学重点图书《小学生文库》,
从1980年开始至1985年,先后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和后来成立的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承担
编辑出版任务,共出书70种,深入浅出阐释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受到小学生的欢迎。
在工程技术方面,出版了一批机械制造、建筑、电力,电子、交通运输、冶金、化学等
方面的重要著作、译著。1964年前,这类图书虽印装较为粗糙,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有实用
价值的好书,如《机床保养法》、《建筑工人速成看图》、《电工学基础知识》、《铁路工
务安全技术图解》、《金属磨削知识》、,《量具使用法》、《新型积木式机房》、《汽车
技术读本》、《机械制图》、《拖拉机修理技术检验》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黑龙
江省这类读物的出版仍然立足于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在突出实用性的同时注重提高理论性,,先后出版了《拖拉机修理质量
检验标准》、《汽车驾驶员考级问答》、《农机作业故障200解》、《数控机床》,《钢的等
温转变曲线》、《自动控制元件)等。其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汽车驾驶员考级问
答》受到读者好评,发行数量较多;《农机作业故障200解》获1982年全国农村读物二等奖。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自动控制元件》参加了1985年北京国防图书博览会。
建国后,为促进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黑龙江通俗出版社还编辑出版了一些介绍
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小册子,在当时是普遍受到好评的重点读物。如《用“扎扎菌”造粪》
、《拌种肥和追肥的好处》、《庄稼病害防治法》、《庄稼虫害防治法》、《选种知识》、
《苞米杂交多打粮》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成立后,在“为农村服务”方针指导下,除编辑
出版介绍农业生产技术、生产经验的图书,还根据黑龙江国营农场多、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
高的特点,出版大量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方面的重点图书,如《国营农场的农业技术》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大面积垦荒经验》、《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水稻丰产经验》、《作物栽
培学》、《土壤耕作》、《春小麦杂交育种》、《怎样防止马铃薯退化》、《化学除草》、
《旱田灌溉》、《国营农场的机务管理》、《拖拉机和农业机械技术维修手册》、《农业机
械》(上、下册)、《拖拉机修理工艺》、《农业机械机务工作手册》、《农业机具》等。
同时,还根据“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注意编辑出版有关林业、畜牧
、园艺、水产等各方面的图书,如《怎样养猪》、《怎样护林防火》、《蔬菜病虫害防治法
》、《马匹人工授精技术上的新成就》、《黑龙江省浆果植物的栽培》、《果树栽培学》、
《养牛学》、《养兔学》、《养禽学》、《养蜂学》、《养猪学》、《养马学》、《黑龙江
省中兽医经验集》、《实用养鱼技术》、《实用养羊技术》、《黑龙江花生种植技术》、《
实用养蚕技术》、《实用养鸡技术》、《鹿的疾病与防治》等。1978年以后,这方面图书出
版的品种、数量逐年下降,但质量却有较大提高。有些图书是省内重要的科研项目或科研成
果,如《黑龙江农作物病虫害图集》(黑龙江农业科学院编)。《黑龙江农作物品种志》一
书,详尽地介绍了黑龙江省农作物的分类、品种、源流、物种特点及分布地域,有较高的科
学价值。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深松耕法》一书,获农林部系统优秀科普读物奖。黑龙
江朝鲜民族出版社的一系列有关水稻栽培的书,如《寒地水稻稀植技术》(朝鲜文)、《日
本水稻栽培》(朝鲜文)、《水稻种植新技术》(朝鲜文)、《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朝鲜
文)、《寒地水稻实用耕作栽培》等,对全省水稻栽培技术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黑龙江科
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大豆》、《中国蜜源植物》两书,获得全国科技优秀图书二等奖。
医药卫生(包括兽医药)方面的图书,总体数量虽不多,但质量一直比较高,具有重要
学术价值的重点图书占有很大比例。在医药界产生较大影响或较受欢迎的图书有50年代出版的《中医秘方
验方》(共三辑)、《黑龙江民间中药》、《民间兽医验方》;60年代出版的《黑龙江中药
》、《陈氏祖传整骨手法》、《脉学刍议》、《家畜普通病学》;70年代出版的《针灸医案
选》、《青光眼》、《新编中草药歌诀》、《蒙医基础知识(蒙古文)》以及《中国医史年
表》、《中国医学史》和《计划生育手术与并发症的防治》、《常用护理技术》、《硬脊膜
外腔神经阻滞》、《兽医常用方药》等等。进入80年代以来,一批学术价值较高的医学著作
和译著相继出版问世,如《心血管病学进展》、《华廷芳医案选》、《火罐疗法》、《指鍼
疗法》、《百灵妇科》、《陈氏整骨学》、《内科辨病与辨证》、《三百种医籍录》、《金
匱要略方义》以及《兽医物理疗法》等,及翻译出版的《心脏与大血管病命名法和诊断标准
》、《胃和十二指肠粘膜病理组织学图谱》等书。这些著述或译著受到有关部门和专家的赞
赏。
三、文学艺术读物
建国以来,黑龙江出版的文学艺术读物,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阶段是1951年至1958年初。这一阶段出版了小说、故事、诗歌、散文、戏剧、曲艺
、革命回忆录、民间文学、儿童文学、音乐、舞蹈、文艺理论以及连环画、宣传画、年画、
图画等形式的文艺读物。如《四万双皮鞋(侵朝美军丑恶故事)》、《写作初谈》、《追踪
幽魂》、《抗联老人李陞的故事》、《杨靖宇将军》、《在镜泊湖边》、《春天里的好事》
、《野菊花》、《岸上硝烟》、《扬帆集》、《小品文选集》、《独胆英雄陈树棠》、《妇
女光荣》(独幕话剧)、《白蛇传》(评剧)、《家务事》(独幕话剧)、《珍珠衫》(评
剧)、《六月雪》(评剧)、《冯奎卖妻》(拉场戏)、《三请樊梨花》(二人转)、《秃
尾巴老李》、《英雄石义》、《紫玉箫》、《抗日女英雄赵一曼》、《老铣工苏广铭》、《
马永顺和他的伐木小组》等。这些图书内容健康、富有教育意义,形式又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其主体是通俗文艺作品,也有一定数量文学水平较高的小说、诗集、散文集。此外,还有
一些是传统唱本和创作的新唱本,如《新旧婚姻歌谣》、《李桂英控诉封建婚姻》、《小桂
英观画》、《张洪林和他的尖刀连》、《给毛主席拜年》、《皮包主任》、《柳毅传书》、
《花木兰》、《高成借嫂》等。这些唱本形式多样,即有唱词、戏文、歌谣、笑话、谜语、
故事,也有通俗韵文,内容广泛,语言通俗,能读能唱,本薄价廉,深受广大工农群众的欢
迎,流传广泛,影响较大,是当时的重要出版物,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第二阶段是1958年“大跃进”开始至1960年。这一阶段出版的文学艺术读物比较多。由
于当时提倡文学艺术“大放卫星”,形成全民写诗做画的“诗山画海”运动,许多脱口而出
的顺口溜,“豪言壮语”式的新民歌不仅报刊大量刊载,而且被当作“群众创作”从报刊上
摘裁下来或广泛搜集起来编纂成书,如《颂钢铁元帅》、《歌唱大跃进》(共六辑)等。这
些书在当时被视为重要的图书加以出版,但生命力都很弱,不久即被淘汰。这一时期也出版
了一定数量质量较好的文艺图书,其中一类配合革命传统教育,如《革命烈士的故事》、《
杨司令的故事》、《艰难的途程》、《东北抗日烈士生平事迹片断》(丛书4种)、《东北人
民抗日斗争故事集》(丛书5种)、《东北人民抗日诗词选》、《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等;
另一类是水平较高的专业作家的作品,如《千里雷声万里闪》、《丰收颂》、《山川集》等
,此外还有《黑龙江农谚》、《歌唱黑龙江》等。
第三阶段是1961年至1966年初。这一时期由于调整编辑方针,重视重点图书的编辑出版
工作,涌现一批质量较高的重点文艺图书。如《诗词论析》、《小红军》、《大甸风云》、
《大豆摇铃的时节》、《鄂伦春民歌选》、《黑龙江兄弟民族民间故事》等。
第四阶段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这一阶段重
要的文艺读物出版的品种、数量很少,只是从1975年起略有增多。在“革命文艺必须自觉为
党的正确路线服务”思想指导下,先后出版了《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杜鹃山》、
《平原作战》四个革命现代京剧的剧本和《沙家浜》片断以及根据“八个样板戏”绘制的连
环画、年画、图片等,还有一些是为适应“文化大革命”形势发展需要而出版的演唱集、故
事集、报告文学集等,如《红旗指路》、《红缨在手》、《革命路上》、《北国盛开大寨花
》等。这些读物的编著者,有的署名单位的编创组、宣传组,有的署名“本社编”。从1975
年下半年开始,特别是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的1977年和1978年,黑龙江陆续出版几部短篇
小说(集)、长篇小说、诗集等,如《中流砥柱》、《望云峰》、《咆哮的松花江》(上、
下)、《鹰击长空》、《罕达犴的足迹》、《桦树湾》、《龙泉激流》、《春风春雨》、《
怀念敬爱的周总理诗选》、《小船在阳光下前进》、《夜渡》、《小北大荒人》、《小猎手
》、《沃土新苗》、《小钢墩看电话》、《碧血渡》、《云霞和云生》、《森林里的鞭声》
、《张勇之歌》、《北大荒之歌》等,这些图书艺术质量已有明显提高。这类质量较好的文
学艺术读物虽然品种、数量还不多,但在当时严重书荒的情况下,起到很好的开创局面作用
。
第五阶段是1979年至1985年。这一阶段是建国后黑龙江出版文学艺术读物最富特色的时
期,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真正得到贯彻执行的时期,呈现出多姿多彩、百花盛
开的崭新局面。这一阶段出版的文学艺术读物,在文艺理论,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创作
,戏剧、曲艺、歌曲和连环画、年画、年历、宣传画等艺术创作,古典文学整理和民族民间
文学搜集整理,中国近现代文学艺术经典作品、外国文学艺术翻译作品等方面,都出现了一
批优秀的重点图书。其中,较有影响的有《黑龙江短篇小说(1949—1979)》、《黑龙江儿
童文学选》、《中国诗歌发展史略》、《鲁迅出版系年》、《时代的回声》、《文论十笺》
、《镜泊湖民间故事选》、《续孽海花》、《少女漂泊记》、《彭大将军》、《血染的爱》
、《死囚奇遇》、《女杰施剑翘》、《马占山演义》、《你是共产党员吗》、《清宫十三朝
》、《岁月的回声》、《行吟集》、《勇敢的草原》、《槐花冠》、《海盗》、《地火》、
《鱼菱风景》、《露营集》、《白雪与针叶》、《青青草》、《红罗女》、《过去的年代》
、《我的生活》、《胡万春中短篇小说集》、《泪洒聊斋》、《程潜诗集》、《纸壁斋集》
、《冯玉祥诗歌选》、《冲突》、《现代人》、《白菜园纪事》、《冯玉祥将军传奇》、《
情如山水》、《某夫人》、《郭沫若旧体诗词系年注释》、《菊部轶闻》、《梅庵谈荟》、
《中国历代诗词译释》、《萧红评传》、《中国文学简史》、《比较文学导论》、《黑龙江
诗歌选》、《黑龙江小戏选》、《黑龙江曲艺选》、《晁楣版画》、《篆文大观》、《吴印
咸摄影集》以及《李兆麟将军》、《人欢鱼跃》等,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这一期间文艺图书出版有两次重要的活动:一是第一次系统地组织出版了黑龙江乡土作
家的作品,如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生死场》、《马伯乐》、《萧红散文集》
、《萧红短篇小说集》等,著名作家萧军的《吴越春秋史话》(上下卷)、《萧红书简辑存
注释录》、《鲁迅给萧军萧红信简注释录》、《我的童年》、《第三代》(上下)、《五月的矿山》等。出版了
出身于黑龙江或在黑龙江长期生活、工作过的现代、当代著名作家、诗人的作品集或新作集
。如金剑啸的《金剑啸诗文集》、骆宾基的《萧红小传》、关沫南的《雾暗霞明》、鲁琪的
《妻子》、沙鸥的《梅》、谢树的《雪莲》、王书怀的《行吟集》、严辰的《山丹集》、林
青的《大豆摇铃的时节》(整理再版)、《林青散文选》、支援的《晨牧曲》、王忠瑜的《
鹰之歌》、张抗抗的《夏》、刘畅园的《荒野女孩》、《树叶与小溪》、《青春草》、陆伟
然的《流云集》、满锐的《岁月的回声》、赵扬的《晓望集》、鲁秀珍的《返青集》、潘青
的《彩莲》、郭先红、韩统良、吕中山的《新芽》、巴彦布的《鲜奶与花朵》等等,以及陈
国屏、中流、苗欣、宋歌、门瑞瑜、屈兴歧、张林、郑九婵、刘亚舟、李汉平、孙幼忱等人
的著作,对研究黑龙江现代、当代文学史都具有重要价值。二是以俄苏文学、拉丁美洲文学
作品为主,翻译出版了一批外国优秀文学作品,这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黑龙江出版战
线开拓的新领域,如俄苏文学《普希金传》、《高尔基传》、《叶夫根尼·奥涅金》、《聪
明误》、《元帅的厄运》、《乌尔茹姆少年》、《迦尔询短篇小说集》、《巴拉达号三桅战
舰》、《俄罗斯森林》、《生活正应该是这样》、《大地的精华》、《爱的启蒙》等;拉丁美洲文学《书念处女》、《老子仍是王》、《元首的阴影》、《上帝的笔误》、《尘世艰难》、《多难丽人》等;英国文学《针眼》、《中断的友情—
—续〈牛虻〉》、《印陀罗的痕迹》;美国文学《契维奥特山的雪莱》、《裸脸》、《神奇
的网》;爱尔兰文学《西方艳遇》;日本文学《鲜花盛开的城市》、《魔鬼的乐园——关东
军细菌战部队恐怖的真相》等,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好评。
此外,这一时期也出版了一些古典小说或武侠小说,如《白话唐传奇》、《清宫十三朝
》、《大唐游侠传》、《女帝奇英传》、《倚天屠龙记》、《崇祯惨史》、《碧血剑》、《
杨贵妃传》、《四游记》、《高山拳叟》等,这些书编辑出版态度严肃,加工细致,印制考
究,是较受读者欢迎的品种。
四、省编教材和教育读物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54年建社不久,开始承印国家教育部统一编写的中、小学教科书。
出版省编教材和教育读物从1957年开始,出书范围主要是黑龙江省教育厅及其他有关单位编
辑的小学、中学、业余学校(包括函授学校)的课本、补充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教师用教
学参考书和学生课外读物、学龄前儿童教育读物。同时,也编辑出版扫盲读物、工人和农民
业余文化学习的教材、参考书,以及补充读物和推广普通话的拼音(包括注音)读物,还有
一些有关教育研究、教学经验和语言文字方面的读物。1983年12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成立后
,专门编辑出版国家统编教材以外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学生课外读物、教育理论读物和与
教育、教学有关的学术著作以及工具书、教学挂图等。到1985年12月统计,黑龙江共出版省
编教材和教育读物1255种,其中,1957年至1965年481种,1966年至1976年534种,1977年至
1985年240种。这类读物发行量大,比较受欢迎的有《小学数学应用题分类详解》、《黑龙江
省中学数学竞赛题》、《初中升学试题解答》等。教师读物中的《小学语文教师手册》、《
语文教学心理学》、《心理学》被评为黑龙江省出版总社1984—1985年度优秀图书二等奖。
五、儿童、少年、青年读物
黑龙江出版的有关儿童、少年、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读物,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有所
变化。1957年前出版的这类读物如《让红领巾鼓舞着孩子们前进》、《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
》、《向黑龙江荒原进军》、《培养青年共产主义的道德,反对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等,
在当时青少年中产生很大影响。“大跃进”时期,配合形势教育出版了《伟大的革命精神,
光辉的学习榜样》、《让共产主义精神光芒四射》等书。“文化大革命”中,组织出版了《
在广阔天地里锻炼成长》、《青春献给北大荒》、《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张勇
的故事》等一批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图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加强对儿
童、少年、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
人”为目标,编辑出版了《巨星光辉耀千秋》、《同青年朋友谈理想》、《周总理和儿童在
一起》、《讲革命故事》、《井岗之子》、《少先队员必读》等读物,这些读物由于具有思
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因而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其中,《少先队员必读》一书,全省几乎
每个学生人手一册,成为小学生日常道德规范的准则。
儿童、少年文艺读物,一直是出版的重点品种。50年代有《一根羽毛的故事》、《小兔
子的房子》、《牛司令小白》等,60年代有《鸭老大》、《小红军》、《小金刚》等,70年
代有《小钢墩看电话》、《边疆小八路》、《大虎和小兔》、《国境线上》、《小柱子》、
《紧急呼叫》、《箭娃》等,80年代前期有《漂在水上的学校》、《郝小圆与怪味豆》、《
密林虎啸》、《印地安小猎人》、《树海迷航》、《苦儿流浪记》、《同学啊,同学》、《
兔哥仨种瓜》、《鸭族勇士远游记》、《六角的雪花》等。科普读物和科学知识读物也有一
些重点图书,如《小种子旅行记》、《冷光世界奇遇记》、《C字滑行道》等。这些图书成为
少年儿童吸取精神营养的重要来源,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