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篇 明 公元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1643年(明思崇祯十六年,清太宗崇德八年)

  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
    正月 朱元璋称帝,国号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以应天府(今南京)为都。
    9月14日 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灭亡。
    本月 元惠宗(顺帝)北走开平,主要残余势力退至大漠南、北及捕鱼海子(今贝尔湖 )一带。
    本年 元辽阳行省丞相也先不花盘踞于开元(今辽宁省开原县)地区。
    △ 元丞相纳哈出盘踞于金山地区。
    1369年(洪武二年)
    六月 明兵攻克开平,元惠宗(顺帝)北走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西)。
    1370年(洪武三年)
    四月 元惠宗(顺帝)死于应昌,其子爱猷识理达腊嗣位,改元宣光,是为北元之始。
    五月 明军北讨,克应昌,爱猷识理达腊北逃至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西南 )。
    1371年(洪武四年)
    二月 女真千户李豆兰帖木儿派其所属百户甫介带100户居民南投高丽。
    3月15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遣右丞董遵等以辽东州郡地图并户籍、兵马、钱粮之册奉表降 明。明派吴立招谕之,“置辽东卫于得利赢城,以益为指挥同知”。
    五月 元平章洪保保等叛杀刘益。六月,洪保保等又被张良佐等所败,北投纳哈出。明 以吴立、张良佐、房暠为辽东卫指挥佥事等官。
    8月11日 明廷于辽阳置辽都卫指挥使司,以马云、叶旺为都指挥使,“总辖辽东诸卫军 马,修治城池,以固边疆”。是为明王朝在东北直接派官施治之始。
    1372年(洪武五年)
    正月 明军分兵3路分别由徐达、李文忠和冯胜统率,进攻元残部。
    六月 东路明兵在李文忠的率领下,长途跋涉,从胪朐河追击元军到土刺河,又转战到 阿鲁浑河(今鄂尔浑河),重创元军。
    十一月 元丞相纳哈出进袭辽东,攻占明军储粮重地牛家庄,烧仓粮10余万石,俘虏军 士5000多人。此后,不时进攻骚扰辽东地区。
    1374年(洪武七年)
    明廷于辽东设置钦差镇守辽东地方总兵官,其职务是总管东北军事和镇守东北地区。
    1375年(洪武八年)
    11月20日 定辽都卫改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简称辽东都司),并先后设置了定辽、广宁 等25个卫及安乐、自在2州。
    十二月 纳哈出侵扰盖州、金州,在盖州城南为明军打败后,逃归金山,拒绝明的招降 。其后又“弃金山巢穴,营于新泰州(今吉林省前郭尔罗斯旗自治县创业乡境内他虎城)” 。主力聚结于3地,一曰榆林深处(在今吉林省榆树县一带),一曰养鹅庄,一曰龙安一秃河 (即伊通河),“辎重富盛,畜牧蕃息”,成为当时东北地区最大的割据势力。
    1378年(洪武十一年)
    四月 元爱猷识理达腊死于漠北,子脱古思帖木儿嗣立,明年改元为天元。
    1379年(洪武十二年)
    六月 明军攻克大宁城(今内蒙古宁城县大明城)。
    △ 明辽东都司先后派人至高丽,求索逃军及牒责其勾通纳哈出和北元事。
    1381年(洪武十四年)
    四月 明军出兵至胪朐河(今克鲁伦河),俘元残部官吏及士卒而还。
    1382年(洪武十五年)
    2月25日 故元鲸海(今鄂霍茨克海)千户速哥帖木儿、木答哈千户完者帖木儿、牙兰( 即雅兰,今海参崴以东雅兰河流域之地)千户皂化,自女真归明,言“自佛出浑(今珲春 )至斡朵怜一千里,斡朵怜至托温(桃温)万户府一百八十里,托温至弗思木隘口(今桦川 县的宛里霍通)一百八十里,佛思木至胡里改(今依兰县)一百九十里,胡里改至乐浪古隘 口一百七十里,乐浪古隘口至乞列怜(今黑龙江省勤得利农场)一百九十里。自佛出浑至乞 列怜,皆旧所部之地,愿往谕其民,使之来归。”
    1383年(洪武十六年)
    5月28日 元海西右丞阿鲁灰遣人至辽东,要求内附,其辖境“东有野人之隘,南有高丽 之险,北接旷漠,惟西抵元营”,全部纳入明的势力范围。
    1384年(洪武十七年)
    7月3日 黑龙江一带的兀者野人酋长王忽颜哥等15人,至辽东归附明朝。
    1385年(洪武十八年)
    本年
    故元斡朵里部万户猛哥帖木儿与胡里改部万户阿哈出等率部由今依兰一带迁居 到今绥芬河、海兰江及图们江流域,是为建州女真的前身。
    1387年(洪武二十年)
    正月 明廷以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率师20万北伐,分兵进击盘踞在金山一带的纳 哈出。
    六月 冯胜等克金山,至女真右屯,派蓝玉前往一秃河受降。时纳哈出余众尚有20余万 ,在松花江以北溃散。冯胜又派前降将观童往谕之,“于是其众亦降,凡四万余,并得其各 爱马(蒙语,意为“部落”)所部二十余万人,羊马驴驼辎重亘百余里。”还至亦迷河(今 饮马河),“又招降其残卒二万四千二百二十九人,得其车辆四万九千九百六十二辆及马数 千匹。”纳哈出降明军,九月被封为海西侯。
    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
    1月26日 野人部西哈等134人,至辽东归附明朝。
    2月2日 明廷决定于斡朵里(今依兰以西对岸地方)置3万卫指挥使司,以管领兀者、乞 列迷、女真地区,任命侯史家奴为指挥佥事。
    5月2日 侯史家奴领步骑2000抵任,不久以斡朵里粮饷难继,奏请退师,明廷改置3万卫 于开元(今辽宁省开原县北老城镇)。
    18日 大将军蓝玉率师15万于捕鱼儿海(贝尔湖)一带,大败元残部脱古思帖木儿俘获 人口7万多,及牲畜15万头。脱古思帖木儿等数十骑逃至土拉河,不久被杀。同时被杀的还有 其太子天保奴,北元统治嫡系至此断绝。今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上、中游归属明朝。
    6月23日 明廷命俺得迷失等往辽东、海西等处,招抚夷民。
    11月4日 活动于耦尔干(即奴儿干)地的故元国公老撒、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遣 右丞火儿灰、副枢以刺哈、尚书答不歹等至京,向明廷进马乞降。明廷命锦衣卫指挥答儿麻 失里携带白金、彩缎往赐之。
    十一月 故元辽王阿札失里、会宁王塔宾帖木儿等降明。
    本年 朱元璋派其子辽王朱植镇守广宁(今辽宁省北镇)。
    △ 北元灭亡后,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兀良哈3部,其中鞑靼部在今鄂嫩河、克鲁伦 河及贝加尔湖一带;瓦剌部在今科布多河、额尔齐斯河及其以南的准噶尔盆地;兀良哈部在 今大兴安岭以东、松花江以西、呼伦湖以南、西拉木伦河以北之地。
    1389年(洪武二十二年)
    6月17日 明廷于兀良哈之地置泰宁、朵颜、福余3卫指挥使司其中泰宁卫在今洮儿河下 游流域,朵颜卫在洮儿河上游及索岳尔济山西南一带,福余卫在今嫩江中游一带,分别以阿 札失里、脱鲁忽察儿、海撒男答溪等为指挥使或指挥同知。其管辖范围在潢水(今西拉木伦 河)之北,东至海西,西至开平,北至大兴安岭一带,是为兀良哈三卫,也称朵颜三卫,隶 于大宁都司。
    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
    正月 明以元残兵扰边,命晋王、燕王棣等率师讨伐之。
    三月 燕王朱棣接受元将乃儿不花等投降。此后因元残部多至北平投降并归其调用,朱 棣势力日 益强大。
    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
    三月 元辽王阿札失里降而复叛,骚扰边地。明派傅友德等率兵讨之,挥师深入朵颜鸦 山(索岳尔济山),至洮尔河一带大败之。
    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
    三月 明派北平都指挥使周兴为总兵官,远征塞北,“以弭绝边患”。八月,进军至斡 难河后,转战几古儿扎河(今乌勒吉河)、兀者河、彻彻儿山(在今呼伦湖西南)等地,击 溃元残部。
    五月 明封朱松为韩王,镇守开原,控制东北女真诸部。
    九月 高丽大将李成桂废其王自立,明年正月改国号为朝鲜,是为李氏朝鲜。
    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
    六月 明总兵官周兴等率军,进攻与故元关系密切的女真酋长西阳哈。水师由庄德率领 ,顺恼温江(今嫩江)而下,至忽喇温(今呼兰河)戳卢口,与周兴军会合后,分兵三路进 攻。一路由西北同河至阿阳哈寨;一路由戳卢口(今呼兰以东的硕罗河入松花江处)至蒙古 山寨(今木兰县西北70里城子山古城);一路由忽喇温江至铜佛寨(今木兰县东北的钮勤城 ),者迷河(今呼兰河上源于吉密河)、黑松林等处。其中由刘真率军曾自斡朵里(今依兰 附近)追至甫答迷旧城(今宾县西北松花江边的鸟河古城)一带。先后俘获女真镇抚官3人, 男女650余人,马400余匹。至此,今东流松花江南北两岸地区皆处于明朝的管辖之下,女真 诸部逐渐归服。
    1396年(洪武二十九年)
    三月 燕王朱棣率诸军北至彻彻儿山,打败元残余势力,又挥师东进追至兀良哈秃城( 今洮儿河流域),败哈刺兀。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
    闰五月 明太祖朱元璋死,太孙朱允炆嗣位,改元建文,是为明惠帝
    1399年(明惠帝建文元年)
    七月 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举兵反,率军南进。
    1402年(建文四年)
    六月 燕王朱棣军攻占南京,惠帝下落不明。朱棣即帝位,明年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
    1403年(明成祖永乐元年)
    五月 “野人”女真头目买里的、平住等29人朝贡明廷。
    12月1日 明成祖诏谕兀良哈诸部,决定仍设三卫,令其头人“统属军民,镇守边境”、 “世居本土,安其生业。”
    11日 明置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简称建州卫,治所一般认为在今东宁县大城子古城) ,以阿哈出为指挥使,同时置建州卫经历司署,设经历1员。
    本年 明廷派行人邢枢偕知县张斌往奴儿干之吉烈迷诸部落进行招抚,于是海西女真、 建州女真、“野人”女真,悉境附明。明廷“量授以官,任其耕猎”,“俾仍旧俗,各统其 属,以时朝贡”。次年,邢枢等返回时,女真诸部首领相率入贡。
    1404年(永乐二年)
    1月20日 因忽刺温(今呼兰河)等处“野人”女真头目西阳哈、锁失哈等朝贡,献马1 30匹,明置兀者卫(其辖地在今呼兰河中下游流域,东抵汤旺河以西,南至哈尔滨、阿城、 宾县等地),以西阳哈为指挥使、锁失哈为指挥同知、吉里纳等6人为指挥佥事。
    3月12日 “野人”女真头目把刺答哈朝贡,明置奴儿干卫(其地在黑龙江下游亨滚河口 对岸的特林地方),任命把刺答哈、阿刺孙等4人担任指挥同知等官职。
    25日 兀者卫头目脱脱哈等53人朝贡。明廷置兀者左卫,以脱脱哈为指挥同知,未? 铣嗉任富淤菔隆8梦老荡迂U呶婪殖觯挥谪U呶乐ń裉劳又猩嫌瘟饔颍?
    四月 托温江(今汤旺河)“野人”女真头目甫鲁胡等人朝于明廷,被授予兀者卫百户 。
    △ 因鞑靼头目脱儿火察(即脱鲁忽察儿)、哈儿兀歹(即“哈刺兀”)等294人入朝贡 马,明廷任命脱儿火察为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哈儿兀歹为都指挥同知,掌朵颜卫事;安出 及土不申俱为都指挥佥事,掌福余卫事;忽刺班胡为都指挥佥事,掌泰宁卫事。另有未至者 共357人,各授指挥、千户、百户等官,赐以印、冠带及白金、钞币、袭衣。
    9月 “野人”女真头目鹿坛等375人朝贡明廷。
    11月5日 因兀者头目那海、义不扎尼等入朝,明廷置兀者右卫,以那海为指挥同知;置 兀者后卫,以义不扎尼为指挥同知(右卫在今呼兰河右岸通肯河流域;后卫在呼兰河以北至 小兴安岭以南地区)。后又在其近处置哈流温千户所。
    1405年(永乐三年)
    2月19日 因虎儿文等处“野人”女真头目绰鲁不乃、也儿古尼、往哥赤等朝贡,明廷置 失里绵、虎儿文二卫,以绰鲁不乃、也儿古尼等64人为指挥、千户、百户。
    3月19日 把兰等处女真头目卯义等入朝,明廷置撒力卫(治所约在今通河县岔林屯附近 )。
    4月7日 因福余卫奏请贡马。明廷决定在广宁、开原,建立马市。同月,“兀良哈等处 鞑靼以马至辽东互市,命兵部定其值,其上上等,每马绢8匹、布12匹;上等,每马绢4匹、 布6匹;中等,每马绢3匹、布5匹;下等每马绢2匹、布4匹。
    9月6日 苦野木等处女真头目虎失目等39人朝明。10日,兀者卫别里哥秃等朝明。明廷 置兀者揆野木千户所(在今抚远县境内),以别里哥秃等9人为千户、百户。
    22日 女真头目可怜哥、夕彦哈等49人入朝,明廷置屯河、安河二卫(屯河卫在今汤旺 河流域,安河卫在今牡丹江支流五道河子流域)。
    10月25日 明廷“命来朝鞑靼头目阿散为泰宁卫掌卫事都指挥佥事,朵儿朵卧等为工镇 抚千户等官。八秃为福余卫指挥使,赛因台等为本卫指挥佥事,镇抚等官。孟哥秃等为朵颜 卫副千户”。
    11月8日 泰宁、朵颜、福余、建州、兀者等卫指挥章乞帖木儿等52人及恺腊儿鞑靼把秃 、九山鞑靼野麻哈等45人入朝贡马,明廷赐其钞币。
    1406年至1415年(永乐四年至十三年)
    明廷在黑龙江地区除以前所建各卫和千户所外,10年中又建毛怜卫(初在今穆棱河,后 迁至今吉林省嘎牙河)、右城卫、塔山卫(今木兰、巴彦一带)、兀也吾卫、嘉河卫(今宾 县东枷板河)、斡难河卫(今苏联涅尔琴斯克,即尼布楚西鄂嫩河一带)、塔鲁木卫、苏温 河卫(今嫩江以东,乌裕尔河以南)、阿速江卫(今宁安)、速平江卫(今绥芬河一带)、 双城卫(今苏联乌苏里斯克)、撒剌儿卫、亦马剌卫(今巴彦县野马山)、脱伦卫(今桦川 县对岸都鲁河流域)、卜颜卫(今木兰县杨木河口)、兀兰卫、扎木哈卫、亦儿古里卫(今 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东北耶拉布加地方)、脱木河卫(今苏联结雅河支流托姆河流域)、福山 卫(今黑龙江下游普耳萨西北斐森屯)、肥河卫(今阿城县蜚克图河流域)、密陈卫(今讷 河县讷漠尔河一带)、卜刺罕卫(今绰尔河流域)、扎童卫、罕答河卫、撤尔忽卫(今黑龙 江下游苏联境内的萨尔布湖畔萨尔布屯)、纳邻河卫(今拉林河一带)、麦兰河卫(今穆棱 河流域)、木塔里山卫(今密山穆克图里山)、木鲁罕山卫(今苏联穆里罕山)、喜乐温河 卫(今苏联颜楚河至绥芬河下游)、甫里河卫(今黑龙江下游苏联境内的胡伊里河)、木兰 河卫(今木兰县北白杨木河)、兀的河卫(今苏联乌第河流域)、木扬河卫(今苏联绥芬河 支流格尔兹纳亚河)、依木河卫(今亨滚河支流依木河一带)、哈兰城卫、可令河卫、阿占 城卫、撤只剌河卫、亦文山卫、阿资河卫、朵儿必河卫(今黑龙江下游苏联境内的阿姆贡河 支流葛勒毕河)、纳木河卫(今嫩江支流纳木尔河)、甫门河卫、哥吉河卫(今苏联黑龙江 口附近科奇河)、野木河卫(今苏联黑龙江口岳米河)、纳剌吉河卫(今呼兰河支流纳尔吉 河)、亦里察河卫、口剌河卫、阿剌山卫(今黑龙江中游阿剌尔山)、古鲁浑山卫(今苏联 波谢特湾一带)、随满河卫、撒秃河卫、忽兰山卫、考郎兀卫(今同江县东额图古城)、亦 速里河卫(今乌苏里江一带)、野儿定河卫、卜鲁丹河卫(今雅克萨附近波罗木丹河)、秃 都河卫、突山卫、忽里吉山卫、列山河卫、察刺秃山卫、莫温河卫(今兴凯湖西南)、阮里 河卫(今雅鲁河流域)、呕罕河卫(今倭肯河流域)、希滩河卫、阿真河卫、兀里溪山卫、 撤义河卫、童宽山卫、弗里秃河卫(今黑龙江下游弗秃哈河流域)、斡兰河卫(今苏联萨马 尔加河流域)、薛列河卫(今苏联苏祖河流域)、阿者迷河卫(今呼兰河支流额依集密河流 域)、木忽剌河卫(今牡丹江支流五合林河流域)、克默而河卫(今黑龙江下游奇集湖东南 )、钦真河卫(今黑龙江下游奇集湖畔)、兀鲁罕河卫、答罕山卫、益实卫、者帖列山卫、 乞忽卫、发帖卫、木兴河卫(今蚂蚁河流域)、刺鲁卫(今宾县宾西镇以东)、牙鲁卫(今 苏联塔乌河流域)、友帖卫(今黑龙江下游骑托瓦亚河流域)、乞塔河卫(今苏联赤塔河流 域)、把城卫、哥吉河卫、纳剌吉河卫、交屯河卫、葛林卫(今黑龙江下游格林河流域)、 扎吧河卫(今同江县境内)、忽石门卫(今黑龙江省下游格林河一带)、扎岭卫(今黑龙江 下游苏联沙费斯克地方)、木吉里卫(今嫩江墨尔根河流域)、忽尔海卫(今依兰县城一带 )、木束河卫(今汤旺河支流穆逊河流域)、乞勒尼卫(今抚远县喜鲁林古城)、伏里其卫 、弗提卫(今富锦县西占城)、阿伦卫(今齐齐哈尔西北阿伦河流域)、塔麻速卫、古里河 卫(今苏联精奇里江之源古柳伊河流域)、法因河卫(今牡丹江支流五虎林河一带)、兀应 河卫、古木河卫、甫尔河卫(今宁安县东五虎林河流域)、使坊河卫、亦麻河卫(今乌苏里 江东岸伊曼河口伊曼屯)、葛称奇卫、喜申卫(今黑龙江与乌苏里江合流处)、兀列河卫( 今苏联库页岛东部纳比尔河)、卜鲁兀卫(今苏联博戈罗茨科耶)、朵尔必河卫、木里吉卫 、乞塔河卫、顺民卫、也孙伦卫、囊哈尔卫(今苏联库页岛西北部)、塔亭卫(今黑龙江口 塔克题音屯)、满泾卫(今阿姆贡河口以北)、可木卫(今同江县科木地方)、弗思木卫( 今桦川县东北万里霍通)、哈尔蛮卫(今黑龙江口附近波尔瓦河一带)、古鲁卫(今古鲁河 流域)、兀剌卫(今黑龙江、松花江汇合处北岸)、只儿蛮卫(今海拉尔市东威托海流域) 、斡朵伦卫(今牡丹江入松花江口西岸马大屯)、卜忽秃河卫、阿儿温河卫、可河卫、葛可 河卫、塔速尔河卫、和卜罗卫、老哈河卫、兀列卫、五屯河卫(今鹤岗市梧桐河流域)、玄 城卫(今富锦县)、兀剌忽卫(今通河县东富乡屯)、哈尔分卫(今黑龙江下游阿纽依河口 )、失儿兀赤卫(今饶河城北)、忽鲁爱卫(今牡丹江流域)、札真卫(今嘉荫县佛山附近 )、渚东河卫、兀思哈卫。1416年以后,又设立吉滩卫、扎真卫、亦东河卫、亦迷河卫、阿 贡同贡卫(今嫩江县一带)等等。至明末,明廷共在奴尔干都司辖区建384卫、24千户所、7 城站。并分别以当地部落首领任卫的指挥同知、指挥和千户、百户等官职。
    1408年(永乐六年)
    六月 鞑靼阿苏特部领主阿鲁台、本雅失里在呼伦贝尔一带崛起,阿鲁台自称太师,率 众袭杀鬼力赤可汗,拥立本雅失里为可汗,兴兵反明,并企图击败瓦剌部和控制兀良哈三卫 。此后,不但杀害明使郭骥,并且袭击兀良哈诸卫和明的边境之地。
    1409年(永乐七年)
    5月21日 明廷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于黑龙江下游东岸特林地方。初 ,忽剌冬奴等来朝,已立卫,复奏其地冲要,宜立元帅府。鉴于当时在黑龙江流域已建置12 0多个卫所,需要统一的领导机构,明廷决定建立奴儿干都司,以辽东的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 指挥同知,千户王肇舟、佟答拉哈等为都指挥佥事,统属其众。岁贡海东青等物,设狗站递 送。驻军多时达到3000人,少时也在500人左右。
    六月 置奴儿干都司经历司,职掌出纳文移,刘兴为经历官。
    七月 明派大将军丘福率军10余万北伐本雅失里。八月,丘福军因轻敌冒进,在胪朐河 一带被阿鲁台等所败,全军覆没。随后蒙古鞑靼部乘胜进攻辽东,并威胁山西北部。
    1410年(永乐八年)
    二月 明成祖大举亲征,出动50万大军北击鞑靼。五月,明成祖率军至胪朐河,改河名 曰饮马河。本雅失里闻讯西逃,阿鲁台东奔,余部纷纷离散。明军跟踪追击,至斡难河,祭 山川,并赐其河名曰玄冥河。六月,明成祖追击阿鲁台过阔滦海子(今呼伦湖),复败阿鲁 台军于静虏镇和大兴安岭一带。
    1411年(永乐九年)
    春 明廷内官亦失哈等率官军1000多人乘巨船25艘,到黑龙江口一带的奴儿干地方巡视 并开设奴儿干都司。
    1412年(永乐十年)
    11月19日 明廷置海西东水陆城站满泾等45站,以加强辽东地区同奴儿干之间的联系及 对黑龙江中下游的控制。
    本年 冬亦失哈率众再次到奴儿干都司进行巡视,并带去了大量的生活物资和生产资料 以作“赏赉”。巡视期间,亦失哈还曾会同奴儿干都司的指挥同知康旺等官员抵达苦夷(今 库页岛),赐男妇以衣服、器用,给以谷米,宴以酒食,苦夷之民皆踊跃欢欣,相率归服。
    1413年(永乐十一年)
    10月16日 亦失哈等人在满泾站左侧附近山上,建立永宁寺。并立“永宁寺碑”,留下 了明王朝经略黑龙江下游地区的历史见证。
    本年 鞑靼本雅失里为瓦剌人所杀。瓦剌部马哈木率兵至胪朐河,声言袭击阿鲁台,实 欲入犯明境。
    1414年(永乐十二年)
    三月 明成祖率大军征瓦剌。在土拉河畔大败瓦剌后,于六月班师回朝。
    七月 奴儿干都司都指挥同知康旺等入朝,进贡貂、鼠皮等。
    九月 明成祖闻悉弗提斤(今富锦一带)6城之地肥饶,命指挥塔失前往治理,军民畋猎 耕牧从其便,允许商人来往。
    1415年(永乐十三年)
    11月29日 古里河女真人牙失答等奏请内迁辽东东宁卫,获准。明廷命牙失答为东宁卫 指挥佥事。
    1416年(永乐十四年)
    三月 鞑靼阿鲁台西击瓦剌部,败之,并献俘于明廷。
    八月 根据弗提卫官员的奏请和推荐,明廷决定置吉滩河卫(今萝北县集达河一带), 命牙速为指挥同知,亦里当哈等为千户、百户。
    1417年(永乐十五年)
    12月3日 因兀良哈地旱,泰宁卫指挥使锁尼等,以马千匹到开原易米。在此经前易米者 只用马驼,这次易米,仅泰宁1卫即用车300辆运输,可见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
    1418年(永乐十六年)
    10月28日 忽林河等处女真人阿都赤等入朝,被命为忽石门卫(今格林河口一带)千户 等官。
    1420年(永乐十八年)
    十一月 明廷宣布自明年起以北京为京师,改南京为留都。
    秋冬之交 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奉命至今吉林市松花江畔建立船厂,造船运粮。次年 正月,刘清在该地阿什哈达的临江绝壁上勒石留念。
    本年 亦失哈再次巡视奴儿干地区。
    1421年(永乐十九年)
    奴儿干都司都指挥王肇舟等入朝贡方物。明年九月再度入朝贡马。
    1422年(永乐二十年)
    三月 明成祖以阿鲁台犯边,亲自率军北伐。七月,明军前进到杀胡原时,阿鲁台闻讯 逃走,“尽弃其马驼牛羊辎重于阔滦海(今呼伦湖)之侧”。因兀良哈三卫曾附阿鲁台入寇 ,明成祖又挥师东进,深入兀良哈地区,大败其众于屈裂儿河(今洮儿河上游的支流归勒里 河,即归流河)等地。兀良哈余众溃散,相继降明。九月,凯旋回京。
    本年 古鲁(今黑龙江左岸支流库尔河)等处女真头目只古尔等36人入贡,明廷命只古 尔为古鲁卫指挥,其他35人均为千户。
    1423年(永乐二十一年)
    七月 明成祖再次率军亲征阿鲁台。十月,班师回朝。
    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
    四月 明成祖从北京率大军出发,开始第5次亲征,阿鲁台闻讯逃走。
    七月 明军班师回朝。明成祖卒于榆木川军营之中。皇太子朱高炽继位,改明年为洪熙 元年,是为明仁宗。
    十一月 逐渐衰落中的阿鲁台向明廷贡马。明派官员招谕兀良哈三卫,“许令改过自新 ,仍前朝贡”。
    1425年(明仁宗洪熙元年)
    五月 仁宗病死,子朱瞻基继位,改元宣德,是为明宣宗。
    本年 在鞑靼部阿鲁台为瓦剌所破后,其首领奎孟克塔斯哈剌(姓博尔济吉特,即孛儿 只斤氏,系元太祖弟合撒儿14世孙),“走避嫩江”,往依福余卫。其后二传至乌巴什,驻 牧于松花江与嫩江合流处两岸,是为嫩江科尔沁部的由来。
    1426年(明宣宗宣德元年)
    2月6日 弗提卫指挥同知察罕帖木儿等人率妻、子等572人入朝,奏请居京自效获准,明 廷赐以房屋、器物等。
    8月13日 奴儿干都指挥佥事王肇舟之子王贵等入朝献方物。10月至12月,亦马剌等处“ 野人”女真木刀兀等229人,兀的河卫头目卜郎乞、可令河等卫指挥佥事凡察、乞列里卫千户 莽苦等128人,亦里察河等22卫“野人”头目革忒兀等向明廷贡马。
    本年 亦失哈率领官兵赴奴儿干宣谕镇抚,随从者有辽东都司定辽右卫都指挥佥事崔源 等。
    1427年(宣德二年)
    9月22日 明廷提升奴儿干都指挥同知康旺为都指挥使,都指挥佥事王肇舟与佟答剌哈为 都指挥同知。
    10月7日 明廷“赐往奴儿干及招谕还官军钞,千户一百锭,百户八十锭,旗军四十锭, 命辽东都司给之”。
    1428年(宣德三年)
    三月 在瓦剌势力越来越大的威胁下,阿鲁台被迫率鞑靼部东徙,进入几良哈之地。
    九月 兀良哈犯边,为明军所败,被迫退走。
    11月2日 波罗河(在库贞岛)地方头人阿同哥向明廷贡“方物”。
    1430年(宣德五年)
    9月13日 明廷命奴儿干都指挥使康旺和王肇舟、佟答刺哈等抚恤军民。勅谕海东囊阿里 、吉列迷、恨古河、黑龙江、松华江(即松花江)、阿速江等处野人头目,皆受奴儿干都司 节制。
    十月 阿鲁台率众进犯辽东。
    1431年(宣德六年
    7月29日 奴儿干都指挥同知佟答刺哈去世。因其子佟昱年幼,明廷以其侄佟胜袭职。
    11月8日 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使康旺以疾退休,其子福代为本都司都指挥同知。
    本年 明廷派内官昌盛、尹凤等经朝鲜东北到毛怜等处猎捕海东青。
    1432年(宣德七年)
    夏 亦失哈同都指挥康政等率官军2000名,分乘巨船50艘,再至奴儿干巡视。见“民皆 如故”,惟永宁寺被毁,乃对居民进行恤抚,并准备重建该寺。远近民众齐来表示臣服。当 时随从亦失哈巡视的还有定辽右卫都指挥崔源,呕罕河卫头目阿不哈等人。
    九月 辽东总兵官都督巫凯奏:据亦马忽山等卫指挥木答兀等报,福余等三卫鞑军往掠 阿鲁台,为阿鲁台所败,尽收其家口、辎重、牛马、田稼,三卫人奔往海西或辽东。
    本年 明政权决定在松花江重新兴办船厂,由中官阮尧民、都指挥刘清总其事。
    1433年(宣德八年)
    1月17日 益实卫指挥木当加入朝贡马。七月,木当加等35人奉命往福余等卫招抚归来, 获朝廷厚赏。
    3月21日 亦失哈等在奴儿十当地各族人的支持下,完成了永宁寺的重建工程,华丽典雅 ,犹胜于前,并立重修永宁寺碑。
    4月14日 嘉河卫指挥乃刺秃奏报,阿鲁台部属徙于忽刺温之地,迫近本境,恐其为患, 今以所部人民移居近边,要求予以优容。明宣宗勅谕曰:“朕于四方万国之人,一视同仁。 ”表示同意。
    8月 奴儿干都司故都指挥同知佟答刺哈妻王氏、都指挥同知康福朝于明廷,贡马及方物 。
    八月 弗朵河等卫指挥同知必里加答等人入朝贡方物,获得钞币、袭衣等赏赐。喜申卫 吉列迷车卜等入朝,要求迁居东宁卫,被明廷任命为百户,赐以钞币、袭衣,并命辽东都司 给房屋、器物如例。
    10月12日 明廷以奴儿干都司都指挥同知王肇舟老病,命其子王贵袭为都指挥佥事。又 命故都指挥佥事锁锁之子鸦扒儿为都指挥佥事。
    1434年(宣德九年)
    八月 瓦剌部脱欢以攻杀阿鲁台告于明廷。阿鲁台之子阿卜只奄请降。
    九月 明宣宗到东北地区巡边。
    1435年(宣德十年)
    1月30日 明廷谕令辽东总兵官巫凯等,停止采捕、造船、运粮诸务,凡带去物件,皆于 辽东官库内寄收。又谕:将停贮边库原准备赏赐奴儿干地区物品,就近赏予招徕夷人。此后 ,明廷对女真诸部的管辖逐渐松弛,但女真诸部仍朝贡不绝。
    正月 宣宗卒,太子朱祁镇继位,明年改年号正统,是为明英宗。
    1437年(明英宗正统二年)
    二月 明廷以木忽剌河卫指挥同知塔刺赤年老,命其子永代理职务。
    9月12日 奴儿干都司都指挥同知康福以“屡受贿赂,私放军丁”,而被罚俸。
    29日 呕罕河卫指挥乃胯与肥河卫官员派人与朝鲜“往来交通”。
    十月 行在兵部奏:兀良哈及鞑靼、女真人等入明朝贡者,或进马三五匹,竟出三四十 人,或回归途中又复往者,又有“不逞之徒,诡冒其间,引诱为非,俱无公文照验”,且所 到之处“凌辱驿传,骚扰军民,需索剽夺,其害非一。”于是,明廷下令:今后诸夷以事入 朝者止许二三人或四五人,非有印信、公文不得入境。
    1439年(正统四年)
    八月 明廷规定:辽东境外女真诸卫地处极边,可不拘时日,听其来朝,其余各卫进贡 、袭职等等,准其1年1朝,或3年1朝,不许过于频繁。
    1442年(正统七年)
    二月 因呕罕河女真人射伤护送的百户及杀死军人,明廷令该卫都督佥事乃胯将有关人 犯解京治罪。
    十月 为防备兀良哈三卫人等入犯,明廷令佥都御史王翱提督辽东边务。
    △ 玄城卫(今富锦县一带)指挥撒什哈等向朝廷奏请称:“臣等四十卫无识女真字者 ”,要求此后发布敕文时使用达达文字(即蒙古文字)。
    1445年(正统十年)
    3月14日 塔山等17卫都指挥弗剌出等奏报,“被兀良哈三卫鞑靼扰害,欲率领人马前往 复仇”,明廷表示同意。
    19日 亦儿古里等卫指挥金事斡罗等入朝,奏请率领人马往兀良哈地面复仇。明英宗令 其回乡,并谕称如果真被侵扰,可以报复,但不许生事启衅,以害良善。
    本月 兀良哈再贡马于明廷,并谢侵扰之罪。
    本年 瓦剌部大破兀良哈三卫。
    1447年(正统十二年)
    本年 瓦剌也先部大掠兀良哈三卫,朵颜、泰宁不支,乞降,福余卫人走避脑温江(今 嫩江),三卫益衰。瓦剌脱脱不花部众在海西灰扒江(今辉发河)等处寻杀野人女真。
    1448年(正统十三年)
    四月 瓦剌也先军进攻兀良哈三卫,又击老温江(即脑温江)、其里米(吉里迷)等处 “野人”女真。女真人同力抵抗,不利,退还。于是,瓦剌势力达到了今嫩江流域及其以东 到海一带。
    12月本月14日至21日 的8天间,在奴儿干都司所属的184个卫中,向明廷入贡者多达16 6个卫,其朝贡普遍的程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本年 明廷规定朝贡者在获得赏赐后,方可于街市买卖5日,“永为定制”。
    1449年(正统十四年)
    八月 瓦剌部也先大败数十万明军于怀来县土木堡,明英宗被俘,文武官员、扈从者多 死,史称“土木堡之变”。九月,郕王朱祁钰即帝位,翌年改年号为泰元,是为明代示。
    本年 瓦剌部脱脱不花进犯辽东及海西一带。海西女真的首领人物多死于是役,朝廷所 赐玺书也多为瓦剌所有,致使彼等子孙因无凭证而不得承袭,虽入贡也仅名曰舍人,赐宴时 不得预上席,赏赐也远低于从前,故皆忿怨思乱,女真诸部与明廷关系恶化。
    1450年(明代宗景泰元年)
    1月 明廷敕令塔山、孝郎兀等卫大小头目“永坚臣节”,“保守疆土”。
    本年 瓦剌数扰边镇,被明军击败。明英宗回北京,被幽居南宫。
    1454年(景泰五年)
    瓦剌内乱,东蒙古鞑靼部乘机起事,赶走了瓦剌在东蒙古的势力。在也先为其下所杀后 ,东蒙古喀喇沁部的孛来与翁牛特部的毛里孩之间展开激烈争夺。毛里孩立脱脱不花之子马 克可儿吉思为可汗,即所谓的小王子。1467年(成化三年),孛来为毛里孩所杀。
    1457年(明英宗天顺元年)
    正月 在“夺门之变”后,明英宗复辟,改年号天顺。代宗被废为郕王,于谦被杀。
    1461年(天顺五年)
    1月12日 因弗提卫都督察阿奴等人保奏,成讨温卫指挥同知娄得在效力多年后,被明廷 提升为本卫的都指挥同知。
    本年 明廷提升哈儿察卫(今黑龙江下游波波瓦河流域)指挥佥事为指挥同知,额升哈 为朵儿必河(今黑龙江下游噶尔毕河流域)卫指挥同知。
    1462年(天顺六年)
    4月19日 明廷派都指挥佥事马鉴等人到弗提卫抚慰,令该卫都督察安奴等用心护送来往 使官并宣谕奴儿干、吉列迷,黑龙江等处人民照旧买卖,有以海东青等物入贡者,听其自愿 。
    6月30日 当马鉴等人到达开原等候诸卫人员接护时,未能如愿,直到本日才有呕罕河卫 都督你哈答率400多人至边,却不依例卸脱盔甲弓箭,被质责后退散,但当日晚又入境掠去男 女6人。7月1日,明军追击时,捉获3人。7月10日有成讨温卫都督娄得率56人前往接迎。
    本年 考郎兀卫官员哥哈以治绩显著被提升为本卫都督同知,“管束人民”。据载该卫 前后入贡近30次,截止于1574年(万历二年)。
    1464年(天顺八年)
    1月 明英宗朱祁镇死,太子见深即位,改明年为成化元年,是为明宪宗。
    十月 鉴于当时入贡的女真诸部贡使“络绎不绝,动以千计”,行李过多,增加了明廷 赏赐及沿途官民的负担,明廷决定限制建州、毛怜等卫每次为百人,海西、兀者诸卫为三五 人。
    1476年(明宪宗成化十二年)
    正月 海西督罕河等卫女真都指挥忽申八等入朝贡马及貂皮,明廷赐宴并赏衣服、彩缎 等物。
    1477年(成化十三年)
    二月 明廷命奴儿干都指挥佥事佟昱子镇为都指挥使。
    本年 海西女真头目联合建州三卫进攻明边境,声称:“禁制我市买,使男无铧铲,女 无针剪,因是入寇。”
    1478年(成化十四年)
    正月 兀良哈三卫联络海西女真千余人骚扰辽东。
    三月 明应三卫的请求,复开辽东马市,规定时间为:开原每月初一至初五开;广宁每 月初一至初五1次,十六至二十日1次。
    1486年(成化二十二年)
    鞑靼别部那孩等攻入大宁、金山,涉老河(今老哈河),杀兀良哈三卫头目伯颜等,掠 走人、畜数以万计。
    1487年(成化二十三年)
    宪宗卒,皇太子朱祐樘继位,次年改年号为弘治,是为明孝宗。
    1499年(明孝宗弘治十二年)
    六月 为限制东北诸卫人的入贡,明廷规定:海西每年1贡,兀良哈三卫每年2贡。
    1500年(弘治十三年)
    二月 鉴于此前考郎兀卫都指挥早哈在会同馆里手刃成讨温卫都指挥娄得致死,明廷令 法司会议禁约,决定今后进贡人员到边后,由镇巡等官收其兵器,不许藏带,走时归还。
    1504年(弘治十七年)
    因黑龙江“野人”进犯边境,辽东镇守官奉命中断剳真等卫女真首领们的入贡。
    1505年(弘治十八年)
    明孝宗卒,皇太子朱厚照继位,明年改年号为正德,是为明武宗。
    1510年(明武宗正德五年)
    达延汗统一东蒙古诸部,分漠南蒙古为左、右二翼6个万户,其中左翼3万户有乌梁海( 兀良哈)万户、喀尔喀(今哈拉哈河流域)万户。后来喀尔喀万户又分为内、外2部,其中内 喀尔喀在大兴安岭一带。
    1521年(正德十六年)
    明武宗卒,无嗣,兴献王朱厚熄入继帝位,翌年改年号为嘉靖,是为明世宗。
    1533年(明世宗嘉靖十二年)
    明廷对忽刺温(今呼兰河)地区的统治异常重视,据记载自设卫至本年前后委派官员多 人,其中以治绩优异而升迁者达24人次。
    1546年(嘉靖二十五年)
    朝鲜边民因不堪官吏们的压榨盘剥,逃到女真地区者甚众。
    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
    东蒙古卜赤汗(达延汗孙)死,子打来孙继汗位,东迁到今西刺木伦河流域,逐渐吞并 了泰宁、福余2卫并威逼女真诸部,与明军在辽东方面不时发生冲突。
    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
    建州右卫都指挥使王果勾结“土蛮”掠东州抚顺,击杀明副总兵黑春。
    1564年(嘉靖四十三年)
    七月 明廷下令此后兀良哈、海西诸卫入贡,令蓟辽督抚处派人伴送,每批不得过百人 。
    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
    明世宗卒,子裕王朱载勗继位,翌年改年号为隆庆,是为明穆宗。
    1567年(明穆宗隆庆元年)
    四月 海西脱木河等卫女真人都指挥那台失等入朝贡马。
    1572年(隆庆六年)
    本年 据《明实录》载,当时“海西建州诸夷衣食皆易自内地”。
    △ 明穆宗卒,太子朱翊钧继位,明年改年号为万历,是为明神宗。
    1573年(明神宗万历元年)
    为加强对建州女真人的控制和防范,明朝根据李成梁等人的建议,开始修筑著名的宽甸 6堡,1576年告竣。
    1574年(万历二年)
    俄国沙皇伊凡四世,为了向东方扩张,授与斯特罗干诺夫家族在卡马河、楚索瓦亚河一 带土地使用等特权:免税开发矿山、垦殖土地,采伐森林,进行渔猎和招募人员,组织军队 ,修筑要塞,进行军事行动等权。为其越过乌拉尔山向西伯利亚扩张进行准备。
    1575年(万历三年)
    海西左都督、哈达部贝勒王台,缚王杲献明斩杀,被晋职龙虎将军。从此,王台势强, 叶赫、辉发、乌拉及建州皆归其管辖,领地近千里。
    1581年(万历九年)
    秋 俄国斯特罗干诺夫奉沙皇命招募800多名哥萨克军,在逃犯叶尔马克的率领下,携带 武器弹药越过乌拉尔山,东侵西伯利亚汗国。
    本年 可令河卫(今黑龙江下游格林河流域)首领向明廷请求袭职和换敕。明廷派官员 对者帖列山卫(在阿纽依河流域)进行管辖。
    1583年(万历十一年)
    春 努尔哈赤父塔克世、祖父觉昌安在明军征讨建州右卫指挥使王果子阿台之战中被杀 ,明廷任命努尔哈赤继任建州左卫(在今吉林省和龙东南的图们江岸)都指挥使,并赏以勅 书30道、马30匹表示抚慰。
    五月 努尔哈赤以为父祖复仇为名,以遗甲13副起兵攻打图伦城主尼堪外兰。尼堪外兰 逃至鄂勒欢(在齐齐哈尔城南)。从此,努尔哈赤开始统一女真各部。
    1584年(万历十二年)
    八月 俄国的叶尔马克在额尔齐斯河一带同西伯利汗国的库程汗战斗中,叶及所率300人 的一支队伍全部淹毙于伊尔的什河中。在沙俄当局的命令下,哥萨克军继续向西伯利亚全境 进行扩张。
    1586年(万历十四年)
    七月 努尔哈赤率师亲征尼堪外兰于鄂勒欢城,胜之。不久,派人从明边吏处要回尼堪 外兰处死。此后,明廷每年“输银800两、蟒缎15匹”。
    本年 俄国侵入西伯利亚的哥萨克,在图拉河南岸、秋明卡河汇合处建立秋明城。这是 俄国统治西伯利亚“第一个设防据点”。
    次年沙俄在额尔齐斯河右岸、托波尔河对面建立托波尔斯克。此城长期成为西伯利亚诸 城市中的首城。
    1588年(万历十六年)
    十一月 地处黑龙江下游的友帖卫派出183人到京入贡于明。1599年,贡马592匹。
    本年 努尔哈赤历时6年,先后征服了珲河部、董鄂部、苏克苏护部、哲陈部、完颜部等 建州五部(均在今吉林省南部浑江和苏予河流域),势力进一步强大。
    △ 努尔哈赤夺得明廷发给奴儿干都司各卫所的勅书四五百道。
    1591年(万历十九年)
    努尔哈赤兼并长白山南部的鸭绿江部。明辽东总兵官李成梁被撤职。
    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
    九月 努尔哈赤军大败叶赫、哈达辉发、乌喇、北嫩江、蒙古科尔沁、席北(锡伯)、 挂尔察、朱舍里、讷殷等9部之兵3万余众。至此,努尔哈赤以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为 中心统一了建州女真各部。
    1594年(万历二十二年)
    正月 北科尔沁部蒙古贝勒明安、喀尔喀5部贝勒老萨等遣使通好于努尔哈赤。此后蒙古 诸贝勒,与努尔哈赤通使不绝。
    1595年(万历二十三年)
    明廷封努尔哈赤为龙虎将军。努尔哈赤扩地至辉发河(古称庆扒河)流域(在今吉林省 辉南、桦甸一带)。
    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
    正月 努尔哈赤命长子台吉褚英、幼弟台吉巴雅刺,会同扎尔固齐噶盖、费英东等,统 兵1000,出征安褚拉库路,取其屯寨20多处,尽招徕其居民。
    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
    正月 东海渥集部(即窝集,也称东海女真,明代称“野人女真”,分布于松花江中下 游,黑龙江中游两岸,东至海)虎尔哈路长王格、张格等率百人朝谒努尔哈赤,献狐皮、貂 皮。自此,渥集部之虎尔哈部每年均来拜谒。其头目博济里要求和亲,努尔哈赤嘉其率先归 附,乃以大臣女6人,配其首领6人。
    二月 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等人用蒙古文字母编成女真语,创制满文。
    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
    十二月 朵颜部长长昂,因入犯明朝边境屡败,乃与董狐狸请降,并请恢复马市,明廷 表示同意。
    本月 努尔哈赤沿袭女真旧有的“牛录制”(户口和军事编制单位),改组扩大,将全 部女真人和一些蒙古人、汉人编入牛录。一牛录为300丁,旗分黄、白、蓝、红4色。
    1602年(万历三十年)
    六月 明廷规定兀良哈三卫每岁二贡,每贡百人;“海西每贡千人,建州每贡五百人” 。
    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
    努尔哈赤去年自呼兰哈达移居赫图阿拉。今年,略地叶赫。
    △ 友怡卫向明朝补贡前此所欠的贡马352匹。
    1607年(万历三十五年)
    正月 东海瓦尔喀部(在今图们江下游及沿海地方)蜚悠城(今珲春西20里)长策穆特 黑朝于努尔哈赤,要求移家内附。努尔哈赤命长子褚英等率兵3000至蜚悠城徙之,凡500户。 乌喇贝勒布占泰率兵万人来攻。褚英等以少击多,斩敌军3000余,获马5000匹。
    五月 努尔哈赤派幼弟贝勒巴雅喇、巴图鲁额亦都及费英东、扈尔汉率千人征东海渥集 部,占有了赫席黑(今敦化一带)、俄谟惠苏鲁(今张广才岭东北鄂木索一带)、佛讷赫托 克索(今宁古塔西南)3路地方,俘掠2000人而还。
    1608年(万历三十六年)
    三月 努尔哈赤派兵5000征乌喇,攻占宜罕阿麟城。后乌喇惧,遣使修好。
    九月 驻防宁古塔城(今黑龙江省海林县旧街)的萨齐库率兵百人,击溃渥集部虎尔哈 路1000人的进攻。
    本年 由于努尔哈赤逐渐取代了明廷对东北大部地区的统治,此后建州女真(今吉林省 通化市至延吉市一带)、海西女真(今辽宁省开原市以北至松花江中游一带)及东海女真( 今松花江中下游、黑龙江两岸、东至海一带)各卫对明廷的朝贡逐渐停顿下来。但就在这一 年中,明廷还对弗思木等卫女真头目庄台看只木等221人以厚赏。
    1609年(万历三十七年)
    正月 “海西忽鲁等卫女真夷人”阿卜害等,补进万历二十九、三十年所欠贡马410匹, 被明廷赏赐绢钞(当时定期朝贡实为定期纳税,欠贡者要补贡)。
    十月 努尔哈赤命侍卫扈尔汉等率兵千人,征东海渥集部所属滹野路(一作瑚叶,以瑚 叶河而得名,在兴凯湖东侧,注入乌苏里江,为今苏联境内的刀毕河),攻克之,取2000户 而还。
    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
    十一月 努尔哈赤命巴图鲁额亦都率兵千人,招抚东海渥集部之那木都鲁、绥分、宁古 塔、尼马察4路(今绥芬河流域,牡丹江中上游及图们江以北一带)。额亦都等回师途中,攻 取雅揽路,俘其万余人而还。
    1611年(万历三十九年)
    七月 努尔哈赤命其子台吉阿巴泰、扎尔固齐费英东、硕翁克罗巴图鲁安费扬古率兵千 人,征东海渥集部之乌尔古宸(在今兴凯湖东北岸的库尔布新河流域)、木伦(又作木冷, 以穆棱河而得名)两路,夺取之。
    十二月 努尔哈赤命额驸河和里、巴图鲁额亦都、达尔汉侍卫扈尔汉等率兵2000人,征 渥集部之虎尔哈路,围扎库塔城,3日克之,斩首千余,俘2000人,其附近各路,尽招服之, 令土勒伸、额勒伸等护卫其民500户而还。
    1613年(万历四十一年)
    正月 努尔哈赤率军进攻乌喇,到达伏尔哈城(今吉林市北50里),布占泰以兵3万迎战 于乌拉城(今永吉县乌拉街古城)下。布占泰大败,只身逃走,乌喇灭亡。
    本年 蒙古扎鲁特、科尔沁等部贵族先后将其女送努尔哈赤诸子为妻。
    1614年(万历四十二年)
    十一月 努尔哈赤遣兵500,再次征东海南渥集部之雅揽、西林2路(西林,又作石临, 以西林河得名,在今苏联海参崴以东的锡林河流域),收降民200户,俘人畜1000而还。
    1615年(万历四十三年)
    十一月 努尔哈赤遣兵2000,进攻东海渥集部东额黑库伦(额黑库伦一作格里库路), 至顾纳喀库伦,招之不服,遂攻占其城,斩800人,俘获万人,收抚其居民,编户口500,乃 班师。
    本年 努尔哈赤始定八旗制度,这是政治、军事、生产合一的组织。以牛录为基层单位 ,每一牛录300丁,设牛录额真一;五牛录为一甲喇,设甲喇额真一;五甲喇为一固山(旗) ,设固山额真一,梅勒额真二。将原有的黄、白、蓝、红四色旗“镶之为八色,成为八固山 (旗)”,分正黄、正白,正蓝、正红、镶黄、镶白、镶蓝、镶红八旗,正式确定了八旗制 度。
    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太祖天命元年)
    2月17日 努尔哈赤称“汗”,定国号曰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都于兴京(赫图阿 拉)。
    8月30日 努尔哈赤命侍卫扈尔汉率兵2000,征东海萨哈连部(在黑龙江中游),行至兀 尔简河(今鹤岗市伏尔基河),刳舟200,水陆并进,取河南、河北共36寨,招降其各处首领 。
    9月29日 扈尔汉进抵黑龙江南岸之佛多罗衮寨(在黑龙江、松花江合流处)。本日引兵 渡黑龙江,夺取萨哈连部11寨。
    九月 扈尔汉等又招服使犬路(一作音达挥塔库喇喇,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合流处, 所居费雅喀、赫哲两部,来往行猎等均用犬,故名使犬路)、诺洛路(挠力河流域)、石拉 忻路(一作锡喇忻路,今七星河流域)等3路路长40人,乃班师。于十一月五日还都。
    本年 在萨哈连部归附后金不久,黑龙江中游北部的萨哈尔察部酋长萨哈连也归附后金 ,并成为额驸。
    1617年(万历四十五年,天命二年)
    二月 努尔哈赤派兵400名,攻取东部沿海地区散居的诸部落。对库页岛上负险不服的部 落,则乘小舟渡过海峡攻取之。于是“库页岛内附,岁贡貂皮”。
    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天命三年)
    1月17日 明神宗宴海西卜颜等卫进贡头人(此为《明实录》中所载女真诸卫最后一次朝 明的记录)。
    二月 使犬、诺洛、石拉忻3路路长40人,率妻子、部众百余户至后金,努尔哈赤对路长 各授以官职,其余众俱给奴仆、牛马、田庐、衣服、器具,无室者并为之娶妻。
    本月 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誓师伐明,攻占抚顺等地。
    闰四月 明廷命杨镐经略辽东。
    七月 后金兵攻占清河等堡,明的辽东屏障皆失,“全辽震动”,北京“举朝震骇”。
    11月23日 东海虎尔哈部酋长纳喀答,率民百户向后金归附。12月6日,努尔哈赤赐宴接 待,并赐以牲畜、衣服、田庐及各种器物,其部众大悦,愿留者甚众。
    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天命四年)
    3月11日 努尔哈赤派大臣穆哈连等率兵千人,尽数收抚东海虎尔哈部遗民。
    三月 明军与后金军大战于萨尔浒,努尔哈赤集中优势兵力,大败明军。
    六月 明廷任熊廷弼为辽东经略,王化贞为辽东巡抚。
    7月18日 努尔哈赤派穆哈连等率兵至东海虎尔哈部,收其所遗居民千户及丁壮2000人而 还。
    八月 努尔哈赤灭叶赫,基本上统一了女真诸部。东自东海,西至辽边,北自蒙古、嫩 江,南至朝鲜、鸭绿江的广大地区俱被其征服。
    本年 俄国哥萨克在叶尼塞河中游建立叶尼塞斯克城堡(此后成为向东方、南方进行扩 张的重要据点)。
    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天命五年)
    正月 后金兵进攻朝鲜,朝鲜求援于明廷。
    七月 明神宗万历帝死。八月,太子朱常洛即位,是为明光宗。
    9月26日 明光宗中毒死。后朱由校即位,改明年为天启元年,是为明熹宗。明统治集团 陷于混乱,朝廷无暇东顾,为后金的扩张提供了机会。
    本年 明罢免辽东经略熊廷弼,由袁应泰接任。
    1621年(明熹宗天启元年,天命六年)
    三月 后金军攻占沈阳、辽阳等地,明辽东经略袁应泰自杀。
    六月 明廷复命熊廷弼经略辽东。
    1622年(天启二年,天命七年)
    正月 后金军渡过辽河,先后攻占广宁(今北镇)等40多座城池,尽驱辽西之民至辽东 地区。
    八月 明廷改派孙承宗督师经略蓟辽。命袁崇焕筑宁远城(今兴城)。
    1624年(天启四年,天命九年)
    二月 后金与科尔沁台吉奥巴结盟修好。随奥巴来者还有杜尔伯特酋长阿都齐、扎赉特 酋长蒙衮(此2人为奥巴之叔)、郭尔罗斯部长布木巴(奥巴从弟)。从此,嫩江下游科尔沁 3旗归属后金。
    1625年(天启五年,天命十年)
    三月 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定名盛京。
    5月7日 努尔哈赤命族弟玉善等率兵1500人征东海瓦尔喀部,俘获甚众,本日凯旋。
    八月 游击署副将侍卫博尔晋等率兵2000,出征东海南路虎尔哈部,降其500户。
    1626年(天启六年,天命十一年)
    正月 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之战中受伤。
    八月 努尔哈赤死。第八子皇太极于九月即位,改明年为天聪元年,是为后金太宗文皇 帝。
    1627年(天启七年,后金太宗天聪元年)
    2月9日 黑龙江人虎尔哈部首领朝于后金,贡名犬及黑狐、元狐、红狐皮、白猞猁狲、 黑貂皮、水獭皮、青鼠皮等物。
    八月 明熹宗死,其弟朱由检嗣位,改明年为崇祯元年,是为明思宗。
    12月25日 萨哈尔察部落(居于黑龙江中游、苏鲁河以西地区)60人朝贡于后金。
    本年 游牧于鄂嫩河、尼布楚一带的蒙古族茂明安部朝后金。
    1628年(明思宗崇祯元年,天聪二年)
    2月2日 长白山迤东滨海虎尔哈部落朝于后金,贡黑貂皮。
    1629年(崇祯二年,天聪三年)
    2月7日 皇太极命科尔沁、敖汉、奈曼、喀尔喀、喀喇沁等5部落,遵行后金制度。
    30日 库尔喀部落9人朝于后金,贡海豹皮。
    11月29日 蒙古科尔沁土谢图汗奥巴额驸等23贝勒,以兵会于盛京,配合后金进攻明朝 。
    本年 后金兵入塞。皇太极率军至河北房山,祭完颜阿骨打和完颜雍陵墓。
    1630年(崇祯三年,天聪四年)
    1月 明思宗将袁崇焕下狱。八月,袁崇焕被杀害。
    本年 李自成投奔农民起义军,张献忠于米脂起义。
    1631年(崇祯四年,天聪五年)
    2月19日 科尔沁蒙古扎赖特部落色本墨尔根台吉、吹尔台吉等,以朝贺元旦献马于后金 ,皇太极设宴款待。
    4月1日 征讨瓦尔喀之大臣孟阿图及吴巴海,自宁古塔遣人向后金报告俘获人数,计男 子1219名,妇女1284名,幼丁603人,人参、皮张甚多。21日,孟阿图等凯旋。
    7月19日 黑龙江地方伊扎纳、萨克提、伽期纳、俄力喀、康柱等5头目和虎尔哈部落托 思科、羌图礼、恰克莫、插球等4头目朝贡于后金,进献貂、狐、猞猁狲等皮。
    8月5日 后金颁定官制,设立六部。
    本年 后金派遣吴巴海驻防宁古塔。
    1632年(崇祯五年,天聪六年)
    5月19日 皇太极亲征察哈尔。科尔沁土谢图汗奥巴等贝勒各率所部兵来会合。6月9日, 后金大军越过大兴安岭。28日,察哈尔林丹汗等逃亡。
    本年 沙俄哥萨克百人长别克托夫等在勒拿河中游建立了雅库次克堡。
    1633年(崇祯六年,天聪七年)
    1月16日 出征虎尔哈部兀扎喇之吴巴海派人向皇太极奏报:在握黑河斩338人,获男女 幼小700人、马373匹、牛102头及大量皮张等。
    2月24日 后金赏赐郭尔罗斯部头人莽果之子布木巴等朝服、甲胄、雕鞍、银器、缎布等 物。
    9月15日 皇太极派国舅阿什达尔汉等颁钦定法律于科尔沁土谢图汗济农之地。11月4日 ,又派阿什达尔汗等颁钦定法律于外藩蒙古诸部。
    本年 为扩大兵源,皇太极令满族各户下汉人十丁抽一,组成汉兵一旗。翌年改汉兵为 “汉军”,是为汉军八旗的前身。
    1634年(崇祯七年,天聪八年)
    1月31日 黑龙江地方羌图里、嘛尔干等率6姓67人朝于后金,贡貂皮668张。皇太极分别 赏赐以鞍马、妇人。4月25日,郭尔罗斯部落桑阿尔朝于后金,获得甲胄、朝衣、银器、缎布 等赏赐。
    5月 皇太极命大臣巴兰奇、木什喀率兵2500余人,分左右两翼,招抚黑龙江中游北岸虎 尔哈部女真人。皇太极谕出征将士:“尔等此行,道路遥远,且此地人民语言与我同,携之 而来,可为我用。攻略时,宜谕之曰:尔之先世皆我一国之人,载籍俱在,尔等未知之,是 以甘自附外,我皇上久欲收复,如此谕之,有不幡然来归者呼?尔等共勉体朕意。”对于俘 获之人,“善言抚慰,饮食甘苦,一体共之。”后金实行的招抚政策,使黑龙江上游两岸的 索伦部(包括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纷纷归附。居住在精奇里江畔多科屯的达斡尔首领 巴尔达奇率众归附,贡貂皮1800张,皇太极以宗室女妻之,巴尔达奇成为后金“额驸”。
    11月5日 征瓦尔喀部落主将季思哈、吴巴海等奏称,俘获虎尔哈部落男子566名,妇幼 924口,马牛151头,皮裘163领,皮张2230张,犬39头,人参80,布120,貂皮褥3,俱寄留于 宁古塔。
    11日 皇太极废除前此八分俘虏之制,决定将季思哈等所俘人众补入壮丁不足的各旗。
    29日 索伦部酋长巴尔达齐,同京古齐、哈拜、孔恰泰、吴都汉、讷赫彻、特白哈尔塔 等,率35人朝于后金,贡貂狐皮。
    12月皇太极下令将八旗中的蒙古人拨出,编成蒙古二旗。
    1635年(崇祯八年,天聪九年)
    1月28日 皇太极命管步兵梅勒章京霸奇兰等率军2500人远征黑龙江地方。
    2月8日 皇太极派吴巴海等率兵400人出征瓦尔喀。
    5月29日 霸奇兰等奏报:收复瓦尔喀编户壮丁2483,人口7302,俘获妇幼116人,各种 皮张3140领,皮裘15领,牲畜41头。
    6月9日 吴巴海等奏报:收抚瓦尔喀壮丁560人,妇幼590人,俘获妇女66口、马60匹、 牛100头等。
    11月22日 皇太极正式宣布废除珠申(即女真)族名,建号满洲。下令自今以后,一切 人等不得仍前妄称。
    本年 后金将原有的蒙古牛录和新附的蒙古部众统一编制,建立蒙古八旗。旗色和组织 形式与满洲八旗一致。
    1636年(崇祯九年,太宗崇德元年)
    3月8日 8和硕贝勒与外藩蒙古49贝勒(和硕为部落之意,贝勒即贵族),恭请皇太极接 受尊号。其49贝勒中有科尔沁部的土谢图济农,扎赉特部落的蒙夸、达尔汉和硕齐、昂阿伊 尔都齐,杜尔伯特部落塞冷达尔汉台吉,郭尔罗斯部落古木哈谈巴图鲁、布木巴、伊尔登等 。
    15日 皇太极称帝,改国号大清,改本年为崇德元年。
    8月17日 清廷为进攻明,派艾松古等往科尔沁调兵,派罗毕到敖汉、奈曼、扎鲁特、吴 喇忒部落调兵,要求每旗发兵100名。
    11月13日 清廷命内弘文院大学士巴克什、希福等人到察哈尔、喀尔喀、科尔沁等处查 户口,编牛录,会外藩,审罪犯,颁法律,禁奸盗。
    12月7日 清廷派官携勅书到蒙古诸部调兵。27日,蒙古诸王、贝勒奉命率军会师于盛京 。
    本年 清廷设置蒙古衙门,设承政等官,专管蒙事。
    △  清军到达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招服了当地的使鹿部。
    △  俄罗斯帝国建立雅库次克后,在当地居民中逐渐得知“卡拉穆尔”(俄称阿穆尔, 即黑龙江)的存在。又获悉在石勒喀河及结雅河一带住有从事农耕的民族。这是俄国人所知 “关于黑龙江地区的最早消息。”其后,又了解到在外兴安岭以南地区有一条大河,居住着 以农牧为业的达斡尔人,其中一个首领叫作拉夫凯。
    1637年(崇祯十年,崇德二年)
    3月13日 黑龙江地方额苏里屯(在今爱辉镇北岸80余里的苏联境内)俄伦扎尔固齐、克 讷布鲁达尔汉率9人至清廷奏报:额苏里屯东约6日程,有从未通者39屯,今随使臣入贡,献 上貂、狐皮206张、皮裘7领。
    9月14日 皇太极在谕祖大寿书中讲到,为进攻朝鲜,曾令黑龙江海滨诸处备飞船80只, 在江华岛之战中与该国的辽船百余只相遇,这些飞船因为轻便,旋转便捷,为战斗的胜利作 出了贡献。
    11月27日 黑龙江地方巴尔达奇率57人到盛京向清廷贡貂皮。从未入贡的精奇里江浑秦 屯人扈育布禄率5人向清廷贡貂皮。
    1638年(崇祯十一年,崇德三年)
    1月9日 皇太极赏赐黑龙江地方贡使扈育布禄、纳尔开、巴尔达齐之弟额讷布、杜尔伯 特阿都齐使臣根车布、额伦彻以马、牛、朝衣、布匹等物。
    15日 黑龙江地方羌图礼、阿尔哈、固穆考等122人,贡貂皮于清廷。
    24日 皇太极命叶克书、星讷等率兵600人远征黑龙江一带的卦儿察部落。
    9月11日 礼部承政甲喇章京祝世昌,因条奏“俘获敌人之妻,不可令其为娼妓”疏获罪 ,被认为庇护汉人,与奸细尤异,廷议免死,与弟世荫,俱流徙席北(此为清代遣戍犯人至 席北之始)。
    11月黑龙江上游一带的达斡尔部落首领博穆博果尔等向后金贡貂皮、猞狸皮等。
    1639年(崇祯十二年,崇德四年)
    1月8日 皇太极赐朝贡者宴,时黑龙江方面出席者有:黑龙江额驸巴尔达齐弟萨哈连、 户尔布尔屯费扬占、俄勒屯吴地堪、吴鲁苏屯莽古朱等51人,索伦部落博穆博果尔、透特等 9人,虎尔哈部落克宜克勒氏达尔汉额驸等11人,虎习哈礼氏纳木达礼等10人,巴牙喇氏满地 特喀下2人,布克图礼等5人,赖达库等4人。
    正月 明廷任洪承畴为蓟辽总督。
    6月 因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及木寨、东俄尔、布木巴、古木等贡物减少,皇太极 命内诸王贝勒、外藩蒙古王及摄部务贝勒等进行查办。廷议夺吴克善卓礼克图亲王爵,罚马 500匹,木寨、东俄尔、布木巴、古木等各罚马50匹。奏报后,皇太极决定罚吴克善马50匹、 木寨等4人各罚马10匹。
    △ 喀尔喀部进犯土默特部落归化城时,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令郭尔罗斯部落桑 噶尔出征,桑噶尔不从。为此,罚桑噶尔马50匹。
    12月2日 因博穆博果尔等举兵反清,皇太极决定派索海、萨穆什喀等率所属官兵前往征 服。
    1640年(崇祯十三年,崇德五年)
    4月28日 据索海萨穆什喀等奏报:大军至忽麻里河(呼玛尔河)后,相继攻占雅克萨( 今苏联阿尔巴金诺)、兀库尔(今乌库尔河与黑龙江合流处)2城,又在铎陈攻索伦6000之众 ,生擒400,大败叛军博穆博果尔;攻占挂刺尔屯,斩首200、擒130人,收复果博尔等7屯。 博穆博果尔遁去。此役共俘获男丁3154人,妇幼3802口,牲畜1128头,毛皮5400多张。
    8月20日 清廷以索海、萨穆喀什等所获新满洲壮丁2709人、妇幼2964人,共计5673人, 均分隶于八旗,编入牛录。
    1641年(崇祯十四年,崇德六年)
    1月23日 博穆博果尔等80多人在齐洛台(今赤塔)一带被清兵捉获。至此,今黑龙江上 游两岸到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地已归属清朝管辖。
    4月11日 皇太极以第8女固伦公主,许给土谢图亲王巴达礼之子巴雅思护郎为妻。
    12月13日 郭尔罗斯部落头面人物奔巴等与科尔沁诸部王公、妃主等,献驼、马、牛、 羊、雕鞍、银器、貂皮等物。
    本年李自成军克洛阳,杀明福王朱常洵;张献忠入湖广,克襄阳,杀明襄王。
    1642年(崇祯十五年,崇德七年)
    二月 明松山副将夏承德开城降于清兵,蓟辽总督洪承畴及锦州守将祖大寿等被俘后相 继降清。
    6月29日 皇太极在给明崇祯帝的回信中自言其版图:“自东北海滨(鄂霍茨克海和日本 海)迄西北海滨(贝加尔湖),其间使犬、使鹿之邦,及产黑狐、黑貂之地,不事耕种,渔 猎为生之俗,厄鲁特部落以至斡难河源,遐迩诸国,在在臣服。”
    1643年(崇祯十六年,崇德八年)
    正月 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继而破潼关,入陕西,克西安。
    7月10日 征黑龙江省虎尔哈部落的阿尔津等向清廷报捷:攻克波和里、诺尔噶尔、都里 3村,招降小噶尔达苏、大噶尔达苏、绰库禅、能吉尔4村。
    27日 皇太极以征明大捷,赐从征外藩杜尔伯特部落噶尔马银200两,朝衣一套;扎赖特 部落布达席理银百两,朝衣一套;郭尔罗斯部落察噶尔银百两。
    9月21日 清太宗皇太极死。子福临嗣位,改明年为顺治元年。是为清世祖章皇帝。由睿 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
    本年 沙俄雅库次克当局戈洛文派其文书官瓦西里·波雅科夫率132人的“远征”队,并 携带铁炮1门及弹药、枪支等,向黑龙江方向窜来。10月底翻越外兴安岭,不久,侵入中国精 奇里江(结雅河)的支流勃良塔河。11月下旬在另一支流乌姆列坎河筑营过冬。当地以多普 蒂乌尔为首的达斡尔人曾对“远方来客”热情接待,但不久即识破“来客”的本性而拒绝提 供食物。波雅科夫派50人长彼得罗夫率70人到西林木迪河口的达斡尔村绑架人质、勒索粮食 和貂皮,但遭到达斡尔群众3昼夜的围困。本年冬及次年春,波雅科夫一伙匪徒缺粮之际,竟 “吃掉50个异族人”,因而被附近的各族人民视为“吃人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