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1日 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发布命令,全体商民在交易中必须使用哈大洋。
△ 东省特别区教育管理局解散市学务科,接收市立小学校。
△ 官商合办鹤岗煤矿之鹤岗至莲江口铁路建成并开始营业。
2日 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天羽英二抗议整顿“哈大洋”,指责东省特别区“企图排斥日
货”。
3日 张作霖以“通敌叛国”罪将中东铁路公司监事杨卓逮捕,并于4日处决。30日,东
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封闭由杨卓出面开设的阿拉斯、基干特和阿芙乐尔3个电影院,改归市自
治会管理。
8日 在哈尔滨的朝鲜银行、正金银行、香港上海银行(即汇丰银行)、花旗银行等外国
银行,为东省特别区通用哈大洋问题,联名向中国地方当局发出备忘录。
9日 哈尔滨日本商工会议所要求驻华日本公使芳泽就东省特别区“排斥金票,阻止流通
”一事,向中国政府提出“抗议”。
10日 商人白良栋等组织齐黑长途汽车公司,办事处设黑河。黑河道尹从齐黑长途汽车
票价中抽7%加收工款捐,以补助筹修齐黑公路的经费。
△ 驻哈尔滨日本总领事天羽英二召集在哈日本商工会议所、日本侨民会、日本银行和
日本特务机关开会,研究对付东省特别区通用“哈大洋”的对策。
△ 中国交通银行、东三省官银号及哈尔滨道外汇兑所设立外币交兑处。
12日 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派警搜查中东铁路职工联合会,逮捕会长。同日,苏联
驻哈尔滨领事列格兰就此事会晤东省特别区长官张焕相。
22日呼海铁路松浦——绥化段开始营业。
本月 瑞士天主教堂在齐齐哈尔开设,占土地440亩。
2月
1日 哈尔滨特别市市立第二医院成立,该院专门治疗精神病和慢性病。
9日 黑龙江省设立禁烟总局,李维周为总办,各县下设分局。
22日 由于中东铁路南线运费高昂,哈尔滨——长春间开始马车运输。
27日 张作霖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再调吉林、黑龙江军队5万人入关。
△ 中共北满地委派赵尚志、韩守本到长春组建以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的吉林
省国民党党部。本日,吉林省国民党党部成立。
28日 护路司令梁忠甲电称,莫斯科国家保安部派出重要“赤化宣传员”15名潜赴中东
路沿线各站,发动工人支持上海工人罢卫。
本月 中共北满地委通讯站被破坏,王光禄被捕。此后,北满地委机关迁哈尔滨马家沟
。
△ 流亡在哈尔滨的俄国东正教大主教涅斯托尔在马家沟营部街设立慈善院教堂。
△ 法国司铎英贺福在林甸、拜泉等县组设教堂。
3月
1日 黑龙江省警备队营务处成立。
2日 吉林宪兵查抄国民党吉林省党部,逮捕该省党部常委兼青年部长赵尚志等中共党员
。
11日 东省特别区当局搜查苏联驻哈尔滨代表部。
18日 木兰县东兴镇成立东兴设治局。认为该镇位于青山口外,距山内“著名匪穴”香
磨、平房店等处10里、20里不等,“倘能设治安官,重兵驻守,则阻匪人之咽喉,断绝匪人
之补道,匪不剿自溃”。
20日 张作霖任张宗昌为海军总司令,毕庶澄、沈鸿烈为副司令,节制东北、渤海两舰
队。
21日 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中共北满地委军委书记胡步三曾赴上海参与了这
次武装起义的有关工作。
31日 东省特别区当局查封哈尔滨市苏联运输公司。
4月
月初中共北满地委书记吴丽石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并准备参加中共“五大”。高
洪光代理中共北满地委书记。
6日—9日 张作霖命令奉军和京师警察厅出动数百名军、警、特务搜查苏联大使馆、远
东银行和中东铁路驻京办事处,逮捕苏联使馆人员及李大钊等中共党人。4月7日,苏联驻华
大使就中国军警搜查使馆,违犯国际公例、侵犯使馆尊严,向中国当局提出抗议。9日,苏联
政府向中国驻苏联大使郑延禧递交最后通牒和抗议照会。10日,苏联同中国断绝外交关系。
9日 哈尔滨、海拉尔各街道发现报道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成功和北伐军占领南京的革命传
单,揭露英、美帝国主义炮击南京,残杀中国人民的罪行,号召东省各界同胞联合起来,打
倒英、美帝国主义,打倒奉系军阀。
12日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14日 山东、直隶难民来东三省谋生者日多,仅哈尔滨一地每日平均达4000余人。哈尔
滨当局制订救济和安插办法。
17日 中共北满地委遭敌破坏。中共党员吴宝祥、何安仁、姜文洲、金永绪、王洪皋(
高洪光)、王寒生、胡友三(吴晓天)、高洁心、鲁长发(韩心怦)以及国民党员杨克俭、
齐东野及张冲(张崇)被捕。民国17年(1928年)二三月间,以上各人分别以“共产党嫌疑
”被当局判处“管束”1年至3年。
18日 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并通过“清党”决议。
21日 苏联驻北京大使馆员21名及驻张家口领事等2名由哈尔滨到满洲里,当晚返国。
27日 吉林省制定安抚直、鲁难民办法,难民总数达30万人,大半赴黑龙江省。
△ 日本策划在奉天省临江县设领事馆,引起纠纷。
27日—5月9日 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5月18日,中共中央常委讨
论了东三省的工作,决定成立东三省省委,调邓鹤皋(邓洁)、尹才一到奉天,指定邓鹤皋
为省委筹备委员会书记。决定大连、哈尔滨两地委改为市委,奉天成立市委,吉林党组织暂
属奉天市委。
28日 共产党人李大钊,以“宣传赤化、颠覆国家、扰乱治安”等罪名在北京被张作霖
杀害。同时被杀害的还有19人。
下旬中共北满地委党员由130多人减至30多人,地委主要领导人仅剩4人。为迅速恢复北
满地委工作,党组织从长春、奉天调吕一之、高明远到哈尔滨负责党团工作。
△ 吴丽石在上海获悉中共北满地委被破坏的消息后,改派胡步三参加党的“五大”。
吴丽石立即返回哈尔滨,以恢复和整顿党组织。
本月 东北航务局联合东北海军江运部、东亚轮船帐房、奉天航业公司、沪滨航业处等
,在哈尔滨成立东北联合航务局。有轮船49艘、拖船69艘。董事长沈鸿烈,首席常务董事王
顺存。
5月
1日 吉林省乌珠河、苇沙河两设治局,由于“户口渐见增加,市廛栉比,商贾辐辏”,
地方上一切行政均已次第举行,有升县之资格,于今日实行县治。
△ 泰康设治局在泰来县东境杜尔伯特旗“时和年丰”及新展之“民康物阜”等八段内
设立,马汝

任设治员。
11日 《东三省公报》、《东三省民报》、《醒时报》联名发展拒绝日本在临江设领事
声明。
本月 吴丽石在南岗聋子街(现风翥街)召开地委扩大会议,重组中共北满地委,吴丽
石任书记。
△ 直、鲁难民大批迁移东北。吉、黑两省拨民垦荒。据载,已查得吉林省7个县470万
亩荒地、黑龙江省12个县690万亩荒地,“由奉通拨垦民,前往实行开垦”。
△ 东省特别区以“军需浩繁”,加征“卷烟吸户捐”10%(原征20%吸户捐)。
△ 新华印书局在哈尔滨开业。
△ 奉军主力在豫南大战中被张发奎、唐生智部战败,直鲁军在津浦线被蒋介石军队战
败。
6月
1日 哈尔滨特别市实施自治税征收规则。
△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提出《关于对蒙满政策的意见》,主张在东三省和热河建立听命
日人的政权,如果张作霖拒不接受,就换人,即使诉诸武力也必求实现。
2日 中东铁路督办于冲汉因病辞职,督办兼理事长一职由吕荣寰接任。
△ 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和教育局令,“严禁妇女剪发,以重礼教,而维风化”。
10日 吉林省长公署令滨江道尹查拿蒋介石派来的吉林、黑龙江招抚员胡儒。
△ 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汽车停在南岗秋林公司门前,车上国旗被人夺走,酿成事件
。
18日 张作霖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任命潘复为内阁总理,组成安国军政
府。
20日 中苏签订长途电话协约,分别建设中苏哈尔滨——绥芬河——海参崴及哈尔滨—
—满洲里——赤塔间长途电话线路。8月31日,又签订东三省与苏联长途电话联络通话合同。
东北无线电长途电话监督张宣及苏联驻奉天总领事库兹涅佐夫代表两国签字。
21日 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以《盛京时报》“记载种种谰言,谬妄已极,实属淆人
听闻,扰乱治安”,下令禁阅该报。
25日 张作霖发表“息争令”,表示愿在反共的前提下与南方议和。
27日—7月7日 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以攫取中国东北为核心的东方会议
。田中在会上发表了《对华政策纲领》,其主要内容:(1)日本将实行把“满蒙”从中国分
离出来的政策,在中国东北掌握“维持治安”大权,把东三省置于日本武力“防护”之下。
(2)日本随时可以保护“权益”和侨民“安全”为借口,对中国实行武装侵略。(3)支持
尊重日本“在满蒙的特殊地位”的“东三省有力人士”。会议通过了《满蒙铁路计划》。要
求兴建吉林——会宁(朝鲜境内)铁路,长春——大赉(今大安)铁路,昂昂溪——齐齐哈
尔铁路,通辽——开鲁铁路和新丘运煤线共五条铁路。
28日 《哈尔滨特别市自治公约》公布。
△ 东省铁路管理局医务处接管哈尔滨松花江北太阳岛,辟为疗养避暑之地。
7月
12日 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改组,陈独秀停职,中共中央由李立三、周恩来
、李维汉、张太雷、张国焘5人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持中央工作。
△ 黑龙江省长公署成立佛山设治局。
15日 汪精卫在武汉国民党中央会议上正式宣布和共产党决裂,公开背叛革命。随后,
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屠杀,大革命遭到失败。
16日 自3月以来,各省难民移往东三省者已达87万余人,均在吉、黑两省垦殖。
19日 张作霖统一北方海军,任张宗昌为海军总司令,将东北海防舰队改为第一舰队,
沈鸿烈任舰队司令,将渤海舰队改为第二舰队。
25日 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上奏日皇裕仁《帝国对满蒙的积极政策》密折报告“东方会议
”所确定之侵华国策,内称:“如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
那”。主张以“铁血主义”首先强占我国东北。
本月 哈尔滨万国救济俄国贫民协济会自民国11年(1922年)12月1日成立,到本月底撤
销。共用款32.8万余元,救济“贫民”10万余人。
△ 奉天省城与哈尔滨开始无线电传送照像,成绩颇佳。
8月
1日 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
△ 中东铁路管理局存入苏联远东银行哈尔滨分行现款37643711.11元,占该行存款总
额的90%,苏联利用此项存款套购中国外汇。
4日 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吉田茂向奉天省长莫德惠提出强硬要求:东北当局停筑“满铁并
行线”(吉海路和打通路),允许日本增修吉会等数条铁路。公然以不准京奉路火车通过满
铁附属地相威胁。
7日 中共中央在汉口举行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
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选举了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
派的总方针。9日临时中央政治局召开第一次会议,选举了政治局常委。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北
方局、南方局、长江局。北方局领导顺直、山东及东北、内蒙等地党的工作。
10日 中东铁路中苏双方签订关于中东路存款办法协议,规定“东路一切常年收入均由
双方分担保管”,分别存入中国东三省银行和苏联远东银行。
12日 东三省国民外交后援会在奉天省城成立,该会提出的目标是:(1)废除“十一条
”;(2)取消领事裁判权;(3)反对“东方会议”决议及田中内阁对满政策。
13日 日本在旅大续开“东方会议”,决定不许中国在东北自建与日本利益有冲突的铁
路,要求由满铁建筑吉会等数条大铁路,并由日本银行整理奉票等事项。张作霖的日本顾问
松井和町野亦列席会议,代张提出1000万借款要求,日本允借300万,以张即日下令取缔排日
为条件。16日,因日本允借300万,张作霖下令取缔排日。
24日 日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在京向张作霖递交满蒙备忘录,要求解决所谓东北“悬案
”,确保日本在满洲之商租权、关税、铁路等权益。张作霖立即开会讨论对策,决定由地方
与之交涉。
26日 日人三浦龟忠到满洲里设立国际观光分局,未经中国当局许可即开始营业,并悬
挂该分局英俄文牌匾。特区警察奉令前往取缔,该分局以有驻满日本领事准令设立为词,不
听警察取缔。当经与日本驻满洲里领事交涉,该领事答复称:“本国人根据条约之规定,在
贵国开设工商营业以及其他之机关时只受管辖当地日本领事之许可即能成立,无受中国官厅
许可之必要。”
27日 同记商场在哈尔滨道外建成,开始先行交易(本年11月1日举行开张典礼)。
本月 东省特别区第一中学进步师生创办《松花江》半月刊,主编冯至。
9月
4日 奉天外交后援会在沈阳召开市民大会,反对日本出兵东北、召开“东方会议”和索
取东北利权的侵略行径。会后,在奉天总商会副会长杜重远指挥下,10万人举行反日示威。
△ 东省特别区第二警察总署通缉“宣传赤化之李韩五”。内称:“近日武汉赤党确有
侵入东省之形迹,相传有名李韩五者系武汉宣传赤化部长,曾秘密来奉,瞬即北去。”又称
李韩五系武汉总工会会长李立三的化名。李与奉天籍之武汉政府执行委员朱霁青“有特别扰
乱东省之计划”。为此,令“严密侦防,勿稍疏忽”。
7日 日本就东北当局修筑奉海、打(虎山)通(辽)铁路向北京军政府提出抗议,被张
作霖驳回。
8日 张作霖秘书厅密电奉、吉、黑三省,令各省制止商民游行,取缔学生反日运动。“
倘仍发生前项运动,着即督饬军警严行制止”。9、10两日,奉天省城出现“打倒张作霖”标
语。
△ 张作霖派张作相任东省铁路护路军总司令。
△ 黑龙江省长公署指令,由黑河广信公司拨款3万元,供黑河道设立农民借贷处,以接
济萝北迁来垦民。
△ 驻哈尔滨苏联总领事就禁止苏联报刊进口事,向特别区交涉署递交抗议书。
14日 日本鸟居博士一行赴宁古塔、东京城,对渤海国遗址进行考查。
18日 据《晨报》讯:奉天省长莫德惠与日本驻奉天领事吉田等协订《取缔东三省韩人
协定》,规定解散韩党、缴其枪械,并依日方所指的韩党首领,逮捕并引渡给日军。
20日 齐齐哈尔数万人举行反日示威。
23日 满洲里发生地震。
24日 滨江商会致电奉天外交后援会,对日本侵略东三省、强设领事、惨杀华工、抗交
国税、捣烂关库种种行为表示愤慨,愿为外交之后盾。
本月 吴丽石离开哈尔滨去奉天参加筹建满洲临时省委工作,中共北满地委书记由胡步
三担任。
△ 《双城县志》出版(1922年9月开始,共用5年时间)。
△ 下旬,张作霖指示对日交涉须依两个策略进行:制止反日运动,避免刺激日人;采
取拖延手段,拒绝日本要求。
10月
3日 吴俊升任东三省边防司令兼保安总司令
△ 三年前被中东铁路公司免职的白俄员工200余人在东省铁路公司前绝食静坐,索要退
职金。
8日 何玉芳接任哈尔滨特别市市政管理局局长(市长),原市长储镇专任东省特别区市
政管理局局长。
△ 滨江道尹蔡运升公布哈大洋维持办法10条。
10日 哈尔滨电业公司建的发电厂、市内电车轨道竣工,电车通车,电灯送电,举行通
车典礼(时有电车14台,轨道仅马家沟至道里警察街,南岗喇嘛台至铁路局两条,计8公里许
)。
14日 中共中央派顺直省委(河北)组织部长陈为人到东北传达党的“八七”会议精神
,并筹建中共满洲省委。
15日 满铁总裁山本条太郎与张作霖在京秘签《满蒙新五路条约》草案。规定:日本借
款并承筑敦(化)图(们)、长(春)大(赉)、吉(林)五(常)、洮(南)索(伦)、
延(吉)海(林)5条铁路。
18日 哈尔滨白俄举行反苏示威游行。
20日 哈尔滨创办私立音乐学校。
24日 苏联人进入我国领土三道洞子与四道洞子之间的牙古尼小站(散沟站),增添兵
房2所,每所约容20余人。苏联在此站驻有护路军20余人。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致督办吉
林军务善后事宜公署,应向“驻哈苏联领事严重交涉,以保疆界而重主权”。
△ 陈为人主持的中国共产党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会上,陈为
人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通过了《我们在满洲的政纲》、《满洲工人运动决议案》,确
立了“随时随地举行斗争与暴动”的政策,成立了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陈为人任书记兼
宣传部长,吴丽石任组织部长兼农运工作,胡步三任军委书记,张任光任团省委书记,韩慧
芝做妇女工作,王立功做工运工作。
本月 哈尔滨特别市市区人口调查,共342772人,其中中国人274369人。
△ 胡步三离开哈尔滨到奉天。中共满洲省委派王立功到哈尔滨任北满地委书记。不久
,杜继曾继任。
11月
7日 东省特别区当局以“宣传赤化”为名,取缔东省铁路流动图书馆。
14日 哈尔滨昌盛商号本日午前派柜伙及护勇5人赴道里取款。午后3时,突有俄匪3人,
将所带之款哈大洋39179元5角9分及护勇枪支一并抢去。23日,俄匪在秦家岗八杂市被特警围
捕中击毙2名。
20日 日本人、朝鲜人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荒地种植水稻,获利甚丰,张焕相
等亦组织惠民公司,雇直、鲁难民在该地种植水稻。
22日 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以“宣传赤化”为名,搜查中东铁路中央医院,逮捕格
里西莫夫。
29日 杨宇霆代表张作霖向外报记者声明,满蒙交涉停顿后迄未续议;葫芦岛开港及打
通路建筑,并无英国投资;日向美借款侵略满蒙及美日互相让步解决无线电台案,中国不认
有效。次日,日使芳泽加以反驳。
12月
1日 东省特区教育厅与苏联订立学务协定5条,规定全路苏联子弟学校之管理与教授,
须依中国现行学制及地方法令办理,并将路局学务处裁撤,完全收回教育权。
△ 中共满洲临时省委创办《满洲通讯》。
2日 东省特别区发表布告,不承认中东路地亩处授予外国人之借地权。翌年2月9日,英
、美、日、法四国公使向张作霖提出抗议。
7日 日本人在朝鲜煽起排华暴行。至19日,华侨伤亡1000余人。
10日 黑河20多个汽车行签定合同,组成“黑河合组汽车行”。将30多辆汽车“分班轮
流行驶”。
13日 哈尔滨——富锦,哈尔滨——佳木斯间开办长途汽车。
15日 哈尔滨各戏园抗议苛捐杂税,一律停戏,酿成罢演风潮。
△ 东省特别区地亩管理局发布第50号布告。废除原俄文地亩契约,另行登记,改发中
文契约。同月20日又发布第51号布告。21日,哈尔滨日本商工会议所召集紧急会议,商议对
付这两个布告的办法。
16日 侨居东北的30万朝鲜人推举代表向东省当局请愿入籍,日使芳泽请北京政府拒绝
其入籍要求。
20日 《龙江益时报》今日在齐齐哈尔复刊。该报创于民国15年(1926年)底,出版未
及两月因肖云峰社长被传押而停刊。民国17年(1928年)12月28日呈准改为《龙江公报》。
该报以宣扬文化,补助社会教育为宗旨。
本月 哈尔滨各公立、市立、路立学校统一称为东省特别区区立学校。
△ 苏联在哈尔滨的远东银行停止营业。
本年 中东铁路之职员2780人中仅有中国400人,中苏双方人员平均任用原则未能执行。
△ 夏,哈尔滨孔教会成立,推增韫为名誉会长,汪孔才为理事长。
△ 吉林、密山、索伦设立无线电台。
△ 东省铁路公司理事会审定哈尔滨上下水道建设方案,总经费预定85万金卢布,分为
5年施行。
△ 哈尔滨房租暴涨,商号因无法支持,倒闭者达2/3。
△ 本年,在哈尔滨失去国籍的白俄为30322人,苏籍侨民为25637人。总计55959人。
△ 本年统计,哈尔滨市有公、私立的图书馆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