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民国17年)
1月
1日 朝鲜独立党在海林县距离山市站30余里之旧街玄浩俊家开会被破获。
10日 因哈大洋毛荒,松花江水暴涨,哈尔滨物价大涨,米、面、油、盐等涨价尤甚,
“社会生活顿起恐慌”,滨江道尹蔡运升出示布告严禁抬高物价。
△ 《松浦日报》创刊,经理人孙竹亭。
11日 哈尔滨官员、警察到赛马场摘下日本国旗,插上中国国旗。日本驻哈领事八木就
此向特别区行政长官提出“严重抗议”。
17日 张作霖决定张作相与日本签定“满蒙五路”承包合同。并提出三项条件,要求日
本承认:(1)在一定时期内,日方应严守秘密;(2)各线不能同时动工;(3)政治上要取
得联系。
△ 东省特别区当局重申不准外币流通。
20日 吴俊升率马、步、骑、炮各队由奉天出发督剿大刀会。25日抵通化城。30日分饬
齐恩铭督办及各旅团分路向“匪巢”进攻。战5昼夜,将通化临江县红土崖一带1260名大刀会
众杀死,并杀为首法师10名。
本月 中共北满地委撤销,成立中共哈尔滨临时县委,隶属满洲临时省委,杨乐任书记
。
△ 本月 末至2月初,中共满洲临时省委在奉天召开东北地区党员第二次代表大会。大
会总结了满洲临时省委成立以来的工作,确定了今后的主要工作任务。选举陈为人为临时省
委书记。
△ 黑龙江省财政厅规定:官荒和民荒第一年按承垦田亩数量的1/3缴税,第二年按2/
3缴税,第三年则如数全缴。
2月
1日 朝鲜拥护侨满同胞同盟会李图运等2人到哈尔滨,调查“东省苛待鲜人事件”。
9日 英、美、法、日四国驻京公使以中苏新订中东铁路地亩办法,取消旧租约,不得转
让于有治外法权外国人等规定,“违背尊重外人权利宣言”,向张作霖提出“抗议”。11日
,驻哈尔滨外国领事团亦就此事向东省特别区当局提出“抗议”。
△ 吴俊升“讨伐”大刀会后返奉,本日发表谈话:以通化为中心的大刀会,其数达70
00人,抵抗官兵者已大部被击毙,后事由清乡督办齐恩铭办理。
2月初中共满洲临时省委协委刘湘益(刘立明)在长春被捕叛变,供出临时省委机关及吉
长、关东、哈尔滨县委机关及党的主要负责人,使吉长、关东两县委遭到破坏。
12日
张寿增与苏联驻黑河领事签订黑龙江、乌苏里江航行新约。
16日
东三省临时筹济总局在奉天设立,专办东三省筹款事项。5月6日成立黑龙江分
局。总局和分局分别于6月15日和30日停办。
△ 北京商会挂牌,奉票每元仅值3分6厘。北京政府派张焕相为哈尔滨各银行监理官,
速筹奉、哈两地银行现款,救济奉票。
20日 中共满洲省临委发出《通告第十号——为刘湘益的反革命供词》。省临委决议,
要求全体党员要从刘湘益叛党事件中吸取教训,增强党性,加强党的秘密工作。省临委决定
撤销刘湘益省临委执委,开除其党籍。
本月 瑞士天主堂在齐齐哈尔设立仁慈医院。
△ 东省特别区接管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改称东省特别区区立工业大学。
3月
1日 根据东北航务局董事会决议,取消修船课,以航运局和江运部原江北船坞及机器厂
为基础,成立东北造船所。
5日 哈尔滨各法团具呈东省特区长官公署,指责汇丰、花旗、朝鲜等外国银行操纵金融
、压迫哈券,致使哈券一元仅值金券6角3分,月余以来,商民损失500万元以上,吁请公署严
加取缔。
7日 张焕相召日、苏代表,开三方会议,议决跑马场一部分仍做国际赛马场,另一部分
划归东省特别区,改称东省特别区第二体育场。
9日 中共满洲临时省委发出秘密工会章程。
△ 哈尔滨绅、商、政、学、警、报各界在道外商会开会,讨论整顿金融办法,成立哈
尔滨整顿金融后援会,会长刁荫棠,副会长穆文焕。
12日 哈尔滨东亚无线电电报局开始与欧美各地通讯。23日,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八木
提出抗议。
21日 中东铁路公司组织哈大洋问题特别委员会,伊兹买洛夫、达尼列夫斯基、范其光
和刘泽荣为委员。24日,中东铁路公司支付理事会存款1400万元,整理哈尔滨市金融。
25日 东省铁路督办吕荣寰令东省铁路管理局撤销地亩处。
本月 哈尔滨青年会发起成立哈尔滨青年会童子四育(德育、智育、体育、群育)养成
团。
4月
3日 富锦县去秋冰雹为灾,收成税减,十室九空,各乡向粮商预售大豆农户100余人因
无力交豆,进城找农会、县署,并请在县街新泰栈院内设立“全境欠债农民临时办事处”。
县署将为首代表沈秀涛、王永富、李雨臣等人逮捕。
10日 国民党4个集团军同时向奉军和直鲁联军进攻。12日,张作霖急调吉林军队入关,
满铁拒绝以南满路运送军队,吉军徒步南下。
14日 东省铁路护路军总司令丁超致电东省特别区长官公署称:以赵相东为首的武装,
接受苏联供给,在横道河子一带扰乱哈绥线,并破坏海林附近的铁桥。
26日 东省铁路督办公所改为督办公署。
下旬 日本向张作霖提出“满蒙”6大铁路先修吉会、吉(林)五(常)、延(吉)海(
林)、长(春)大(赉)4线之要求,张未承诺,日奉交涉陷于僵局。
本月 中共满洲临时省委召开第二次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选陈为人、吴丽石、金红(
唐宏经)3人为临时省委常委。
△ 中共中央派龚饮冰、何松亭、杨之华等来哈尔滨建立交通站,负责护送各地去莫斯
科参加中共“六大”的代表。本月中旬到5月末,瞿秋白、周恩来、李立三、邓颖超、罗章龙
、李文宣等全国各地代表20余人先后经哈尔滨赴苏参加中共“六大”(会后归国,不少人曾
在哈停留)。
△ 哈尔滨特别市政局统一度法,以公尺、公斤等为长度和重量单位。
△ 东三省官银号、交通银行、中国银行、边业银行、广信公司代表在奉天省城开会,
决定将各行发行的哈大洋券收回3成,计收回1170万元。
△ 黑龙江省公布征收商业牌照捐变通办法,10月1日起实行。
5月
1日 中共中央给满洲临时省委写信,纠正省委所拟定的利用大刀会等举行武装暴动,夺
取政权的盲动主义方针,认为“在现时,绝对不应幻想满洲可以举行总暴动”。
2日 日本关东军向日本军部建议排除张作霖,“树立能顺应帝国要求的新政府”,宣布
满洲“独立”。
3日 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挡国民党军北伐,出兵侵占济南,大肆屠杀中国军民,造成“济
南惨案”。
4日 哈尔滨房租陡涨,竟有一日内连增3次者,商民倍受其苦,有152家商民联名呼吁“
取缔增涨房租,以维民艰”。
6日 吉林省长公署令滨江道尹,密防苏联探险队考察中国各地。
8日 本发出《维持满洲治安宣言》,宣称“满洲之治安维持,帝国最为重视”。
9日 张作霖发表通电,吁请国民党停战息兵。
10日 滨江镇守使令严行查禁在茶馆、烟肆妄谈国事。
13日 张作霖在中日《满蒙新五路协约》延海、洮索两路承筑合同上签字。15日,又令
代理交通次长赵镇在敦图、长大两路承筑合同上签字。规定签字后3个月内动工。吉五路未签
。
14日 吉林督军、省长公署发布布告禁止学生干预政治。
14日—16日 滨江县教育界要求增加工资,举行罢课,并拟订“罢课公约”。
15日 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训令哈尔滨交涉员,转发驻元山副领事馆关于在东省的
朝鲜人国籍问题的报告。报告强调“抱定不出日籍,不准入我国籍之政策”,以解决其双重
国籍带来的问题。
16日 哈尔滨下霜,创哈尔滨历史上终霜最晚纪录。
18日 日本向中国南(蒋介石)北(张作霖)两政府发出《觉书》。声称“当战乱波及
满洲时,帝国政府为维持治安,将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措施”。
21日 中东铁路哈尔滨站开始发售哈尔滨——柏林以及哈尔滨到其他国外大城市客票。
△ 哈尔滨大中学校学生成立“哈埠学生济案后援会”,抵制日货。学生开始臂缠黑纱
,哀悼死难同胞。
22日 哈尔滨各中学师生对日本出兵山东,日本同张作霖签订《满蒙新五路协约》万分
愤慨,发起“追悼山东死难者”反日大会。29日,《滨江时报》载,“济案发生,各学校学
生莫不宣讲游行,发表通电,藉以唤起民众,表示爱国热忱”。
29日 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令:“从严取缔学生轨外行动”,“不准有集会事情”。
30日 东省特别区以“军事方殷,需款之亟”,再次加征“卷烟吸户捐”10%。
△ 张作霖主持北京政府最高紧急会议,最后决定向关外总撤退。
下旬张作霖向日方提出,因不再与国民党军队作战,不需补充军费,要求取消《吉敦铁
路延长垫款合同》,日方大为恼火。
6月
1日 东省特别区动工兴建区立图书馆(现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地址)。
2日 张作霖发表返奉通电。3日晚上,日使芳泽逼张作霖正式签署“日张密约”(郭松
龄反奉时私订的),张拒不接见。深夜,张作霖秘密乘火车离北京返奉。4日晨5时27分,在
奉天附近的皇姑屯,张作霖所乘专车被炸。吴俊升等人当场死亡,张作霖受重伤后,也于当
天死去。为掩人耳目,奉天当局对张死秘而不宣。
5日 镇威上将军公署电令第十八师师长吴泰来(吴俊升之侄)暂代黑龙江督办职。由于
“时局不靖”,吴泰来在省城齐齐哈尔设立黑龙江军警联合办事处,吴泰来、刘德权为处长
。
7日 日张学良秘密返抵奉天,阎锡山派在北京的奉军将领于珍、邢士廉返奉,劝张学良
服从国民政府,以政治方法解决东三省危机。
18日—7月10日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出席大会的中共满洲省
临委代表是唐宏经、张任光、于治勋、王福全、朱秀春。大会提出:中国革命现阶段的性质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当前的政治形势是处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
是争取群众,准备起义,并批判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特别是盲动主义错误。
19日 奉天方面宣布张作霖死讯。张学良通电就任奉天督办。同日,张学良遍访驻奉各
国领事及关东军司令村冈长太郎。
△ 吕渔等组办《龙沙画报社》。
20日 奉天当局令护理黑龙江军务督办吴泰来调任为三、四方面军骑兵集团军军长,“
所有黑龙江军务督办一职派万福麟代理”,25日,万福麟到职视事。
△ 张学良发表《致奉省各县父老宣言》,宣布:一、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二、与友邦
讲求外交亲睦;三、整顿军政,厉行兵农政策;四、提倡实业,改革政治;五、制度规章,
归于公决。
21日 东三省省议会联合会召开紧急临时大会,当场议决推举张作相为东三省保安总司
令,张学良为奉天省保安司令,万福麟为黑龙江省保安司令。由于张作相“一再回辞”,准
其辞去总司令一职。
22日 哈尔滨特别市政府组织法公布。
23日 张学良在奉天省城召开东三省军民联席会议,议决东三省不改换旗帜,令前线奉
军主力在山海关一带坚守。
27日 嫩江县第四区,今日午后6时起降大雨,连续两个多月,忽阴忽雨,直到9月8日,
“天晴未雨者仅20余日”,大烟只有二成,小麦、大麦有五六成,谷子、糜子有二三分收成
。
本月 中共满洲临时省委发表《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满洲告同胞书》,号召人民打
倒日本帝国主义、军阀和国民党。
△ 东三省临时筹济总局决定征收“粮币交易”临时佣金,增加卷烟、酒、肉、火柴、
糖等各种临时用户捐。
△ 据统计,侨居哈尔滨日本人1083户,男2037人,女1736人;朝鲜人355户,男777人
,女714人。
7月
1日 张学良发表通电,表示决不妨碍南北统一,并请速开国民会议。
2日 东三省议会“咨举”张学良出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奉天保安司令。张学良于4日
就职,张作相、万福麟任副司令。
△ 张学良密电南京政府,谓易帜必行,但环境困难,暂缓实行,并请南京勿再进攻奉
军。
10日 万福麟就任黑龙江省保安司令职。
△ 张学良派代表见蒋介石,蒋提出东三省须先行易帜,实行三民主义,余事再请示国
民政府,同时建议热河先行易帜。
16日 《滨江辰报》创刊。
17日 东北三省议员大会通过《东北各省区临时保安公约》12条,规定“东北各省区之
主权属于人民团体”,东三省省议会联合会为最高立法机关。“东北各省区为谋政务发展,
设立东北临时保安会,处理各省区一切重要政务”。
19日 东北三省议员在奉天召开东北临时保安委员会成立大会,推举张学良为会长(委
员长)、袁金铠为副会长(副委员长),“凡东北省区所有内政、外交重大问题,悉由保安
会合议公开,以符民治之原则”。
△ 热河保安司令汤玉麟宣布改悬青天白日旗。
△ 日 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向张学良面交警告书,反对易帜,愿以武力与财力援
助东三省,对抗南京国民党政府。
20日 东北临时保安委员会委任常荫槐为黑龙江省省长。常8月1日抵黑龙江省视事。
22日 东三省原定本日易帜,因日本反对而推迟。24日,张学良致电蒋介石,陈述因日
本武力压迫不能易帜之苦衷。
△ 中共满洲省委统计,全满党员由3月间的250人降为185人。
23日 黑龙江彼岸黄河(即结雅河)上游马扎诺木地方谢列木扎河水涨35英尺,淹没两
岸50余村。黄河暴水泄入黑河,我岸小黑河、常发屯一带水深丈余,房屋全被淹没。黑河至
奇克特间31屯被淹。
25日 中苏《中东铁路与洮昂铁路立体交叉协定》在哈尔滨签字。准予洮昂路架设高桥
横越中东路,修至齐齐哈尔。作为交换条件,中东铁路局获得安(达)拜(泉)线之修筑权
。至此,三年来东洮跨线之争获得解决。
△ 呼玛夏至以后霪雨为灾,狂风暴雨,兼夹冰雹。今日呼玛尔河下游山洪暴发,河水
陡涨2丈有余,地尽淹没,“人民登屋呼救”。自呼玛至佛山被淹有50村屯,3000民户,150
00人受灾。
本月 哈尔滨市吉林省立六中进步师生在中共党员楚图南的支持下,创办《烂星》月刊
(后改为周刊)。
△ 黑龙江重新修订税则,分出产、销场两税。生产税按价每元征大洋2分5厘,由卖主
缴纳,交税之后,不再重征,出境捐亦行停止。
△ 哈尔滨道里中国大街正式更换街牌,改称中央大街。
8月
1日 东三省交通委员会调常荫廷为呼海、齐克两路总办。
3日 黑龙江保安司令部今日任命石青山兼任安泰镇守使。8月4日命令将绥海镇守使署撤
销,改组为安泰镇守使署。前绥海镇守使梁忠甲于16日向石青山移交完毕。
4日 张学良公布东北各省区临时保安公约。
5日 张作霖葬仪在奉天举行。
8日 日本田中内阁派前任驻华公使林权助到奉天,阻挠张学良易帜,并以出兵奉天进行
恫吓。
9日 黑龙江省保安司令部免去张明九所兼海满警备总司令部职务,委梁忠甲兼任海满警
备总司令。
△ 日 本政府制定了《对华政策要点》,叫嚣为了维持东三省的“安全”,日本“应
有不惜牺牲的决心”。
12日 哈尔滨发生日人私运大批军火案。
13日 美国驻华公使马泰瑞到奉天,支持张学良及早易帜。
14日 中共中央发出给满洲临时省委的信,批评过去工作中的错误,指示加强工农群众
工作,开展农民运动。
15日 内蒙青年党请求将呼伦副都统公署改为委员会制,副都统贵福(胜福之子)将前
来交涉的代表悉行囚禁。青年党集合1500余人谋攻都统公署,并拆毁了一段中东铁路。17日
,内蒙青年党攻占海拉尔,占据都统公署。万福麟等部援兵赶到,经激战,青年党向西北
败逃。19日,中东路西段交通恢复。后称为“呼伦贝尔事件”。
18日 三江闽粤同乡会在哈尔滨创办文明书社。
20日 呼海铁路公司改为呼海铁路工程局。
△ 齐克铁路工程开工。路线占地行将勘测完竣,令线路所经之龙江、克山、讷河、依
安4县局协助购地委员调查购地事项。
本月 中共满洲临时省委成立职工运动委员会。
△ 中共满洲省临委常委吴丽石到北满巡视工作。吴丽石到哈后,召开哈县委执委会议
,对县委书记李纪常及县委工作缺乏集体领导的错误提出批评,提出必须派得力同志充任县
委领导。
9月
3日 奉天军事会议结束。议决:张宗昌下野,奉方发给直鲁军遣散费;如不服从遣散,
即配合白崇禧部夹击之。张学良即派何丰林赴滦洲,向张、褚发出最后警告。奉方第三、四
方面军亦奉命开赴昌黎、滦洲,以防直鲁军东窜。本月下旬,直鲁军战败遣散。
6日 东省特别区当局以“教育经费不敷分配”为由,削减小学教员薪金2成。全区教员
推举代表要特区长官收回成命。
12日 中东铁路哈尔滨第一松花江大桥开始大修,承包人斯阔达。
13日 泰来县河水出槽,蔓延到城北10余里之前德门山一带,沿河附近村屯田地均被淹
,水深约半尺多。县城北哈尔葛江桥北道被淹,火车停驶。
14日 在哈尔滨成立东北水道局,储镇任局长。
18日 张宗昌余党以哈尔滨为根据地,组织自治军,预谋起事,事泄被捕。
19日 滨江市政公所创办《滨江市政周刊》。
24日 奉方与呼伦贝尔代表在海拉尔达成妥协:奉方承认蒙旗自主,奉军撤至满洲里,
都统费增至20万,参加此次运动之蒙人不予追究。本日,青年党首领郭道甫通电下野,此事
件初步解决。
本月 中共满洲临时省委召开东北地区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贯彻中共“六大”决议,
共21人参加会议,代表东北25个地方230名党员。会议听取了周恩来关于“六大”精神的传达
。会议批评了过去盲动主义错误,规定了今后主要任务是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斗争中争取群
众,准备革命高潮的到来。大会通过《关于接受全国党第六次决议案的决议》、《政治党务
决议案》和《农民决议案》。正式成立中共满洲省委,选陈为人为书记。
△ 黑龙江省公布沿边各属荒地开垦试办章程。
△ 绥滨县入秋后阴雨连绵,松花江、黑龙江水溢为灾。沿岸灾民136户,被淹田地186
9垧,倒房100余间。
10月
1日 黑龙江军官养成所改为东北讲武堂黑龙江分校,万福麟任分校监督。
8日 国民党中常委会通过蒋介石为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同日决议任张学良
为国民政府委员。9日,东三省保安会开会,决议张就任国民政府委员,易帜事同时进行。
11日 在奉天参加国庆阅兵式的哈尔滨各团体代表致电张学良,要求拒绝日本修筑五路
,发起了抗路运动。17日,哈尔滨各团体向吉林省各法团发出通电,呼吁拒绝日本修筑五路
。
△ 北平消息:本年日本已有166个团体,6188人赴北满“视察”。
19日 张学良派炮兵司令邹作华办理兴安屯垦事宜。26日,黑龙江省长公署训令称:炮
兵第一军补充第一、二团及补充第一大队已准备齐车辆,日内即行开赴索伦进行屯垦。该团
、队的训练事务已划归兴安区屯垦公署筹备处办理。
28日 东三省军缩会议自23日至今日结束,决议裁兵10万人,垦殖实边;维持保安司令
政治制度,至不得已时以不设国民党党部为条件易帜;东三省税款自征自用。
30日 东三省路权保持会代表向张学良、张作相提出坚拒日本要求,罢免吉敦路局长赵
镇。
本月 苏联驻哈尔滨新任总领事梅利尼科夫到职。
11月
1日 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勒令《莫尔瓦》俄文报停刊。
月初中共哈尔滨临时县委改组,书记任国桢。
3日 哈尔滨商学各界人士在道里商会集会,组织“哈尔滨市民抗路联合会”。该会以“
唤起舆论,援助政府保持路权,排除外人侵略”为宗旨。到会各界代表130余人,选出委员1
6名,分为交际、总务、宣传、组织4个部进行工作。
4日 宾县中学生派代表4人到该县“星期日教学研究会”表示反日护路。该县各职教员
及法人团体联合草拟文稿,提倡全国一致集金筑路,以为抵制。
5日 中共满洲省委、团省委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满洲路权,联合发表《对时局宣言
》,号召全满洲的工、农、学、商联合起来,力争路权。
△ 哈尔滨工大、法大及各中学学生约2000人为收回吉敦路举行游行,游行学生手持“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旗帜,高呼口号,散发传单,并到日本驻哈领事馆示威。
6日 哈尔滨总商会、哈尔滨市民抗路联合会分别致电东省特别区长官,反对日本人劫夺
吉林——会宁,长春——大赉路权。总商会电文说:“我国民一息尚存,誓群起而为外交后
盾。”
8日 吉林省公署查禁学潮。责成各校长对职、教员及学生中“主谋者”开列姓名“呈候
核办”,对“附和者立予开除”,并将学生联合会、职教员会等“即日解散”。
9日 “在东省韩人运动协议会”散发《我们最亲爱的中国父老兄弟》传单,号召共同打
倒日本帝国主义,夺回吉敦路延长线。
△ 哈尔滨大中学校学生数千人反对日本劫夺路权,再次举行示威游行。示威学生遭到
滨江县知事及警察厅厅长亲率军警四五十人前来阻挡,双方发生冲突。学生重伤8人,轻伤1
40人,有43人入院治疗。警察亦有3人受伤。酿成“一一·九”事件。
△ 齐齐哈尔700余人到日本领事馆进行护路示威。
△ 宝清县各商罢市,抗议税局勒索,要求不使私帖。官方以商会会董傅宝善“主使罢
市”、“漏税抗查”,加以逮捕,使罢市失败。
10日—11日 昂昂溪站学校的全体教员及学生上街游行,反对日本侵略吉敦路权。安达
站特别区立各校男女学生与市民联合举行“保持路权抗工会”游行示威。
13日 由于“一一·九”事件,张焕相被免去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职务,张景惠继任(
11月19日到任)。
△ 依兰由第五师范主动联合各校,组织学生联合会,私立育英学校因未准学生加入学
联,致被捣毁门窗。次日,依兰道尹王宝善会同镇守使勒令解散学联,依兰保路学潮因而平
息。
19日 黑龙江路权自主会为声援哈尔滨学生爱国正义斗争,呈吉林省长称:“此次日本
强筑我长大,延长我吉会,欺侮我官府,侵占我土地,稍具爱国热忱,无不发指。”“乃滨
江道尹蔡运升、警察厅长高齐栋、县知事李科元,抑制学生爱国运动,使警察擅自开枪”,
“击伤爱国学生不下三百余人”,实属罪大恶极,应依法处以死刑。
△ 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局长何玉芳就职视事。
22日 黑龙江省议会“代表全省民意”,通电全国,反对日本修筑东省五路。
△ 齐齐哈尔成立《黑龙江省民声日报》。12月26日,改为《黑龙江民报》。
24日 吉林省长训令滨江道尹,对11月9日哈尔滨学潮办理不善的滨江县知事李科元、滨
江警察厅长高齐栋各记过一次。
本月 东北军进行整编,取消军师制,实行群旅制。野战军称国防军,步兵编为27个国
防旅,骑兵编为6个旅,炮兵编为3个旅。地方军称省防军,黑龙江省军队编为步兵3个旅。吉
林省军队保持师旅旧制,暂不改编。保安司令部旋设主管军队之军令、军事两个厅,王树常
任军令厅厅长,荣臻任军事厅厅长。
△ 黑龙江省学生联合会发表《反对日本建筑吉会、长大两铁路宣言》。号召“同胞奋
争路权,拒绝五路之建筑,施行经济之绝交,以挫彼帝国主义之野心”。
△ 吉林省旅平同乡临时拒日筑路会致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吉黑二省保安司令、奉吉黑
三省省长、各长官、各法团、各报馆陈请拒绝日本筑路要求。
△ 东三省旅平铁路大学同乡会发表拒日筑路宣言,内称“宁血满龙江,尸积长白,而
路权决不让”。
△ 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查禁俄文《十字路》杂志。
△ 本月来哈尔滨的直、鲁难民计279人。
△ 据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调查,侨哈日本人3867人,朝鲜人1489人。
12月
1日 黑龙江保安司令万福麟委任马占山为黑龙江省剿匪司令兼骑兵第十二旅旅长,马于
今日抵呼兰就职视事。
△ 日本政府暗中组织“满洲开发队”,利用朝鲜亲日分子,创设开发队事务所,收买
或租地耕种,每户发小枪1支,朝鲜人与华人纠纷时日本以保护朝鲜人为名,乘机进攻。并派
郑安立为哈尔滨开发队长。
5日 青冈县通肯河两岸149户6780余垧庄稼因秋涝被淹,颗粒无收。
6日 邢士廉、王树翰携蒋介石致张学良亲笔密函离沪返奉。蒋允对外由中央办理,东北
内政由现职各员维持,应即易帜。
7日 绥(化)海(伦)段铁路竣工,至此,呼海铁路全部建成。15日,全线通车。
9日 侨居哈尔滨的俄国人结成不乘市内电车同盟(罢乘达3日)。
10日 东北海防航队成立,张学良、沈鸿烈分任正、副司令。
14日 洮昂铁路昂昂溪—齐齐哈尔段竣工,本日开始营业。
22日 东三省交通委员会派东三省电政监督蒋斌收回中东路“哈尔滨中央电话局”,改
为哈尔滨电话总局。
23日 中共满洲省委遭到破坏,陈为人、吴丽石、唐宏经、王鹤寿、李振岐等12人被捕
。中共中央获悉满洲省委被破坏的消息后,当即责成正在东北巡视的中央特派员刘少猷负责
恢复满洲省委工作。
24日 米春霖任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处长,金荣桂去职。
△ 逊河稽垦局改为设治局,杜含英为设治员。
27日 齐齐哈尔市政公所改称市政局。翌年1月,市政局正式成立。
29日 东三省易帜。张学良等通电全国:“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
政府,改易旗帜。”张学良一再建议国民政府定本日为国民党统一中国纪念日。
31日 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作相、万福麟为副司令长官,翟
文选、张作相、常荫槐、汤玉麟为奉、吉、黑、热省政府主席。1929年2月4日皆在沈阳宣誓
就职。
△ 南京政府任命常荫槐、马景桂、庞作屏、潘景武、高家骥、陈耀先、孙润庠、李彭
年、孙炳文、宋文郁、万国宾为黑龙江省政府委员,并指定常荫槐为主席。
本年 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东北到哈尔滨。
年末谢觉哉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分到奉天考察东北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