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36年(民国25年)

1月 1日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东北反日总会及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一、二、三、四、五军 军长名义,为援助国内学生抗日运动,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政策,向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侨 发出紧急通电,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伪满撤销北满特别区,其原属地(海拉尔、满洲里除外)分别划归相邻各旗、县、 市。 3日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一师二团与第三军一部在方正县猪蹄河伏击日伪军运输队 ,歼敌80余人,缴获许多物资。 4日 伪满公布《法院组织法》。设立哈尔滨、齐齐哈尔等高等法院,下辖地方法院、区 法院。 5日 据《盛京时报》载,全东北人口总数为:30979717人。 9日 成立中共哈尔滨特委,韩守魁任书记,张志恒(张瑞麟)任组织部长,领导哈尔滨 、奉天、大连3个市委,海伦县委及巴彦、呼兰、宾县、陶赖昭4个特支。 10日 北满铁路沿线从去年10月到今年1月10日,黄豆装运量达33万吨。各车站待运的黄 豆22万吨,全部经大连运往日本。 18日 哈尔滨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哈成立。设香坊、一面坡等工厂,生产双星牌、三星 牌、塔牌啤酒(1937年2月将满洲忽布啤酒厂合并)。 20日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与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在宁安县镜泊湖北湖头召开两军党委 特别会议。二军军长王德泰、政治部主任李学忠、五军军长周保中、五军一师政治部主任关 书范出席了会议。讨论了各抗日部队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成立抗日人民政 府和东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等问题。 中旬夏云杰领导的汤原游击队通过一名开明绅士,向守备亮子河金矿的伪军三十八团孟 连长进行抗日爱国教育,在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四军压境情况下,孟连长全连放下武 器,交出两挺机枪和100余支步枪。 21日 日本广田外相提出对华三原则:(一)中国取缔一切排日运动;(二)承认“满 洲国”,树立日、满、华经济合作;(三)中日“共同防共”。并进一步提议“举行日华亲 善提携的谈判”。 22日 哈尔滨火磨公会调查,哈尔滨去年全年面粉生产量为689万袋,比前年(1934年) 增加38%。 28日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汤原游击总队、东北反日民众 救国军、自卫军领导人赵尚志、李延禄、夏云杰、张寿篯(李兆麟)、冯治纲、李华堂、谢 文东等在汤原县吉兴沟召开东北反日联军军政联席扩大会议(汤原会议)。会议响应中共中 央《‘八一’宣言》的号召,决定成立“东北民众抗日联军临时政府”,制定了东北民众反 日联军临时政府政纲,并发表了东北民众反日联军临时政府成立的宣言和通电。为统一军事 指挥,在临时政府军事部下成立“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推选赵尚志为总司令, 李华堂为副总司令,张寿篯为总政治部主任。 29日 伪满密山国境监视队1个连108人暴动,击毙日本军官3人,焚烧军营,退入苏境。 30日 汤原反日游击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并发表成立宣言。军长夏云杰, 代政治部主任张寿篯,参谋长冯治纲。六军下辖4个团和1个保安连,全军共700余人。 本月 中共海伦县委成立,书记王清志。 △ 日本关东军将“讨伐”的重点由南满、东满、吉东扩展到松花江下游、三江平原一 带,增兵向抗日部队进攻。从1935年开始到本年初,日军增加到12个师团、4个混成旅,驻间 岛省的朝鲜派遣军一个师团。另外,还有铁道守备队和伪满国军的兵力。 △ 伪满在滨江、三江、牡丹江、黑河、兴安北省、兴安东省等地区设置森林警察队。 △ 齐齐哈尔吸鸦片烟者6439人,占全市人口的6.4%。 2月 3日 伪满军政部召开全满军管区司令官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第一、二、三、四、五军管 区和兴安省第一、第二警备军、江防舰队等司令官。会议内容主要是充实伪军和进行“讨伐 ”等事项。 5日 中共东满特委书记魏拯民返回东北。途经宁安时,与周保中军长会见,传达共产国 际七次大会精神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关于建立4个省委和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的决定。会见 后,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于2月14日在宁安平房召集会议,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 长周保中,副军长柴世荣。下辖两个师,共700余人。 8日 日本关东军发表去年秋季“讨伐”中被击毙的日本官兵934人。 10日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制定《为建立全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决议草案》。 12日 中共吉东特委组织部长孟泾清被捕(后牺牲狱中),代理书记李范五等转移到苏 联。 14日 据伪满大兴公司调查,设在北满各处的当铺共有120家,资本总金额约500万元。 当铺分布情况:哈尔滨47家、齐齐哈尔16家、宁安11家、佳木斯7家、阿城6家、绥化6家、巴 彦4家,海伦、呼兰、西集厂、富锦、依兰各3家,望奎、拜泉各2家,黑河、庆城、讷河、安 达各1家。 17日 苏联宣布除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外,驻伪满其它各领事馆一律撤销,拒绝伪满增设 驻苏领事馆要求。 20日 以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李延禄、周保中、谢文东和汤源、海伦游击队名义 ,发表《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提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二、三、六各军与 反日联合军第四、五军及各反日游击队,“一律改驵建制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二、三、四 、五、六军以及抗日游击队”。 21日 抗联第五军第二师师长傅显明在密山县黄泥河子与日军战斗中牺牲。 △ 日本增派两个师团来东北。 24日 日本向满洲第四次移民161人移居饶河。 26日 日本爆发“二二六”事件,冈田内阁倒台。 28日 抗联第五军第一师在东京城附近连花泡地区与日伪军发生激烈战斗,击毙日军林 田中佐以下官员70余人,伤20余人,由于日伪军施放毒气,第五军第一师也受到较大损失, 牺牲78人。 △ 抗联第五军与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各一部,将驻宁安县三道河子伪军警备旅第二 十七团第一连解除武装,缴步枪53支,轻机枪两挺,子弹1万余发。该连连长等9人自愿参加 抗联部队,其他人经教育后释放。 29日 日本拓务省北满移民团先遣队175人到达密山。 本月 中共南满省委成立,杨靖宇任书记;中共东满省委成立,魏拯民任书记。 △ 赵尚志率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部向巴彦、木兰、通河、东兴、铁骊、庆城远征 ,开辟新游击区。 △ 抗日自卫军支队郭成率一大队与四军、三军各一部,本月初在松花江冰道上伏击日 伪军“讨伐队”,敌人伤亡80余人,缴获运给养大车90余辆,马300余匹及大量军需物资。月 末,李华堂率部返回江南,将三道河子木营的森林警察队击溃。 △ 汪雅臣所部义勇军在五常县四合台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汪雅臣任军长, 王维宇任参谋长,珠河中心县委派侯启刚任政治部主任。 △ 哈尔滨市人口调查,共463134人。其中中国人387751人,日本人28403人,苏籍780 4人,白俄30539人,朝鲜人6282人,波兰人11000人,希腊人36人,英国人144人,法国人92 人,德国人228人,美国人73人,拉脱维亚人199人,意大利人54人,捷克人126人,奥地利人 31人,匈牙利人17人,荷兰人23人,丹麦人53人,瑞典人21人,塞尔维亚人6人,土耳其人5 人,比利时人8人,葡萄牙人3人,阿尔缅人17人,罗马尼亚人1人,印度人1人,瑞士人3人, 立陶宛人104人。 3月 1日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发布《农村土地代耕条例》,委托反日会等组织为第三军部 队代耕土地,生产费用由该军负担,以确保军需。 △ 伪满军政部发表《特别军事地域规程》,划定黑河省大部分地区为“特别军事地域 ”,共分三个区:第一、第二区属于居民区,第三区加设岗哨,禁止任何人进入。 △ 伪满洲国将警察移交军政部统辖,各市、县警察队均改称为治安队,隶属各军管区 指挥。 6日 抗日军王荫武部队150余人,攻打勃利森林警察所,打死日寇千叶警佐等8人,打伤 10余人。 7日 日本任植田谦吉为关东军司令官兼驻满全权大使。 9日 日本广田弘毅内阁组成。 上旬中共吉东特委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领导人在安图迷魂阵召开会议,决定将东北 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军长王德泰,政委魏拯民。辖三个师,2000 余人。 12日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央驻东北代表”名义发出《给珠河县委、团县委和 三军负责同志信》(称为《中代信》)。提出建立新游击区,建立农村联合战线,对伪军应 呼吁其抗日等策略。同时,发出指示,决定撤销满洲省委,成立吉东、东满、南满、北满四 个省委。 △ 伪哈尔滨特别市市政审议会通过哈尔滨市行政区划,分16个区,即江东、三棵树、 太平、滨江、埠头、新阳、南岗、满家、香坊、中央、东阳、金山、朝阳、富山、太阳、松 浦。, 15日 中共勃利县委在大青沟召集会议。李延禄参加会议。会议决定将东北人民革命军 第四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李延禄,政治部主任黄玉清,参谋长胡伦。中央决 定调李延禄去关内工作,由李延平代理军长职务。 △ 抗联四军二师副师长李学福在饶河大别拉坑召集“九省”、“保山”、“东胜”、 “好胜”、“中山”、“天军”、“北海”、“永远”、“花牙子”等抗日山林队开会,把 这些山林队分别编为该师六、七、八团。 19日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代理政治部主任张寿篯率三、六军百余人攻打汤旺河沟里 老钱柜伪森林警察队,俘虏警察中队长及全部伪警,击毙日指导官,缴获电台1部,步枪百余 支,子弹4500余发,牛马百余头及粮食等物资。 22日 伪哈尔滨市国防妇人会支部正式成立。其成员以伪军和伪高级官员的家属为核心 。 △ 自伪满建立以来,日本人在哈尔滨工业投资额共计11280万元,其中包括水泥、酒精 、啤酒、制糖、制粉、颜料、电业、窑业以及其它酿造业等。 △ 在日本唆使下,德王成立蒙古自治军政府。 25日 抗联第四军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部在李延禄指挥下,攻打石头河子金矿, 毙伤敌60多人,缴枪70余支,子弹1万余发,军马100多匹。战后,李延禄至密山,经苏联转 赴关内。 △ 奉伪满民政、实业、交通部训令,滨江省公署令各县在铁道两侧500米,国道(公路 )两侧200米地域内严禁种高棵植物,“以免匪贼潜伏而阻警备之障碍”。 26日 伪满国务院设立地籍整理局,开始实施为期8年的地籍整理计划,为日本进一步掠 夺和统制农业提供基础资料。 31日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一部在依兰东南头道河子村与日军、宪兵发生激战,击毙 10名,伤敌18名。 本月 中共吉东特委被破坏后,成立了下江、道北、道南特委。下江特委书记朴元彬, 委员崔石泉、郑鲁岩、刘志诚,所属组织有虎林、饶河县委以及宝清、富锦、绥滨等地党组 织;道北特委书记宋一夫、委员于化南,所属有穆棱、勃利、依兰等地党组织;道南特委书 记张中华,委员陈翰章,领导宁安县委和东宁县委。 △ 齐齐哈尔管区人口共计19492户,96359人。 4月 4日 李华堂率自卫军200余人,夜袭依兰城西南角大营、伪军司令部和弹药库,毙伪军 5人,缴迫击炮两门,机枪两挺,步枪百余支和一批弹药。 5日 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于西征途中,在赵尚志的指挥下攻占汤原县舒栾河镇,俘日伪军 100余人、缴枪300余支,拔掉了敌人据点。 8日 抗联第四军第二师攻占饶河县大别拉坑、小别拉坑、关门嘴子和小佳河等地。 △ 据《盛京时报》载:哈尔滨油坊生产量日低,由年初平均日产豆饼3万片降至8000片 以下。全市最大的东济油坊(可日产豆饼4800片)呈休业状态。 19日 伪兴安北省省长凌升等4人,被日伪当局以通苏罪判处死刑。 20日 由金剑啸主编的《大北新画刊》重新在哈尔滨出版。 26日 赵尚志率部200余人进攻阿城县第三区永增源,解除20余名自卫团武装,俘65名。 本月 中共哈尔滨特委决定,将哈尔滨东、西两个区委(道里、道外)合并,成立中共 哈尔滨市委,书记张敬文(张敬生),组织部长张志恒。 △ 中共苇河县委成立,书记于富贵。 △ 日本关东军制定了1936年4月至1939年3月《满洲国治安肃正计划纲要》。“肃正” 重点是滨江、吉林、间岛、三江四省和奉天、安东两省部分地区。具体规定了各年度主要肃 正地区和治标(军事“讨伐”)、治本(实行“匪民分离”)的要求,并决定分别设立中央 、地方、警务统治委员会,由关东军宪兵队司令官、宪兵队长、宪兵分队长分任各级统制委 员会委员长。 △ 滨江省开始在山村地区实行“集团部落制”,每集团部落约百户,全省拟定建立集 团部落400处。每部落周围圈铁丝网、筑高墙、挖围村沟,设派出所,出入必持居住证明,企 图断绝抗联队伍与群众的联系。 5月 5日 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7日 伪满民政部发表《地方制度行政机构整备改革要纲》,进一步加强对东北人民的控 制。 9日 日本正式制定《满洲移住农业移民百万户计划》,计划自1937年起,20年内向东北 移民100万户,500万人。 18日 伪滨江省公署在双城、阿城、宾县、珠河、五常等5县成立特别治安工作区,并在 帽儿山设立哈东五县警备办事处,任命日本人野崎警佐为处长,加紧对抗日军民的镇压。 20日 祁致中领导的“明山队”在依兰县二道河子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独立师。师长祁 致中、政治部主任富振声。兵力800余人。 22日 人民革命军第六军长夏云杰指挥部队袭击兴山(鹤岗),击毙日本官吏山口为市 、桥田德次和矿警大队长赵永富。解除伪警队全部武装,其中26人参加革命军。缴机枪1挺, 步枪30支,子弹6000余发。 26日 抗联第五军一部在穆棱北约2公里处,使第十二号列车脱轨,击毙车上日军11名。 △ 《盛京时报》载:哈尔滨市面粉工业日产量4万袋,其较大的厂家有义昌泰制粉工厂 、天兴福制粉厂、中兴福制粉厂、日满制粉公司、裕昌源制粉工厂等。 27日 伪满第四军管区依兰警备司令部改称为三江省地区司令部,更凶残地对抗日力量 镇压。 28日 伪满公布《国税征收法》。 30日 抗联第二、五军政治部联合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修筑“集团部落”,增兵 满洲,武装移民告民众书》,揭露日本侵略东北新罪行,号召民众反对日伪统治。 本月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和第六军在汤旺河沟里创办东北抗日联军军政干部学校。 赵尚志任校长,张寿篯任教育长,侯启刚主持日常校务工作。至1937年6月,共办三期。不久 ,又成立联军电信学校,校长于保合。 △ 唐瑶圃、李大培等人先后到依兰县开展抗日工作。本月,在依兰区委的基础上,成 立中共依兰县委。 △ 抗联第五军副军长柴世荣率留守队和第二军第二师陈翰章部,在宁安烟筒沟伏击一 支伪森林警察队,歼敌一部,缴获步枪30余支,轻机枪1挺。 6月 1日 日本在伪满国务院各部设日本人次长,加强对伪满的控制。 4日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部在依兰县土城子伏击押送劳工的伪警备队,俘虏伪警备 队长金泽等多名,解放劳工300余名。 12日 伪满公布《枪炮取缔法》,严禁东北人民私有武器。 13日 日伪在新京、哈尔滨、齐齐哈尔、奉天、锦州、滨绥线、牡丹江等地进行大搜捕 。中共哈尔滨市委组织遭到破坏,市委书记张敬文、中共党员金剑啸、姜椿芳、王学光及爱 国青年20余人被捕,北满铁路三棵树机务段抗日救国会组织遭破坏,被捕者30余人。日伪军 警在齐齐哈尔教育界、《黑龙江民报》社、学校进行大搜捕,中共齐齐哈尔支部王甄海、王 宪章等32名中共党员和群众被逮捕。 15日 抗联第四军第二师参谋长崔石泉率150余人在同江县头道林子与360余名伪军激战 ,击毙伪军50余人。 29日 中共哈尔滨市交通局主任陈印章任哈尔滨市委书记。 本月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改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军长夏云杰、代理政治部主任 张寿篯,参谋长冯治纲。下辖7个团,1个保安连,共1500余人。 △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四师攻入密山哈达河,活捉伪军团长,缴步枪150支,子弹 10余箱,40多名伪军自愿参加革命军部队。 7月 1日 伪满在牡丹江市设立第六军管区,王殿中为司令。 △ 牡丹江——林口,林口——密山铁路开始营运。 2日 伪滨江省公署召开28个县、旗警务关系日伪官吏联席会议,“确立治安,推行保甲 ”。 6日 伪满文教部召开20名代表参加的满洲基督教派“垦谈会”,并在哈尔滨、齐齐哈尔 、牡丹江设立3个教区。 7日 中共南满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金川县河里地区惠家沟密营召开。会议提出今后的任 务是进一步贯彻抗日统一战线方针与扩大抗日武装力量。会上宣布: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 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共产主义青年团改名为青年抗日救国会。二次党代会后, 召开中共南满、东满特委和抗联第一军、二军主要领导干部联席会议(河里会议),决定将 第一、二军合组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宇、副司令王德泰、总政治部 主任魏拯民(兼)。第一路军下辖6个师,即第一军的一、二、三师,第二军的四、五、六师 。会议还决定把南满和东满党的领导机构合并,统一建立中共南满省委,由魏拯民任省委书 记,杨靖宇、王德泰等13人为委员。 13日 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部攻占东兴县木兰镇,焚毁伪警察署。 15日 上午8时许,图们至牡丹江铁路线大荒沟——庙儿岭区间76公里附近,因降雨而发 生山崩,铁路运输陷于停顿。 △ 抗联第四军一部在代军长李延平率领下,由勃利向宝清、富锦远征,到达宝清莲花 顶子,击退伪警察和大排袭击,在七区展开游击活动。 19日 豪雨,积水冲毁京滨线陶赖昭、团山、蔡家沟等多处铁轨,交通停顿。 25日 《盛京时报》载:哈尔滨市面粉工业开始改用电力生产。全市最大的制粉厂双合 盛,从瑞士、德国购进制粉机21台,使日产面粉能力由5000袋增至1万袋以上。盛泰益、天兴 福、义昌泰及日满制粉厂等,亦筹划改用电力机械。 本月 东北抗联第四军在富锦县收编刘振国、唐青山、“九州”、“中央”、“老来好 ”等几支抗日山林队,并将其改编为抗联第四军第四师。刘振国任师长,朴德山任政治部主 任。 △ 中共下江特委将虎林区委改组为虎林县委,书记徐凤山。同时在虎林、同江县组织 “妇女抗日救国青年团”。 △ 东北抗联第五军和第二军各一部在依兰河口郝家岭同日军230余人发生激战,毙敌1 0人,伤5人。 △ 日本第五次开拓移民1093人,分别迁入密山县永安屯、朝阳屯、黑台等地。 △ 伪哈尔滨特别市公署实施哈尔滨大都市计划,强行收买民有土地。并将阿城、双城 、呼兰3县273村,9256户,65222人扩入哈特别市区计划中。 △ 哈尔滨市公署教育科管辖中国人小学校60所,共280班,教员339人,学生14120人; 俄国人学校9所,共65班,教职员87人,学生2150名。 8月 1日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赵尚志签署通告,将第三军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 三军,下辖6个师。到1937年7月,又新建了七、八、九、十师。一、二、三师活动在松花江 南岸宾县、延寿、珠河、方正、苇河、五常等县;四、十师活动在依兰、桦川、富锦、勃利 、罗北等县;五、六、七、八、九师活动在松花江北岸通河、汤原、巴彦、木兰、东兴、铁 骊、庆城等县。总兵力共6000余人。游击根据地内普遍建立了抗日救国会、妇女会等群众组 织。 △ 伪满文教部令要彻底普及“建国精神”,要以“各族协和与友邦日本一德一心,以 完成王道政治,安定国民生活”为教育之根本目标,完成“王道乐土之圣业”。 8日 日本关东军发表向北满第六次移民计划,拟移万户,分甲种(官行移民)和乙种( 自由移民)两种。移殖地:滨江、三江和龙江省。 10日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制定《满洲国第二期经济建设要纲》。 △ 伪滨江省公署“为肃正国民思想,以奠王道邦基于永固”,召集各县科、局长在哈 尔滨开“国民思想宣传会”。 上旬抗联第五军军部决定,第五军主力部队自宁安东移,在宁安设置留守处。 15日 革命文艺战士、中共党员金剑啸及爱国志士王甄海、麻炳钧、阎达生、王桂华在 齐齐哈尔被日伪杀害。 25日 中国共产党致书国民党,再次呼吁“立即停止内战,组织全国抗日统一战线,发 动神圣的民族自卫战争,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9月1日,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关于 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指出“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中央军 有参加抗日的可能。 27日 抗联第六军一部在夏云杰率领下,与日军高桥、松本两部队在依兰县大磊子地方 发生战斗,歼敌15名。 △ 中共延(寿)方(正)特支书记李秋岳在通河地区被捕,9月3日在通河县城西门外 英勇就义。 28日 抗联第三军第二团同收编的义勇军部队,在宾县虎头山附近的李家大院遭日军松 本部队围攻,发生激战,歼敌50多人,缴重机枪2挺,长短枪39支,弹药两箱。此次战斗后, 该团根据第三军司令部命令,改编为第三军第二师。师长吴兴才,政治部主任关化新。 31日 伪满公布各省公署厅长以上人数:滨江、龙江、三江、黑河省各设省长1人,滨江 、龙江省各设厅长5人,三江、黑河各设厅长3人。 本月 设于五常县背荫河的日本关东军细菌研究所改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扩大规模。 9月 1日 伪龙江省公署指令,自本日起,在省立齐齐哈尔师范学校、省立齐齐哈尔两级中学 校的学生中,实施“兵士教练”。 12日 抗联第二军第五师第四团和第五军警卫营联合反日山林队共400余人,在穆棱县九 站至代马沟使日970军用列车颠覆,敌工兵部队死伤130余人、军马60余匹,缴获大批军用物 资。 13日 日本拓务省移民团第二团第二班100人,由朝鲜清津赴牡丹江,然后去草皮沟、大 青山等地。 15日 伪满实业部于延吉、牡丹江、勃利三个林务署管内敷设总长70公里的森林铁路, 本日竣工。 18日 中共珠河、汤原两中心县委及抗日联军第三、六军党委在汤原县帽儿山召开联席 会议(筒称珠汤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撤销汤原、珠河两个中心县委, 成立上江、下江特委,赵尚志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会主席,冯仲云任省委书记,李福林 任组织部长,张兰生任宣传部长。 △ 谢文东领导的东北民众救国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军长谢文东,政治部主 任刘曙华,参谋长于光世,下编3个师。20日,发表成立宣言。 20日 在反抗日伪军对宁安南湖头和东京城的“讨伐”中,抗联三军五师师长史忠恒率 部颠覆敌军用列车,在与敌激战中,史忠恒不幸牺牲。二军五师师长由陈翰章接任。 22日 为粉碎日伪军对以宁安为中心的绥宁地区军事“讨伐”,周保中率抗日联军第五 军军部东进。本日,在牡丹江九站袭击了日本军用列车,歼灭日军百余人,伪军30余人。 25日 抗联第五军在东进途中于宁安县泉眼头召开二、五军干部会议(泉眼头会议)。 决定周保中率五军军部北进与一、二师主力会合,向穆棱、勃利、依兰、方正一带活动;五 军一、二师和警卫营及二军五师等留守宁安,设立留守处,张中华任主任。宁安县委与东满 各县委合组为道南特委,书记张中华。 本月 为粉碎日伪军“秋季大讨伐”,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决定抗日联军第三军主力向铁 骊、庆城、通北、海伦进行远征。 △ 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陈印章调往苏联,中共哈尔滨特委决定张志恒(张瑞麟)任中 共哈尔滨市委书记。海伦县委书记王清志(王群)调任大连市委书记。大连市委书记张福增 (夏尚志)任海伦县委书记。 △ 建立中共上江特委,赵毅夫任书记,特委机关设在海伦山里。 △ 中共汤原中心县委改为下江特委,书记白江绪。特委机关在佳木斯郊区大马裤。下 江特委下属组织有佳木斯市委,汤原、依兰、富锦、绥滨、桦川5个县委,共有党员400余人 。 △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军长夏云杰,代政治部主任张 寿篯,参谋长冯治纲。军部下辖7个团,1个保安连,共1500人。 10月 1日 伪满在新京设立日满商事株式会社,同时在哈尔滨开设支店,日满商事株式会社统 制钢铁、煤炭及其它重要物资。 8日 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在甘肃会宁之清江驿和静宁之介石铺会师。10日红二方面军 与中央红军在介石铺会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实现大会合,长征结束。 13日 伪满第四宪兵队在哈尔滨南岗极乐寺后面枪杀革命志士80余人。 18日 抗联第六军一部袭击桦川县黑通屯伪警察分驻所,毙俘警察10人。 24日 哈尔滨电波监视局改为哈尔滨无线通信监视局,黑河电波监视局改为黑河无线通 信监视局。 26日 伪满、蒙古在满洲里举行第三次国境会议。 27日 日本驻伪满特命全权大使在给哈尔滨总领事的文件中称,为了限制国境地带居住 和旅行,要求居住在东部国境的东宁、密山、虎林、穆棱、宁安五县的日本人和朝鲜人,必 须与当地人同样,应持有居住证明。 11月 2日 伪满设立满洲轻金属株式会社,并公布轻金属株式会社法,统制轻金属的生产和销 售。 4日 抗联第八军第一师及第二师一部在依兰县团山镇蚂蚁浪地方,同伪军混成第二十七 旅“讨伐队”发生遭遇战,击毁敌迫击炮2门、重机枪2挺,歼敌一部。 9日 抗联第五军一部在依兰县刁翎大盘道设伏截击日军中村守备队40余人,歼敌9名, 余敌逃窜,缴得一些枪弹和物资。 13日 抗联第三军一部在绥棱县城东北,与日军安藤部队之和田队激战,歼敌一部。 15日 抗联第四军第二师在关门嘴子和文登岗之间地方,奉命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 。全军共700余人,编为三个师。军长陈荣久,参谋长崔石泉。第一师师长由陈荣久兼任,第 二师师长李学福,第三师师长景乐亭。 23日 抗联第六军军长夏云杰率警卫战士路过汤原北丁大干屯时,遭伪治安队伏击,身 负重伤。26日牺牲。第六军军长由戴鸿宾代理。 24日 伪满财政部制定火柴专卖制度,12月20日公布《火柴专卖法》。 下旬抗联军第二军军长王德泰率军部及第四师一部,在抚松县松树镇附近的小汤河活动 时,遭敌军600余人的围攻。第二军部队经英勇反击,歼敌近百,王德泰军长牺牲。 本月 西征先遣队许亨植率抗联第三军一师一部在铁骊孙灵阁山附近与“讨伐”的日军 500多人激战,击毙日伪军80余人,击毁重机枪1挺、炮1门、缴获轻机枪1挺,马30匹。 △ 抗联第三军司令部在汤原老钱柜岭西,将政保师、少年连、第一师、第五师各一部 混合编成500余名骑兵部队,在军长赵尚志率领下,自汤原再次西征。 12月 1日 抗联第三军五师100余人为配合该军主力西征,在师长景永安的率领下联合部分抗 日义勇军、山林队一举攻克军事重镇佛山县城(今嘉荫),俘虏伪县长和警察署长,击毙日 军桥本中尉等9人,警察3人,伤俘伪军16人,捣毁敌电台,缴获大量枪支、弹药等军用物资 。 △ 日本和伪满将在东北的日本朝鲜银行支行、正隆银行、满洲银行合并为满洲兴业银 行。由伪满出资1500万元,成为日“满”合办银行。3日,公布《满洲兴业银行法》。 3日 伪满公布《印花税法》。 5日 伪满决定与日本统一标准时间。 7日 伪满协和会发表《排共宣言》。成立“排共特别委员会”,并在东北各地召开“排 共国民大会”。 10日 林口至佳木斯铁路铺轨工程完工。 12日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囚禁国民党要员蒋鼎文、朱绍 良、陈诚等十余人,提出“八项主张”。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去西安参加谈 判。蒋介石被迫于24日接受联共抗日条件,担保内战不再发生。“西安事变”和平解决。26 日,张学良陪送蒋介石等到南京,即被扣留。 23日 伪满公布《国境地带法》,以虎林、密山、东宁、穆棱、萝北、绥滨、同江、抚 远、饶河等县及黑河、兴安北省为国境地带,进行严格控制。 24日 伪满公布《盐专卖法》,决定撤销盐务署和榷运署,有关食盐一切业务均移交专 卖总局及专卖署管理。1937年1月1日在全东北开始实行。 31日 齐齐哈尔伪满陆军监狱发生越狱事件,逃跑103人。 本月 中共哈东特委在苇河成立,书记魏长奎。1937年哈东特委改组,书记张福林,下 属珠河、方正、苇河3个县委。 △ 赵尚志率东北抗日联军第三骑兵队500余人的西征队伍到达铁骊,与六师及一师先遣 队会师。继续率200余人北上海伦。 △ 抗联第五军第一师在师长关书范率领下,挺进到松花江以北,在铁骊、庆城、通河 等地开展游击活动。 △ 日伪军警于本月突然袭击汤原四合村,放火烧毁全村房屋,烧死63人,惨杀40余人 。 本年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军长汪雅臣。 △ 日本关东军参谋部宣布,自1936年1月至12月,被东北抗日武装击毙日本军官兵301 人,击伤769人,死伤合计为1070人。伪军死伤974人。日伪军总计伤亡2044人。 △ 据伪满统计,全东北人口总数为37018607人(内含日本移民105万人)。 △ 日伪本年在东北建立集团部落3370个,加上此前建立的1172个,总共4542个集团部 落。 △ 本年哈尔滨有妓院176家,烟馆56所,鸦片发售所194处。北满共有领照妓院550家, 日本籍妓女多达7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