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初建的人民广播电台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创立和建设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非常重视掌握和
运用无线广播。到新中国成立前,在今黑龙江省区域内陆续建立了4座人民自己的广播电台。
这些广播电台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揭露国民党的阴谋,动员群众发展生产,支援
战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地方广播电台
1945年8月18日,苏联红军进驻哈尔滨市。8月20日,随同苏联红军进入哈尔滨的刘亚楼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接管了伪哈尔滨中央放送局,改名为哈尔滨广播电台。这是在延安
新华广播电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广播电台)之外,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地方人
民广播电台,黑龙江的人民广播事业由此开始。
哈尔滨广播电台使用1千瓦发射机,频率1055千赫,波长284米。刘亚楼亲自领导哈尔滨
广播电台的工作,每天安排和审定广播节目。8月末,刘亚楼把广播电台交由中共东北委员会
委员、中共松江地区委员会负责人李兆麟领导。李兆麟任滨江省副省长以后,广播电台的工
作由省政府宣传兼交际科长张观主管,任命赵乃禾为哈尔滨广播电台台长。1945年10月中旬
,中共滨江工作委员会成立,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在滨江工委直接领导下开展宣传工作。按
照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陈云“搞一个大的宣传攻势”的指示,要求广播电台发动宣传攻势,
揭露“国民党不抵抗‘九一八’失掉东北”,“今天与敌伪合流,发动内战的罪行,启发群
众觉悟”。要广播电台“作长期打算,编制节目,制订计划,使其内容充实”。
当时,国民党进入哈尔滨的接收大员也企图掌握哈尔滨广播电台。国民党委任的哈尔滨
市长杨绰庵曾多次派人要接收哈尔滨广播电台。但中国共产党利用苏联红军和人民军队在哈
尔滨外围驻扎的有利条件,和李兆麟“不理采国民党接收哈尔滨广播电台的要求”的指示,
牢牢地将哈尔滨广播电台掌握在自己手中。
哈尔滨广播电台的节目设置有新闻性节目、领袖文章选播、名人讲演、知识讲座、文艺
节目等。内容主要是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团结、建设的主张。还经常转播群众大会
实况,把知名人士的演讲传播到群众中去。1946年2月23日中苏友好协会会长李兆麟到哈尔滨
广播电台讲演,庆祝苏联红军节。1946年3月8日哈尔滨广播电台举办了《纪念三八国际劳动
妇女节》专题广播,李兆麟将军作了有关妇女解放的演讲,合唱团演出了音乐节目。3月9日
,李兆麟将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3月中旬,哈尔滨广播电台转播了哈尔滨市各界人民追悼李
兆麟大会的实况。3月下旬广播电台举办了《悼念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特辑》节目,介绍李兆
麟将军生平,发表悼念文章。月末,哈尔滨广播电台播出了作为人民广播的第一部广播剧,
歌颂和悼念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的《血染荒原》。4月8日哈尔滨广播电台又转播了中共中央
东北局、民主联军总部和东北各界代表举行的万人追悼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大会实况。通过
李兆麟将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事件,展开强大的宣传攻势,揭露国民党反动派仇恨人民,
阴谋内战的反动本质。从而擦亮了人民的眼睛,动员了整个社会舆论,一致遣责国民党反动
派,同情拥戴中国共产党,使国民党在黑龙江地区处于异常孤立的境地。
1946年4月23日,苏联红军开始撤离哈尔滨。哈尔滨广播电台转播了苏联红军撤离哈尔滨
开跋式实况。同时,苏军将所征用的原哈尔滨中央放送局第一放送所属的功率3千瓦的广播设
备搬运回国。同时,哈尔滨广播电台台长赵乃禾按照党组织的安排,随同松江省政府宣传科
长张观一起撤离至哈尔滨市郊三棵树一带。随后国民党的省长、市长逃离哈尔滨。4月28日东
北民主联军松江军区部队解放了哈尔滨,赵乃禾随军入城。哈尔滨广播电台广播了全市80万
人民欢迎民主联军进城的盛况。5月4日哈尔滨广播电台又转播了哈尔滨市15万人“热烈欢迎
民主联军市民大会”实况。5月中旬,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接管哈尔滨广播电台,由中共中央
东北局宣传部直接领导,并办理了移交事宜。5月28日,根据当时的形势,中共中央东北局指
示哈尔滨广播电台于当晚8时停播,迁往佳木斯,台名改为东北新华广播电台。1947年春,根
据中共中央东北局的决定,又在哈尔滨广播电台原址重建一座哈尔滨广播电台。1947年4月2
0日,重建的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广播。呼号XMHR,频率1280千赫。波长234.4米,发射机功
率200瓦。起初只有一次播音,从早6时50分到上午9时00分,设置了唱片、讲座、时评、通讯
、报道和娱乐节目。7月1日开始增加了晚间播音,时间由18时50分到22时30分。又增设了《
今晚话题》(播出节日来历、名人、人品修养等内容)、《讲座节目》、《小晚会节目》、
《战地通讯》、《国内外新闻》、《本市新闻》、《政令通告》、《广告》等。广播电台还
在哈尔滨市的主要街道安装了有线广播喇叭。4月20日开始播音时,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钟子
云到广播电台祝贺,并做了广播讲话。东北新华广播电台台长赵乃禾兼任哈尔滨广播电台台
长。月底,朱明被任命为哈尔滨广播电台副台长。9月26日哈尔滨广播电台在哈尔滨市道里区
水道街设立服务部,10月2日正式营业,这是人民广播最早的服务部。1947年末,哈尔滨市约
有收音机1万多台。
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东北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1948年1月,东北新华广播电台从
佳木斯迁回哈尔滨,与哈尔滨广播电台合并。哈尔滨广播电台改名为哈尔滨新华广播电台,
成为东北新华广播电台的一部分——对哈尔滨地区广播。1948年5月28日,哈尔滨新华广播电
台用短波频率5880千赫,波长51米,对国内外进行英语广播。1948年12月,东北新华广播电
台迁往沈阳,留下部分设备和人员继续进行哈尔滨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发射机功率1千瓦,
频率1055千赫。1949年1月12日哈尔滨新华广播电台改由中共松江省委和松江省政府领导。2
月上旬,林青任哈尔滨新华广播电台台长。原副台长马皓随人民解放军南下。到4月末哈尔滨
新华广播电台共有工作人员50名,机构有编辑科、播音科、技术科、行政科。1949年5月1日
,哈尔滨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5月15日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增设《俄语
讲座》节目,每星期播出6次,每次30分钟。这是全国解放前最早举办的、有广泛听众的俄语
教学节目。当时的广播节目时间表如下:
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节目时间表
早晨播音(5:00——6:30)
5:00——5:10开始曲《工人歌》、预报当天节目
5:10——5:30新闻
5:30——5:50评论或报道
5:50——6:00清晨音乐
6:00——6:30对时、俄语讲座(星期日为苏联音乐)
中午播音(11:25——12:30)
11:25——11:30开始曲《工人歌》、报告中午节目
11:30——12:00群众文娱活动
12:00——12:20对时、《新闻》
12:20——12:30《工商广告》
晚间播音(18:30——22:30)
18:30——18:45开始曲《工人歌》、预报当晚节目
18:45——19:00通讯
19:00——19:15讲座
19:15——19:30《政令通告》、《社会服务》
19:30——20:00转播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新闻》
20:00——20:30文化娱乐活动
20:30——21:00转播沈阳新华广播电台《东北新闻》
21:00——21:20《新闻》
21:20——21:40评论或报道
21:40——22:00音乐或评剧
22:00——22:15苏联音乐
22:15——22:30本市消息(终了音乐)
1949年6月20日,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使用新的节目表,增加了《职工》节目。《轮回讲
座》的内容为每星期一《通俗科学》、星期二《青年》、星期三《儿童》、星期四《妇女》
、星期五《卫生》、星期六《学术》、星期日《文艺》、《松江消息》。
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非常注意对解放战争进程的报道,随时把解放战争胜利的消息告诉
广大群众。1949年4月24日凌晨,当时称哈尔滨新华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从北平新华广播电
台同南京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广播通话中得知南京已解放,便立即传播了这一特大喜讯(南
京解放是4月23日)。报社也根据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的消息印刷了特大字的“号外”和“快
报”。6月20日至23日,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转播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播送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
东、副主席周恩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录音。7月
1日至6日举办了《纪念“七一”特别节目》。7月7日还举办了《纪念“七七”抗战12周年特
别节目》,转播了哈尔滨市各界群众纪念大会的实况。8月12日到16日举办《纪念“八一五”
4周年特别节目》,转播了纪念“八一五”抗日战争胜利4周年大会实况。1949年9月21日,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开会时,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转播了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播送
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毛泽东主席在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上的讲话录音。1949年10月1日,
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转播了北京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盛况,人们从广播中听到
了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消息。11月末,哈尔滨人民广播
电台为提高干部理论水平,开办了《社会发展史讲座》节目。12月1日使用新的开始曲,在每
天3次播音中,早晨为《太阳一出满天红》,中午为《歌颂领袖毛泽东》,晚上为《你是灯塔
》,全天播音终了音乐是《好地方》。12月末,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改由中共松江省委领导
。
二、东北新华广播电台
1946年5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根据形势发展和战略的总部署,接管了哈尔滨广播电
台,于5月28日晚8时停止广播并将其迁到佳木斯,改称东北新华广播电台。
东北新华广播电台于1946年9月23日开始播音。呼号为XNMR,频率1055千赫,波长284.
4米,发射机功率1千瓦。它采用的是定向天线,桃形电波覆盖面直指西南,使当时还是国民
党统治区的长春、沈阳、天津、北平、邯郸都能收听到它的广播。开播伊始,它就明确宣布
:东北新华广播电台“是东北人民自己的喉舌”,要“担负起为人民讲话之任务”。这是解
放战争期间,在今黑龙江省境内建立的面向全国广播的一座广播电台。
东北新华广播电台的节目设置比较齐全。开始曲:《大路歌》,结束曲:《渔光曲》。
每日固定早、午、晚3次播音,计7小时30分钟。主要节目有《国际国内新闻》、《东北新闻
》、《时事评述》、《名人讲演》、《人民呼声》、《政治与青年讲座》、《广播剧》、《
解放区介绍》等。1947年1月,又开办了《简明新闻》节目。内容紧密结合现实,除了及时报
道解放战争胜利的消息,同时把解放区农民翻身、土地还家、公审恶霸、清算运动、剿灭土
匪、人民参军、支援前线等人民当家做主这一历史性变化作为宣传的主要内容。
1947年10月,东北新华广播电台自装3千瓦水冷短波广播发射机成功并正式投入广播。这
在人民广播技术史上是第一次自己装机功率最大的短波广播发射机,频率7100千赫,呼号为
XNMR。从此,东北新华广播电台开始用中波和短波同时广播。使东北新华广播电台成为当时
解放区功率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广播电台。
1948年1月,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东北新华广播电台由佳木斯迁回哈尔滨,5月28
日正式在哈尔滨开始广播。
在哈尔滨开播的东北新华广播电台节目更加丰富,影响日益扩大。它每天播音3次,共7
小时30分钟,开始曲为《开路先锋》。节目设置除在佳木斯时广播的节目外,增加了《人物
介绍》、《小说》、《诗歌》及各种常识节目。还开办了《对蒋军广播》节目,让放下武器
的蒋军军官到广播电台现身说法,对蒋军官兵讲话。这个节目对于为内战所困扰的蒋军官兵
有很大影响,对加速敌军的瓦解起了一定作用。它办的英语、日语、粤语广播,不仅面对东
北、全国,而且担负起对海外宣传的任务。
东北新华广播电台的《英语广播》,1948年5月开办。每天广播1小时30分钟,设置了《
英语新闻》、《英语评论》、《纪录新闻》等栏目。播音员是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特邀的
英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的朋友阿兰·魏宁顿,还有周砚、周奉墀。英语广播客观准确地
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态势,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戳穿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欺
骗宣传,让世界人民及时了解了中国的真象。这对争取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起了重要作用
。广播电台收到世界许多地方的听众来信。1948年7月《英语广播》改为每天20分钟。
东北新华广播电台的《粤语》节目,办于1948年7月,对象是海外华侨。这是个以新闻为
主体的综合节目,每天20分钟,播音员黄伊华。节目受到听众和有关方面好评,除香港、南
洋外,岭南、上海也都有反映。同时办的《日语新闻》是“供日本晨间收听的”。编辑八木
宽,播音员小松、宫晓珊。
1948年6月末,东北解放区已经连片。为加强对各地广播电台的指挥和管理,6月29日,
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召开部务会议,研究广播电台工作,提出了加强东北各广播电台管理
工作的9项实施意见。东北新华广播电台台长、副台长列席了会议。会议决定“召开东北地区
广播电台联席会议,统一领导,统一方针”。7月7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东北新华广播
电台由东北局宣传部直接领导。同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在哈尔滨市召开了第一次东北地区各
广播电台联席会议,会议提议成立东北广播电台总台。7月9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正式作出《
统一广播电台的决定》,全东北解放区各广播电台统一归东北新华广播电台领导和管理(包
括供给)。同时,东北新华广播电台总台宣布成立。台长罗清、副台长朱明、马皓。它使东
北新华广播电台由一个单纯的宣传部门发展成为具有对东北地区的广播事业领导和管理职能
的机构,这表明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管理体制雏型的诞生。10月19日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长春
,副台长朱明前往长春接收长春广播电台。11月2日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沈阳,4日朱明到沈
阳,接收国民党沈阳广播电台和军中广播电台,建立沈阳新华广播电台,并开始播音。
11月中旬,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夫人李德全于11月2日从欧洲归国抵达哈尔滨后,应邀
到东北新华广播电台对冯玉祥将军的部下刘汝明、刘汝清、孙元良等做广播讲话,号召他们
不打内战,认清前途,弃暗投明。在长春起义投诚的原国民党守城司令官、东北“剿总”副
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于10月25日抵达哈尔滨后,到东北新华广播电台作广播讲话
,呼吁蒋军官兵放下武器,弃暗投明。11月下旬董林任东北新华广播电台副台长。
1948年末东北全境解放,12月5日东北新华广播电台由哈尔滨迁往沈阳,与沈阳新华广播
电台合并。东北新华广播电台于12月25日在沈阳正式播音。
三、齐齐哈尔广播电台
1946年4月23日齐齐哈尔第二次解放后,于24日嫩江省政府秘书长王光伟派洪涛接管了被
国民党劫持的原日伪齐齐哈尔中央放送局的广播设备,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准备建立
人民的齐齐哈尔广播电台。经过紧张筹备,齐齐哈尔广播电台于1946年5月1日开始广播。呼
号为XNTR,波长279.7米,发射机功率1千瓦,频率1075千赫。
开始时隶属于嫩江省政府领导,1946年6月,改由新华社西满分社领导。台名改为齐齐哈
尔新华广播电台,新华社西满分社社长于岩兼任台长。7月又更名为西满新华广播电台,由中
共西满分局领导。呼号改为XNWR。体制为新华分社、报社、广播电台三位一体。仍由于岩兼
任台长。1946年10月下旬,东北局宣传部秘书长王阑西调任新华社西满分社社长,并兼任西
满新华广播电台台长。1947年10月,新华社西满分社撤销,西满新华广播电台又改名为齐齐
哈尔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5月10日,按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的规定,齐齐哈尔新华广播电台
名称改为齐齐哈尔人民广播电台,体制为报社、广播电台二位一体。台长马宗媛、副台长刘
丹华。
齐齐哈尔广播电台建台初期,设有新闻、文艺节目。但播出时间不固定,一般在晚间播
出2小时左右。新闻节目主要是请人讲话、发布政令、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文艺节目
主要是放唱片。后来节目有所改进,播音时间固定。1946年7月,西满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节
目表如下:
18:30——18:40报时、本晚节目报告
18:40——19:00音乐表演或儿童节目
19:00——20:00转播《延安新闻》
20:00——20:20娱乐
20:20——20:30《重要新闻》
20:30——20:50《新华讲座》
20:50——21:00唱片(商业广告或通告)
21:00——21:15朗读(茅盾名著《腐蚀》)
21:15——21:20唱片
21:20——21:45《东北新闻》、《本地新闻》
21:45——21:50呼口号
21:50——22:00次日节目预报、报时
当时广播电台的宣传内容主要是报道根据地建设、解放区土地改革和西满地区人民群众
的生产、生活,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动员人民参军参战,支援解放战争等情况。同
时,文艺广播也比以前活跃,主要是组织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著名演员、书曲艺人直播。
1948年除夕的文艺节目有京剧、歌曲、音乐、秧歌剧、曲艺,一直播到午夜。
1947年2月下旬,承德新华广播电台台长董林率全台人员和机器设备到达齐齐哈尔西满新
华广播电台休整。董林在齐齐哈尔开办无线电技术训练班,亲自讲授无线电、英语和政治课
,还同承德广播电台的日籍技术人员酒井重作共同编译了《无线电手册》作为训练班的基本
教材。这个训练班是人民广播史上第一个技术训练班,这本教材也是人民广播技术的第一本
教材。训练班的学员一面上课,一面在广播电台值班,一面改装无线广播发射机。这个训练
班的学员,有许多人后来成为人民广播的技术骨干力量。
1949年5月以后,齐齐哈尔人民广播电台增加了播音时间,充实了节目内容。这个广播电
台早晨新闻节目成为当地人民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重要渠道。为扩大广播宣传的影响,1948年
春,广播电台在齐齐哈尔市区架设有线广播线路,用150瓦扩大机带动60多只安装在主要街道
、商店、车站等地方的广播喇叭,使市民随时能听到广播。1948年10月20日,长春解放的消
息传到齐齐哈尔市已经是深夜,60只大喇叭一齐向市民报告这一喜讯。顿时,灯笼火把高照
,鞭炮锣鼓齐鸣,全市一片欢腾。
四、牡丹江广播电台
牡丹江广播电台于1947年8月15日开始播音。呼号XMMR,波长295.5米,频率1015千赫,
发射机功率200瓦。牡丹江广播电台是中共牡丹江市委应人民群众联名写信要求而建立的。台
址在牡丹江市西五条路平安街。由于日伪时期的牡丹江中央放送局在日本投降时遭到彻底破
环,筹建工作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进行的。1947年5月3日,中共牡丹江市委责成市委组织
部长陈安带领3个人筹建牡丹江广播电台。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在哈尔滨广播电台帮助下,
终于建成播音。
牡丹江广播电台开始广播时,每天晚上1次播音(17:25——20:30)。节目有新闻、政
令、通告、行情、讲座、音乐等,用汉语和朝鲜语2种语言广播。9月开始转播陕北新华广播
电台节目。1948年4月,延长晚间播音时间,增加了午间播音(11:00——13:10)。随后又
开始转播东北新华广播电台节目。为方便没有收音机的听众收听,广播电台还在市区设置了
19只广播喇叭。1948年8月15日,牡丹江广播电台更名为牡丹江新华广播电台。同时,新闻节
目中增加了战场消息、通讯、评论等。对于战争捷报,接到消息即播,不受节目表限制。19
49年1月,播音时间改为早、午、晚3次。1949年5月1日更名为牡丹江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由
中共牡丹江市委宣传部长许法兼任。每天播音5小时,自办节目有《牡丹江节目》、《职工讲
座》、《轮回节目》、《小常识》、《行情广告》、《启事广告》、《文娱活动》、《唱歌
指导》、《苏联介绍》等。
11月28日,牡丹江人民广播电台与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合并。留下的部分技术人员和设
备改建为牡丹江中波转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