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工农群众反压迫、反剥削斗争

  一、行业工人罢工
    在1929年中东路工人怠工斗争中,哈尔滨市同记工厂、糖厂、平民女工 厂、印刷厂、小铁工厂、皮鞋厂工人也都相继展开了怠工斗争。
    1930年上半年,在中东路工人斗争的影响下,由党组织领导的哈尔滨洋 服、皮鞋等行业工人的斗争亦迅速发展起来。1月,哈尔滨五六十名洋服业工 人向厂主要求星期日不做工,并于当月第一个星期日停工休息。继而由8家洋 服店工人联合成立了洋服业工人互助会,并约定以后每逢星期日都不做工。有 一个洋服店的3名工人因星期日歇班,被店主开除。为此,工人与老板发生冲 突,警察将老板和工人都带到警察局,激起工人反抗。同业300多名工人结队 上街,包围了警察局,强烈要求释放被捕工人,准许星期日休息。为推动工人 斗争,哈尔滨市党组织以互济会名义派出干部在工人中进行鼓动宣传,并代表 工人向警察局提出释放工人和星期日歇工的要求。党组织还派人给工人送去面 包,鼓励工人坚持斗争。经过斗争,警察局释放了捕去的工人,并责令厂主允 许工人星期日歇班,工资照发。洋服业工人斗争取得胜利。为欢迎被捕工人归 来,洋服业工人召开欢迎大会,打着红旗沿街游行。此后,洋服业工人互助会 会员增至100多人。
    在洋服业工人开展斗争的同时,哈尔滨市电车工人要求歇年假,反对开除 工人。永源盛火磨工人举行年关罢工,提出反对将发金票(日本银行在东北发 行的金本位银行兑换券)改为发哈洋(中国、交通两银行发行,印有“哈尔 滨”字样的,以中国大银元为本位的银行兑换券,俗称“哈大洋”);取消罚 金;不准打骂工人;不得开除工人等四项要求,并成立了工会。英商开办的哈 尔滨老巴夺烟草公司因经济危机裁减1/3工人,为反抗资本家,工人发起罢工 斗争。在党团员的组织领导下,成立了罢工委员会,斗争持续了较长时间。
    同年3月,在党的领导下,哈尔滨皮鞋业工人爆发了同盟大罢工。哈尔滨 皮鞋业比较发达,工人受资本家剥削严重,工人生活极为困难。党组织根据工 人们的迫切要求,发动和领导皮鞋业工人举行罢工。3月初,皮鞋业工人召集 本行业的代表会议,成立了罢工委员会。3月10日,哈尔滨市24家皮鞋厂 (占全市皮鞋业厂家半数左右)六七百名工人举行罢工,要求增加工资,改善 待遇。罢工后,省市党组织领导人王立功、孟坚及团中央巡视员邱九等都到工 人中开展工作。3月15日,罢工委员会召开皮鞋业工人代表会,决定举行全 市皮鞋业工人同盟大罢工。3月16日晨,35家皮鞋厂1 500多名工人的罢工 队伍在道里中央大街集合,召开露天群众大会,并举行示威游行。最后,经警 察署从中“调解”,劳资双方重新议定皮鞋工价和学徒津贴,增加了工人工资。 3月23日,成立了皮鞋业工会,罢工胜利结束,各厂复工。
    哈尔滨市上号平民女工厂劳动条件恶劣,劳动强度过大。女工们在3名党 团员领导下,成立了读书会,酝酿开展罢工斗争。五月端午节前夕,该厂厂主 答应工人节日放假7天,节日将至又改为3天,工人非常气愤。党组织指示厂 内党团员和积极分子,抓住这一时机,发动工人罢工,并拟定了具体要求:1、 星期日放假;2、恢复2小时上课时间;3、每日工作8小时;4、反对加夜班; 5、改良宿舍、饭厅;6、建筑疗养院。端午节后,工人上班,即召开全体大 会,提出上述要求,否则罢工。厂方见工人气势激昂,不得不答应工人的部分 要求。事后,厂方又借故将5名工人代表(其中1名党员)开除。根据党组织 指示,工人选出15名代表和厂方进行说理斗争,100多名工人签名,表示: 要开除代表,我们大家都不做工。厂方见工人们团结一心,只得答应工人们的 要求,斗争取得胜利。
    在此期间,哈尔滨市电车厂在市委派出的党团员帮助下成立了赤色工会。 印刷厂、糖厂、小铁厂、油坊、同记工厂的工人斗争一时都活跃起来。另在秋 林洋行、造船厂中也有党团员在活动。
    据统计,1930年上半年,哈尔滨市罢工人数达四五千人。同时,成立了 哈尔滨市总工会筹备会,有十多个工厂参加,会员达千余人。
    一、农民抗债减租
    1929年10月,满洲省委制定了党在农村工作路线和策略,即建立雇农工 会,领导雇农日常斗争、经济斗争及农民抗债、抗税和减租斗争。省委书记刘 少奇强调,在农村斗争中必须以雇农贫农为中心,联合中农,反对地主富农。 同时,根据满洲党的力量及实际情况,要集中力量发展各大城市的近郊、各重 要铁路沿线、中苏边境各要道区域以及党有一定工作基础地区的农村运动。遵 照满洲省委指示,各级党组织积极努力开展农运工作,哈尔滨近郊、阿城、中 东铁路沿线等地成为农民运动十分活跃的地区。
    1930年1月,哈尔滨近郊陈家屯200多名农民,开展反对预交租和要求 减租斗争,成立起陈家屯农会,斗争获得胜利。4月26日,哈尔滨近郊荒山 嘴子400多名朝鲜族农民,为反对惠济稻田公司残酷剥削,组成“哈东荒山嘴 子农民组合争议团”,并发表宣言,揭露惠济稻田公司以种种手段剥削农民的 罪行,号召工友、农友支持其斗争,反对官厅的拘捕和压迫。
    在阿城县,党组织决定在年关之际发动农民进行抗债、减租、减息斗争, 组织“抗债罢工委员会”,成立以贫雇农为中坚的农会组织,具体领导反对收 保卫团捐,取消保卫团,反对放高利贷、逼债。按惯例,每年12月份农民与 二房东(租地主土地又转租给农民的人)缔结借地契约。该县海沟村120名农 民为结束契约,与地主、二房东展开斗争。农民提出7项条件:1、废止二房 东,佃农与地主直接订立契约;2、减轻田租;3、废止先期交租惯例,收获后 纳租;4、废止小租子(地租之外的租子);5、水利费、水道税归地主负担; 6、增给农资;7、佃农住屋免租。这些要求提出后,地主、二房东一面进行破 坏,一面密告当局,说农民要造反,是共产党。结果有6人被捕,但无证据, 不久被释放。同年3月,海沟村地主勾结巡警、士兵,威胁农民,要夺回由地 主或二房东租给农民的住房,将土地另雇人耕种。农民不服,便组织起防御 队,男女老幼夺取农具,占田耕种。为此,县署拘捕农民代表12人。农民继 续与当局抗争,70多名农民举起写有“马上释放我们的代表”、“不给土地是 给死”、“给我们饭吃”的大旗,进城包围县署和公安局,持续5天,最后当局 不得不将农民代表释放,地主被迫同意农民提出的要求,海沟村农民斗争取得 胜利。
    同年春,富锦县120多名农民展开减租斗争,田租由每垧两石半减至两 石。萝北县福兴村农民230多人要求减租,发给筑渠费。经过斗争,地租减 半,得筑渠费2 000元。
    1930年3月末,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调回上海后,省委继续加强农运领 导工作。5月,制定了《全满农民斗争纲领),提出反对地主剥夺农民耕种权; 实行减租,反对先期交租,反对二房东;没收地主、富农土地归农民;反对高 利贷、商业资本家剥削;抗捐抗租,反对国民党;驱逐土豪劣绅,解除保卫团 武装;打倒帝国主义等。为贯彻全满农民斗争纲领,推动农民斗争,新任临时 省委书记林仲丹,派干部到中东路一带的阿城、海沟、珠河、一面坡、宁安、 穆棱、六站、五站等地召开群众大会,进行宣传发动,解释斗争纲领,介绍苏 维埃区域土地革命和红军发展的情形,很受农民欢迎。
    5月1B,牡丹江附近的铁岭河农民因反对地主压迫被当地驻军逮捕。当 地农民包围了军队营房,要回被捕的7名农民,并且要求驻军处罚拘捕农民的 士兵,保证以后不再发生此类事件。在此期间,珠河、海沟两地的汉族、朝鲜 族农民联合起来,迫使地主取消了保卫团。海沟农民还成立了赤卫队和雇农工 会。7月,乌珠河爆发农民反对地主斗争。地主侃某曾于两年前与农民立下了 五年内不收农民田租的契约。但刚过两年,就违背契约,逼迫农民缴租。农民 奋起反抗,打死前来镇压的地主武装四五人,致使侃某不敢再来逼租。以后, 该地成立了赤色农民协会。
    同年冬,汤原县梧桐河农民在党员崔石泉(崔庸健)、裴治云领导下,抗 拒福丰稻田公司的苛捐杂税和二房东额外租粮。农民群众手持镰刀斧头,举行 游行,砸开公司大门,公司代表与农民谈判,同意了农民的要求,斗争取得了 胜利。
    三、士兵运动工作
    中东路事件发生后,出于武装拥护苏联和反军阀战争的紧急需要,中共满 洲省委把开展士兵运动,即派遣干部到奉系军队中,教育士兵不做军阀统治工 农群众的工具,鼓动他们与长官斗争,进而倒戈哗变,摆在重要位置。为开展 兵运工作,刘少奇组织省委全体同志认真研究奉军情况,提出了易被士兵接受 的改良生活、不许扣饷、废止野蛮的军纪、不许打骂体罚士兵、不参加军阀战 争、不压迫工农、不打红军弟兄等口号。同时遵照中央指示,满洲省委派人到 与苏联交界的边境地区以及哈尔滨、富拉尔基、昂昂溪等地专门从事兵运工 作。通过各种办法,接近奉军士兵,以提高土兵政治觉悟,使他们同情工农革 命运动,进而在奉军中组织秘密的士兵组织。
    在满洲省委1930年2月20日向中共中央的报告中说:“士兵运动,尤其 是俘虏工作,在满洲里、齐齐哈尔一带,真是千载难逢的便利机会,由俄国归 国的梁忠甲部,将大批传单深入内地来散发。他们到处宣讲,弄得长官都不敢 干涉了。”奉军15旅3个团在中东路事件中战败,全部被俘到苏联后,受到苏 军良好待遇和强有力的政治宣传,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这些俘虏从苏联返回 后,在从事兵运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到处宣讲在苏见闻,打破了国民党的欺 骗。随着士兵思想觉悟的提高,一些士兵不愿继续为军阀卖命。昂昂溪有3个 连士兵哗变,杀死8个军官后,自发搞起游击活动。对士兵中出现的这些现 象,当局十分不安。15旅新任旅长苏兆麟怕所属43团、51团士兵发生哗变先 杀长官,不敢住在旅部海拉尔,而常住省城齐齐哈尔。
    为进一步开展士兵运动,1930年9月,中共满洲省总行动委员会(由满 洲省委改组成立)成立了军事委员会。同时,相继派出一批党员到东北军15 旅昂昂溪、海拉尔、富拉尔基、博克图驻军中开展士兵工作。10月,博克图、 富拉尔基两地驻军成立了土兵委员会,下属13个连队支部。博克图驻军15旅 38团是开展兵运工作最好的一支部队,有党团员和倾向革命的士兵100多人。 1931.年1月3日,省军委书记韩源波(化名王永成)到博克图和富拉尔基两 地巡视工作。在博克图,韩源波与15旅38团士兵委员会书记卢透云(中共党 员、中士班长)会晤,得知该团党组织已决定在春节前后组织士兵暴动。4日 晚,韩源波在博克图西沟以北旷野窝棚内,主持召开有团、连、排40多人参 加的党员干部会议,研究暴动的具体问题,不幸被参加会议的排长方锦桥告 密,暴动计划遭破坏。韩源波、卢透云等10余人被捕。14日,韩源波、高万 九、卢透云、李庚辰、李广海5人于博克图车站西沟被杀害。博克图兵变失 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