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省级职工总会
1945年9月3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中共中央随
即派大批干部进入东北,开辟东北根据地。12月30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报《东北日报》
发表《组织起来,团结起来》的社论,号召全东北人民团结起来,工人组织工会,农民和各
界群众建立自己的组织,认为“有了组织便有了力量。‘工人同心,力可为金’”。黑龙江
地区的中共党组织,根据社论精神,开
始发动职工群众,建立职工会。1946年10月,哈尔滨市职工总会成立,标志着黑龙江地
区省级工会的诞生。1948年6月至1949年5月,黑龙江、松江、合江、嫩江省职工总会相继成
立。1949年5月7日,松江、合江两省合并为松江省。15日,黑龙江、嫩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
。四省职工总会随之合并为松江省职工总会、黑龙江省职工总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随着行政区划的变动,1954年8月,松江、黑龙江两省合并为黑龙江省,两省工会相应合并为
黑龙江省工会联合会。自1946年至1954年,在黑龙江地区先后存在5个省级工会。
一、哈尔滨市职工总会
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市解放。为加强对职工运动的领导,中共哈尔滨市委决定筹建哈
尔滨市总工会。9月,经中共中央东北局批准,哈尔滨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成立。10月10日,
哈尔滨市首届工人代表大会召开,宣布成立哈尔滨市职工总会。1948年5月1日,哈尔滨市职
工总会召开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1949年5月,哈尔滨市划归松江省直辖,市职工总会成为市
级工会。1953年7月至1954年8月,哈尔滨市划归为中央所属的直辖市,在此期间,市工会联
合会亦一度成为省级工会。
(一)代表大会
1.首届工人代表大会
1946年10月10日,哈尔滨市首届工人代表大会在市政府礼堂召开,13日闭幕。出席大会
代表295人,代表全市9万余职工。
大会主席团主席杨维致开幕词。哈尔滨市长刘成栋到会讲话。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彭
真在会上发表讲话,祝贺大会的召开和市职工总会的成立。他要求各级工会干部发扬无产阶
级顽强的斗争精神,密切和职工的联系,把工会办好,团结在人民政府周围,粉碎国民党反
动派的进攻。
大会代表经过认真讨论,通过了《哈尔滨市职工会组织章程》、《哈尔滨总工会工作纲
领》,并通过了帮助公营企业工人继续改善生活、赶快组织私营企业工人、成立工人店员武
装自卫队、积极参加民主政治建设、响应临时参议会号召参加美军退出中国运动大游行等5项
决议。大会通过的市总工会工作纲领共8条,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在私营企业中实行劳资双方
分红制,适当增加工人工资,改善职工生活。此外还提出公营企业工人参加管理,恢复发展
工商业,开办合作社和补习学校,提高工人店员政治、文化、技术水平等工作任务。
大会选举37人组成哈尔滨市职工总会委员会。在第一届委员会议上选出9人为常务委员:
王玉安 王玉平 王福生 孙成林 宋连甲
杨 维 张达生 张 观 常景林
2.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
1948年5月1日,哈尔滨市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在市工人俱乐部召开。到会代表397人,代
表全市6.8万会员、10余万职工。大会于13日结束。
大会主席团主席张维桢致开幕词,李立三代表中共中央东北局、解放区职工总会筹委会
,张平化、钟子云代表中共哈尔滨市委,朱其文代表哈尔滨市政府到会致贺词。常景林代表
第一届委员会作工作报告,肯定一年多来的工会工作成绩,同时提出今后的工运方针:对国
营和市政企业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造,对私营企业实行“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
资两利”的方针,使工人运动由经济第一转变到生产第一、战争第一;从“分红”为主转变
到以工资为主;从孤立的职工运动转变到以工人为骨干联合各阶层的群众运动;从简单斗争
方式转变到说理斗争方式。
大会讨论并通过了《战时暂行劳动法大纲(草案)》、《战时工资标准暂行办法》和《
哈尔滨职工总会章程》。
大会确定哈尔滨市职工总会的工作任务是:发展生产,支援战争;拥护政府;参政议政
;加强教育,提高觉悟;兴办福利,保证生活;扩大队伍,巩固组织。
大会选举了出席全国第六次劳动大会的代表26人,哈尔滨市职工总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39人,候补委员4人。在会后召开的全体委员会议上,选出常务委员11人:
王 瑞 宋 平 吴宏毅 陈 克 陈晓风
张承民 张修竹 张维桢 常景林 黄若暾
粟树彬
(二)领导人
1.哈尔滨市职工总会第一届委员会
主任:杨 维(中共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兼;1946.10——1947.6)
庄启东(1947.7——1947.10)
刘 彬(中共哈尔滨市委民运委员会书记兼;1947.11——1947.12)
张维桢(1947.12——1948.4)
副主任:宋连甲(1946.10——1948.4)
王玉平(1946.10——1948.4)
2.哈尔滨市职工总会第二届委员会
主 任:张维桢(1948.5——1948.9)
副主任:常景林(1948.5——1948.9)
王 瑞(1948.5——1948.9)
主 席:张修竹(1948.10——1949.5)
副主席:王瑞(1948.10——1949.5)
3.哈尔滨市工会联合会(1953.7——1954.8)
主 席:吴宏毅
副主席:胡传经
王 军(女)
(三)工作机构(包括市级产业工会)
1.哈尔滨市职工总会第一届委员会(1946.10——1948.5)
秘书长 副秘书长 组织部
宣传部 武装自卫部
社会福利部 公企委员会
女工委员会 青工委员会
中长铁路总工会 哈尔滨铁路总工会
2.哈尔滨市职工总会第二届委员会(1948.5——1953.7)
秘书长 组织部
宣传部 社会福利部
公企委员会 青工部
秘书处 哈尔滨铁路总工会
哈尔滨区邮电总工会
3.哈尔滨市工会联合会(1953.7——1954.8)
秘书长 办公室
组织部 宣传部
生产部 劳保部
私企部 女工部
工资部 财务部
二、黑龙江省职工总会
1948年6月,黑龙江省召开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宣布黑龙江省职工总会建立。1949年5
月,黑龙江省和嫩江两省合并。6月,两省职工总会合并为黑龙江省总工会。1953年6月,黑
龙江省总工会改称黑龙江省工会联合会。1954年8月,黑龙江和松江省合并,两省工会联合会
随即全并,成立新的黑龙江省工会联合会,至此,黑龙江地区各省工会组织统一为1个省工会
组织。
(一)代表大会
1.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
1948年4月29日,黑龙江省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在北安县成立,决定于6月初
召开全省职工代表大会。
1948年6月2日,黑龙江省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在北安县召开。会议代表215人,代表全省
7万职工,3.5万会员。大会于10日结束。
省财政厅长倪伟代表大会筹委会介绍了筹备过程。大会主席团主席何志宏在开幕词中指
出:“大会的目的,就是动员全省职工,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支援战争,争取早日解放全
东北。”
省委书记王鹤寿在大会上作了两年来的工运总结报告。报告肯定了全省工人生产支前的
成绩,指出在私营企业工作中的缺点,主要是工资过高,影响了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大会确定了“发展生产,支援战争,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工运方针。
对于工资问题,大会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对公营企业实行工薪分制,对私营企业要解决工
资过高等问题。
大会还决定以增加生产解决职工福利问题,要求各县在可能情况下设立消费合作社。
大会选举了省职工总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7人,还选举出参加全国六次劳动大会的代
表28人。在随后举行的一届一次委员会上选举出常务委员5人(以上参见《新黑龙江报》194
8年、6年6月24日6日报道,《黑龙江省总工会简史》,1950年4月10日,全总工运史研究室0
.0-408):
何 勉(女)何志宏 初旭中 张 潭 袁树华
2.省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
1950年5月1日,黑龙江省第二次工会代表大会在齐齐哈尔市召开。到会代表223人,代表
全省职工10.4万人,会员3.721万人。大会于6日结束。
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赵德尊、省人民政府主席于毅夫、省委副书记、副省长杨英杰出席
大会并讲了话,主管工会工作的中共黑龙江省委秘书长陈雷代表上届执委会做工会工作总结
和今后工作任务的报告。
大会通过关于当前任务、关于管理民主化、劳资协商会议、改进工作安全卫生设备、援
助上海失业工人等5项决议,通过工会章程、选举办法。
大会经过讨论,批准陈雷的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工作任务。大会指出:工会
工作首先应面向生产,努力完成生产任务,要在工厂企业中开展创纪录的生产竞赛。同时要
积极发动工人,协助行政搞好工厂的民主管理;改进工会工作作风,加强工会组织的群众化
、民主化建设。
大会选出省总工会第二届委员会执行委员21人。在二届一次委员会上,选举常务委员9人
(《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总:会组织史资料》,《黑龙江省第二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总结报
告》(中央档案馆东总卷24)):
马子英 宏 明(女) 伍 贻(女)何志宏 汪秋风
陈 雷 常一彬
袁树华
郭芸田
3.省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
1953年4月14日,黑龙江省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齐齐哈尔市召开。到会代表240人,代
表全省职工274237人,会员218876人。大会于19日结束。
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冯纪新到会讲话;省委宣传部长李剑白向大会作政治报告。冯纪新
赞扬了三年来全省工人阶级的伟大贡献,也指出了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他对全省今后的工
会工作提出3点要求:明确工人运动的方针并坚决贯彻;工会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切实
改进工会的领导作风,克服官僚主义。
省总工会副主席常一彬代表二届执委会作省总工会三年来的工作总结和今后任务的报告
。经过代表的认真讨论,大会通过了这个报告。
大会认为:必须在国营企业中坚持以生产为中心,生产、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工会工
作方针,在私营企业中坚持有团结有斗争的方针,贯彻发展生产、劳资两利的政策。工会组
织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工会工作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大会号召全省工会
干部,发扬成绩,纠正错误,总结经验,统一思想,进一步开展全省工人运动,迎接大规模
经济建设的高潮。
大会选举出席全国第七次劳动大会(后改名为中国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的代表9人,
选举省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执行委员会33人,候补委员8人。在三届一次执委会上选举出常务
委员11人(《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总工会组织史资料》、《黑龙江省总工会第三届会员代表
大会总结报告》、(省档案馆卷212.1.9)。):
丁 克 于令松 丁 健(女)宏 明(女)陈少健(女)
李琛光 周庆安 袁树华
曹珠茹
常一彬
薛允鹏
(二)领导人
1.黑龙江省职工总会第一届委员会
主 任:张 潭(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室副主任兼;1948.6——1948.12)
张世英(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室主任兼;1948.12——1949.6)
陈 雷(中共黑龙江省委秘书长兼;949.6——1950.5)
2.黑龙江省总工会第二届执行委员会
主 席:陈 雷(中共黑龙江省委秘书长兼;950.5——1953.4)
副主席:汪秋风(1950.5——1952.11)
常一彬(1950.5——1953.4)
3.黑龙江省总工会第三届执行委员会
主 席:常一彬(1953.4——1954.8)
副主席:李琛光(1953.4——1954.8)
薛允鹏(1953.4——1954.8)
(三)工作机构(包括省属产业工会)
1.黑龙江省职工总会第一届委员会
秘书长 组织部
女工部 福利部
宣教部 劳保部
生产工资部 省邮电工会
省林业分总工会
2.黑龙江省总工会第二届委员会
秘书长 组织部
生产部 办公室
文教部 劳保部
私企委员会青工部
女工部 财务部
齐齐哈尔铁路分总工会省林业分总工会
省林区工会 省邮电工会
省店员工会 省建筑工会
3.黑龙江省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
办公室 组织部
宣传部 劳保部
工资部 女工部
财务部 省建筑工会
省店员工会 省教育工会
省林业工作委员会 省农场工会筹委会
省邮电工会 齐齐哈尔区铁路工会
三、松江省职工总会
1948年10月,松江省在阿城县召开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宣布松江省职工总会建立。11
月,松江省职工总会迁往牡丹江市,与牡丹江市职工总会合署办公。1949年5月,松江和合江
两省合并,两省职工总会合并为松江省总工会。办公地址迁回哈尔滨市。1953年6月,松江省
总工会改称松江省工会联合会。1954年8月,黑龙江省和松江省合并,两省工会联合会随即合
并为黑龙江省工会联合会。
(一)代表大会
1.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
1948年10月20日,松江省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在阿城县召开,会议代表200余人,代表全
省职工59130人、会员36533人。大会于28日结束。
大会筹委会副主任陈达致开幕词。松江省政府主席冯仲云、全国总工会代表唐韵超到会
讲话,对省职工总会的成立和首届职代会的召开表示祝贺,指出此次大会是在全国各条战线
及解放军获得空前胜利的形势下召开的,号召全省职工团结起来,发扬新的劳动态度,加紧
生产,支援全国解放战争(见1948年10月27日《东北日报》:《松江工代大会开幕,以贯彻
劳大决议为讨论中心,全省职工增产一天,支援前线》。)。
中共松江省委书记张策向大会作了政治报告,他详细说明了中国革命运动空前胜利的形
势,提出了松江省职工生产支前的重大任务。省委常委、城市工作部部长、大会筹委会主任
金铁群向大会传达中央关于中国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精神。
大会代表讨论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支援战争、开展生产立功竞赛及战时劳动保险等
问题,通过《松江省职工总会章程草案》和《松江省战时劳动条例草案》。
大会选举松江省职工总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19人,候补委员10人(1948年11月3日《
东北日报》:《松江工代大会闭幕,通过劳动条例大纲草案及成立工会》。)。
2.省工会第二次工人代表大会
1950年5月20日,松江省工会第二次工人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市召开。到会代表249人,代
表全省28万职工、18万会员。大会于25日结束。
省总工会副主席张兆美致开幕词,省人民政府主席冯仲云致贺词,指出:摆在全省工人
阶级面前的任务是全力发展生产,发展工业,发动与组织全体职工,为完成和超额完成1950
年的工业生产计划而奋斗。
中共松江省委书记、省总工会主席张策就目前形势与今后任务、工人运动今后的任务以
及工会和行政在管理生产上的关系问题、对工人教育的问题向大会作报告,号召松江省工人
阶级开展生产运动,努力完成国营工矿企业的生产任务,以新的劳动态度,实现企业的民主
管理;在私营企业中要发挥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搞好生产。他指出:工会工作应更进一步面
向生产,只有搞好生产才能确保工人阶级的利益,工人生活、福利设施只有在生产发展的基
础上才能不断改善与提高。
张兆美代表省总工会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一年来工会工作报告,总结成绩,指出缺点,
并对今后工作如依靠工人、管理民主化、加强基层组织以及提高工人文化、技术等问题,提
出了具体意见。大会通过了这一报告。
大会通过了《松江省工会暂行章程》(修正稿),并通过了《贯彻民主管理的决议》、
《关于公营企业工会与行政签订集体合同的决议》和《关于在私营企业工会与行政签订集体
合同的决议》和《关于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劳资协商会议的决定》。
大会还表彰了一等劳模30人,二等劳模54人。
大会选举出省总工会第二届执行委员37人,候补委员9人。在二届一次执委会上选出常务
委员11人(以上见松江省总工会编印的(松江二届工代大会汇刊)。):
于雄飞 吕英才 刘思聪 任汉卿 胡传经
杨廷宾 张 策 张兆美 高 明 彭 诚
周长明
3.省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
1953年4月6日,松江省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市召开。出席大会正式代表24人,
列席代表57人,代表全省46万职工、38万会员。大会于11日闭幕。
松江省总工会副主席于雄飞致开幕词。他指出: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动员与团结全体
职工完成国家生产建设计划,迎接祖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总结总工会三年来的工作经验和教
训,确定1953年的工作任务。
中共松江省委书记李常青、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强晓初在大会上讲话,祝贺大会的召开
。强晓初在讲话中肯定了松江省人民空前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他代表省政府向各级工
会组织提出希望和要求:必须全面完成国家生产建设计划;开展以推广先进经验为中心内容
、以抗美援朝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为动力的爱国主义劳动竞赛;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
进一步加强职工的共产主义教育与文化技术教育;积极参加普选和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
、违法乱纪行为的斗争。
省总工会主席张兆美向大会作关于松江省三年来工会工作基本总结和1953年工会工作任
务的报告,大会作出决议,通过这一报告。报告和决议指出:三年来,松江省工人阶级在中
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劳动积极性,涌现了上万名先进生产者,创造、推广
先进经验,提高劳动生产率,给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劳动条件逐步得到改善。1953年全省工会工作的总任务是,在党和
上级工会领导下,在职工群众中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工会与职工群
众的联系,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1953年各项计划指标,争取抗
美援朝和经济建设的新胜利。
大会选举出松江省总工会第三届执行委员会委员51人,出席中国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的
代表14人。在三届一次执委会上选举出常务委员13人(以上参见1953年4月9、18日《松江日
报》的各篇报道。):
于雄飞 王成美 任仲夷 孙逸三 胡传经
张兆美 周秀峰 孟学刚 柳永博 姜克成
程立仪 梁 敏 薛文轩
(二)领导人
1.松江省职工总会第一届委员会
主 任:金铁群(中共松江省委常委、城工部长兼;1948.10——1948.11)
张修竹(1949.5)(张修竹虽有任命,实未到职。1948年11月至1950年1
月,松江省工会工作由吴奚如负责)
副主任:陈 达(中共松江省委城工部副部长兼;948.10——1948.11)
吴奚如(1948.10;1950.1)
张兆美(1950.1——1950.5)(吴奚如调东北总工会工作后,由张兆美负责
省工
会工作。)
2.松江省总工会第二届委员会
主 席:张 策(中共松江省委书记兼;1950.5——1952.8)
张兆美(1952.9——1953.3)
副主席:张兆美(1950.5——1952.8)
于雄飞(1952.12——1953.3)
3.松江省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
主 席:张兆美(1953.4——1954.8)
副主席:于雄飞(1953.4——1954.8)
(三)工作机构(包括省属产业工会)
1.松江省职工总会第一届委员会
秘书长 组织部
宣传部 生产部
文教部 女工部
省林业分总工会 哈尔滨铁路总工会
2.松江省总工会第二届委员会
秘书长 组织部
办公室 宣传部
文教部 生产部
工资部 劳保部
女工部 青工部
行政处 省有色金属工会筹委会
省店员工会 省建筑工会
省教育工委 省邮电工会
省邮电工会 哈尔滨铁中总工会
哈尔滨区铁路工会 中长区铁路工会
哈尔滨市区海员工会 农业水利工会筹委会
省直机关工会
3.松江省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
秘书长 办公室
组织部 生产工资部
宣传部 劳保部
女工部 财务处
行政处 省搬运工会
省教育工会 省店员工会
省建筑工会省 林业工会
省邮电工会 哈尔滨区海员工会
哈尔滨区铁路工会 省直机关工会
四、合江省职工总会
1948年9月,中共合江省委成立职工运动委员会,决定筹建合江省职工总会。12月,合江
省召开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宣布合江省职工总会建立。1949年5月,合江省、松江两省合并
为松江省,两省职工总会合并为松江省总工会。合江省职工总会仅存在半年。
(一)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
1948年12月15日,合江省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在佳木斯市召开。到会代表156人,代表全
省职工4.6万人、会员23180人。大会在22日结束。
合江省职工总会筹委会主任周叔康致开幕词,合江省政府主席李延禄、中共合江省委城
工部长李常青向大会致贺词,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公仆,首先是工人阶级的公
仆。……党与工人阶级是有着血肉关系的,永远不可分割的。”他们希望合江省职工会更加
健全,职工运动更广泛地开展起来。
合江省政府副主席李范五在大会上作行政与工会关系的报告,指出三年来,全省职工为
支援战争做了巨大的贡献,说明广大职工的政治觉悟空前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发挥
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他批评了某些行政干部对工会工作不够重视,甚至采取压制态度,某
些企业的管理不够民主的现象。
周叔康作合江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报告,对公营企业职工参与行政管理、提高劳动热忱
、提高技术业务能力、健全工会组织、工会干部民主作风及私营企业工会工作等问题作了详
尽的论述。大会通过了这个报告,并作出合江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决议。
大会还通过《合江职工总会章程》、《合江职工总会会员资格暂行条例》,并发表《告
全省职工书》,号召“合江省工人阶级团结起来,统一组织,统一步调,在中国共产党与民
主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贯彻全总、东总指示决议,为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全力支援关内战
争,建设强大的工业,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建设新合江而奋斗”。
大会选举出合江省职工总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25人。在一届一次执委会上选举出11
名常委(以上参见1948年12月17日、20日、24日、25日《合江日报》,及1948年12月25日《东
北日报》。):
万 鹏 孔瑞清
刘俊海 邵长安 李 云
曲忠礼 赵志萱(女)赵锡群 周叔康 路金栋
袁一杰(女)
(二)领导人
合江省职工总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
主 任:周叔康(1948.12——1949.2)
李 云(1949.3——1949.5)
副主任:李 云(1948.12——1949.2)
(三)工作机构
组织部 宣教部
生产部 福利部
文教部 女工部
青工部
五、嫩江省职工总会
1949年5月,嫩江省召开首届职工代表大会,宣布嫩江省职工总会建立。在此之前,4月
21日,东北政委会发布命令,黑龙江省与嫩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嫩江省职工总会成立之后
,因嫩江省撤销而随之合并为黑龙江省总工会,故并未开展工作。
(一)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
1949年5月3日,嫩江省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在齐齐哈尔市召开,到会代表201人,代表全
省职工227828人、会员20430人。大会于11日闭幕。
大会执行主席、齐齐哈尔市职工总会主任陈有义致开幕词。中共嫩江省委书记顾卓新、
嫩江省政府主席于毅夫在大会上致贺词。顾卓新强调指出:恢复与发展经济,使中国由农业
国成为工业国,要依靠全国工人阶级的努力。工人阶级必须组织起来,不断提高政治、文化
、技术水平,采取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发展生产,以维护工人阶级的当前利益和长远
利益。
中共嫩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大钧在大会上作关于工运方针及任务的报告。报告对当前
职工运动作了充分估价,指出嫩江省工人在生产支前、恢复和发展生产上做出的成绩,体现
了工人政治觉悟的提高。两年来逐渐重视了工人福利事业,保护职工日常利益,加强了职工
的文化教育。对今后全省工会工作的任务,报告提出要整顿组织,建立工会,扩大会员;加
强工人教育,提高工人阶级觉悟;关心工人生活,举办工人福利事业;领导工人积极进行生
产,全面展开生产竞赛运动,发挥工人的创造性,克服困难,更快地发展工业。大会经过讨
论,通过了关于工运方针及任务的报告。
大会通过了《嫩江省职工总会章程》共7章33条(见1949年5月13日《嫩江新报》。)。
大会选举出嫩江省职工总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21人,候补委员10人。
(二)嫩江省职工总会第一届委员会
主 任:王大钧(中共嫩江省委组织部长兼;1949.5)
副主任:常一彬(1949.5)(由于嫩江省职工总会成立即与黑龙江省职工总会合并,故
未设工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