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华俄道胜银行
1895年11月,沙俄、法国两国政府代表在巴黎签订《华俄道胜银行章程》,当年12月经
沙皇批准实施。(批准日期有两种说法:一说是12月10日。1909年3月7日,华俄道胜银行在上
海《申报》发广告“本行于西历1895年12月10日奉上谕创建……”即此说;另一说是12月22
日。马洛泽莫夫著《俄国的远东政策》和吉林出版社发行的《沙俄侵华史简编》均以此说成
书。)
华俄道胜银行总行设于俄京彼得堡。由沙俄圣彼得堡万国商业银行和法国霍丁盖尔公司
、巴黎荷兰银行、里昂信托公司、巴黎国家贴现银行等5家金融业出资组成。设立初,资本金
为600万卢布,其中八分之五,即375万卢布为法国4家金融业出资;其余八分之三,即225万
卢布由俄国国内筹资。银行董事会设董事8人,其中,俄国5人,法国3人。第一任董事长是俄
亲王乌赫托姆斯基。
沙俄设立华俄道胜银行的目的,在于把它的“和平”侵略计划变成现实。这一计划沙俄
蓄意已久。为取得不冻港出海口,早日把沙俄的舰队停泊在中国港口,便制订了修筑西伯利
亚铁路的计划,并以防止日本扩张,中俄有互卫义务为借口,向清政府提出割让一条狭长地
带,在黑龙江、吉林地面中国领土上接通从赤塔到海参崴的铁路,即中东铁路。为实现这一
计划,由沙俄政府财政部长维特出面与法国金融界勾结,炮制出设立华俄道胜银行方案,由
该行承揽中东铁路的修筑工程,然后再由华俄道胜银行把这一工程转交给中东铁路公司。既
避免官办之嫌,又可通过华俄道胜银行在中国行使经济掠夺等特权。修筑中东铁路和设立华
俄道胜银行都是为实现“和平”侵略计划服务的,连沙俄远东外交官罗生也不得不承认这个
银行是“一个政治、金融的混合机构,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略加伪装的俄国财政部的分支机
构而已。”(罗生:《四十年的外交生活》卷1第198页。)
1896年6月3日,《中俄御敌互
相援助条约》(简称《中俄密约》)签订之后,清政府接受俄国游说,同意入股合办华俄道
胜银行。驻俄公使许景澄奉命于当年9月2日(光绪二十二年七月二十日)签订入股合同5条,
中国出资库平银500万两与华俄道胜银行伙做生意。所有赔赚照股摊认。中国投资入股银两,
由华俄道胜银行经办的俄法四厘贷款扣留。同年9月8日,许景澄与华俄道胜银行董事长乌赫
托姆斯基以及该行总办罗特施坦在柏林签订《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简称《中东铁
路合同》)。中东铁路名义上由华俄道胜银行建造、经理,实则另成立“中国东省铁路公司
”具体承办。1898年7月,在中东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同时向东、西、南三线动工之际,华
俄道胜银行哈尔滨分行在哈尔滨香坊成立。1902年,华俄道胜银行建霍尔瓦特大街行址(今
南岗红军街,见图2-1-2)。在道里十二道街设立“道里分行”。华俄道胜银行哈尔滨分行
除经办哈尔滨地区金融业务外,还统辖东北地区的长春、海拉尔、齐齐哈尔等地的华俄道胜
银行。
1910年10月17日,华俄道胜银行与北方银行合并。合并后该行俄文及英、法文行名均改
为“俄亚银行”,中文行名仍沿用华俄道胜银行未变。合并后资本(不含中国政府投资)共
分为186666股,每股为187.50卢布。北方银行分得93332股,原华俄道胜银行分得69000股,
另招新股24334股。资本金为3500万卢布,公积金1700.51476万卢布。清政府入股资本被擅
改为库平银350万两,提存公积金改为库平银167万两。
华俄道胜银行对中国实行经济掠夺的主要手段有3个方面:一是极力推行扩大卢布使用范
围,使俄国货币成为黑龙江地区流通的主要货币。华俄道胜银行成立之前,在中俄边境接壤
城市,曾流通使用沙俄罗曼诺夫王朝国家银行发行的卢布纸币,但为数不多。1898年,华俄
道胜银行在哈尔滨建行之后,凡铁路员工工资、俄商企业工资及商品交易均推行卢布币制,
扩大卢布流通。中东铁路通车后,铁路客货运费非卢布不用,其他货币必先兑换卢布方可使
用,否则一律不收。至1905年,哈尔滨地区及中东铁路附属地,市面通货几乎全为沙俄卢布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华俄道胜银行仍竭力效忠于沙俄政府及各反动政权,继
续扩大发行各种卢布纸币。当时,沙皇宣布不再兑换的旧卢布纸币、“二月革命”后俄国资
产阶级临时政府发行的克林斯基票和西伯利亚白俄政权发行的鄂木斯克票(流通债券),以
及霍尔瓦特票等在黑龙江地区泛滥成灾,最后变为一文不值的废纸,商民损失巨大。二是以
华俄道胜银行为沙俄资本输出的主要渠道,攫取巨额利润。自1898年中东铁路开工建筑后,
以哈尔滨为中心沿中东铁路附属地,成为沙皇对华投资的重点地区。到1914年,沙俄通过银
行对华投资约9.3亿卢布。其中,投入东北地区的有8.5亿卢布,占对华投资总额的90%;而
投向北满的就占对华投资总额的80%以上。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是沙俄资本输出的一个鲜
明特点。华俄道胜银行除直接投资开办东省铁路公司,提供修筑中东铁路的巨额资金外,还
对黑龙江境内的工商企业提供贷款。哈尔滨及中东铁路附属地内的面粉加工业、酿酒业、制
油业几乎全被沙俄垄断。沙俄对加工业投资达3500万卢布,其中,面粉加工业700万卢布。凡
俄人工商企业,无一不在华俄道胜银行开户,华俄道胜银行又凭藉发行纸币和企业的存款,
进一步扩大借贷资本,增加投放能力。此外,华俄道胜银行对中国政府的各项贷款,是又一
条带有浓郁政治色彩攫取各项特权的资本输出途径。华俄道胜银行在华开设期间,单独或参
与对华贷款共40余笔,其中,直接用于黑龙江的有两笔:即由黑龙江都督出面签订的“道胜
银行借款”和由当时中国政府财政总长周学熙签订的“滨黑铁路垫款”。华俄道胜银行的这
些活动把黑龙江地区重要经济部门置于沙俄势力的直接控制之下,既掠夺资源,又攫取巨额
利润。三是支持沙俄贸易掠夺。沙俄入侵东北后,把黑龙江作为产品销售市场,同时廉价收
购黑龙江的土特产品,运销国内及欧洲市场。华俄道胜银行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支援俄
商进行不平等的贸易往来。1906年从中国东北运走的商品总值达9724.7万卢布。在运出商品
中,以粮食为主。1907至1910年,从东北运走的粮食达52792.75万公斤。其中,又以大豆三
品(大豆、豆油、豆饼)为重点。1911年,仅通过中东铁路运往海参崴转口的大豆就达5577
2.25万公斤。1892至1916年24年间,沙俄对东北贸易总额入超为41517.7万卢布。华俄道胜
银行凭藉联行遍布世界,黑龙江对外贸易结算几全被垄断。运往沙俄出口商品,以卢布为结
算单位,卢布可以无限印刷,只有印刷成本,本身并无任何价值。沙俄以大量无价值的纸币
换去巨额有价值的物资,对欧洲或其他国家出口。华俄道胜银行通过结算,不仅可以收到他
国货币,增加其外汇支付能力,还可以凭办理贸易结算的垄断地位,左右汇价,攫取汇率上
的超额利润。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华俄道胜银行在国内已失去靠山,并于1918年2月,被收
归苏联国有。在中国,原来享有的各种特权陆续丧失,业务经营每况愈下。而导致华俄道胜
银行最终关闭的直接原因,却是由于搞外汇投机,造成巨额亏损。
1926年入秋以后,金价上涨。华俄道胜银行上海分行和哈尔滨分行便趁机做起外汇投机
买卖。错误地估计市场行情,以为金价万无再昂之理,便大量抛出远期外汇。不料印度改用
金本位后,市场金货需要转急,银价日跌,英镑、日元升值,使上海和哈尔滨两行损失惨重
。巴黎电讯,谓该两行损失约达500万镑。
9月24日,华俄道胜银行巴黎董事会致电该行上海总管理处,令各分行于25日(星期六)
正午闭店后,即行停业自行清理,不再开市。26日午后5时,哈尔滨华俄道胜银行分行经理布
扬诺夫斯基到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面称:哈尔滨道里、南岗并满洲里、海拉尔各分行,
由27日起一律关闭。30日,中国政府颁布《清理中国境内华俄道胜银行章程》11条,并特派
前国务总理、司法总长王宠惠为督办,派法国记名公使、中国政府法律顾问宝道为会办。《
章程》规定:所有道胜银行各分行之现金、财产、权利及其产业,非经清理大员许可,不得
移出中国国境。举凡收回道胜银行债权、动产和不动产的变卖处理、偿付债务等,均由清理
大员全权处理。10月7日,中国政府又颁布《清理中国境内道胜银行章程施行细则》40条。设
分区清理员负责清理事宜。当时,哈尔滨华俄道胜银行及其所属满洲里、海拉尔分行的清理
工作,主要听命于东北军阀张作霖,执行他在12月31日公布的《章程》及《细则》。东三省
各埠清理员和副清理员受就近行政长官公署指挥。
1927年初,哈尔滨华俄道胜银行清理处建议,对哈尔滨、海拉尔、满洲里3行2000元(哈
大洋)以下的债权人,进行第一次分级分成偿还。债权在2000至501元者,按照一成偿付;5
00至301元者,按照二成偿付;300至101元者,按照三成偿付;百元以下者,悉数偿还。
哈尔滨华俄道胜银行及所属海拉尔、满洲里分行的清理工作,直到伪满洲国成立时尚在
进行中。1934年3月26日,伪满财政部第5号令颁发《道胜银行清理规程》12条。由伪满财政
大臣任命清理官,清理官对债权人进行审查,认为适当者重新发给债权证书,在伪满中央银
行道里支行设道胜银行清理基金户。此项基金,经清理官签发命令支出。此后,华俄道胜银
行哈尔滨等3行的清理工作即依此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