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抗日义勇军对日作战

第四章 东北沦陷时期

  一、江桥抗战
    1931年9月18日,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南京政府命令东北军“ 绝对不抵抗”,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吉两省,并把矛头直指黑龙江。日军任命已投敌的原黑 龙江洮辽镇守使张海鹏为“黑龙江省主席”,发给张海鹏6000多支枪,200多万发子弹及服装 、粮秣等军用物资,令其为日军“接收”黑龙江省。张海鹏遂于10月13日派师长徐景隆率3个 团乘3列火车向泰来以东的江桥进犯。
    “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和黑龙江省主席万福麟都在北平,事变后,他们从北平发 来电令:“黑省军事暂由警务处处长窦联芳负责照料,参谋长谢珂副之。”9月下旬,黑龙江 省政府开始调军布防:程志远旅的朱凤阳团由小蒿子站调至泰来,负责对洮南的警戒;驻拜 泉的吴松林骑兵旅调至龙江附近待命,派工兵1个连驻守嫩江边,构筑北岸阵地的工事;委朴 炳珊为龙江警备司令,带2营炮兵开进省城齐齐哈尔;派徐宝珍率卫队团和工兵2个连、辎重 1个连、炮兵1个营,开赴嫩江桥,构筑阵地。同时电令黑河镇守使马占山、省防军第一旅旅 长张殿九,省防军第二旅旅长苏炳文各派步兵1个团到昂昂溪;电令驻满洲里的程志远旅待命 。10月中旬,北平副司令行营电委马占山代理黑龙江省主席,兼东北边防军驻黑龙江省副司 令。
    10月15日,张海鹏伪军进驻泰来,建立司令部。16日拂晓,伪军抵达江桥南端,欲过桥 时,遭徐宝珍部坚决阻击,伪军四散逃走,伪师长徐景隆被击毙。张海鹏伪军于18日被迫退 回洮南。
    19日,马占山率李青山团抵达齐齐哈尔,次日,正式就任代理黑龙江省主席,并亲赴前 方指挥作战。
    日伪进攻受挫后,日军便以破坏江桥为名,威逼马占山。10月25日,日本关东军司令本 庄繁派林义秀到齐齐哈尔面见马占山,要求把省政府之权交给张海鹏,遭到马占山拒绝。27 日,林义秀以关东军司令代表的名义要求马占山在11月3日前将江桥修复,又遭拒绝。11月2 日,林义秀声明嫩江大桥由日本自行修理,华方不得阻挠,当即遭马占山痛斥。
    11月3日午前,日军野炮兵第二联队第一大队到达江桥附近,做好4日正午以后向黑军炮 击的准备。又令工兵第二大队第二中队于3日下午以抢修为名到达江桥。
    马占山为避免与日军的冲突,将江桥少数驻军撤离桥头严阵以待。日军飞机对省军阵地 进行轰炸,致使省军伤亡16名士兵,同时100余名日军又向省军猛烈射击,于是省军奋起反击 ,将日军打退到江桥以西。
    11月5日,日军300余人乘拂晓大雾,暗渡嫩江,被省军阻回。中午,日军100余人在5架 飞机的掩护下,猛攻省军阵地,守军奋起反击,将日军击退。当晚,日伪军4000余人、山炮 数十门、飞机7架、铁甲车4列,向省军阵地猛攻。省军将士英勇还击,阻止了日伪军的前进 。此战结束后,马占山调吴松林旅至江桥增防。
    11月6日,日军1000余人、野炮40余门、重炮8门、飞机8架、铁甲车4列,从拂晓起大举 进攻省军江桥阵地,掩护工兵修复江桥。在日军强大攻势下,省军无法发挥火力,日军乘机 修复江桥。守军见江桥已失,桥头不能立足,乃退至大兴站坚守。
    省防军退到大兴站后,经过整顿复向江桥反攻。在骑一旅和暂编步兵第一旅的两路攻击 下,日军几近被歼。日军司令部急派飞机赶来轰炸,省军被迫退回大兴站。11月7日晨,日军 向大兴站发起大规模进攻,省军后退至三间房、红旗营子重新整顿。
    11月7日,马占山亲临前线,对卫队团徐宝珍等给以嘉奖鼓励。同时为加强防线,调步兵 三旅李青山团和步兵二旅吴德林团接吴松林骑兵旅防地,将吴松林旅东调,掩护左翼。
    日军在江桥阵地受创后,重新调集兵力。将多门师团调往前线,混成三十九旅团一部及 飞行队等,统归多门指挥。11月12日,日军分兵三路向江桥附近的三间房、昂昂溪进犯。与 此同时,日军骑兵五六百人进犯张家花园、乌诺头等处,被吴松林旅击退。14日,日军骑兵 掩护炮队自布西方面绕道猛攻吴松林在汤池、蘑茹溪之间的骑兵防线。阵地一度被攻破,幸 得涂全胜团赶到增援,始将日军击退。
    日军猛攻不逞,乃以飞机大举轰炸大小新屯与昂昂溪。省军士兵没有防空经验,损失甚 重,但阵地并未动摇。日军再度整队进攻,用飞机及毒气弹向大小新屯及三间房一带猛攻。 程志远旅全部开入前方,马占山亲自到前线督战。在汤池、蘑菇溪之间,日军骑、炮兵1000 多人猛扑省军阵地,战事激烈。马占山下令反击,卫队团首先冲入敌阵,骑兵涂全胜、沙力 布两团分成两翼向日军展开大包围,日军三面受敌,仓皇后退。
    15日晨,本庄繁向马占山提出无条件撤军等无理要求,被马占山拒绝。16日大战再度展 开。日军骑兵300、步兵1000多人向新立屯、三间房、三家子省军阵地右翼进逼。此时大风呼 啸,沙尘蔽日,日军乘机冲近战壕,双方展开激烈的白刃战。在省军将士的拼死阻击下,日 军败退。
    11月18日拂晓,日军集中全力,发动了空前大规模的攻势。日军步、骑、炮兵3500余人 向三间房主阵地猛攻,同时以坦克为先导,步兵手持机枪猛扑汤池、蘑菇溪省军阵地。在日 军的强大攻势下,省军官兵顽强战斗,死守不退。日军复以增援部队发动更强大的攻势,守 军不支,退至昂昂溪。
    马占山得知右翼退却的消息后,亲率卫队赶到昂昂溪,激励将士,准备反攻。但日军乘 省军右翼退却之机,以3个联队的兵力,自蘑菇溪、汤池间兜抄省军主阵地,与正面长谷旅团 夹击省军。守军腹背受敌,拼力死战。日军增加坦克12辆,炮30多门,飞机12架,向省军猛 攻。省军弹尽援绝,18日下午,昂昂溪失守。此后,省军全线总退却,所有部队沿洮昂铁路 退至齐齐哈尔,骑兵设防于距省城18里的乌黑马。
    此时,省城齐齐哈尔已呈混乱状态,日军别动队,自景星绕过东铁进袭省城,马占山分 兵前往堵击。到晚10时,省城形势更紧,日军自红旗营子向省城推进,由于此地无险可守, 马占山下令省府迁至克山县,自己亲率骑兵扼守齐齐哈尔。
    19日上午9时,日军大部队自洮昂路大桥横越中东路,抵达距省城15公里的榆树屯。9月 20分,日军向乌黑马进攻,马占山率兵倾城出战,援助当地守军。这时日骑兵一部出现于齐 克路,拊省军之背。马占山见阻敌无望,遂掩护一部分军民向克山撤退,并将齐齐哈尔至泰 安的铁路拆断,以阻日军追击。然克山距省城甚近,仍难坚守,马占山又率军民退向海伦。 11月21日,省政府正式移驻海伦,江桥抗战至此结束。
    二、哈尔滨保卫战
    “九·一八”事变后,哈尔滨地区的各种势力对是否抵抗日军态度各异:东省特区行政 长官张景惠早已投降日军,但由于力量不足,不敢公开打出投降的旗帜;滨江镇守使丁超和 驻军旅长邢占清被伪吉林省长官熙洽“革职”,对是否抵抗日军举棋不定;事变后被原东北 保安副司令张作相委派到哈尔滨代行边防副司令长官职务的李振声,由于没有实权,根本无 法节制张景惠、丁超和邢占清。因此,当时的哈尔滨在日军即将发动的进攻面前,毫无抵抗 准备。这时,依兰镇守使李杜率步兵1个旅进入哈尔滨,在他主持下,“吉林自卫军总司令部 ”于1932年1月31日在哈尔滨正式成立,李杜任总司令,丁超任护路军总司令,冯占海任副总 司令,同时发表抗日宣言。吉林自卫军总司令部成立后,制定了防守哈尔滨的计划,进行了 一系列保卫哈尔滨的军事准备工作。参加保卫哈尔滨的部队有;李杜的二十四旅、丁超的二 十八旅、邢占清的二十六旅、赵毅旅和冯占海部,共约2万人。
    1月27日上午9时,伪军于琛澂部向哈尔滨的上号、南岗、三棵树进犯。冯占海部、李杜 部立即还击,并向伪军高呼:“同胞们,不要帮助敌人打自己人!”,“参加抗日,将功折 罪!”伪军军心动摇,伪团长田德胜当即率队哗变。在抗日军的攻心战和军事打击下,伪军 于傍晚向拉林方向败退。
    1月28日,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命令驻长春日军步兵第三旅团向哈尔滨发起进攻,第三 旅团第四联队、野炮第八联队第一大队和战车4辆向哈尔滨急速前进。29日占领陶赖昭,直逼 双城。
    双城战斗。双城是哈尔滨抗日军保卫哈尔滨的前哨阵地。此时,南有日军主力的进逼, 东有伪军刘宝麟旅的威胁,形势险峻。为有力抗击日军,赵毅部5个营于2月1日拂晓向刘宝麟 旅发动袭击,毙俘敌700多人,缴各种枪支600余支,刘宝麟仅带部分伪军逃脱。赵毅部得胜 后即驰返双城,在火车站布下伏兵,准备迎战日军。
    2月1日晚,日军乘车到达双城堡车站,整队下车,拢火取暖。赵毅指挥部队借机从三面 向敌发起攻击。先是用猛烈的炮火和机枪火力把敌人压在站台上下,继之以刺刀、手榴弹进 行攻击,激战2小时打死打伤日寇数百人,使日军主力受到重大损失。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立即 从长春、沈阳等地调动陆空部队赶赴双城支援。在日军的大举反扑下,赵毅旅顽强进行抵抗 ,但由于哈尔滨援军王孝芝团不战而退,赵毅旅孤立无援,遭到重大损失,双城于2月2日被 日军占领。日军占领双城后,本庄繁下令二师团主力和混成八旅团开往哈尔滨,同时命令驻 齐齐哈尔的混成四旅团,沿哈满线同时开进。
    2月4日,日军在坦克、飞机的配合下,向哈尔滨发动强大的攻势。日军以第三旅团为右 翼,以第十五旅团为左翼,向吉林自卫军阵地发起猛攻。自卫军为阻止日军前进,利用围墙 和高房作工事,奋力抵抗。战至夜间,日军距自卫军阵地五六百米远时,自卫军用平射炮击 毁日军坦克两辆。但日军飞机投弹轰炸,自卫军骑兵和炮兵失掉联系,被迫撤至哈西顾乡屯 。
    5日早7时,日军一线部队向自卫军发动第二次进攻,主力集中于顾乡屯、偏脸子、何家 沟、新正阳河等处。自卫军坚守阵地,顽强抵抗。但由于日军的空中优势,凡自卫军密集处 均遭日军轰炸,自卫军损失惨重。黑龙江援军苑崇谷部在何家沟遭敌包围,死伤众多,被迫 退出战场。12时半,日军若松联队由哈西南上号、懒汉屯攻入哈尔滨,占领了二十六旅兵营 。自卫军被迫向市外撤退。午后4时,日军主力皆开入市区,哈尔滨陷落。
    三、黑、吉两省义勇军联合反攻哈尔滨之战
    1932年4月,马占山邀吉林的李杜、丁超、冯占海等抗日部队,组成三路大军进攻哈尔滨 。一路沿哈绥线,经一面坡、阿城直取哈尔滨;一路由方正,经蜚克图从侧面袭击;一路经 海伦、呼兰,抵松浦镇攻打哈尔滨。
    日军侦知黑、吉义勇军的行动后,急派兵增援,除驻扎在哈尔滨的广濑第十师团外,4月 26日又调依田三十八旅团和十四师团赶赴哈尔滨。
    1932年5月2日,吉林义勇军冯占海部8000余人,在宫长海的率领下,首先攻占了蜚克图 ,接着于晚8时进抵哈尔滨东部的荒山嘴子。为阻止义勇军继续前进,日伪军在哈东三棵树、 难洼屯等处布置防线。5月4日8时,宫长海部与日军在田家烧锅、三棵树、圈儿河、上号一带 发生激战,打死日军守备队100余名,迫使两营伪军投诚。日军被迫向特别区撤退,宫部跟踪 追击。7日,宫部遭大批日军的反击,退至阿什河。15日,宫部1200余人再次逼近哈尔滨东韩 家洼子屯一带,与伪军发生激战。由于孤军深入,加之日寇的强力防御,宫部两次逼近哈尔 滨,都未能攻入哈市。
    进攻哈尔滨的马占山部先以骑兵第一旅第二团为先锋,于5月5日进至呼兰,同在这一地 区活动的才宏猷团会合。5月15日,马占山亲率3个骑兵团,连同红枪会、蓝枪会约5000余人 ,向哈尔滨进发。5月23日,马占山部在呼兰对青山一带与日军展开血战,至晚,日寇败退松 花江边,两军成对峙状态。24日晨,本庄繁下令总攻,马占山与日军激战两昼夜,战至26日 ,正面侧面均为日军优势炮火所压迫,马部被迫撤退。
    6月20日,冯占海部兵分两路,再次向哈尔滨发起进攻,西路由王锡山、宫长海任左右路 指挥,从正面攻打哈尔滨,东路由姚秉乾指挥从侧面攻阿城,钳制日伪兵力。部队挺进至阿 城西三家子、阿什河等处,同日伪军发生激战。进攻哈尔滨的王、宫部,抵至蜚克图时,驻 守该地的伪军不战而退,王、宫部遂进至香坊一带。此时正值雨季,连日暴雨,河水猛涨, 部队被迫在此停留一天。日军乘机集结兵力,广濑师团精锐和伪军金壁东部,在飞机和装甲 车的掩护下,向停留在香坊的义勇军发动猛攻。在日军飞机的轮番轰炸下,抗日义勇军伤亡 很大。战至下午5时,义勇军采取迂回包围的战术,从侧翼向敌军发起进攻。敌先头部队三面 受到夹击,向后撤退。义勇军考虑到消耗甚重,改变作战计划,向榆树、五常转移。至此, 义勇军反攻哈尔滨的行动宣告结束。
    四、镜泊湖大捷和磨刀石阻击战
    镜泊湖大捷。1932年3月初,义勇军抗日救国军总指挥王德林率军北上,进入宁安县,在 棺材脸子村召开军事会议。会议决定在镜泊湖南头山区的“墙缝”地区伏击日军。“墙缝” 地势险要,有条由敦化通往宁安的通商古道,也是日军入侵宁安的必经之地。王德林令所属 李延禄、戴凤龄率1000余人设伏歼敌。
    3月12日拂晓,日军先头部队进入伏击阵地。设伏部队在5里长的狭路枪炮齐发。日军仓 促应战,并先后向救国军发起4次冲锋,但均被击退。战至下午2时,日军损失惨重,停止进 攻。天野少将率残部退回瓦房店村,救国军也撤出战斗。这次战斗消灭日军300余人,缴获大 批枪支弹药。
    磨刀石战斗。1932年12月31日,日军园部支队集结于掖河。1933年1月1日,向磨刀石进 犯。救国军王德林部,在兴原镇集结。李延禄、孟泾清率补充一、二团到达磨刀石火车站设 伏,待机歼敌。1933年1月1日与日军展开激战,日军损失2个小队后,以重兵向义勇军进攻, 义勇军沉着应战,敌军炮击时,就进入工事中,敌军冲锋时,就以机枪火力和手榴弹进行阻 击。激战一天,接连打退日军4次进攻,后终因寡不敌众,突围退向宁安五虎林。
    五、桶子沟战斗和方正战斗
    桶子沟战斗。桶子沟位于方正西部,两山夹一沟,沟长20余里,地势非常险要。义勇军 冯占海部在此设伏打击日伪军。1932年3月27日,进驻宾县的日军第三旅团从宾县出发,于2 8日上午11时到达高丽帽子,准备围剿义勇军。伪军李文炳部于3月30日夜间与义勇军发生激 战。4月1日上午,义勇军佯退至桶子沟一带,把日伪军大部人马引到桶子沟中间。这时,埋 伏在两山上的抗日部队集中火力,向日伪军猛烈射击,由西口高丽帽子攻入桶子沟的姚秉乾 部,堵住敌军后路,两面夹击,一举全歼伪军李文炳旅,重创日军多门师团长谷部,取得了 桶子沟大捷。
    方正战斗。占据哈尔滨的日军第二师团长多门中将得知日军在夹信子、桶子沟等地受挫 的消息后,亲率一部日军于4月2日应援。4月3日,日军到达同宾,与退守该地的日伪军会合 ,向方正进犯。
    据守方正的冯占海部得知日军进犯的消息后,积极进行战斗准备。4月4日,战斗打响, 冯部在日伪两路进攻及飞机的轰炸下,顽强抵抗。激战中,冯部先向后佯退,然后从左右两 翼抄袭日军,迫使多门率领的日伪军败逃。冯部乘胜追击,日军损失惨重。5日晨,日伪军在 得到增援后,又向冯部发起进攻。冯部全力抵御,战至午后4时许,终因连续作战,消耗甚重 ,遂放弃方正,向依兰撤退。
    六、海满抗战
    1932年10月1日,原黑龙江省防军第二旅旅长苏炳文在海拉尔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 东北民众救国军”,苏炳文任总司令,原省防军第一旅旅长张殿九任副司令,并宣誓“为国 家收复失地,为东北同胞驱逐日寇”,苏炳文将司令部设在扎兰屯,由张殿九、谢珂主持制 定作战计划,并委张玉珽为前敌总指挥,准备抗击日军。
    9月中旬,张玉珽在富拉尔基沿江一带构筑工事,对昂昂溪日伪军进行警戒。10月1日后 ,日伪军为防救国军渡江袭击齐齐哈尔,将江桥破坏。10月3日拂晓,日军一部由齐齐哈尔北 面渡江,被救国军击退。7日,日军200余人,分乘30余只橡皮船强行渡江,被抗日救国军沿 江部队击沉数只。接着日军增兵500余人,在重机枪掩护下,向富拉尔基抗日军左翼进攻。张 玉珽急调高峻岭团进行阻击,日军稍退。次日,日军1000余人向高团发起猛攻,高峻岭将1个 营预备队增援前线,顽强战斗,使敌人伤亡很多。日军复增加兵力,双方进行激战,高团伤 亡惨重,被迫退至腰库勒等地。在日军大举进攻下,守军决定放弃富拉尔基防线,后撤至朱 家坎第二道防线坚守。10月9日,日军进入富拉尔基。
    10月下旬,救国军以两个半团的兵力反击日伪军,他们首先占领腰库勒、李家地房子、 新安堡一带,与敌进行战斗。11月10日,日军冈原支队从右侧向腰库勒救国军阵地进行攻击 。救国军顽强抵抗,给敌很大杀伤。日军以飞机向救国军阵地进行轰炸,并以地面部队发起 猛攻,救国军不支,被迫撤退。
    11月中下旬,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大将陆续将几个旅团的步、炮兵和飞行队调归 第十四师团指挥,并从第八师团抽调兵力组成索伦支队,配合主力第十四师团进攻民众救国 军。日军分兵两路发动进攻:一路由十四师团主攻富拉尔基、甘南、扎兰屯直至海拉尔和满 洲里;另一路由索伦支队从索伦奔阿尔山,切断民众救国军经察哈尔进入华北的退路。
    11月下旬,民众救国军整顿兵力,奋力抗击。因朱家坎阵地遭日军猛烈攻击,伤亡600余 人。为避免更大损失,决定放弃朱家坎,后撤至碾子山第三道防线进行休整补充。29日拂晓 ,日军约五六百人,分乘装甲车、汽车由南道奇袭扎兰屯救国军前方总司令部,另有敌骑兵 1000余人由甘南急进。扎兰屯救国军兵力不过1营,却毅然占领有利地势,竭力抵抗。日军6 架飞机配合步兵进行猛攻,形势危急。于是,总部下令部队经拉哈车站撤至博克图待命。12 月1日,日军占领碾子山。2日,进入扎兰屯。由于日军切断了救国军退却的通道,前方主力 部队已无法返回海拉尔,而总部现有的2000余人的兵力无法阻止敌军的大举进攻,于是决定 破坏博克图山洞的隧道,阻止敌军的追击。此后,民众救国军总部及部队2000余人经海拉尔 、满洲里撤入苏境。海满抗战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