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播种机械

  播种机械是在经过整理后耕地上,把农作物种子恰当地置入苗床的农业机械。
    农业合作化后,黑龙江省曾制造多种半机械化播种机械。1967年省选型生产推广使用的 是适用于垅作的:拉拉街〖HT5,6”〗耒〖KG-3〗襄耙、康金〖HT5,6”〗耒 〖KG-3〗襄耙、铁制毛刷〖HT5,6”〗耒〖KG-3〗襄耙、红旗牌谷子、高 梁宽播〖HT5,6”〗耒〖KG-3〗襄耙及一次可垅播3行的改装畜力十行播种机等; 用于水田播种的:手提式点播机、爬犁式水稻点播机、SBG—2/4型人力单、双行水稻大垅 点播机、SBC—6/8型畜力单、双行水稻大垅点播机、人力插秧机等;平播的:仿苏制造的 bbp—10型畜力十行圆盘式播种机,及改装的畜力十行播种机。其中畜力十行圆盘式播种机 使用最广泛,时间也较久,是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当时为佳木斯机械厂)1952年试制,1953 年投产。《东北日报》报道了投产消息,东北人民政府发了贺电,至1957年共生产23 278 台,到1962年又零星生产2 522台。1980年,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后,由于地块划小, 部分市、县农机修造厂和农机厂根据需要进行少量生产。
    一、大型机引播种机
    (一)48行播种机
    1960年,哈尔滨农业机械厂试制成功勹攵—48型谷物播种机并投入批量生产。1965年改 型为BGF—48型谷物播种施肥机,适用于平原干旱地区,平播小麦、大豆、高梁、谷子、亚 麻、糜子等作物,并可同时施肥。用东方红—28拖拉机单台牵引,工作幅宽325米,标准 生产效率245亩/小时,以后又发展了一些变形,但主体结构没有大的改变。1979年将2BF —48B型、2BF—48C型统一型号为2BF—48A型,至1985年共计生产36 047台,供应全国 使用。
    2BF—48B型牵引式谷物播种施肥机,1979年获省优,1980年获部优。
    (二)24行播种机
    为满足国营农场和人民公社对24行播种机的需求,解决长期以来由西安和石家庄两地长 途调进的问题,1971年省农业机械局决定对1958年建厂的海伦钢铁厂,1966年更名海伦农业 机械厂进行改造,当年投资156万元。按照西安农业机械厂2BF—24A型24行播种机图纸进行 生产,形成年产200台的规模。24行播种机的结构基本与2BF—48A型48行播种机相同,用东 方红—28拖拉机牵引,标准生产效率25亩/小时,至1985年共计生产5 861台。哈尔滨 农业机械厂1980年也生产2BF—24A型24行施肥播种机,至1985年生产1 081台。
    二、小型拖拉机配套播种机
    1980~1983年黑龙江省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小型拖拉机在农业生产中大量 使用,与其配套的小型播种机械的研制也有长足的发展,主要有:
    (一)2SBF手扶播种中耕机
    1980年,哈尔滨农业机械厂研制成2SBF手扶播种中耕机,1981年通过省级检测。该机垅 作播谷子、糜子3行,高粱2行,大豆满垅贯,玉米穴播。播种中耕同时可以定量施肥,小时 标准生产效率50—60亩,1982年获省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1983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2 ~1985年共生产2 800台。
    (二)〖JB(〗2BF—62BF—102BF—122BF—20〖JB)}〗型谷物播种施肥机
    哈尔滨农业机械厂制造,是为12—18马力拖拉机配套的小型系列播种机产品,是2BF播 种机系列48行和24行播种机的小型化,适于小块地播种作业。
    2BF—10型播种施肥机1983年通过省农机工业公司鉴定,1984年评为省优质产品,1981 ~1985年共生产5 600台。
    (三)单体2BF—1型播种机
    1982年,富锦县农机修造厂从吉林省引进样机开始制造,垅播大秋作物,可等距半精量 穴播玉米,播种同施颗粒化肥,配12马力手扶拖拉机进行双垅播种,标准生产效率2—5亩/ 小时。到1985年共生产1 122台。绥化市农机修造厂、海伦农业机械厂1985年各生产300 台,克东机械厂生产150台。
    1981年阿城收获机厂制造“二行”播种机,到1983年共生产3 727台;明水县农机 修造厂1982~1983年两年共生产1 808台;望奎县农机修造厂1983年也生产过60台。
    (四)IBS—5型畦田播种机
    1981年,佳木斯市农机修造厂研制生产,与12马力手扶拖拉机配套的蔬菜畦田播种机械。 1982年通过省级鉴定,1983年批量生产,标准作业效率4亩/小时,较人工提高30倍。
    (五)机动水稻插秧机
    70年代,黑龙江省开始制造机动水稻插秧机。列入省农业机械产品生产计划的有:海林 农业机械厂、桦川收获机械厂、五常县拉林农具厂、宁安东风农具厂等。开始受农民欢迎, 但由于技术不过关,质量性能差,又纷纷下马停产。其中:宁安东风农具厂1972年首产东风 —25型水稻插秧机5台,1973年又换产牡宁—72型6台。海林农业机械厂1975年开始生产牡M—74 型5台。以后每年都有少量生产,1980年停产。一些工厂根据农业生产实际需要仍在继续研制 实验。
    (六)地膜覆盖机
    1983年,黑龙江省推广使用的地膜覆盖机有两种:一是齐齐哈尔市昂昂溪机械厂研制的 IDFC—1型畜力地膜覆盖机,可进行垅覆或畦覆,1985年首产30台;二是哈尔滨农业机械厂 研制的IGF—2型地膜覆盖机,与12马力手扶拖拉机配套,进行垅作覆盖,1人1机标准生产率 4—5亩/小时,1982年生产100台,1983年通过省级鉴定,已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