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章 医学

  黑龙江地区于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始有医者行医,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英国 传教医师在阿什河(今阿城)开设基督医院。中华民国初期,地方政府开始设置医官,先后 创办官医院和公立医院,社会上个体诊所、药店随之增多,医疗设备与技术水平有所改善和 提高。
    1910(清宣统二年)12月,东三省和内蒙古地区肺鼠疫流行,波及黑龙江地区许多县份 。清政府任命天津陆军军医学堂监督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到哈尔滨主持救灾灭病工作。经 伍连德实地考察,研究鼠疫起因及传染规律,防治4个月后,扑灭了这场震惊中外的大瘟疫。 1911年4月,伍连德出席在奉天(今沈阳)召开的有12个国家参加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议”, 发表《蒙古鼠疫与瘟疫的关系之考察》学术报告。1911~1926年间,伍连德又相继发表《论 肺型鼠疫》、《鼠疫概论》等有关东三省流行鼠疫的论文。这是东三省最早的、有组织的医 学研究成果记载。
    1935年秋,黑龙江省克山县境内发生了所谓“北满之奇病”。这是当地人称为“快当病 ”的第二次爆发流行(第一次发生于1907年)。翌年春,由伪民生部牵头组成调查研究机构 ,下设三个组织,于1936年12月进人发病现场。调查结果表明,患病者的死亡率高达80%以上 。因处于沦陷时期,对这一严重地方病并未作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1949年4月,由原中国医科大学第一、第二分校合并组建成哈尔滨医科大学。翌年1月19 日,大学成立科研处。全校在基础、临床和预防医学三个领域提出36个科研课题。主要研究 苏联医学和巴甫洛夫学说,例如《奴夫卡因对网状内皮系统作用的研究》、《针灸神经反射 的形态学研究》、《神经免疫学》、《血液的条件反射》、《体液变化的神经调节》等基础 医学方面12项课题以及组织疗法、睡眠疗法、神经封闭疗法、无痛分娩等苏联医学新疗法在 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还有防盲、防治结核、工矿外伤和妇幼保健等24个研究项目。到年底, 提出调查报告14篇,学术论文129篇。1951年4月11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指示,哈尔 滨医科大学成立了由李植猷、石增荣、刘载生、郭子森、祁玉玺、徐天一和张义芳等组成的 组织疗法中心研究组,负责推广当时盛行于苏联的组织疗法,并指导原松江、黑龙江、吉林 三省及哈尔滨、长春两市的组织疗法研究小组。据1951年的资料统计,仅在哈尔滨医科大学 就应用组织疗法临床治疗病人2000余例,当时高年级学生已能普遍掌握这一疗法和神经封闭 疗法的操作技术。同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召开了规模较大的苏联医学研究论文报告会、哈 尔滨医科大学年会、组织疗法研究报告会和巴甫洛夫学说报告会。参加会议的人员来自东三 省、内蒙古和热河等省区1800多人,收到论文155篇。
    1952年5月18日,黑龙江省地方病防治站在克山病病区北安县成立。1953年开始,黑龙江 省卫生厅组织高等院校的医学专家和医师到克山、富裕、北安、德都等县对克山病发病原因 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寻找预防、抢救、治疗的有效方法。
    1953~1955年间,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系讲师杨健伯对哈尔滨市区居民的平均年寿进行 研究,第一次统计出哈尔滨市民的寿命表。
    50年代初期,全省范围的爱国卫生运动和除害灭病工作主要集中在控制消灭鼠疫、天花 、霍乱和白喉、伤寒、痢疾、麻疹等急性传染病方面。消毒技术、疫苗接种技术在大中城镇 和农村相继推广。在贯彻“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 合”的方针进程中,考证中医古籍、西医学习中医、整理祖传秘方和广泛应用针灸治疗技术 ,在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牡丹江以及黑河等市县普遍开展。哈尔滨市卫生局创编《 哈尔滨中药》(期刊)用以进一步交流和推动中医工作。同时,哈尔滨医科大学、佳木斯医 学院的医师们开始应用中西医两套方法治病;使用针灸治疗近视、关节挫伤等疾病。鸡西滴 道矿职工医院试用气功疗法为3名外伤性下肢截瘫的患者进行治疗。
    由于新型仪器的装备和新技术的引进,省内开展了难度较大的手术,如“心脏二尖瓣扩 张分离术”、“肺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和肾盂成形术”、“全喉切除手术”、“经颌 筛上颌窦根治术”、“经腹或经阴道的子宫全切术”等。麻醉技术已能进行“气管内插管全 麻”。
    1958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赵士杰、何应龙、陈昭民等经过多次动物移植试 验,成功地做了两例狗头移植手术。第一例被移植的狗存活了32小时,第二例存活了5天零4 小时。狗能站立,能吞吃食物。这个实验结果轰动一时,国内报纸竞相报导。赵士杰等还开 展了半身体外循环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二年内施行心脏二尖瓣狭窄分离手术32例,效果良 好,无一例死亡。这一成就于1962年在石家庄市召开的全国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上受到与会 专家的好评。在此期间,还相继开展了“感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损伤后的反应变化”、“低 血流量体外循环实验观察”、“有关体外循环心脑灌注中腹腔淤血性损害的实验观察”、“ 心房纤颤、肺原性心脏病的临床实验研究”等课题的研究。
    1959年,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康成贵等报告了在杜尔伯牡蒙古族自治县发现流行“土拉 伦菌病”的情况。他们从临床症状、实验诊断、流行病学等方面研究确认是人畜共患的“土 拉伦菌病”,这是省内首次发现的人间病例。
    1963年,省卫生防疫站邵冬青等对绥化县伤寒接种流行病学效果进行观察、分析,该县 1962年伤寒发病率高达572.0/10万。推行伤寒联菌体菌苗,接种50164人次。使14个公社( 乡、镇),294个村屯的伤寒发病率降低76.6%。与未接种组比较,全程接种组发病率仅为前 者的21.37%。
    1966~1976年,针灸麻醉、中药麻醉研究在省市级医院和许多县医院开展应用。如“针 麻甲状腺手术”、“针麻剖腹产手术”以及在针灸麻醉下进行腹部手术,还曾在针灸麻醉下 施行开胸和开颅手术,使“声电波针刺麻醉的研究”曾一度非常活跃。当时的研究结果认为 针灸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效果较佳,短时间的腹部手术的效果也可,而用于胸、脑外科手 术时须严格选择适应症。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针灸麻醉下进行手术切皮和皮肤缝合时,腹 内手术的牵拉使受术者产生剧烈的疼痛。因此,针灸麻醉中同时使用杜冷丁或局部麻醉,甚 至改行硬膜外麻醉是经常的。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特殊环境,开展其他医学领域的研 究是极为困难的,甚至处于停滞状态。
    1979年,在牡丹江市召开了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工作会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以来第一次全省性的医学科技盛会,会上提出要建设科研队伍和独立科研体系、加强科学实 验手段、划拨科研专项经费和修订医学科技发展规划。《1978~1985年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 技发展规划》中确定地方病、流行性出血热、肿瘤、心血管病、肝炎、计划生育、战备医药 、少儿卫生、新技术应用和医疗器械等方面共58项为重点研究课题。有39项课题按计划完成 ,其中32项取得重大进展或阶段性成果。
    1982年,省卫生厅开始对医学科研机构进行整顿。省大骨节病研究所(原址尚志县)与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骨节病研究室合并,成立新的研究所,同时调整科研任务、科研队伍、领 导班子。该所建成国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可承担国家重点攻关项目。
    1985年11月28~30日,省政府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召开了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工作会议 ,进一步明确科技工作指导思想,确定“七五”期间的主攻方向和重点研究任务。为此,省 卫生厅编辑出版了《黑龙江省医学科技进展》一书,省内专家分别阐述各学科的国内外现状 和发展趋势以及近几年本省所取得的成绩,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黑龙江省医药卫生‘七五 ’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确定“七五”期间科技工作的任务是重点解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 防治疾病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巩固和发展现有学科优势,体现地方特色,迎接新技术革命的 挑战。确立了以提高社会效益为宗旨的指导思想。重点研究项目有心脑血管疾病(包括肺心 病)、地方性疾病(大骨节病、克山病和地方性克汀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与防治措施)、恶 性肿瘤(肺癌转移机理、大肠癌综合治疗)、传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有效防治方法、病 毒性肝炎防治)、环境、营养同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等。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加强了对外科技交流,使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研 和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据统计,出国科技人员回国后开展的新技术研究共136项。其中齐 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郭文斌研制的微机监护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 院戴钦舜1982年成功地开展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早期手术治疗,为减少动脉瘤的死亡率增添了 新方法;省医院朱亚琪从1982年开始应用肝胆胰诊断新技术,逆行胆胰管造影、经皮经肝胆 管引流技术和经肝胆管造影、腹部血管造影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填补了国内空白。
    到1985年末,全省共有独立的医学科学研究机构8所,附属医学科学研究所(室)8个。 医学科技人员1071人,其中高级87人,中级318人,初级440人。
    1978~1985年,全省获科研成果314项。其中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4项,全国医药卫生科技 大会奖26项,卫生部优秀成果奖6项,全省科学大会奖77项,省政府优秀成果奖59项,省医药 卫生优秀成果奖12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