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拖拉机

   黑龙江省从1908年有拖拉机以来到1985年,除有两台蒸汽拖拉机外,均为内燃拖拉机。 这些拖拉机出产于13个国家,共102种机型。其中:大、中型拖拉机有99种机型,小型拖拉机 有3种机型。
    
    
    
    
    一、链轨拖拉机
    黑龙江省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有链轨拖拉机。到1985年全省共有10个国家生产的27种机 型。
    链轨拖拉机采用履带式行走机构,接地压力小、防陷、防滑性能好。对土壤压实度小, 拖拉机行走过后土壤不板结,有利于作物生长。如东方红—54拖拉机接地压力为0.48公斤/ 厘米。而轮式铁牛—45拖拉机接压力为0.85公斤/厘米,大于链轨拖拉机近1倍。链轨拖拉 机(除中耕型外)一般地隙较低,行走稳定,适于粘重土壤的垦荒、翻地作业。黑龙江省的 链轨拖拉机,在建国前主要有美国生产的万国·卡他辟拉、约翰迪尔和德国生产的兰斯、汉 诺码克拖拉机。1948年以后主要有苏联及东欧国家生产的斯大林—80、德特—54等机型。19 59年以后主要是国产机型,有东方红—75和东方红一54拖拉机。大型的斯大林—80型和红旗 —80型,从1948年到1957年在国营农场和农业机器拖拉机站,主要用于大面积垦荒及翻熟地 和农田基本建设的开沟、筑埂、推土、平地作业。中型的德特—54、克斯—07/30、斯尔— 50/55、东方红—75、东方红—54拖拉机,主要用于耕熟地和部分垦荒。还有苏联生产的克 德—35、克德坡—35和波兰生产的克地—35、地—35等拖拉机。这些拖拉机用途广泛,适于 田间各种作业,既能翻地又能播种、中耕,型号小,便于编组配套。克德坡-35为高地隙、 窄链轨,属于万能中耕型拖拉机,特别适于垄作中耕,深受群众欢迎。
    (一)红旗—80和斯大林—80型拖拉机
    这两种拖拉机属于同一种型号。其功率、性能、外型尺寸基本一样,为工、农、建筑业 兼用型拖拉机。不同的是斯大林—80型为苏联产品,采用4145柴油发动机。红旗—80/100型 为国产拖拉机,采用4146型柴油发动机。
    斯大林—80型拖拉机,1949年进口,投放到国营农场使用。1954年投放到农业机器拖拉 机站,1956年建立拖拉机垦荒站时发展到188台。其特点是:柴油发动机、功率大,额定功率 为80马力,稳定性和防滑性能好,适于大地块,联结多台农具作业。是黑龙江省垦荒站和拖 拉机站用来大面积垦荒的主要机型。1958年以后,随着经营形式的变化,国营拖拉机站的拖拉机 下放给农业社自营,加上垦荒任务减少,这种机型从以垦荒为主,转向农田基本建设的开沟 、筑埂、平地作业,并有少量的农田翻地作业。由于这种机型功率大,机具编组大,不适于 当时农村地块条件,利用率低,效能发挥不好。加上国产东方红—54拖拉机的投放使用,使 这种机型逐年减少,到1963年保有量比1950年减少一半,1985年农村仅剩7台。
    红旗—80型拖拉机,鞍山红旗拖拉机制造厂制造。性能与斯大林—80相同。70年代初购 进使用,主要用于农田基本建设和垦荒,但由于受地势地块等条件限制,加上机具不便编组 ,很少在熟地上作业。随着作业项目的减少,保有量也逐年减少,到1985年仅剩1台。
    另外,还有红旗—100型拖拉机,鞍山红旗拖拉机制造厂产品,发动机功率为90马力,多 用于大面积垦荒和农田基本建设。农村数量很少。
    (二)东方红—54和东方红—75拖拉机
    东方红—54型拖拉机,是洛阳拖拉机制造厂产品。1959年出产第一批,当年投放黑龙江 省61台,这个机型,是黑龙江省农业上应用最广,保有量最多的。在田间作业方面,主要用 于垦荒、翻地、耙地、播种、镇压、起垄、蹚地、施肥、喷药和收获作业。在非田间作业方 面,用于脱粒、制米、磨面、平地、推土、压地等项作业。特别是配备悬挂机构以后,可悬 挂多种作业农具,在较小地块上作业,基本上满足了黑龙江省旱作的需要。1963年黑龙江省 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成功窄链轨,使拖拉机在中耕蹚地上发挥了更大作用。50、60年代全 省年平均单机作业量1万标准亩以上(以耕翻1亩熟地深18—20厘米为1标准亩,其他作业按此 折算)。部分先进拖拉机单机作业量达两万标准亩左右。这种机型1970年农村保有量最多,达7857台,占农村拖 拉机保有量的50%,成为黑龙江省农村的主要机型。
    东方红—75拖拉机,是洛阳拖拉机厂在东方红—54拖拉机基础上,改进设计生产的。
    发动机提高了转速,改进了燃烧过程,增加马力。发动机采用4125A型75马力柴油机,比 AE—54型发动机的马力小时耗油下降了10%左右,发动机功率提高39%,各挡位速度提高22— 32%,各挡位牵引力提高了13—19.5%。在同样条件下作业,可提高生产率10—30%。配有液 压悬挂机构,提高了应用范围。在垦荒和粘重土壤上作业动力性能好。70年代后,是黑龙江 省农业上应用的主要机型。到1985年农村保有量为18760台,占农村大中型拖拉机的1/3。
    二、轮式拖拉机
    黑龙江省最早使用的拖拉机是轮式拖拉机。到1983年全省共有11个国家生产的75种机型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72种,小型3种。大中型轮式拖拉机采用4轮行走结构,前两小轮为导向 轮,后两大轮为驱动轮。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速度快、变速范围大,既适于农田多项作业又 可运输,既是行机又可做为固定动力使用,利用率比链机拖拉机高。
    大中型轮式拖拉机,机型复杂,马力范围大,级别多,从14马力到60马力之间有18个马 力范围。其中保有量大,性能好,适应性强,作用大的有东方红—28、铁牛—40和铁牛一55 型拖拉机。
    小型轮式拖拉机又分为手扶与小四轮拖拉机,共3种机型,有日本产久保田拖拉机、国产 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拖拉机。60年代开始引进日本的久保田手扶拖拉机。因数量少,只在少 数科研部门试用。国产手扶拖拉机相继开始投放农村使用。
    70年代中期,出现了国产小四轮拖拉机。这种拖拉机比手扶拖拉机稳定,驾驶舒适,用 途广泛,因此发展很快。到80年代以后基本上代替了手扶拖拉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到户,地块变小,小型拖拉机大量发展 起来,到1985年全省小型拖拉机已发展到15万台,占拖拉机保有量的62%。
    (一)铁牛—40与铁牛—55型拖拉机
    铁牛—40与铁牛—55型拖拉机,为万能中耕型拖拉机。铁牛—40型拖拉机采用4105型柴 油发动机,额定功率为40马力。主要用于中耕和运输。由于这种机型比较落后,加上制造初 期质量不够好,黑龙江省保有量最多时仅70台,以后逐年淘汰。1959年以后天津拖拉机制造 厂改进为铁牛—55型拖拉机,1960年投入黑龙江,其发动机采用北京内燃机总厂生产的4115 T型柴油发动机,额定功率提高到55马力,配有液压悬挂装置,整机性能稳定,操作灵活舒适 ,维修保养方便。设有高、低速前进挡5个,倒退挡2个,可带牵引式、半悬挂式农具,用于 翻地、耙地、播种、中耕、施肥、喷药等项作业。配有动力输出轴及皮带轮,用于脱谷、排 灌、发电、制米磨面等固定作业。运输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是中国六七十年代较先进 的机型。1985年农村保有量为6974台。
    (二)东方红—28拖拉机
    是高地隙中耕型拖拉机。主要生产厂有长春和沈阳拖拉机厂。1966年投入使用,发动机 采用立式、双缸、水冷式2125型柴油发动机。这种机型采用转换式汽油启动,在黑龙江省严 寒季节启动容易。地隙为650毫米,比一般拖拉机地隙高近1倍,特别适于黑龙江省垄作中耕
     ,功率适宜,配有液压悬挂装置,可与多种小型农具编组作业,起落转弯灵活,适于小块地 作业;可作为固定动力用来脱谷、铡草、粉碎及发电;速度快、变速范围大。农村大量用于 农、副业运输,运输作业量达总工作量的70%左右。坚固耐用,故障少,一般可使用15年以上 ;小时耗油量少,与其他中型轮式拖拉机同样牵引拖车运输,可节油40%左右。到1985年农村 保有量为16939台,占农用轮式拖拉机保有量的45%。这种机型的缺点是:双缸、直立式发动 机、震动大,驾驶员易疲劳,地隙高,重心不稳。
    (三)热特—25拖拉机(ZT—25和ZT—25K)
    这种拖拉机1953年从捷克斯洛伐克引进,是农业耕作和运输型拖拉机。1962年农村有31 9台。两种机型基本相同,发动机为直列式2105型柴油发动机,动力性能好,是拖拉机站和农 业社自营时期的一种主要轮式拖拉机,既适于各项田间作业,又适于运输、脱谷、制米等固 定作业。是这一时期单机作业量较高的机型,一般年作业量5000—6000标准亩。
    (四)手扶拖拉机
    是一种小型3轮拖拉机,与日本生产的久保田手扶拖拉机相似。黑龙江省1965年投入使用 ,该拖拉机型号较多,主要有工农—7、工农—10、工农—11、工农—12、东风—12和518— 12型。这些机型外观基本相同,配备的发动机除工农—12采用190—W型柴油发动机以外,其 他机型均采用单缸、卧式、四冲程、预燃室、水冷蒸发式195系列柴油发动机。
    这种拖拉机结构紧凑,小巧灵便,耗油低,经济效益好,速度变化大,一般都设6个前进 挡和两个倒挡。主要用于田间蹚地和脱谷、铡草及抽水作业。更换水田铁轮后,可用于水田 翻地、水耙地、水耢地,在大队集体经营拖拉机时,一般多用于运输、送种、送油、送水、 送饭、拉地、打场等作业。到1985年农村保有量53801台。
    (五)小四轮拖拉机
    小四轮拖拉机生产厂遍布全国,机型复杂,黑龙江省1980年投入使用,保有量较多的有 长春—12型、龙江—12型、天鹅—12型拖拉机。所有机型,外观基本相同。发动机有S195型 、L195型和新195型柴油发动机,功率大部分为12马力,少量为15马力。这种拖拉机结构紧凑 、小巧、灵便、重心低。稳定性好,操纵转向灵活,维修保养方便。由于采用方向盘转向结 构,比手扶拖拉机驾驶员劳动强度有了很大改善。80年代产品还配备液压悬挂机构,可悬挂 多种小型农具作业,轮距可以调整,适于不同垄距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个体户 大量购买这种拖拉机。这种小型拖拉机农忙时可以下田作业,农闲时又可以搞运输及工、副 业生产,是适宜个体经营的一种好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