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岳
李秋岳,女,原名金锦珠,化名张一志、柳玉明。朝鲜族。1901年出生在朝鲜平安南道
中东郡一个农民家庭。7岁丧父,寡母省吃节用送她进学校读书。1919年3月1日,朝鲜人民掀
起了反日斗争的浪潮,李秋岳投入这场斗争。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她开始接触
马列主义,阅读进步书刊,开阔了眼界,思想受到启发,更加自觉地参加祖国解放、民族独
立的斗争。
在共同的战斗中,她结识了战友杨林,后来两人结为夫妻。1920年初,杨林来到中国。
1924年底,李秋岳离开朝鲜,也来到中国广州,找到杨林,一同参加了中国的民主革命。
1925年2月,李秋岳参加广东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在宣传队工作。同年6月,参加了
平定滇、桂军杨希闵和刘震寰叛乱的斗争。经革命斗争的锻炼,李秋岳由一个爱国青年,逐
渐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同年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李秋岳在黄埔军校学习,由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组织派她去苏联学习
。1930年春回国,到中共东满特委工作,在延吉、汪清、和龙一带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武装
。为了开展东满地区的抗日斗争,她号召中朝人民联合起来,组织抗日武装,共同抗击日本
侵略者。
1931年冬,李秋岳调至满洲省委,担任省妇委工作。住在哈尔滨道里区一个较偏僻的地
方,经常深入工厂、市民中演讲,张贴标语,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唤起民众的觉悟。
1932年秋,李秋岳被派往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先后任县委委员、妇女部长、铁北区委书
记等职。在河东、侯林乡、黑龙宫、乌吉密、石头河子、三股流等地,组织领导抗日斗争,
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她和赵一曼是珠河一带有名的抗日巾帼英雄,在群众心目中享有极高
的威望,群众亲切地称李秋岳为“黑李”。
1935年春,珠河地区反日游击斗争得到迅速发展和壮大,先后在宾县、珠河、延寿、方
正等地开辟了反日游击区,并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援。此时,日伪军向游击区进行残酷的“扫
荡”,李秋岳率领群众给部队送给养、枪支、弹药,组织卫生队积极支援哈东支队。以后,
又组织群众在延寿、方正地区,开辟新的游击区,李秋岳任中共延方特支书记。
革命斗争的锤炼,使李秋岳更加坚强、勇敢,她经常乔装深入农村,宣传党的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政策。仅半年时间,在延寿、方正地区发展了一批新党员,建立了反日会组织,组
成了中共方正县委。
1936年2月,李秋岳被派到通河工作。在她的宣传鼓动下,很快建立了4个反日会组织,
并建立了游击根据地,为开创通河地区抗日斗争的新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1936年8月,通河地区抗日斗争的声势越来越大,引起了敌人恐慌,日伪当局开始对这个
地区进行大搜捕。8月27日,李秋岳等3人被捕。在敌人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面前,她毫无惧
色,愤怒地痛斥敌人。1936年9月3日,李秋岳被敌人枪杀于通河县城西门外。时年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