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教育机构

第四章 教育科研机构与学术团体

  建国以后,黑龙江地区商业部门的教育组织,从创办职工学校和干部学校开始,继而建 立了商业中学、初级贸易学校、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以至高等院校等多层次、多门类的 商业教育机构。1985年,全省商业系统各类学校135所,教职工2467人(教师1363人);校舍 面积109860平方米。其中职工大学2所、中等专业学校5所、技工学校7所、技术培训中心1所 、职工中专22所、函授中专14所、职工学校84所。
    一、职工学校
    建国初期,黑龙江地区各级商业行政部门和企业,对职工进行扫盲和文化补习教育,办 起了识字班、初小班。大中城市的商业企业还办起了职工夜校,聘请中小学教师授课,也有 的配有一两名专职文化教员。1954年两省合并后,黑龙江省商业厅成立文化业余学校,教师 36人。先后办过扫盲班、初小班、高小班、初中班、高中班等。参加学习人员达3000余人。 各市县商业行政部门和大型商业企业,也都办过商业职工文化补习学校。1956年,哈尔滨、 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绥化、北安等市县商业局先后办起6所商业职工学校,学制有1 年的短训班,有2年的中专班。每期招收学员1500人左右。到1957年共培训职工38500人,其 中国营职工31500人。1958年,省商业厅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停办,各地商业职工业余文化学校 多数改为红专学校。1959年全省商业职工红专学校1281所,专职教师209人,兼职教师2500人 。教学以《社会主义教育课程》为中心内容,学《政治常识》、《辨正唯物主义常识》,以 及商业政策、业务知识。“文化大革命”开始,各类商业职工学校一律停办。1976年,全省 商业部门办起“七·二一”大学114所,1977年整顿后留66所,不久全部停办。随后全省商业 部门又办起商业职工学校。1979年为45所,1983年达到145所,其中市商业局、服务局办的1 5所,市专业公司或区局办的75所,县商业局办的55所。教职工2151人,其中专职教师765人 ,另有兼职教师2053人。
    二、干部学校
    黑龙江地区创办商业干部学校始自干部训练班。1946年,原黑龙江省贸易管理局成立后 ,创办了商业干部训练班。用1年零4个月培训商业财会、总务和合作社各类干部552名。194 9年8月2日成立省商业厅会计训练班,共培训两期商业会计、统计人员(每期半年)。1950年 末改为干部训练班。1950年8月,原松江省商业厅也成立干部训练班。1949年到1954年,原黑 龙江省商业厅干训班培训干部3074人,原松江省商业厅培训干部2130人。在这期间,各市县 商业部门也办过不同形式的干部训练班。
    (一)黑龙江省商业干部学校
    简称省商干校。1953年原黑龙江、松江两省商业厅分别在干部训练班的基础上成立了省 商干校,1954年两省合并后两校合一,教职工110人,校舍面积5000余平方米,培训规模450 人。1958年省商干校与省供销干部学校合并。1960年8月改为省财贸干部学校,1964年1月又 恢复省商干校。校舍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教职工51人。主要培训商业企业领导干部、劳动 模范和市县商业职工学校师资。同时,还负责全省商业职工业余政治学习的指导工作。“文 化大革命”开始,该校干训工作中断,学校解体,1972年初恢复。当时仅有3个教室,只能“ 背包办学”。1980年校址迁移哈尔滨市太阳岛,新校舍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30多年来,省 商业干部学校培训商业干部18101人,其中1954年到1956年为3087人,1957年至1977年为132 30人,1979年到1985年为1784人。除省商业干部学校外,各地市商业部门还设有商业干部学 校11所。
    (二)商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83年,商业干部培训进入以长期专业培训为主的新阶段。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 、鹤岗、鸡西、大庆、绥化、海伦、宁安、林甸等市县,先后建立14所商业职工中等专业学 校,录取学员860人。1984年4月,省商业厅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成立,招收商业企业管理专业 学员50名。到1985年末,经省工农教育办公室审批备案的各市县商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22所 ,教职工885人,主要开设商业企业管理和财会专业,培训学员2492名。外有中专函授辅导站 25个,招收学员1271名。
    (三)黑龙江省商业职工大学
    简称省商职大。1984年11月成立,与省商干校同一校址,一套机构班子两块牌子。教职 工127人,其中教师41人。截止1985年末,招收商业企业管理、会计、储运、计统等专业学员 (在职职工)752人。学制3年,经统一考试合格发给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证书。
    三、技工学校
    黑龙江商业技工学校创建于50年代,初期发展较为缓慢,“文化大革命”期间又多数停 办,70年代后期有较大发展。这类学校有:
    (一)哈尔滨市服务(技工)学校
    1955年建立,是黑龙江省商业部门最早创办的一所技工学校。“文化大革命”初期停办 ,1974年4月复建。隶属哈尔滨市服务局领导。教职工27人。开设烹饪、糖果、面食和服装加 工等专业,共招生502人。
    (二)哈尔滨市服务中等职业学校
    1960年5月建立,前身是哈尔滨市服务局红专学校和服务大学。曾更名为哈尔滨市中等职 业学校,1965年改现名,教职工17人。隶属哈尔滨市服务局。先后开设烹饪、面食、制冷、 理发、照相、服务、洗染、财会等专业。办学初期轮训在职职工,1962年后面向社会招生。 到1965年共招生734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停办。
    (三)齐齐哈尔市服务技工学校
    1961年建立,隶属齐齐哈尔市服务局领导。教职工52人,其中教员27人(红白案特、一 、二、三级厨师11人),开设烹饪、面食、服务专业,学制3年。学校实行启发式直观教学法 、虚实练工教学法和择优分步教学法,还开展每周一菜的第二课堂活动。
    (四)齐齐哈尔市商业职业学校
    1962年9月成立,隶属齐齐哈尔市商业局领导。教工24人。开设食品、屠宰、日用工业品 和财会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4年招生430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停办。
    (五)哈尔滨市商业职业学校
    1963年成立后,隶属哈尔滨市商业局领导。开设食品、针纺织品、百货专业,面向社会 招生,学制3年。仅办两期,招生600人。
    (六)合江地区商业职业学校、合江地区商业技工学校
    合江地区商业职业学校1964年5月成立,1968年5月撤销。1975年成立合江地区商业技工 学校,隶属行署财贸办公室领导。教职工36人,其中教员18人。先后开设日用工业品、电工 商品、食品专业,统招初中毕业生,学制2年。1982年在校生毕业后停办。前后招生360人。
    (七)哈尔滨市财贸技工学校
    1976年6月成立,教职工74人,其中教员35人。开设烹饪、面食、糕点和肉制品专业,共 收学生706人。
    (八)黑龙江省服务技工学校
    建于1956年。1958年并入黑龙江商学院烹饪系,后又从商学院分出单建。“文化大革命 ”期间停办。1978年复建,隶属省服务局领导。教职工37人,其中教员13人。开设照相、理 发、烹饪专业,学制2年。同年9月面向社会招生,租借校舍,流动办学。师生员工克服各种 困难,坚持办了3期,为全省服务系统输送毕业生280余名。1983年5月,改组为黑龙江省服务 学校(中专),学制2年。
    (九)松花江地区服务技工学校
    1978年4月成立,隶属松花江行署商业局领导。教职工20人,其中教员5人。校舍建筑面 积1300平方米,附设旅店部。开设烹饪专业,学制3年,先后招生211名。
    (十)黑河地区商业技工学校
    建于1979年,隶属黑河行署商业局领导。教职工38人,其中教员15人。校舍建筑面积35 80平方米。开设烹饪、商业经营专业,学制3年。共招生139名。
    (十一)哈尔滨市第一商业局技工学校
    建于1979年4月,隶属哈尔滨市第一商业局领导。教职工96人,其中教员44人(讲师5名 )。校舍建筑面积8150平方米,发展规模600人。开设五金交电、针纺织品专业,1982年起开 设日用工业品营业员专业。面向全市统一招生,学制两年半。建校以来,输送学生627名。
    (十二)牡丹江市商业技工学校
    1979年12月建立,隶属牡丹江市商业局领导。教职工39人,其中教员22人。校舍建筑面 积2760平方米,开设商业经营专业,学制3年。1980年开始招生,至1985年输送毕业生564名 。
    (十三)牡丹江市服务技工学校
    1978年建立,隶属牡丹江市服务局领导。教职工18人,其中教员5人(其中特、一、二、 三级厨师各1人)。校舍建筑面积1357平方米,附设实习饭店。开设烹饪、摄影专业,学制3 年。到1985年共招生324名。
    (十四)佳木斯市商业技工学校
    成立于1979年,隶属佳木斯市商业局领导。教职工46人,其中教员23人。开设糖果商品 、五金商品和商品保管专业,学制3年。共招生213名。
    (十五)佳木斯市服务技工学校
    1980年建校,隶属佳木斯市服务局领导。教职工11人,其中教员4人(二、三级厨师3人 )。开设烹饪、面食专业,学制3年。几年来共招生160名。
    四、中等专业学校
    (一)哈尔滨工业商品学校
    1952年开学,初称哈尔滨市商业中学。规模为1幢13400平方米的教学楼(4层)和2幢2层 楼房的学生宿舍。教职工160人,其中教师90人。为当时规模较大、设备较好、师资力量较强 的一所商业中学。隶属哈尔滨市教育局领导。1953年改组为哈尔滨商业学校,面向东北各省 市招生,教职工扩编到180人,其中教师139人。1954年改为综合性商业学校,开设商业财务 会计、计划统计、化工原料、医药、百货纺织专业。隶属省商业厅领导。主要为国营商业培 养中等专业管理人才和业务技术人才。1955年5月,更名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商业学校。1956年 3月,该校又改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百货及文化用品专门技术学校。学生来源,从全国百货公 司和文化用品公司系统(含公私合营商店)招收在职干部,学制为1年。之后,改为面向社会 招生,学制为2年。课程设有政治、物理、化学、工业品(百货和文化用品)商品学、商业政 策、商业组织与技术等。并从上海、天津等地的商业部门聘调60名精通商品知识的专业人员 任教。学校由商业部教育局与黑龙江省商业厅双重领导。1957年5月,改为哈尔滨工业商品学 校,隶属黑龙江省商业厅领导。教职工106人,其中教员47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停课 6年。1972年复建黑龙江商业学校,1979年署期在校生毕业后并入黑龙江商学院。
    (二)呼兰初级贸易学校
    1952年建立的一所中等技术学校,由东北贸易部直接领导,责成松江省商业厅代管。学 校基建、办学经费由部拨款,校长由部任命。教职工69名,其中教员16名。面向社会招生, 学制2年。课程设置基础课有语文、数学、政治常识、经济地理、音乐、体育;专业课有会计 (簿记)、统计、珠算、贸易组织与技术等10个班级,毕业生由省商业厅统一分配。1954年 9月学校撤销,共招生450名。
    (三)齐齐哈尔初级贸易学校
    建于1952年,由东北贸易部领导,原黑龙江省商业厅代管。校舍总面积7600平方米。教 职工77人,其中教员39人。面向社会招生,学制2年。10个班级。共招生450人。毕业生由省 商业厅统一分配。1954年两省合并后,该校合并到哈尔滨商业学校。
    (四)黑龙江省服务学校
    1960年8月成立,隶属省服务局,教职工36名,其中教师14名,设财会、摄影、无线电专 业,学制2年。1962年停办。1983年5月在省服务技工学校基础上重建,教职工24名,其中教 师15名。教学楼面积800平方米。
    (五)黑龙江省商业职业学校
    1964年9月创办,前身是黑龙江省商业干部训练班。教职工50人,其中教师16人。设商业 财会专业。“文化大革命”中停办。共招生200人。
    (六)牡丹江商业学校
    1972年8月建立,前身是“文化大革命”中停办的黑龙江省商业职业学校。1983年隶属黑 龙江省商业厅领导。教职工193人,其中教员59人(其中教授1人,讲师9人)。专业设置先后 有商业财会、统计、物价、企业管理、电器、化工、药材、蚕业、电视机维修等。1972年到 1978年招收工农兵学员1760人。1978年后改为统考招收高中毕业生。到1985年共招生2259人 。1985年开设计统专科师资班,高考统招学生50名。
    (七)齐齐哈尔商业学校
    1973年建立。教职工119人,其中教员47人(讲师4人)。建校当时因无校舍,采取“开 门”办学。1975年始在原齐齐哈尔大学楼基础上新建校舍,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教学楼 、学生及教职员宿舍、食堂、托儿所及其他设施共13143平方米。1983年隶属省商业厅领导。 建校初期,先后开设财会、计统、食品加工、食品工业会计、食品酿造、烹饪、企业管理等 专业。1985年调整为财会、计统、企业管理、食品酿造专业。1973年前招收工农兵学员。19 78年改为统考招收高中毕业生。到1985年共招生1874人。1985年开设财会大专师资班,统招 40名学员。
    (八)佳木斯商业学校
    1978年11月建立,前身是合江地区商业技工学校和合江地区商业干部学校。1983年隶属 省商业厅领导。1984年10月新建校舍4931平方米。教职工78人,其中教员34人(讲师4人)。 1979年署期开始统招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设日用工业品经营与管理、五金交电商品经营与 管理专业,几年来共招生563人。
    (九)哈尔滨市服务学校
    在1980年5月建立的哈尔滨市财贸技工学校中专部的基础上建立,附设技工部和旅店。隶 属哈尔滨市服务局领导。教职工79人,其中教员40人(讲师10人)。设服务企业管理和财会 专业。面向全市统招高中毕业生。建校以来共招生631人。
    五、大学本科院校
    黑龙江商学院
    1958年9月创办,是全国第一所商业高等院校。隶属黑龙江省商业厅领导,厅长刘振荣兼 任院长。1963年改由商业部领导。院长仍由黑龙江省商业厅长兼任。当时教职工284人,其中 教师及科研人员117人。设生活资料系、生产资料系、土特副食品系、水产系和商业科学研究 所。本科设有百货、针纺织、化工3个商品专业。附属中专部设医药、工业器材、农副产品、 农用机械、副食品、水产养殖等6个专业,还曾开设烹饪专业。1962年调整为工业商品、农副 商品、商业经济3个系和日用工业品、电工商品、机械商品、农副产品等6个专业,学制4年。 附设专修科,学制1年,中专班学制2年。学院初期从全国商业系统内部招生,1960年改为全 国统一招生。1963年首届本科毕业生265人向全国分配。学院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办10年 ,1977年3月,黑龙江商学院重新恢复开学,隶属黑龙江省商业厅领导,1978年改由商业部领 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