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手 球

  一、发展沿革与普及概况
    黑龙江省最早开展手球运动的是哈尔滨体育学院。1957年,该院设置手球课,由王卓夫 担任教师,首次把手球列为教学内容,并建立学院男、女手球队,进行课余训练。
    1959年初,国家体委决定将手球列入第一届全运会比赛项目。为组队参加第一届全运会 手球比赛,黑龙江省体委于1959年4月,在哈尔滨体育学院举行第一次全省手球比赛——全省 手球选拔赛。有牡丹江地区、嫩江地区、松花江地区、哈尔滨市和哈尔滨体育学院的5个男队 和5个女队参加。其中,牡丹江地区代表队的队名叫“北大荒队”。队员大部分是省农垦局系 统工作在密山县境内的转业军官和职工,有很好的篮球和手球运动技能。后来,这个队中的 数名男队队员先后担任了各级手球队的教练,成为省内开展手球运动的骨干。在全省选拔赛 上,牡丹江地区男队和哈尔滨体育学院女队分获男、女冠军。赛后,即以两个冠军队为基础 ,挑选其他队部分队员,组成省手球集训队。男队领队范连福,教练童月炯,女队领队陶遵 政,教练郭志强。
    省男、女手球集训队建队后,于当年6月,由省政府副秘书长许烈担任总领队,去大连参 加了第一届全运会手球预赛。男队获赛区亚军,取得参加全运的决赛权,女队未获决赛权。
    1959年7月,省体委在五常县举行一次较大规模的手球比赛,有省军区等20个单位参加比 赛。通过比赛,挑选部分队员充实省男子手球集训队,并于当年9月参加第一届全运会手球决 赛。
    从1959年到1985年,除哈尔滨电机制造学校由沈阳体院毕业生于明涛指导学生开展过手 球活动,进行过班与班的比赛,哈尔滨市有一、两所中学开展过很短时期的手球活动外,此 项运动未在省内中、小学中开展,亦未再举行过全省性的手球比赛(仅1962年,嫩江地区在 依安县举行过一次全区手球赛)。历届省运会均未设手球比赛。省手球队队员均从有篮球运 动基础的青少年中或改项的篮球运动员中挑选。
    手球运动1959年正式列入第一届全运会比赛项目时为11人制,比赛利用足球场地进行。 1962年开始出现7人制,比赛场地缩小为40米长、20米宽。竞赛规则亦有很大修改,并形成室 内活动。黑龙江省只省体校于1974年建室外手球场1处,省体工队于1978年建室外手球场1处 。省手球队的夏季训练分别在上述场地进行;冬训均去南方进行。
    二、省男、女手球队的组建、训练与比赛成绩
    1959年11月,在黑龙江省手球集训队的基础上,正式组建黑龙江省男、女手球队。两队 设领队一人,由范连福担任。男队教练徐思奇,女队教练郭志强,均来自农垦系统。男队队 员有来自农垦系统的吴允林、李中奇、赵国童、张百宁、童月炯、时文学、吴洪志、李兆恒 、关振云,有来自哈体院的王卓夫、王志强、李志强、李庆芳、杨有成、杨俊周,有来自齐 齐哈尔的董金岭、肖德声,有来自依安的尹洪生。女队队员有来自齐齐哈尔的钱凤杰、刁丽 娟、高玉舫、刘芳云,有来自哈体院的金英锦、王桂芝、陶翠香、高启凤、曹淑琴,有来自 哈尔滨的杜玉华、傅凤杰、李淑芳、刘敏丽、傅兰文,有来自松花江地区的玄淑芝、徐志英 、温学秀、张晓明、雷波。
    队伍组成后,赴四川省自贡进行冬训。冬训中,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早操绕山或在马路 上跑3—5千米;上、下午均进行身体和技术训练;晚上还要挑灯夜战。队员个个勤学苦练, 人人不甘落后,较好地完成了冬训任务。
    1960年4月,在武汉赛区参加全国手球锦标赛第一阶段比赛,男队战胜全运会亚军湖北队 和江苏、吉林等强队,仅负上海队,因和广州部队队查分,名列第三;女队也战胜了吉林、 山东等强队,获第五名。第二阶段比赛,因故未举行。
    1960年上半年,队伍返回哈市后,去五常劳动。7月,接国家体委通知,赴北京迎战来访 的罗马尼亚男子手球队。因参加劳动影响训练,比赛失利。
    1961年,队伍主要到农场种地和帮助农民搞秋收。当年冬训在南京进行,并参加了上海 、合肥邀请赛。
    1962年,根据国家体委的安排,全国只保留八一队和安徽队,其它各省、市、自治区手 球队均予解散,黑龙江省男、女手球队随之解散。
    1973年,黑龙江省体委决定重新组建省手球队。当年,由吴允林负责,先在省体校挑选 部分学员组成女子手球试点班。后于1974年,为迎接第三届全国运动会,又从各地、市招收 一批新生入学,正式成立女子手球班(参加全国比赛称黑龙江女子手球队)。领队临时指派 ,教练员为吴允林和李中奇。队员有黄萍、田玉凤、张亚芹、张亚晶、宋岩、赵秋玲、刘丽 、姜丽、韩英、黄梅、邵维英、王艳秋、刘晓燕、柴全义。
    1974年冬训在广西合浦进行。全队住合浦师范学院教室,自己买柴、买粮、买菜、做饭 。在冬季多雨不能正常训练的情况下,队员仍保持较高的训练自觉性,坚持在屋檐下进行训 练。
    1975年6月,在南宁参加三届全运会预赛,名列第六名,未进入决赛。队伍返哈后,当年 冬训在哈尔滨进行,队员们围着体校大院练长跑,没有训练馆,就在一个20平方米的小屋练 身体、练步伐、练投掷力量。
    1976年5月,在北京参加全国手球调赛,因队伍基础较差,缺乏比赛经验,7场比赛1场未 胜,且比分悬殊较大:对天津9:28,对上海15:25,对安徽14:23,对北京20:29,对广西 14:37,对甘肃15:19,对广东11:22。队伍返哈后,队员得到补充。同时组建了男子手球 班,教练为曹德庆,队员有翁刚、孟优胜、桂永明、王占林、王铎、郭义、孙景荣、齐小明 、张志、田立滨、史树仁、刘景英、姜云田。队伍组建后,与女队一起参加在合肥举行的全 国手球比赛。男队领队矫德顺,教练曹德庆,在15个队中,获第十名;女队领队陶遵政,教 练吴允林,在12个队中,获第六名。男队刚刚组建,取得如此名次;女队成绩也是前所未有 ,两队信心大增。
    1976年冬训,男、女队同去广西武鸣国家体委训练基地进行。当地气候适宜,场馆条件 优越,队员训练刻苦,进步较大。
    1977年6月,在合肥参加全国手球比赛,男子15个队、女子11个队。男队获第十名、女队 获第六名。当年12月,女队在南宁参加获全国比赛前八名方能有资格参加的全国手球选拔赛 ,7战6负获第七名。其中,只以7:6胜山西队1场,其余6场的比分是:8:28负天津、10:1 9负广西、12:25负上海、9:20负北京、10:18负广东、13:22负安徽。
    1978年5月,黑龙江男、女手球队在哈尔滨参加全国手球比赛第一阶段比赛。男队获第九 名,后参加在太原举行的第二阶段比赛,总名次获第十五名;女队获第三名,后参加在天津 举行的第二阶段比赛,总名次获第六名。
    1978年,为迎接第四届全运会,省体委决定,将省体校男、女手球班正式改组为省男、 女手球队,划归省体工队领导。当时,未设专职领队。男队教练曹德庆,女队教练吴允林、 李中奇。
    1979年6月,第四届全运会手球预赛分别在合肥、柳州进行。男队在合肥赛区,领队崔树 昌,教练曹德庆、王林(兼),队员翁刚、童超、孟优胜、桂永明、王林、陈永利、王锋、 郭义、孙景荣、王海、田立滨、刘景英、齐小明、姜润田。共7个队参赛,获第五名,未进入 决赛。女队在柳州赛区,领队柏蔚,教练吴允林,队员刘晓燕、谭静华、郭丹东、姜翠华、 赵宏伟、张丽、田玉凤、柴全义、苏成云、范玉梅、张淑芬、余龙英、张秀君、白云霞。共 6个队参赛,获第四名,取得决赛权。
    1979年9月,女队在保定参加第四届全运会女子手球比赛,七战两胜五负,获第七名。各 场比分是:12:11胜广西、11:6胜广东、5:18负上海、11:15负天津、8:23负北京、9: 15负山西、10:21负安徽。
    同年11月,男队在福州参加未进入全运会决赛队的全国手球比赛,共12个队,获第九名 。
    第四届全运会后,1980年3月,男队解散,大部分队员转业到哈尔滨轴承厂当工人,部分 队员被八一队吸收继续打球。其中,孟优胜、王锋、董超曾人选国家队,王锋并担任过队长 ;孙景荣成为八一队主力队员。当时,国内手球界有关人士认为,黑龙江手球运动员身体素 质好,身材较高,适于手球运动,对解散男队感到惊异。女队亦进行调整,教练吴允林离队 。调整后的女队领队王万里,教练李中奇、曹德庆、王林,队员刘晓燕、苏成云、谭静华、 张岱杰、郭丹东、白云霞、白云杰、张丽、田玉凤、张亚琴、柴淑兰、余龙英、范玉梅、张 淑芬、陈静、宋岩、王占梅。后又分成两组,实行分组训练。由徐志英担任二组领队,王林 任二组教练。当年冬训在哈尔滨进行,身体训练在省体育场地下跑道,每天到省体校训练馆 进行一次技术训练。
    1980年的全国手球比赛分甲乙级进行,全运会前八名为甲级队。黑龙江女队为全运会第 七名,参加甲级队比赛。比赛分3个阶段,最后按总分排列名次,后两名降为乙级队。黑龙江 女队在3个阶段比赛中一场未胜,总名次列第八名,降为乙级队。赛后,去广西武鸣冬训。
    1981年9月,两组合并成1个队。领队王万里,教练李中奇,、王林、徐志英。合组后, 训练较为系统,重点抓了实战技术和防守训练,并抓了作风培养,队伍素质显著提高。参加 当年在泉州举行的全国乙级队及青年队联赛,以不败的纪录获得冠军,重新回到全国甲级队 行列。
    1982年全国甲级队联赛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合肥,第二阶段在天津,参加比赛 的共有10个省、市的男、女16个队。黑龙江女队第一阶段获第四名,第二阶段获第八名。当 年冬在广西南宁参加国家体委组织的集训。集训中,打了两轮比赛,并进行了身体素质测验 ,黑龙江女队均占上游。
    1983年5月,去合肥参加第五届全运会手球预赛。领队王万里,教练李中奇、王林。在合 肥赛区,有5个队参赛,按规定前三名有决赛权。比赛结果,黑龙江女队负北京、安徽、胜上 海、甘肃,以四战两胜两负的成绩获第四名,未能取得决赛权。
    参加全运会预赛后,队伍进行了调整。领队王万里离休,队员刘晓燕、苏成云、张丽、 余龙英转业,徐丽萍调到女子足球队担任守门员。1984年11月,又重新选调10名新队员人队 。1年多的时间,新队员补充不上来,老队员伤病较多,队伍青黄不接,系统训练难以进行。
    1983年11月,在南宁参加全国手球乙级队、青年队联赛(即未进入全运会决赛队的比赛 ),女队共11个队,分两个阶段进行。黑龙江女队在比赛中出于对来年分组有利考虑,并照 顾辽宁队同是东北队,有意在两轮比赛中负辽宁队两场,未争靠前名次,只获第四名。
    1984年7月,教练员王林人北京体院学习。由李中奇、徐志英任教练,未配专职领队。当 年冬训在北京进行。此时,队伍的新老交替基本完成。冬训中,在全面技术训练基础上重点 抓了进攻中应变技术的训练,并边练边打,与北京、天津等强队多次进行友谊比赛,队员个 人特长技术有所提高。
    1984年12月,在南宁参加全国手球锦球赛,共11个队,分两个阶段进行。因白云霞、籍 英等主力队员有伤未能参赛,第一阶段获第四名,第二阶段排名第八名。
    1985年12月,在南宁参加全国手球锦标赛,共15个队,获第四名,取得历史上最好名次 。教练为李中奇、徐志英,队员有张岱杰、刘素环、白云霞、白云杰、张丽梅、籍英、宋文 敏、郭丹东、范玉梅、魏绪贤、姜秀华、陈静、姜凤、张宏伟、李美玲。
    黑龙江省男、女手球队建队以来,有孟优胜、刘晓燕、范玉梅、白云杰、张岱杰等5名运 动员获得运动健将称号。有男运动员孟优胜及女运动员刘晓燕、范玉梅、白云霞、苏成云、 钱坤、张岱杰、籍英、陈静先后人选国家青年队和国家队。其中,白云霞、范玉梅、苏成云 于1981年4月人选国家青年女子手球队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女子手球锦标赛亚洲预选赛,获亚 洲赛区第一名、决赛第六名。钱坤于1983年10月入选中国青年女子手球队参加第四届世界青 年女子手球锦标赛,获第十三名。陈静于1984年7月人选中国女子手球队参加第二十三届奥运 会,获第三名。
    黑龙江省男、女手球队建队后,男队曾在北京迎战来访的民主德国手球队、罗马尼亚手 球队,分别负于客队。女队曾迎战过来访的刚果、乌干达、朝鲜、法国手球队,两胜两负。 1984年6月,女队曾出访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