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边界现状

  黑龙江省境内中苏国界,东南以东宁县的山崧台与吉林省珲春县交接,西北在漠河县西 额尔古纳河的恩和哈达河河口与内蒙古自治区分界,总长3000多公里。其中,水界占多数, 陆界占少数。
    国界的大体走向是:北起漠河县西额尔古纳河的恩和哈达与内蒙古自治区为界,经较短 一段额尔古纳河,过额尔古纳河与石勒喀河汇合处后,沿黑龙江往东,继往东南,经漠河县 、塔河县、呼玛县、爱辉县、孙吴县、逊克县、嘉荫县、萝北县、绥滨县、同江县、抚远县 到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然后溯乌苏里江而上,经饶河县、虎林县,到虎林县境内的乌 苏里江与松阿察河汇合处,再溯松阿察河经密山县至松阿察河河源即兴凯湖,越兴凯湖直线 至兴凯湖西岸白棱河河口,然后沿白棱河上溯至山岭,经鸡东县、穆棱县、东宁县、绥芬河 市再入东宁县,然后,沿瑚布图河上溯河源老松岭,经山地到达东宁县山崧台,与吉林省的 珲春县接壤。
    在水界,界江、界河中的岛屿、沙洲数目在一百多年中屡屡发生变化。如有的地段新生 了一些岛屿,有的地段则消失了或被淹没了一些岛屿。有的地方,甚至在一年中,也可能发 生变化。如离岸较近的岛屿,枯水期与岸相连,成为河岸;丰水期又离岸成岛。由于界河改 道、航道变化,原在航道中心线此一方的岛屿,变为航道中心线彼方的岛屿。有的地方也因 界河改道,使国界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如因瑚布图河改道,有的地段国界竟向中国境内 移动了500多米。
    从本世纪20年代起,特别是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界江、界河主航道中心线中国 一侧的一些岛屿,或为苏方占领、或被划在苏方警戒区内。
    陆界,按条约规定,应按分水岭走向划分的,有的离开了分水岭,偏向中国境内。按条 约应为直线的边界,苏方的实际控制线,在有的地段向中国境内凸出,最远处达300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