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日本领事馆

  一、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
    上世纪末,黑龙江地区内并无日本领事馆。少数日本侨民,由日本驻营口领事馆管辖。 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势力极力向黑龙江省推进,特别是1905年12月22日中日在北京签订《会 议东三省事宜正约》以后,清政府被迫将哈尔滨等东北16处城镇开埠,来黑龙江地区的日人 激增。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西方各国势力开始进入东北北部地区,日本遂于3月4日 在哈尔滨设立日本总领事馆。地址在哈尔滨南岗义州街27号(今花园小学校处;1936年2月, 又迁至南岗车站街,即今红军街60号哈尔滨铁路公安处址),首任总领事为川上俊彦。
    日本总领事馆初设时馆员只有几个人。后来随着日本势力大举侵入,领事馆的馆员逐渐 增多。最后成为外国驻哈尔滨领事馆中工作人员最多的一家。
    日本总领事馆不仅拥有庞大的领职人员队伍,还拥有警察机构。这是其他领事馆所没有 的。日本总领事馆从成立伊始,便援引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签订的《中日通商航海条 约》第三款,取得了领事裁判权。不久,便成立了警察署,配有许多刑事警察。在总领事馆 的地下室设立了监狱。1924年,总领事馆还专门配置了司法领事。这些警察按照总领事馆的 意图,逮捕对日本政府政策不满的日本人、反抗日本占领朝鲜的朝鲜人以及中国的爱国者、 革命者。中国当局对日本总领事馆的这些活动却无权过问。1930年3月5日,日本总领事馆的 刑事警察,擅自在哈尔滨逮捕了大批的朝鲜侨民,关押在日本总领事馆,引起了朝鲜侨民的 愤慨。5月1日晚6时许,一批朝鲜青年志士袭击了日本驻哈尔滨南岗义州街总领事馆,并举行 反日示威游行。有32名示威者被中国当局逮捕。日本总领事馆以朝鲜为日本属地作借口,要 求引渡被捕的朝鲜青年。中国当局则以“被捕者均为华籍朝鲜人”为据,拒绝引渡。
    日本总领事馆除拥有刑事警察外,还有民团武装组织。1917年11月28日,日本总领事馆 派专人,组织侨居哈尔滨的日本人成立“自卫团”,由总领事馆发给枪支弹药。除俄国总领 事馆外,日本总领事馆是唯一拥有武装组织的外国领事馆。1918年9月,日本总领事馆派出一 名课长,在侨居的日本人中抽调壮丁200人,编练队伍,以备定期入伍。
    1920年以后的一个时期,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担任外国驻哈尔滨领事团的团长。在此以 前,日本在东北南部所处的地位与俄国在黑龙江地区所处的地位有共同之处。因此,日本总 领事馆虽极力支持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行使行政权,但对英国与俄国1914年签订的《将中东 铁路界内自治及纳税章程推行于界内英国人的协定》(简称《英俄协定》),持观望态度。 这是因为日本不愿意让其他国家效仿此例,而插手日本在东北南部的事务。所以直到1917年 2月,发生俄国二月革命的前一天,日本总领事馆才宣布加入《英俄协定》。
    中国政府于1920年9月27日宣布取消俄国的使领待遇后,日本总领事馆便急于填补这一空 位。日本总领事利用领事团长的身份,极力勾结其他各国驻哈尔滨的领事,特别是英、美、 法三国领事,进行一系列的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主权和利益的活动,致使中国政府不断 与其进行重大交涉。特别是自1920年起,在中国政府陆续收回被中东铁路侵夺的一些权利的 过程中,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不断制造事端,妄图阻止中国收回主权。此后,在“哈大 洋事件”①(①1926年12月,东北特区行政长官公署为保持金融的稳定,避免外币干扰,发 布《整顿哈大洋办法》,西方各国群起反对。)、“地亩处事件”②( ②黑龙江省档案馆7 9—1—158号。)、“逮捕关达基四人事件”③( ③关达基、沃斯特罗乌莫夫、米哈伊洛夫 、斯蒂普宁均为中东路原帝俄残余分子。1924年10月3日以侵吞公款罪被中国地方当局逮捕, 日、美、德国领事提出“抗议”,要求中国当局予以释放。)、“哈尔滨临时自治委员会问 题”等事件中,莫不如此。1932年2月,日军占领哈尔滨以后,日本总领事馆便成了日本的特 务机关。1945年8月19日苏军进占哈尔滨后被查封。
    二、日本驻黑龙江境内其他领事馆
    日本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在哈尔滨建立总领事馆以后,陆续在黑龙江省的其他 地方建立了领事馆。有的县城,如海伦、珠河(今尚志)县的一面坡镇,都曾设有领事馆或 领事办事处,主要的有:
    (一)日本驻齐齐哈尔领事馆
    日本在齐齐哈尔设立领事馆略晚于俄国。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12月28日,日本政 府决定在齐齐哈尔设立领事馆。次年10月,领事馆建成,地址在当时的商埠路,10月29日, 正式开馆。1917年日本又在原领事馆的路南建立了新的领事馆(今齐齐哈尔市永安大街军分 区招待所处)①(①黑龙江省档案馆82—1—20号。)。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驻齐齐哈尔领事馆便成为东北沦陷初期日本在齐齐哈 尔进行占领统治的首脑机关。先后任领事的有堺与三吉、藤井一郎(2人均为副领事)、开原 真澄(以上为清末时期)、吉原大藏、种切二瓶、古泽幸吉、田中作、山崎诚一郎、中野勇 吉、清水八百一(以上为“九·一八”事变前的民国时期)。
    (二)日本驻黑河领事馆
    日本驻黑河领事馆的建立晚于齐齐哈尔日本领事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1918年 11月19日,日本政府任命坂本末三为驻黑河副领事。此后任领事的还有荒井金造等。领事馆 址在今黑河市老监狱附近②(②黑龙江省档案馆82—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