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庚子事件

第三章 其他事项

  庚子之役,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6月21日,清廷发布对外宣战诏书。7月6日,俄皇 尼古拉二世宣布自任总司令,陆军大臣库鲁巴特金为参谋长,决定派兵入侵中国东北。7月9 日,库鲁巴特金下令17万俄军,以保护中东路为名,分别从伊尔库茨克、海兰泡(今苏布拉 戈维申斯克)、伯力(今苏哈巴罗夫斯克)、双城子(今苏乌苏里斯克)、海参崴(今苏符 拉迪沃斯托克)、旅顺等地出发,大举进犯。在黑龙江境内的战斗,北线自7月15日在瑷珲开 始;东线俄军于7月18日从乌苏里地区侵入宁古塔(今宁安),19日包围宁古塔城;东北路俄 国舰队于20日攻占巴彦通要塞;西路俄军于30日攻陷呼伦贝尔城,战斗在中俄边境地区全线 展开。初期,清军在一些战斗中曾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终因清政府的腐败,军队的装备与素 质低劣,在各个战场,相继败退。
    在各帝国主义国家(号称八国联军)大举入侵的情况下,8月7日,清廷任命李鸿章为全 权钦差大臣,并电令李鸿章致电各国外交部,先行停战,妥商议和事宜。此后,在清政府以 投降为主旨的命令下,黑龙江、吉林两将军都先后派出代表与俄军交涉停火事项,遂使俄军 不战而占领黑龙江全境,长达七年之久。
    一、达桂与俄军的交涉
    1900年7月26日清军会攻哈尔滨失败以后,阿勒楚(今阿城)尚未失守(阿勒楚于8月17 日陷落)时,宁古塔方面也在坚持战斗。中东路总监工尤格维奇,曾函阿勒楚副都统钮楞额 ,开展和平攻势,提出八项要求,力求达成协议,以免哈尔滨附近的铁路工程遭到严重破坏 ,但由于当时清廷并未下令求和,因此吉林将军长顺不敢与俄方谈判投降事宜。
    8月4日,俄军沙哈罗夫一个整旅组成的“救援哈尔滨兵团”由伯力(哈巴罗夫斯克)溯 松花江到达哈尔滨,并立即派出四个骑兵连,恢复哈尔滨以东的据点,哈尔滨附近的战况迅 速改变。此时,哈尔滨附近的铁路虽已遭到破坏,但并不严重。在此情况下,总监工尤格维 奇仍然企图通过和平手段,制止清军的抵抗,保护铁路。8月9日,前沿俄军抓到35个中国农 民,令每人带一份内容相同照会,由5个不同的线路,送给清军前线指挥官钮楞额,再转交给 长顺。
    尤格维奇在信中提出了八点声明,企图迫使长顺放下武器。八条声明是:(1)请指令各 华兵远离铁道,仍回吉林省城;(2)请照旧截留护兵二百名,以备弹压城府内外地之用;( 3)请谕令百姓各归村落;(4)请谕令百姓仍与俄一切文武人员敦睦和好;(5)请谕令百姓 将所有粮食、工料及各种货物均仍照旧公平时价卖与俄人;(6)严禁民人毁伤铁路桥梁屋房 等项;(7)择派所属委员三员来哈尔滨与铁路总监工商办一切俄华事件;(8)请都护将此 原函转至吉林将军,并将以上各条,于吉林全境通饬如法照行。
    尤格维奇在信中还威胁长顺,要求在8月13日下午4点钟以前予以答复。“若过期未蒙示 复,则惟有通知统带北满俄军之提督沙哈罗甫,从此由彼遵照所奉国命办理”。
    这封信于8月9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十五日)晚9点钟送出。①(①《东北义和团史料 》216页。)长顺接到这封信后,自己不敢做主,一面复函尤格维奇,要求把8月13日的期限 延长,以等待朝廷的旨意;一面又电商奉天、黑龙江两将军,会衔电奏清廷。
    清廷虽于8月7日,任命李鸿章为钦差大臣,办理与各国停战事宜,但李鸿章当时未在北 京,尚未与各国接触。8月9日,清廷还电东北的三个将军,北京形势危急,不能派兵赴东北 助战。表明清政府当时未下达停火命令。因此,不久长顺就接到山海关副都统的复电,传达 了清廷驳回长顺希望与俄军谈判停火的消息。但此时俄军方面借口以未能按时收到长顺的答 复为由,向清军发动进攻,副都统钮楞额略一抵抗,便率领防兵退出阿勒楚。8月17日,俄军 进占阿勒楚,并扬言要进军吉林。
    8月18日,吉林将军长顺和黑龙江将军寿山在接到阿勒楚陷落消息的同时,又接到了钦差 大臣李鸿章的电报,通知他们说俄国外交部方面希望谈判。于是长顺决定与俄军会晤,谈判 停战。长顺派已被革职的副都统、黑龙江协领达桂为代表,赴哈尔滨与俄方代表尤格维奇、 沙哈罗甫等谈判议和。由于军事上已经失败,加速了停战谈判的进程。达桂到达哈尔滨以后 ,在与中东铁路总监工尤格维奇、副总监工伊格纳齐乌斯以及陆军少将沙哈罗甫会谈时,基 本上接受了俄方提出的条件,很快于8月25日达成协议①(①《东北义和团史料》216页。) 。
    双方虽然达成停战协议,但并未能阻止俄军前进。俄军一面占领中东路沿线各地,一面 向腹地进攻。而长顺则下令清军“如遇俄军,不得开火,并举白旗为号”给俄军让路。因此 俄军进展迅速,等到达桂回到吉林时,东路俄军已越过额穆赫索罗(今吉林省敦化北),哈 尔滨以南俄军,越过双城,逼近伯都讷(今吉林省扶余县)。9月22日,大批俄军即日开进吉 林。
    二、程德全与俄方的交涉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8月初,黑龙江地区北部和西部战场频频告急。北部北大岭战 役清军败北,副都统凤翔重伤牺牲;西部呼伦贝尔失守后不久,雅克岭防务吃紧。黑龙江将 军寿山与副都统萨保共同商议的结果,决定改调行营营务处总理、安徽候补知县程德全,代 寿山赴前线督战。
    8月15日,程德全离开齐齐哈尔赴前线。8月16日,寿山接到小桥子战役清军战败的消息 。俄军已形成从西、北、东三面包抄齐齐哈尔的形势。清军平地受敌,齐齐哈尔形势孤危。 于是寿山命令程德全兼程前进,收容零散部队,组织力量,以巩防守。
    8月18日,程德全抵达博尔多屯,与翼长恒玉收集零散部队。北部全部清兵不超过1000人 ,而且枪械不足,已无一门完整火炮,只得在讷穆尔河南岸挖壕固守。
    此时将军衙门下属五司八旗的官员,在俄军攻势下,均无斗志,纷纷提出停战建议。但 寿山均不采纳。8月20日,寿山接到清廷和议大臣李鸿章及吉林将军长顺关于停战与议和的电 报以后,寿山始派人星夜赶往程德全处,命他与俄军代表进行谈判。
    程德全接到停战候旨命令的时候,正值俄军大举进攻至博尔多河畔,河南岸有数万难民 尚未撤离。8月22日,北路俄军的主力已到达博尔多河的北岸。程德全遂派韩广业,手摇白旗 前往俄军司令部与俄军进行谈判,俄军北部军司令廉年刚夫表示,因为没收到上级的命令, 仍旧准备渡河进攻。
    8月23日,程德全亲自带领笔帖式及戈什二人,前往俄军指挥部。程德全提出要求俄军停 火三天,准许难民撤走后,再开始军事行动。俄军代表反对,宣称:“即看贵大人面子,我 不开炮开枪,亦应过河”①(①见《详陈在博尔多与俄人交涉切情形上眉帅二书》。)。程 德全当即表示,“我们军规亦严,现奉旨祗准退至河南,照会贵国彼此候信,若无旨意,我 军岂敢由大岭退至此乎?现即奉旨守此,即不能再退一步,你兵过河即不开枪开炮,我亦拚 力抵御,即贵国兵强器利,我兵如尚有一人一枪,亦当攻击。决不准任意渡河,不如即行开 炮,反为痛快,若将我在此杀戮,尤为成全。”②(②见《详陈在博尔多与俄人交涉切情形 上眉帅二书》。)经过再三交涉,俄方答应停火三天,然后再作决定。8月24日,程德全再次 到俄军总部,接洽停火事宜,俄方起初仍拒绝停火,最后才同意程德全提出的“清军退一站 ,俄军进一站”的撤军办法。俄方还答应“不攻城池,不伤人命,不掠财产,缓行赴省”, 并同意在齐齐哈尔以北驻扎③(③见《详陈在博尔多与俄人交涉切情形上眉帅二书》。)。
    8月25日,程德全派人将与俄军谈判的结果报告给寿山,并通知寿山,其他停战事项,俄 方要与将军寿山直接会谈,才能最后确定。他提醒寿山,俄军诺言,不可轻信,“万一和议 不成,逼人太甚,只好死守城垣,背城一战。此语最关重要,乞先与各司旗说。”(④(④ 王彦威纂辑《清季外交史料》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8月29日晨,由指挥官塔哈尔率领的一部分俄军,在到达城东后,并未开赴城北而转向城 南,并作了围攻城区的部署。寿山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再令程德全去俄军总部责问俄军违反 协议,俄方拒绝会商,并下令对城区开炮。
    8月30日,俄军违反已达成协议进攻城区,寿山以身殉国。8月31日,俄军陷齐齐哈尔, 副都统萨保降。当日,谈判代表程德全被扣押,后被挟持,自富拉尔基押赴彼得堡,翌年始 得释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