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国联调查团来黑龙江省调查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大尉河本守末率领部分士兵,炸毁沈阳北柳条沟附近的南满
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南满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日本关东军借此按预谋进攻沈阳市区
和沈阳北郊中国兵营北大营。“九·一八”事变爆发。19日拂晓,沈阳陷落。
19日,正在北平(今北京)的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一面电告南京国民政府,一
面通电全国,报告日军占领沈阳,并称已严令各部,“力持镇静,不得抵抗”。
同一天,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就日军侵占沈阳一事,照会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提出
严重抗议。同日,中国出席国联①( ①国联为国际联合会的简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于1919年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并通过了作为和约第一章的《国际联盟盟约》。
1920年1月,正式建立了国际联合会,先后共有63个国家加入,总部设在日内瓦。后由于国际
形势的急骤变化,先后有15个国家退出,国联已实际瘫痪,第二次大战开始后瓦解。但直至
1946年11月,召开21届国联大会,才正式通过决议,宣告解散。)大会的代表施肇基奉南京
外交部电令,向国联报告日军占领沈阳一事,要求国联主持公道。21日,在南京市国民党员
救国大会上,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发表演说时强调:“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
,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的态度,以待国联公正之判决”。
10月15日,国联理事会以13票对日本1票,要求日军队撤出东北。24日,国联又通过决议
,要求日本在11月16日以前撤兵。
日本政府拒不执行国联的决议,亦不顾世界舆论的谴责,于26日发表声明,宣称日本为
保护侨民,不能撤军。同时,还发表了5条所谓指导中日谈判的基本原则,力图使中国东北完
全成为日本的殖民地。27日,日本把这些“原则”通知国联行政院,作为对国联行政院决议
的答复。
国联行政院鉴于解决东北问题毫无进展,而日本又提出一些谈判条件,于是在11月21日
的会议上,决定派遣一个委员会,调查中国东北的形势。12月10日,国联理事会根据上述决
议,组织满洲问题调查委员会(即国联调查团)。1932年1月12日,国联行政院核准任命5名
委员:团长英国代表李顿爵士,曾代理印度总督、孟买省长;团员美国代表麦考易将军、法
国代表克劳德将军、德国代表希尼博士、意大利代表马柯迪伯爵。国联行政院给委员会规定
的使命是,调查由于日本在满洲的侵略行动所形成的满洲问题,也调查中国的一般形势。
根据国联的意见,中国与日本各派一名代表为调查团的顾问。中国顾问是刚被任命为驻
英公使的顾维钧,另有工作人员19名。日本方面的顾问是驻土耳其大使吉田伊三郎,工作人
员20人。调查团共有工作人员100多人。
调查团先去日本东京,会晤日本当局。然后到中国南京,会晤南京政府。4月
初,到达北平。4月10日,会见张学良。然后由大连进入东北①(①调查团自北京出发时
,兵分两路,一路由秦皇岛乘船去人连北上;一路乘火车由北宁路北上。),4月20日,到达
沈阳。23、24日,会见日本驻沈阳总领事森岛守人、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中国记者戈公振
随团到沈阳后被日伪逮捕,经调查团抗议始获释。5月2日,调查团到达长春会见溥仪、郑孝
胥、伪总务厅长官日本人驹井德三等人。5月9日,到达哈尔滨市。除团长、团员外,到达哈
尔滨的还有调查团随员26人,中国方面顾维钧以下5人,日本方面吉田以下19人,日本军部代
表5人,伪政权外交部日本人大桥忠一以下3人,共100多人,分别下榻于马迭尔、格兰德、新
世界三家旅馆。
调查团到达哈尔滨后,日本方面便指派了一个代表团,以“中俄人民请愿团”的名义,
向调查团递交了“请愿书”,颂扬日本占领及伪政权的建立。同时,还成立了一个招待委员
会,除负责招待调查团外,还协助日本占领当局监视调查团的活动。
调查团在哈尔滨接待了当时正在坚持抗战的黑龙江省政府主席马占山的代表、黑龙江省
政府参议姜松年。马占山曾派王子馨、姜松年2人,分赴齐齐哈尔、哈尔滨,准备会见调查团
,代表马占山面陈日本侵略东北的真相。事泄,王子馨在齐齐哈尔被日本占领当局逮捕,并
遭杀害;姜松年得以辗转到达哈尔滨。调查团听取了姜松年的情况介绍后,李顿曾决定亲赴
海伦,面见马占山,了解情况。5月17日,日本方面以呼兰方面战事激烈,安全无法保证为借
口,从中阻挠,使李无法成行。因此调查团在离开哈尔滨以前,同意美国记者海末斯和一名
瑞士记者,(一说为美国记者)越过火线,由马占山部军长邓文引导,到达海伦县的三门谢
家村,与马占山会晤,听取了马占山关于东北局势的详细介绍。然后绕道安达,与调查团会
齐。
按照原订计划,调查团结束在哈尔滨的调查之后,还要赴齐齐哈尔。但日本侵略当局以
齐齐哈尔霍乱流行为借口,拒绝调查团前往。后来几经交涉,日本当局声明只能保证4个人的
安全,调查团于是只派海伊林等4名秘书为专门委员(一说为5人),前往齐齐哈尔进行一般
性调查。
调查团在哈尔滨停留了13天。由于日本占领当局的阻挠、封锁,调查团的活动受到了极
大的限制,能接触到的人极少。调查团下榻的旅馆,到处都有日本特务监视,许多前来旅馆
会见调查团的人,均被日本占领当局逮捕。日本占领当局甚至乘中国顾问及随行工作人员不
在,搜查他们的房间,还策划暗杀中国顾问。但调查团仍收到控告日本侵略者侵占东北真情
的书信1500多封,写信的人有商人、银行家、教育界人士、医生、警察,也有一般市民。除
两封信外,来信都表达了他们对日本占领东北的愤慨。
调查团于5月21日离开哈尔滨赴沈阳,26日抵大连,会见了英国驻华公使兰浦森。28日会
见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总裁内田康哉。6月3日,再返沈阳北柳条沟现场调查。6月5日,
经锦州返北平。
李顿报告书于同年10月2日在日内瓦公布。报告书前八章,叙述了满洲的形势,第九章题
目为《解决之原则及条件》,第十章题目为《考虑对行政院之建议》。调查团在这两章中,
竟认为“九·一八”事变“非此一邻国以武力侵占彼一邻国边界之简单案件”,甚至把原因
归结为“中国国内政治上之纠纷,社会之紊乱使日本所主张之权力与利益,因中国政府权力
薄弱,致受重大之影响”。在叙述解决问题办法时,该报告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不能维持
伪满洲国,却又强调不能恢复原状。报告书主张:中国东北应脱离中国管辖,设立满洲自治
政府,以国际共管来代替日本的独占,并提出在中国东北组织特别国际宪兵,不准中国军队
驻扎,自治政府聘请外国人为顾问,组成顾问会议,将中国东北的切政治、财政、警察之大
权,悉交顾问会议控制。
国联为了解决东北问题,成立了19国委员会。1933年2月6日,19国委员会通过不承认伪
满洲国的原则,并决议把李顿的报告书提交国联大会讨论。
2月24日,国联召开特别大会,讨论因日本出兵占领中国东北而如何对日本进行制裁一案
。由于各国代表都知道大国不会接受国联的裁决,当报告书提交大会讨论时,只经过简单讨
论,便以61票赞成,一票反对(日本),一票弃权(暹罗,即今泰国)通过。表决前,中国
代表颜惠庆在大会上发言时指出,虽然中国只同意报告书中的若干内容,但中国代表知道,
如果日本拒绝接受报告书,按照国联章程中有关议事条款的精神,中国也可以不受报告书的
约束。所以对报告书表示欢迎,并接受报告书。
日本代表团团长松冈洋右发表了简短的声明,宣称“日本政府不得不认为日本就中日之
纠纷而与国联合作之努力,已达终点”。松冈洋右发表声明后,当即退出会场。
1933年3月,日本最终完全退出国联。由于日本的退出,李顿的报告书也成了一张废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