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7月,朝鲜战争停战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开始进入战后重建时期。根据两
国政府达成的协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派大批企业实习生来黑龙江、松江省各厂矿,
企业实习最早的一批实习生,是朝鲜铁道省派出的17名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于1952年10月
,到达齐齐哈尔车辆厂,实习铁路机车车辆制造及维修,1953年3月,9名朝鲜实习生进入哈
尔滨轴承厂,实习两年,1955年末始回国。1954年,接收朝鲜实习生的工厂增加到3个,实习
生人数增加到87人。1956年以后,随着新落成的企业不断增加,来黑龙江省的朝鲜实习生人
数也急剧增加。仅1956年,就有25批朝鲜实习生到黑龙江省的罚个工矿企业实习,总人数达
495人,1958年,虽然批数减少,但实习生人数却超过1956年,达544人。
1959年以后,越南实习生也开始来黑龙江省实习。是年4月,25名越南实习生到佳木斯造
纸厂实习造纸技术及企业管理。1961年以后,中国发生三年自然灾害,来实习的朝鲜实习生
显著减少。1961年只有1批3人到齐齐哈尔华安厂实习1962年以后,略有增加。1963年达到8批
85人。
自1952年至1965年这期间,共有5个国家73批、1532名外国实习生到松江、黑龙江省的4
4个工矿企业、农场、科研单位实习。其中朝鲜63批、1467人;越南6批、58人;阿尔巴尼亚
2批、5人;蒙古1人、尼泊尔1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受到极左路线的影响及各国国内实际需要情况的变化。来黑
龙江省实习的外国实习生明显减少。1966年至1978年的12年间,共有4国、22批、352名外国
实习生来黑龙江省实习。其中朝鲜5批、74人;越南11批、235人;阿尔巴尼亚4批、28人;罗
马尼亚2批、15人。按年代分,以1971年为最多,共5批、98人;以1976年为最少,共2批、1
1人。1968、1969、1977、1978诸年份,均无外国实习生来黑龙江省。
1979年起,国家对外实行开放政策以后,又陆续有外国实习生来黑龙江省的一些企业实
习。这一时期实习生的实习性质,已与过去援助代培不同。1979年以后的实习生绝大部分均
与经济贸易项目有关。自1979年到1985年末,6年中共有5国11批实习生到黑龙江省的5个企业
实习,总数为70人。其中朝鲜2批17人;泰国1批21人;罗马尼亚3批12人;约旦4批12人;埃
及1批3人。
外国实习生来实习,不仅有助于提高该国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技术水平,也增强了中国
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团结,扩大了中国的对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