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区经销的海产品从省外进货,主要品种是黄花鱼、刀鱼和海带等。
一、黄花鱼
东北沦陷时期的1942年,水产品实行公定价格,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市销售的盐
黄花鱼每公斤零售价为伪满币1.63元,干黄花鱼2.16元。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至中华人
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海产品零售价格随着产地收购价格变化而变动。1950年至1955年,黄花
鱼零售价格逐渐上升。
1956年省水产公司成立后,将海水鱼的销售价格纳入计划管理。为活跃市场,对计划外
购进的海水鱼实行议购议销,价格随行就市。1956年11月哈尔滨市1等鲜黄花鱼每公斤零售价
格0.88元,鲜冻黄花鱼每公斤0.8元。1960年至1962年,由于全国农业受灾,产地海水鱼价
格上涨。哈尔滨、齐齐哈尔市1等盐黄花鱼零售价每公斤随之涨到1.04元。1963年哈尔滨市
1等盐黄花鱼零售价格每公斤由1.04元提高到1.6元。1964年下调了8种海产品零售价格,1
等盐黄花鱼由1.6元降至1.26元。1966年1月,为了扩大销售,再次调低了黄花鱼零售价格
。每尾重0.25公斤以上的1等鲜黄花鱼每公斤由1.26元降至1.16元;1等盐黄花鱼每公斤由
1.2元降至1.14元。
由于进货渠道的改变,增加了流通费用,而零售价未动,购销价格出现倒挂。自1979年
5月起,对计划外购进的海水鱼本着既销得出,又不亏损的原则组织进货。以议价购进的海水
鱼实行议价销售。哈尔滨市1等黄花鱼每公斤议销最高限价为2.3元。同年11月提高8种副食
品销价时,对平价海水鱼销价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哈尔滨市1等鲜黄花鱼每公斤零售价由1
.16元提高到1.8元,其他市、县相应调整了销价。计划外采购的海水鱼继续议购议销。
1983年为平抑集市价格,提高了哈尔滨市海水鱼议销最高限价,1等黄花鱼每公斤由2.3元提
高到4.6元。自1984年起,海产品放开经营,价格随行就市。
二、刀鱼
东北沧陷时期的1964年,盐刀鱼分定零售价格为每公斤伪满币1。63元;干刀鱼为2.1
6元。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刀鱼销售价格下降。1951年哈尔滨
市盐刀鱼每公斤零售价格为0.35元(合新人民币)。随着产地价格上涨,1955,年每公斤零
售价格涨到0.74元。1956年11月,哈尔滨市盐刀鱼零售价每公斤为0.92元,1957年至1962
年期间零售价格平稳。1963年1等盐刀鱼每公斤零售价格由0.92元提高到1.4元。1964年随
着产地价格下调,黑龙江省调低了销价,哈尔滨市1等盐刀鱼每公斤零售价格由1.4元降为1
.1元。
1979年11月1日,提高8种副食品销售价时,刀鱼销价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哈尔滨市1等盐
刀鱼每公斤零售价由1.1元提高到1.6元。计划外采购部分实行议价销售,每公斤最高限价
为1.98元。
为有利于经营,平抑市场物价,随着产地海产品价格上涨,1983年提高了哈尔滨市海水
鱼议销最高限价,刀鱼每公斤议销零售价由1.98元提高到2.66元。1984年起刀鱼价格实行
市场调节,各地零售价不一致,价格总水平上升。
三、海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黑龙江地区销售的海带价格随行就市,随着产地生产发展,
销价逐步降低。1953年哈尔滨市海带每公斤零售价为2.6元(合新人民币),1955年降低为
2.18元。1958年市场销售的多是进口海带,每公斤零售价格在2.04—2.92元之间。1958年
全省海带每公斤零售价格在2.4—2.92元之间。哈尔滨市每公斤零售价格由2.18元提高到
2.92元。1964年全省海产品销售价格总水平降低64.1%,哈尔滨市1等海带每公斤零售价格
由2.92元降至2.4元。
随着产地海带收购价格的提高,1965年省内提高海带零售价格,哈尔滨、齐齐哈尔市盐
干海带每公斤为1.76元,淡干品为2.6元;牡丹江、佳木斯市盐干、淡干品分别为1.8元和
2.64元。由于海带销价偏高,销售不畅,1972年调低了海带零售价格。哈尔滨、齐齐哈尔市
1等盐干海带每公斤由1.76元降至1.46元,1等淡干海带由2.6元降至2.24元;牡丹江、佳
木斯市1等盐干海带每公斤由1.8元降为1.5元,1等淡干海带由2.64元降至2.24元,其它
市、县的零售价格相应降低。
根据国家部署,为扩大海带的销售,1979年11月和1980年11月,连续两次调低海带零售
价格。1979年哈尔滨、齐齐哈尔市1等盐干海带每公斤由1.46元降至1.42元,1等淡干海带
由2.24元降为2.1元;牡丹江、佳木斯市1等盐干海带由1.5元降至1.46元,淡干海带由2
.24元降至2.14元。1980年调整海带销售价格。
1983年起海带实行议价销售,哈尔滨、齐齐哈尔市议销最高限价为每公斤1.7元,其它
地区议销价格不尽一致。
1984年取消海带最高限价,实行市场调节,价格随行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