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原 油

  “九·三”抗战胜利前,中国是西方国家大石油公司倾销石油的市场,对中国石油价格 起决定作用的是国际石油价格。“九·三”抗战胜利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石油 工业逐步发展起来。50年代初期,全国原油产量很少,且都是自产自炼,原油还没成为市场 上销售的商品。1955年玉门油田生产的原油外运销售,从此,国内市场出现了原油价格,其 出厂价格根据原油质量、等级和炼制地点确定。
    1959年大庆油田正式投产,生产原油和多种成品油。大庆油田原油含蜡高、含硫低、含 水少、含焦量适中,属优质原油。产油初期,国家确定大庆油田每吨原油出厂价格为150元, 是全国原油出厂价格5个价区中最高的。大庆油田属砂岩地层,开发初期打井进尺快,生产能 力旺盛,加之,全国支援和国家大量投入,仅1960年2月,3万余名解放军官兵开赴大庆参加 石油会战,占当时参加油田开发总人数的54%,原油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未完 全计入成本,原油生产成本很低,不包括勘探、维修成本的不完全成本为每吨11.70元。19 60年3月,国家将大庆油田原油出厂价格调为每吨130元,仍然高于国内大部分油田的原油出 厂价格。
    60年代初期,大庆油田原油产量逐年上升。油田职工全员年平均工资仅为637元,每吨原 油成本中工资额为2.125元。1970年每吨原油不完全成本为11.71元,成本利润率高达651. 94%。1971年国家将大庆原油每吨出厂价格由130元降为100元,降价幅度23.1%。降价后的价 格,低于全国大部分油田的原油出厂价格,比江汉油田原油每吨低15元,比新疆、长庆等油 田原油每吨低30元。随着原油出厂价格下调和原油的成本利润率相应降低,原油与煤炭的比 价缩小,这有利于原油作为燃料用于生产和发电。
    1971年调整原油出厂价格后的十多年,大庆油田每吨原油出厂价格一直稳定在100元。随 着原油产量以10%的递减率逐渐递减,原油含水率升高,大部分老油井由自喷转为机械抽油, 注水量增加,作业费增加,加之油田生产用多项资材价格上涨等因素,原油生产成本逐年上 升。1978年每吨原油成本为18.94元,比1970年11升61.7%。在此期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 不断上涨,1981年5月,每吨原油涨到244美元(折合人民币903元),比1975年增高5.3倍, 平均每年递增35.8%。大庆原油价格仅为国际原油价格的11%。
    198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石油工业部对国家实行年产量1亿吨的包干政策(其中大庆油田 年产量包干基数为5000万吨)。在完成包干产量后超产的原油可以按当时国际市场价格出售 ,从国际价格和国内价格的差价中所获资金主要用于石油工业勘探开发。从此,原油价格进 入了双轨道阶段。确定大庆原油超产部分按每吨650元出售。1982年国际原油价格每吨合人民 币630元。继续用原油作为生产和发电燃料是一种浪费。为合理使用能源,促进节约用油,运 用税收杠杆适当解决因油、煤比价不合理而造成的不利于节油的矛盾,鼓励企业以煤代油, 自1982年7月起,国家对烧油单位开征“烧油特别税”。凡供应用油单位烧用的原油、重油, 由供油单位代收代交价外特别税款。大庆原油每吨征收烧油特别税70元。
    1983年3月,国务院批准石油工业部将出口的部分高价原油转为国内销售或加工为成品油 在国内按国际市场价格销售。从此,国内计划内原油出现了高价和平价两种价格。国家确定 大庆油田计划内高价原油每吨出厂价格为650元,高价原油和高价成品油的出厂价格由国家计 委、国家物价局每年核定一次。当年下半年起,由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下跌,加之,1984年 全年加工高价油600万吨,在商业环节出现了100万吨库存,国家决定降低国内高价原油价格 ,大庆油田计划内高价原油每吨出厂价格由650元降为545元。超产原油实行高价政策,高于 平价原油价格的43%,增加了油田建设资金,增强了采油企业的生产后劲,大庆原油年产量连 续稳定在5000万吨以上,促进了油田建设的发展,带动了以石油为原料的石油化工工业和与 之配套的产业的发展。进入80年代,黑龙江省的化肥、·塑料薄膜、塑料编织袋、塑料地板 材、墙壁纸、腈纶毛线、腈纶毛毯等多种以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 产蓬勃发展。
    大庆油田自1959年生产原油起到1985年末,原油总产量达79200.6万吨。用于国内加工 炼制成品油的原油为53355.2万吨,占总产量的67.4%,每吨价格100元;直接用于发电和其 它工业烧掉的原油为14410.2万吨,占总产量的18.2%,每吨合170元(内含烧油特别税70元 );用于出口原油为947.58万吨,占总产量的12.2%,每吨545元。其它用原油1787.62万 吨,占总产量的2.2%。
    1985年,大庆油田平均每吨原油生产成本增加到40.98元,其中新开发的油井区因开采 难度大,物质消耗多,每吨原油生产成本高达135元,而每吨原油的出厂价格仍为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