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伦县抗车捐万民折
海伦县抗车捐万民折,为1918年10月海伦县全境农民7000余人呈海伦县知事要求减免车
捐的折子。现收存于黑龙江省档案馆。
万民折质地为黄色薄宣纸,每折宽12厘米,共28折,全长340厘米。折中的文字由右至左
竖写,楷书,折后附有圆圈形签名。
1918年10月,海伦县警察所派员分赴四乡征收车票捐。规定:4套以上每辆3元,3套以下
每辆2元。比过去增加10倍以上。人民无法负担骤增的车捐,10月8日中午和9日早晨就有数百
人要求免征车捐。但警察所仍限定15天一律交齐,并声称要对抗捐者罚办。12日数千乡民赴
海伦县城,求免车捐,并向海伦县知事呈交了这份“万民折”:
为担负既重勒限又促吁求转详减轻缓征事窃于本月初一日警察所遴派各员分赴四乡征收
车票捐项四套以上每辆三元三套以下每辆两元一元民等骤闻已有不能负担之势而各员又以奉
所长命令限定一十五日四乡一律收齐民等告诉各员以吾侪小民终岁勤动拼血汗以博秋收今正
青黄不接姑无论无款以纳票捐即使有款而去岁车票四套以上为六吊四百文三套以下为四吊八
三吊二百文不等此次加增超过十倍之上收纳期间又如此紧促国家用款虽烦而民间脂膏有限可
否请求转达所长代禀县长酌量民力宽予限期筹出体恤办法县长即不能作主吾民是当各井各举
代表历叙田间一年出产并每垧一年消费等情要求转详上宪或能体恤穷黎减轻负担此时且请各
委员回城何如此民等对于各委员之陈说也而各委员中有以奉令征收何能任尔等要求尔等如在
异言我有特权能罚能办乡农生性怕官委员又如言罚能一时谣喙繁兴风声所播不约而同之数千
人咸来宇下之由来也然吾民非敢抗违也亦敢激烈也海伦地处偏僻水无汽船陆无铁道吾民生计
所在仅仅麦豆二种而运输艰难价值较呼绥等地为底〔低〕廉况此时此际吾民正盖藏一空手无
资蓄该各委员声称奉令有限不能宽假甚且有罚有办严厉进行吾民之来各员逼之实所长逼之也
此且不论吾民食毛践土身受国恩当此司农仰屋国帑告匮固当毁家酬答以尽民一分但孔子曰百
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民也国也本有连带关系所苦吾民生计日窘耗费日重今车票
一项骤然加增至十倍以上所长又勒以十五日之期间我县长洞知草野疾苦如此票捐能否负担如
此时效能否办到此中民情民隐还求我胞与之县长曲体吾民之现状为吾民请命转详列宪减轻车
票捐宽予时效此吾全境小民心香百拜竭诚请愿要不独聚集城治之七千余人殷殷待命也临禀恐
惶一致呼吁伏乞鉴核谨禀
海伦县知事冯
为了不让警方发现带头人,抗捐者采取了以圆圈形式签名的方法。签名共10个圆圈,每
个圆圈竖签两圈名字,外圈平均65个,里圈为34个,总计约1000人签名。签名后面还有“具
禀海伦全境公民七千余人因时匆促不及详禄〔录〕全并呈明中华民国七年十月”的文字。
当局惧于事态扩大,被迫缓收车捐。抗车捐万民折是群众革命斗争留下的重要文物。
二、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成立宣言
原件收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
宣言质地为深粉红色薄纸,蜡纸刻写,黑色油墨印制。横34厘米、纵25.5厘米,1页。
标题和落款笔画较粗,文字自右至左竖行刻写,全文共1700余字。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是继一、二、三、四、五军成立之后,在汤原民众反日游击总队
的基础上建立的。1936年1月26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北满抗日武装和其他民众救国军
、自卫军的领导人,在汤原县吉兴沟召开了“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军政扩大会议”,根据中
共中央1935年“八一宣言”的精神,决定进一步扩大抗日统一战线,发展抗日武装。会后,
于1月30日,在汤原县太平川北温家屯,举行了汤原民众反日游击总队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
第六军的大会。夏云杰任军长,张寿篯(李兆麟)任代理政治部主任,冯治纲任参谋长,下
辖4个团,全军近千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成立宣言》就是在成立大会上发表的。宣言
摘要如下:
全东北工农劳苦群众及各反日义勇军士兵学生们!
四年多被日本帝国主义血洗压榨中的东北民众,不但没有在它奴隶的统治中屈服着,没
有甘心做亡国奴,反而激起了全东北反“满”抗日的怒潮日益澎湃起来。东北的人民革命军
第一、二、三、四、五军及各反日游击队、各反日义勇军等,到处与日“满”匪军作长期的
战斗,与〔予〕它无数的打击。开展了广大的反日游击区,团结了广大的反“满”抗日的民
众,产生更多民众反日武装队伍(如农民自卫队、青年义勇军等)及地方反日政权(如人民
革命政府、农民委员会等)。最近汇合东北一切反日队伍,组织东北民众反日联军,成立全
东北民众反日联军临时政府,号召全东北民众参加伟大的反日民族革命战争。
在东北民族革命浪潮这样的高涨中,我们汤原民众反日游击队,(1934年8月扩编为汤原
民众反日游击总队。)两年来在与敌人的血战中,已经获得许多光荣胜利的历史了,如宝宝山
之战,黑金河之役,凉子河之冲锋,三甲阵地中之解除敌人全体武装,关旅三营一连之全部
缴械,与屡次的冲破敌人的大举“讨伐”,真使敌人心惊胆战。同时在汤萝绥(即汤原、萝北
、绥滨三县。)及富锦地域开展了反日游击区,号召与领导许多反日义勇军,团结组织与领导
了下江广大的劳苦民众,进行反“满”抗日的斗争。实际上得到了民众的深刻同情与拥护。
因此汤原民众反日游击队的声誉和威信,在全东北日益高涨起来。但是我们为了更有力的为
东北民族解放而战,为收复东北失地而战,为彻底实现东北民族自由平等而战,还需要扩大
与坚强我们的队伍。所以我们继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二、三、四、五军之后,成立东北人
民革命军第六军,是有万分的必要,并有非常伟大的意义,由是我们敬告于东北的劳苦民众
之前,特此宣言。
指挥员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全体
战斗员
一九三六年一月三十号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后来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成为东北抗联十一个军中的一
支劲旅,为东北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三、大中华民国珠河县人民革命政府布告
原件收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
布告为灰黄色薄纸,1页,横37厘米、纵26厘米。用蜡纸由右至左竖排刻写,黑色油墨印
制,标题落款均为大字,全文730字。刻印时间为1936年。现保存完好。
1933年10月珠河反日游击队成立后,在中东路铁道南三股流(今尚志县三阳乡)一带建
立起游击根据地,在根据地内成立各级农民委员会,执行抗日政权的职能。1934年7月成立了
珠河县农民委员会。1935年冬,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在三股流、半截河一带召开了群
众大会,成立了珠河县人民政府,吴景才被推选为县人民革命政府主席。1936年春发布了《
大中华民国珠河县人民革命政府布告》。布告由中共珠河县委宣传部长冯仲云起草,县委秘
书于保合刻写油印。全文如下:
大中华民国珠河县人民革命政府布告
政字第 号
为布告事照得去岁秋季日寇“满”贼大举进攻以来珠延宾阿五双各地(即珠河、延寿、宾
县、阿城、五常、双城各县。)密布日“满”匪军奸淫烧杀掠夺横行强迫我同胞搬家掘壕沟修
防所归大屯设大排立壮丁团组织铁路爱护村征发没收苛捐杂税挑兵派草派车派马吸尽我国同
胞的血汗保甲联坐警察户口走狗侦探稍一不慎即被逮捕监禁枪毙杀头我同胞庄田被雪埋没房
屋化为灰烬妻离子散饥饿寒冻呻吟死亡没有任何生活行动和居住的自由眼看我大中华民族无
一生存之路本主席有见及此是以在遍地烽火烟雪飞腾中夙兴夜寐枕戈待旦号召并组织各地民
众配合人民革命军与义勇军对日敌作决死的战斗以争取我大中华民国之独立大中华民族之生
存以解我同胞于水火倒悬之中血战终朝屡挫敌锋使贼忘魂丧胆战慄发抖迎来春暖花开种地在
即种地是农民生命是以本主席除号召各地民众向“满”伪政府要求立即发给土地房子粮食种
籽填补外特号召凡我民众宜各从速前来反日区。无论豪绅地主大小粮户贫农雇农各种阶级不
分中韩各民族不分本地人山东人各地籍贯党派宗教职业等均可自由入沟住家跑腿耪青入米份
各听自便无论土地房子柈子红粮豆子等均可自由居住修盖耕种采伐出入不问过去有否在反日
区住过即曾为日“满”效劳者倘能前来痛改前非亦能允许如有可能尚能相当补助此外过去曾
经没收的粮食柈子其本主倘能前来请求亦可发还但需募少许救国捐以便发展救国大业本主席
更号召各地同胞重新组织或恢复各地农民委员会乡政府反日自卫队青年队青年义勇军反日游
击连抗日救国会儿童团妇女会打狗队锄奸团等各种抗日救国政府团体队伍或参加人民革命义
勇军等尤其欢迎过去日“满”统治地点自愿加入反日区肃清走狗奸细镇压孤丁(为土匪的别
名。)棒手?(为土匪的别名。)小线(为土匪的别名。)保卫自己与日寇“满”贼决死战
以保卫祖国和民族凡我同胞曷兴乎来特此布告切切周知
珠河县人民革命政府主席 吴景才
大中华民国廾五年 月 日
在落款处盖有“珠河县人民革命政府印”,在吴景才名字下盖有本人方形红色名章。
这份布告是东北抗日战争时期珠河根据地留下的一份重要文献。
四、黑龙江当局镇压学生运动的布告
当局镇压学生运动的布告为1911年11月29日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黑龙江巡抚周树模为镇
压学生运动,出示的“晓谕”。原件存黑龙江省档案馆。
布告为微黄色纸,横70厘米、纵36厘米,铅字印刷,文字由右至左竖行排列。
武昌起义爆发后,南方各省宣布独立。省城齐齐哈尔的进步人士组织了“学生联合会”
、“新民爱国委员会”和“国民联合会”等革命团体,要求黑龙江巡抚周树模宣告独立。“
学联”还印刷了独立宣言及告父老书。宣言印出后,学联立即组织学生到街头散发,并准备
游行请愿。当局对散发传单的学生进行阻拦和传讯,要求学联代表到省谘议局开会,更激起
学生强烈不满。2000余名学生和一些进步教职员齐集谘议局进行示威。黑龙江省民政使宋小
濂使用欺骗手段,提出“由学生选出代表,参加起草保安条例,来保卫黑龙江省的治安”。
学生代表回校草拟保安条例,当局却于1911年11月29日,发布“晓谕”诡称筹款赈灾,将省
城各学堂停办3个月。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被迫结束。
布告中称:“近因有少数学生年轻无知散布传单倡言独立当由保安会特开临时会切实开
导立时解散浮言静息人心大定现拟筹办灾赈公款无着暂将各学堂停办三个月腾出经费以便赈
抚灾黎惟各学堂散学在即深恐学生回家或凭空造谣或藉端滋事有碍治安亟应由绅商军警各界
联络一气严密查访如有散布谣言分送传单鼓吹独立及其他秘密集会不法情事扰害公安者劝渝
无效准即拏送地方官斟酌情形分别办理”。
这份布告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黑龙江省同全国一样开展反清革命斗争和反动当局镇压
学生运动的重要史实。
五、《中国人民解放的道路》读本
《中国人民解放的道路》读本,为1940年后东北抗日联军在苏联境内建立野营时的政治
教材。1955年冯仲云捐赠,现藏东北烈士纪念馆。
平装32开本,5号铅字竖排,新闻纸印刷。全书共101页,约4万余字。封面文字上款为“
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中间为“中人民解放的道路”大字,下款为
“一九四○年二月——佳木斯”,“吉东和北满中共委员会印刷所”。封面已陈旧褪色,字
迹完整清晰。
1940年后,东北抗日联军党组织在苏联野营期间,为提高部队指战员的政治觉悟,在苏
联边区有关部门帮助下,将毛泽东于1938年10月12日至14日在中国共

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论新阶段》刊印成册,组织大家学习。并举办了连以上
干部和政治教导员学习班,由负责干部进行辅导,再由教导员给战士讲课。通过学习,广大
指战员坚定了抗战必胜《中国人民解放的道路》的信心。
《中国人民解放的道路》是东北抗日联军野营期间保留下来的一件珍贵文物。
六、贺年片
原件收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保存有复制件。
贺年片高14厘米、宽8.7厘米。正面为深红色,印有黑色、1厘米大的“恭贺新禧鞠躬”
的美术体字。背面是白地,上为蜡纸刻写,黑色油墨印制的《中国革命的十大纲领》,文字
从右至左竖排:
一、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二、没收外国资本的企业和银行;
三、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决权;
四、推翻国民党军阀政府;
五、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政府;
六、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失业救济与社会保险等;
七、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耕地归农民;
八、改善兵士生活,给兵士土地和工作;
九、取消一切政府军阀地方的捐税,实行统一的累进税;
十、联合世界无产阶级和苏联。
中国共产党北满委员会
1931年春,中共北满地委利用当时社会上互送贺年片的风习,在购买的贺年片背面印上
革命传单,进行散发。大部投到哈尔滨市各商号门前专为接受贺柬的纸箱里,也有些塞进临
街居民的门缝里,在群众中引起很大反响。
七、大北新报画刊
《大北新报画刊》于1948年征集,现藏东北烈士纪念馆。
画刊自1936年4月20日在哈尔滨出版,到6月13日被敌人查封,共刊印11期。主编金剑啸
。道林纸16开本,封面刊名采用变形美术字体,正页文图并茂,有照片、漫画等。版式新颖
、谐调、醒目。由于保存时间太久,纸页变脆,有些已残破不全。
金剑啸,原名金承栽,笔名健硕,巴来等,1910年2月出生于沈阳市,后迁居哈尔滨。1
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抗日救国宣传工作。1936年6月被捕,同年,8月15日于齐齐
哈尔从容就义。他编辑的《大北新报画刊》迂回曲折地揭露日伪的黑暗统治。多次以大量篇
幅和醒目的标题刊登中共地下党员姜椿芳(化名叔懋)写的国际时势评论,借抨击意大利法
西斯独裁首相墨索里尼疯狂侵略非洲弱小国家阿比西尼亚(即埃塞俄比亚)的罪行,痛斥日
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还报道了东北抗日联军的战斗活动等。这些画刊既是金剑啸
烈士的重要遗物,又是重要的革命文化史料。
八、哈尔滨口琴社招生广告及演奏用的口琴
哈尔滨口琴社招生广告及演奏用的口琴为1984年原哈尔滨口琴社社长袁亚成老人捐赠,
现收藏于省革命博物馆。
哈尔滨口琴社(参见《哈尔滨口琴社旧址》条)招生广告,1936年印制。厚白纸,铅字
印刷,立幅竖排,高54厘米、宽26厘米。右侧为——9.5厘米的通体黑条,中间是宽7厘米的
4个白色美术体大字:“学口琴去!”左侧上部印有黑色竖琴图案的会徽,下边是“哈尔滨口
琴社”黑色美术体大字和社址“道里十五道街二十五号”字样,再下部左低右高斜印黑地白
字招生事项,共5条:
1.开学 三月十日下午五时
2.毕业 两个月速成
3.费用 每月两圆
4.歌谱 免费赠送
5.简章 函索即寄
哈尔滨口琴社口琴队当年演奏用的口琴有高、中音两种类型,是德国和来口琴
厂在中国的厂家制造。音响部分为铜木结构,外皮为铁质,上面压有德文和中文“和来”、
“真善美”等商标图案。高音口琴,长6.8厘米、宽2.8厘米,重350克,收藏3只;中音口
琴,长21.7厘米,宽4厘米,重1040克,收藏4只。现状均完好,仍可吹奏。
九、东北抗日联军歌集
《东北抗日联军歌集》系1948年李敏捐赠,现藏东北烈士纪念馆。
歌集质地为白色新闻纸,钢板刻字,蓝色油墨印刷。纵14厘米、横19.5厘米,46页。原
封面已无,由保存者以折叠双层乐谱纸做封皮,蓝色钢笔水书写歌集名称。封皮下端写有“
一九四○年七月七日印”文字。目录页与尾页已破损残缺,尾页下端印有“北满抗日救国总
会印1940年7月7日”字样。其它纸页已变脆且严重磨损。
歌集共印有《国耻纪念歌》、《爱我东北》、《奋斗曲》、《义勇军进行曲》、《救亡
进行曲》等48首歌曲,除少部分是由关内抗日部队传诵过来的以外,大部分是东北抗联将士
利用旧曲调填写新词而成。
1940年7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在德都县北部朝阳山后方基地举办军政干
部训练班。为鼓舞部队斗志,活跃文化生活,总指挥部机要秘书兼电台台长崔清洙(朝鲜族
),将在部队中传唱的革命歌曲汇集起来,亲手刻钢板油印,于7月7日全国抗战三周年纪念
日,装订成数十册,发给训练班的干部和总部教导队的战士,教大家学唱。
《东北抗日联军歌集》是抗联老战士保存下来的惟一的一本完整的抗联歌曲集。
十、东北军政大学纪念专刊
《东北军政大学纪念专刊》于1966年征集,现藏省革命博物馆。
专刊用16开新闻纸,铅字印刷,共15页。封面套色印制,为红底白字,上半部印有手书
体“军政大学”及宋体字“创校十周年第九期开学纪念专刊”刊名;下半部印有东北军政大
学7月1日开学典礼会场的黑白照片,影像已模糊。此刊是纪念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创校十
周年及迁址北安后改称东北军政大学开学典礼的专刊。于1946年8月15日印成。
专刊主要内容是介绍“抗大”的成长过程、教育目的及其传统作风。同时还说明改称军
政大学后的办学目的是“为建设民主自由新东北而培养骨干”,并号召军政大学的新学员,
继承“抗大”为国为民前仆后继的光荣传统,为新的历史使命再写下光荣的一页。纪念专刊
是反映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物。
十一、剿匪传单
剿匪传单于1979年征集,现藏省革命博物馆。
传单为软白纸,长36厘米、宽26.5厘米,铅字印刷。传单上印有带文字说明的7幅宣传
画,左上角的主题文字说明为“带枪投降的不杀”。传单末尾印有“松江军区司令部政治部
1946年10月5日”字样。
7幅宣传画分别为:(1)一把人民正义之剑插在一张国民党委任状上,3个不投降的汉奸
特务被处决;(2)躲在枯树下的土匪,不投降只有冻饿而死;(3)在民主联军剿匪的强大
攻势下,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4)土匪向地方工作队缴械投降,受到很好的安置;(5)
一批土匪把藏起来的枪支交出来,受到奖励;(6)土匪牵着马匹,驮着枪支弹药交给农会;
(7)投降的土匪回家后,同家人安居乐业。
传单通过形象的图画,宣传党的剿匪政策,是剿匪战斗中留下的一件珍贵文物。
十二、《土改消息》简报
《土改消息》简报于1964年在双城县档案馆征集,现藏省革命博物馆。
新闻纸,8开,每期1张两版。钢板刻字,黑色油墨印制。版面编排详略得当,标题清楚
明了。刊头印有“土改消息”手写行书大字。出版单位为中共双城县委,发行日期为1947年
11月。不定期刊出。收藏期号为5、6、7期。
《土改消息》主要报道双城县各区、村、屯土地改革运动的情况、斗争经验和工作方法
等,是一份反映土改工作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