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邮路 黑龙江地区近代邮政创设后,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起,就利用中东铁路运送邮件,其路线为哈尔滨——宽城子242.5公里。同年,外务部核准大清邮政局与铁
路公司互议《铁路运送邮件章程》8条,规定允许中国邮政官局利用铁路运送邮件。1904年,
哈尔滨——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利用铁路运邮;1908年,由北京和大连发往俄国及欧
洲的邮件,利用中东铁路快车运递;1909年(清宣统元年),齐齐哈尔——昂昂溪铁路带运
邮件。1926年,下城子——梨树镇、莲江口——兴山铁路建成;1927年,洮南——昂昂溪、
三棵树——海伦(呼海路)铁路相继开始营运;1930年,齐齐哈尔——泰安铁路运行;各线
均带运邮件。至“九·一八”事变时,黑龙江地区铁路邮路达2371.8单程公里。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为掠夺中国东北的丰富资源,大肆修筑铁路,铁路运邮随之发展。
1933年,新增泰安——北安、海伦——北安铁路邮路;1934年,新增哈尔滨——五常铁路邮
路;1935年,新增图们——牡丹江、北安——黑河、牡丹江——林口铁路邮路;1936年,新
增林口——密山铁路邮路;1937年,新增密山——虎林、林口——佳木斯、宁年——嫩江铁
路邮路;1939年,新增嫩江——霍龙门铁路邮路;1941年,新增绥化——佳木斯铁路邮路。
9年间,共计新增铁路邮路2144.2单程公里。到1945年,黑龙江地区共有铁路邮路18条:长
春——哈尔滨、四平——齐齐哈尔、哈尔滨——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哈尔滨——北
安、哈尔滨——山河屯、齐齐哈尔——北安、齐齐哈尔——昂昂溪、牡丹江佳木斯、牡丹江
——图们、下城子——鸡西、绥化——佳木斯、莲江口——兴山、宁年——嫩江、嫩江——
霍龙门、北安——黑河、林口——密山、密山——虎林,共计5846.6单程公里。
1945年8月日伪政权垮台时,铁路邮路陷于瘫痪。1946年初,逐步恢复铁路运邮,但押、
接仍不正常。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1月12日,东北邮电管理总局与东北铁路管理总局协商,指定邮政
押车员坐席和标志方法。当年6月1日及6月15日,先后恢复哈尔滨——牡丹江、哈尔滨——佳
木斯、哈尔滨——齐齐哈尔、哈尔滨——五常、牡丹江——佳木斯、牡丹江——图们、齐齐
哈尔——白城子、齐齐哈尔——北安、绥化——北安的邮车押运工作。同年,东北邮电管理
总局调整铁路邮路押运线路和车次,从11月1日起,增加了哈尔滨——满洲里、鸡宁(今黑龙
江省鸡西市)——恒山、治山——牙不力、宁年——讷河、海林——火龙沟、下城子——绥
芬河、哈尔滨——双城、佳木斯——兴山(今黑龙江省鹤岗市)、牡丹江——鸡宁、林口—
—东安、昂昂溪——齐齐哈尔等押运线路。
建国后,于1949年11月15日变更铁路邮路押运线路和车次。当时,黑龙江地区有铁路邮
路28条、8854公里(其中外省派押铁路邮路3250公里。)。除前述各铁路邮路外,增开的铁路
邮路有沈阳——哈尔滨、瓦房店——哈尔滨、北京——哈尔滨、哈尔滨——北安、牡丹江—
—绥芬河、南叉——伊春、佳木斯——兴山。延长的铁路邮路有齐齐哈尔——白城子延长至
四平、宁年——讷河延长至嫩江、哈尔滨——五常延长至吉林。增开牙不力——娄山、绥棱
——六棵松两条森铁邮路。
1950年,增加北京——满洲里、济南——哈尔滨、齐齐哈尔——大虎山、齐齐哈尔——
嫩江、昂昂溪—海拉尔、牡丹江—火龙沟铁路邮路,撤销了海林——火龙沟、宁年——嫩江
的押运线路。
1954年,新增鸡岭——佳木斯、南叉——翠峦、伊春——双子河、牡丹江——老爷岭、
林口——密山、下城子——鸡西铁路邮路和柴河——二道河子、苇河——冲河、山河屯——
三人班3条森铁邮路。
1958年1月15日,哈尔滨——满洲里151/2次邮车加挂自备火车邮厢。同年5月,新增哈
尔滨——密山、伊春——翠峦、哈尔滨——新青、哈尔滨——北安——齐齐哈尔、牡丹江—
—长汀、牡丹江——恒山、亚布力——驿马河押运线路,撤销了鸡西——恒山押运线路。至
同年底,黑龙江省押运线路28条(外省押运3条),铁路邮路共7330公里。
1959年,对部分铁路邮路进行调整,由1958年的7330公里减少到6360公里。1961年,贯
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到1963年,全省铁路邮路减少到5819公
里。
1975年9月1日起,哈尔滨市邮政局根据邮政总局的决定,开始派押哈尔滨——上海57/
58次直快列车。
1981年,原天津——佳木斯77/8次列车改为天津——牡丹江151/2次车运营,哈尔滨市
邮政局派押车次随之改变。
1983年5月1日起,增开齐齐哈尔——南京铁路邮路。同年9月3日,齐齐哈尔局增押齐齐
哈尔——北京39/40次邮车。
1985年,黑龙江省铁路邮路增至18341公里,自备火车邮厢由1958年的3辆增加到51辆,
火车押运员525人。
此外,外省(市)派押的还有:济宁——哈尔滨、吉林——哈尔滨、沈阳——齐齐哈尔
、大连——齐齐哈尔、海拉尔——齐齐哈尔、天津——牡丹江、北京——牡丹江、图们——
牡丹江、通辽——让胡路、伊图里河——加格达奇等线有关车次。
汽车邮路 1921年10月12日,邮政总局奉中华民国大总统令公布《邮政条例》,其中第
16条规定,长途汽车无论开往何处,均须依交通部之所定,负带运邮件及包裹之责。1922年
1月13日,北满邮务管理局邮务长致函黑龙江省政务厅长称:查哈尔滨道外十六道街有汇丰汽
车公司、十四道街有行远汽车公司、纯化街有兴东汽车公司和东兴汽车公司,道里十七道街
有俄国人伊格来汽车公司,均往来依兰、绥化、海伦等处,请转饬各汽车公司,遵照邮政条
例有关规定,负责带运邮件。同年,开辟哈尔滨——呼兰、绥化——海伦、拜泉——安达、
拜泉——克山、哈尔滨——依兰、依兰——富锦汽车邮路6条,为黑龙江地区汽车邮路之始。
1925年,新开汽车邮路7条:哈尔滨——巴彦、石头城子——山河屯、石头城子——新城
、甜草冈——丰乐镇、齐齐哈尔——大黑河、东平——乌吉密——方正、东集镇——泰康。
1927年,海伦——拜泉、绥化——望奎、绥化——庆城开通汽车邮路。到1930年,黑龙
江地区汽车邮路已达36条:拉哈——大黑河、泰康——林甸、海林——宁安、富拉尔基——
景星、方正——通河、宁安——东京城、绥化——望奎、巴彦——沈家站、哈尔滨——宾县
、山河屯——三岔河、甜草冈——青冈、甜草冈——肇州、林甸——依安、滨江——依兰、
东宁——绥芬河、饶河——富锦、富锦——方正、富锦——绥滨、绥化——庆城、海伦——
通北、海伦——拜泉、拜泉——泰安镇、拜泉——安达站、泰安镇——克山、梨树镇——勃
利、梨树镇——虎林、勃利——依兰、泰来——塔子城、阿城——拉林、宁安——牡丹江、
密山——饶河、齐齐哈尔——依安、龙江——甘南、克山——讷河、克东——拜泉、珠河—
—依兰。
“九·一八”事变后,黑龙江地区的汽车邮路全部停顿。1932年起,日伪政权出于侵略
和掠夺的需要,着手恢复和增设汽车邮路。1936年,开辟哈尔滨——浓浓河、东宁——绥芬
河、宁安——牡丹江3条汽车邮路。到1941年,黑龙江地区共有汽车邮路55条、3305公里。
1945年8月日伪政权垮台时,汽车邮路全部停运。1946年6月,汽车邮路方逐步恢复。19
49年10月《东北主要邮路图》记载,黑龙江地区共有汽车邮路6条:哈尔滨——宾县、肇东—
—肇源、齐齐哈尔——甘南、讷河——布西(今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东安(今黑龙
江省密山县,1908——1948年的密山是今密山县知一镇)——虎林、东安——宝清。
建国后,随着公路的发展,黑龙江地区的汽车邮路迅速增加,到1951年,延长的邮路有
两条:哈尔滨——宾县延至通河、齐齐哈尔——甘南延至那吉屯。新增汽车邮路33条:尚志
——延寿、绥芬河——东宁、密山——虎林、佳木斯——悦来、密山——知一、依兰——
勃利、福利屯——富锦、桦南——太平、五常——胜利镇、五常—冲河、巴彦——通河、牡
丹江——铁岭河、双城——周家、延寿——方正、徐家——巴彦、双城——杏山、双城——
万隆、肇东——兰西、安达——大同、克山——拜泉、北安——德都、海伦——三道镇、绥
化——望奎、安达——明水、泰康——林甸、景星——朱家坎、泰来——塔子城、克山——
北兴镇、绥化——永安、青冈——兰西、肇源——古龙、黑河——嫩江、甘南——宝山。
“一五”时期,认真贯彻“自办与委办相结合”的方针,1952——1954年间,黑龙江地
区委办汽车邮路新增14条、734.5公里;哈尔滨——通河邮路改为途经永源、宾西、居仁、
宾县、宾安、新甸、木兰、浓河,共212公里。1957年,新开辟爱辉—呼玛自办汽车邮路1条
。到1957年末,全省汽车邮路发展到8881公里。
“二五”和调整时期,各地邮电部门除与公路运输部门签订合同,普遍开辟委办汽车邮
路外,还积极创造条件,开辟自办汽车邮路。1959年,汽车邮路长度达到11657公里,其中自
办汽车邮路623公里。1962年,继续贯彻“自办与委办相结合,积极发展自办,充分利用委办
”的邮政运输方针,决定在干线委办汽车邮路上实行派押制度,并在肇东、嫩江、爱辉、福
利屯、兴隆镇5处设置了邮件转运站。
“三五”和“四五”时期,自办汽车邮路又有新的发展。到1975年,全省汽车邮路达20
234公里,其中自办汽车邮路7850公里。
“五五”后期,对自办汽车邮路进行调整。1979年,省邮电管理局决定撤销黑河邮件转
运站,爱辉——孙吴120公里邮路改由爱辉局派押,孙吴——龙镇邮路由孙吴局派押。同年,
在邮运汽车管理上拟定了汽车配备标准,全省按实际需要自备邮运汽车由278台减少到240台
;同时,制订了汽车单车核算办法,在省内38个局推行。此后至1980年5月,贯彻“调整、改
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以及从实际出发,既考虑传递速度,又考虑经济效益的原则,全
省暂时停用封存邮运汽车50台,自办汽车邮路由1978年的8949公里减少到6657公里,委办汽
车邮路由12470公里增加到14790公里。同时,提倡节约燃料,据哈、齐、牡、佳4个市局统计
,汽车耗油量每百公里由上年同期的27.9公斤减少到24.25公斤。
1980年后,讷河——莫力达瓦、泰来——扎赉特旗的汽车邮路改由内蒙派押,齐齐哈尔
—阿荣旗的汽车邮路改为齐齐哈尔——甘南。
1983年1月,由于福前线(福利屯——前进镇)铁路开通,集贤——友谊改为铁路运邮,
佳木斯——建三江汽车邮路改为佳木斯——桦川,集贤——宝清汽车邮路改为友谊——宝清
,富锦——抚远汽车邮路改为前进镇——抚远。
到1985年,全省共有汽车邮路22968公里,其中自办汽车邮路6631公里(含市内邮路和农
村邮路);县际邮路25条、3198公里。
航空邮路 黑龙江地区的航空邮路始于东北沦陷时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
义出于军事、政治和经济掠夺的需要,在黑龙江地区主要城镇、工矿和边境地区大力开办航
空线路。1932年11月3日起,伪满邮政利用伪满航空株式会社的飞机和军用定期航线,开辟航
空邮路5条:奉天——齐齐哈尔,途经长春、哈尔滨,每周7次;齐齐哈尔——新义州(朝鲜
),途经长春、奉天;哈尔滨——宁安;哈尔滨——富锦;哈尔滨——齐齐哈尔,途经海伦
、克山。
1933年,增开满洲里经由海拉尔、齐齐哈尔、哈尔滨、长春、奉天、大连、新义州、平
壤至东京的航空邮路,每周一、三两次往返。
1934年,增开4条航空邮路:齐齐哈尔——满洲里,途经海拉尔,每周三、五往返;齐齐
哈尔——大黑河,途经北安、龙镇,每周一往返;齐齐哈尔——大黑河,经北安、龙镇、辰
清、郑家窝堡,每周二、四、六往返;哈尔滨——东宁,途经宁安,每月5、15、25日往返。
1936年,增开哈尔滨——虎林航空邮路,途经通河、依兰、佳木斯、富锦、饶河,同时
增开牡丹江——勃利、哈尔滨——北安航空邮路,均当日往返。
1939年1月1日,伪交通部邮政总局公布新的航空邮路共12条;同时,实行新的航空邮路
时间表。
1941年6月,除保留原有大连——奉天——长春——哈尔滨——佳木斯、哈尔滨——通河
——依兰——佳木斯——富锦、牡丹江——半截河——密山——虎头——饶河——同江——
富锦3条航空邮路外,牡丹江——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汤原、齐齐哈尔——满洲
里的航空邮路停开;长春——牡丹江——绥芬河——三岔口的航空邮路改为长春——牡丹江
——哈尔滨(每周7次往返)和牡丹江——绥芬河——东宁(每周一、三、五往返),佳木斯
——宝清——富锦的航空邮路改为佳木斯——东安——宝清——富锦,佳木斯经鹤立、萝北
、富锦、同江至饶河的航空邮路改为佳木斯经萝北、富锦、同江至抚远,哈尔滨经北安、孙
吴、黑河、嫩江至齐齐哈尔的航空邮路改为哈尔滨经嫩江、黑河、孙吴、北安至哈尔滨,哈
尔滨经佳木斯、佛山、乌云、黑河、鸥浦至漠河的航空邮路改为佳木斯经佛山、乌云、孙吴
至黑河,黑河——呼玛——漠河的航空邮路改为黑河——鸥浦——漠河;增开长春——白城
——齐齐哈尔——海拉尔、海拉尔——满洲里和佳木斯——牡丹江——图们——清津(朝鲜
)的航空邮路。
1945年8月日伪政权垮台时,航空邮路全部停运。
建国后,东北邮电总分局于1950年奉邮政总局指示:自4月6日开始,利用中苏民用航空
公司北京——伊尔库茨克航线班机带运寄往苏联的航空邮件,每星期四早晨自北京起飞;自
4月10日起,利用中苏民用航空公司北京——赤塔航线班机带运邮件,每星期一由北京飞赤塔
,每星期四由赤塔飞北京;均途经沈阳、哈尔滨、齐齐哈尔。1958年8月26日起,恢复哈尔滨
——齐齐哈尔航空邮路,每周二、六往,周三返。
1962年1月1日,新开北京——沈阳——哈尔滨(每周一、四往返)、北京——沈阳——
长春——哈尔滨(每周二、六往返)航空邮路。
1979年4月1日,新开哈尔滨——上海航空邮路。1982年4月1日,新开哈尔滨——广州航
空邮路。1985年11月16日,新开哈尔滨——西安航空邮路。到1985年末,黑龙江省共有航空
邮路4条:哈尔滨——北京、哈尔滨——上海、哈尔滨——广州、哈尔滨——西安,共计865
3公里。
水道邮路 1913年4—9月,在松花江、牡丹江会合处的依兰开始利用轮船沿江运寄邮件
,途经汤原县、佳木斯、桦川县、富锦县、绥远县(今黑龙江省抚远县)等地。同时,在呼
兰河利用黑松邮船公司往来哈尔滨、呼兰的小轮带运邮件。
1914年4月,与俄国日诺威克轮船公司订立合同,开辟哈尔滨——富锦水道邮路685公里
。1916年,佳木斯与松花江俄国轮船公司及厚泰、景南(译音)两轮船订有沿江运寄邮件合
同,开始运输邮件。据1923年《邮政事务总论》记载:黑龙江地区水道邮路“可航至黑河,
计其长度自哈尔滨起约九百英里,惟因松花江与黑龙江两处河道冬季冻冰七尺厚,以至本区
……仅于四月至十月间用以通航。”
东北沦陷时期,黑龙江地区水道邮路较少。1936年,水道邮路只有646公里。其中包括哈
尔滨——大赉228公里,哈尔滨——通河238公里。
1942年5月9日,黑龙江地区增开水道邮路3条:哈尔滨——富锦,途经巴彦、石头河子、
柳树河、新甸、木兰、浓浓河、南天门、通河、清河镇、依兰、宏克利、竹帘、大赉岗、汤
原、莲江口、佳木斯、悦来镇、新城、绥滨;佳木斯——黑河,途经悦来镇、新城、绥滨、
富锦、同江、萝北、佛山、乌云、车陆、奇克、瑷珲;佳木斯——虎头,途经悦来镇、绥滨
、富锦、同江、勤得利、抚远、饶河。
1945年8月,开辟漠河——佛山水道邮路1432公里。
建国后,继续利用水道运邮。1950年,水道邮路有:哈尔滨——方正256公里,隔日班,
哈尔滨邮政局押运;方正——富锦376公里,轮船班期不定,哈尔滨邮政局押运;佳木斯——
同江239公里,七日班,佳木斯邮电局押运;同江——黑河728公里,七日班,佳木斯邮电局
押运。
1951年4月17日,哈尔滨——通河开通水道邮路,新甸、木兰、通河的邮件由轮船托运,
隔日发寄1次。同年8月17日,黑河——嫩江的运邮汽车停驶,黑河邮件自该日起改为水运,
由佳木斯经转,寄往黑河、孙吴、逊河、奇克、瑷珲、呼玛、漠河、鸥浦、西岗子、四嘉子
等处的邮件,发佳木斯者水路转寄。至冬季,仍用汽车运递。
1954年,黑龙江地区有水道邮路6条,1492公里。其中哈尔滨——依兰341公里,佳木斯
——依兰110公里,佳木斯——黑河967公里,佳木斯——悦来42公里,富锦——绥东16公里
。
随着汽车邮路的发展,水道邮路日渐减少。据1985年通信企业普查统计,全省只有富锦
水道邮路1条、15公里。
摩托车邮路 始于60年代末期。从1971年开始,在龙江、兰西、阿城、宁安、安达市(
大庆)、鹤岗6个市县邮电局试开摩托车邮路,并结合黑龙江省各地地理环境和道路状况,渐
次推广。1978年,全省推行摩托车邮路和利用摩托车投递的局增至61个,其中摩托车邮路78
39公里,农村摩托车投递线路23997公里,合计31836公里。全省共有摩托车1116辆,为最高
水平。
(见附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从实际出发,对
摩托车邮路进行了调整。1980年,摩托车邮路减少到657公里,农村投递线路减少到14814公
里。到1985年,摩托车邮路为1015公里,农村投递线路减少到2929公里,全省邮电部门的摩
托车减少到224辆。据1985年进行的邮电通信企业普查结果,全省摩托车邮路为1193公里,其
中农村邮路887公里,农村投递线路2991公里。
自行车邮路 近代邮政创设以后,农村旱班邮路除马班外,多为步班邮路。解放战争时
期,黑龙江地区从1947年开始,逐渐增设自行车邮路。到1951年,自行车邮路(包括农村投
递线路)增到71条,1919公里。
1956年,自行车邮路(包括农村投递线路)增到31643公里。1958年,达61897公里。19
60年,通过调整,并实行农村邮路和农村投递线路分别管理,自行车邮路为5104公里。1974
年达历史最高水平,为112399公里。70年代后期,随着汽车邮路和摩托车邮路的发展,自行
车邮路逐年减少,到1985年,自行车邮路只有1634公里。
根据1985年邮电通信企业普查资料,自行车邮路数量较多的局有:肇州5条、48公里,海
伦11条、35公里,肇东9条、58公里,木兰5条、57公里,五常23条、44公里,通河5条、41公
里,方正6条、145公里,尚志19条、40公里,安达3条、56公里,桦南3条、42公里,大庆4条
、40公里,汤原9条、57公里,克山19条、56公里,桦川5条、44公里,同江4条、79公里,泰
来17条、35公里,呼兰9条、69公里,巴彦8条、91公里。
马班邮路 民国初期和东北沦陷时期,旱班邮路除步班外,一般多雇用或配备马车带运
邮件。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2月1日,松江邮电办事处制订《马车临时带运邮件契约书》。同
年10月,齐齐哈尔管区有马班邮路4条,175公里,即安达——大同、泰康——林甸、泰来—
—塔子城、碾子山——李三店。
建国后,1951年,全省马班邮路发展到12条,1421公里。
1952——1954年间,增设拉哈——平阳镇、泰康——他拉哈、拉哈——通南、木兰——
东兴四条马班邮路。1957年,全省马班邮路长度达到3081公里,为黑龙江省历史最高水平。
1976年以后,马班邮路逐步被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邮路所代替。到1985年,据邮电通
信企业普查结果,马班邮路尚有8条、71公里。其中农村邮路:五常1条3公里、汤原1条3公里
、穆棱1条2公里、尚志1条9公里、北安1条2公里、呼玛2条50公里;市内邮路:大庆1条2公里
。
步班邮路 清代和民国初期,凡火车不能通达而又未开办汽车邮路的地区,除马班邮路
外,多为步班邮路,也称邮差邮路或旱班邮路。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新开宁古塔——珲春、双城堡——伯都讷、吉林—双城堡
邮差邮路。
1917年7月2日,克山——讷河邮差邮路改为海伦——讷河,间日发班一次,限5日往返。
1919年1月17日,绥棱县知事呈称,绥棱邮政向归商家代办,邮差仅止1人,绥棱—绥化
须3日转寄1次,遇有紧要文件,须专差递送,自七年(1918年)12月改设支局,尚需绕道兴
农镇,往返又多需1日,恳请加添邮差。同年,新增设的步班邮路有绥远——奇乾河、金山镇
——倭西门、瑷珲——观音山3条。
1920年,开办依兰——密山的邮差邮路1条、277.5公里。当时,依兰——观音山、穆棱
站——虎林的邮路也先后开通。
至1931年,黑龙江地区共有步班邮路71条。其中:
逐日昼夜兼程邮路2条:拜泉——海伦75公里,绥化——庆城55公里。
逐日邮路24条:珠河——延寿64公里,延寿——方正60公里,梨树镇——密山140公里,
佳木斯——桦川40公里,桦川——富锦12.5公里,富锦——绥滨17.5公里,佳木斯——汤
原40公里,汤原——依兰60公里,依兰——方正105公里,依兰——汤原60公里,克山——拜
泉50公里,绥棱——兴农镇17.5公里,泰康——林甸50公里,绥化——望奎45公里,青冈—
兰西50公里,甜草冈——兰西37.5公里,甜草冈——肇东72.5公里,肇东——肇州72.5公
里,宾县——枷板站30公里,巴彦——西集厂——沈家48公里,五常——榆树55公里,五常
——山河屯25公里,北安——通北20公里,宁安——海林30公里。
间日昼夜兼程邮路1条:哈尔滨——宾县77.5公里。
间日班邮路23条:阿城——拉林仓40公里,阿城——永增源30公里,拉林仓——向阳泡
——五常85公里,山河屯——向阳山——冲河55公里,山河屯——舒兰60公里,珠河——元
宝镇60公里,枷板站——高丽帽子35公里,一面坡——兰彩桥66公里,密山——虎林120公里
,宁安——东京城45公里,安达站——安达——明水106公里,安达站——肇州12.5公里,
肇州——新站77.5公里,明水——拜泉60公里,拜泉——克东45公里,克山——克东30公里
,讷河——克山80公里,讷河——布西70公里,海伦——十二井子50公里,海伦——通北95
公里,望奎——十间房45公里,庆城(今黑龙江省庆安县)——铁骊52.5公里,通河——三
站9公里。
每3日或次数更少的邮路中较为重要的有21条:帽儿山——五常62.5公里,巴彦——木
兰70公里,木兰——通河67.5公里,依兰——勃利350公里,勃利——梨树镇180公里,宝清
——密山120公里,宝清——富锦120公里,桦川——宝清190公里,富锦——饶河190公里,
饶河——虎林120公里,富锦——绥东15公里,绥滨——绥东——同江95公里,同江——抚远
240公里,抚远——饶河231.5公里,绥滨——萝北120公里,兴山镇——萝北90公里,萝北
——乌云550公里,乌云——奇克120公里,黑河——金山镇262.5公里,金山镇——漠河54
2.5公里,漠河——奇乾河175公里。此外,凡邮政机构设置的地方(包括邮寄代办所所在地
)一般都设有邮路。
东北沦陷时期,据1936年8月统计,黑龙江境内共有步班邮路72条、3787.1公里。1945
年8月日伪政权垮台时,步班邮路全部瘫痪。
抗日战争胜利后,从1946年起,各地步班邮路逐步恢复。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嫩江管区恢复步班邮路3条,计232.6公里。同年末,合江管区
恢复24条步班邮路,计1929公里,班期一般3——6天或不定期;黑龙江管区恢复步班邮路11
21.5公里;嫩江管区有交通员邮路137条、2641公里。1948年,松江管区有步班邮路48条、
1699公里,交通员邮路136条、2613公里;嫩江管区步班邮路增至57条、1773公里;黑龙江管
区步班邮路增至2619公里。
1949年,黑龙江地区步班邮路为3185公里。
建国后,1951年,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村邮政工作的加强,农村步班邮路增加到7842公
里。
1956年,为适应农业合作化的需要,步班邮路增加到29592公里,创历史最高水平。经过
调整,1957年下降到26424公里。1958年,由于各行各业的需要和农垦事业的发展,又上升到
27819公里,计268条。
1960年,经过调整,农村邮路与农村投递线路分别管理,步班邮路减少到1167公里,农
村投递线路为72415公里。1963年起,随着汽车邮路和自行车邮路的增加,步班邮路逐渐缩小
。至1985年,根据邮电通信企业普查资料记载,步班邮路尚有109条,多为农村邮路,总计里
程为7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