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玄门日课
焚香、诵经、坐禅、念咒是道士参修的日常生活。自全真道建立丛林制度后,规定了道
士每天上殿诵经等活动,称之谓“玄门日课”。道观内以敲钟、击鼓、打云板为日常生活号
令。道众每天五更“开清”(斋戒洁身心口)、洒扫庭院殿堂、整齐冠服之后,坚持每天3次
上殿拈香行礼、念诵三坛功课经。平日焚香、供水、诵经。每月农历初一、十五(朔望斋日
)要设供品。各神像前普遍上供,监院亲自在主祀神像前插香、升疏进表,祝祷“国泰民安
,风调雨顺,香火绵远,教法兴隆。”早、午列队人斋堂用膳时,须在香厨天尊位前献供,
念经、念化斋咒。念供结斋时,道士说“斋供已毕,各发诚心;勇猛精进,证圣成真”。尔
后便各回殿堂,各行其事。念诵的经文有:《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太上灵宝天尊说禳
灾度厄真经》、《元始天尊说升天得道真经》、《太山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等等。初一、
十五为朔望斋日,大的宫观,在早晚功课加诵《玉皇经》、《三官经》、《真武经》。丛林
宫观对诵经要求十分严格,小的道观道士一般只念《玉皇经》、《三官经》、《清净经》。
文化高一点的道士才奉习《道德经》、《南华经》、《黄庭经》以及《悟真篇》、《参同契
》等。省内望奎县火神庙创始道士王圆方,原系山东清代秀才,对道教经典习读尤甚,精通
《易》理,善修丹经。民国年间,阿城松峰山海云观监院靳明儒道士,学识渊博,参阅《道
藏》有年,精通道典。对修行道理和内丹功法理解尤深,门人弟子很多。原吉林怀德县杨大
城子道士施教竹,天资聪敏,对道教经典博览精参,并遍访高人指点修行奥秘,对“太上老
君清净”理解尤深,为省内道教界的“有道之士”。中华民国初年,在海伦县创修三教堂,
慕名而来求道者甚众。讲受“清净功”,立有法卷,作为法统相承。他们都是中华民国年间
在玄门日课和宣讲经典中,声名昭著的道士。对玄门日课道教生活,正一道和全真道的小庙
要求不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