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监督
审计监督
【审计成果】 2003年, 全市审计成果:全年两级审计机关共完成审计项目21项, 审计(调查)企事业单位510户,查出管理不规范和违经违规资金2.04亿元,归还原渠道资金6 300万元,纠正违规资金1.3亿元,上缴财政资金473万元。被批示采用审计报告、信息和调研文章382篇,其中,被党政机关和省厅采用86篇,被新闻媒体采用 296篇。地市本级审计成果:完成审计项目21项,审计(调查)企事业单位111户,查出违规和管理不规范资金1.6亿元,归还原渠道资金2 700万元,纠正违规资金1 322万元,上缴财政资金 240万元。被党政机关、省厅和新闻媒体批示采用审计报告、信息和调研文章216篇,其中,被党政机关和省厅采用112篇,被新闻媒体采用 104篇。市审计局被评为全省“正行风、促发展”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行风最佳单位和先进纪检监察组;被市委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基层党组织、预防职务犯罪先进单位;被市政府评为信息工作标兵单位和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争三好、创三优”活动优胜单位标兵。
【审计队伍建设】 市审计局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各项制度,先后制定了《佳木斯市审计机关廉政建设规定》、《审计人员十不准》、《审计工作五公开》和《廉政建设回访检查制度》,并将审计检查权与处理处罚权分设,进一步促进了队伍的党风廉政建设。在省审计厅予佳木斯召开的党风廉政建设座谈会上,市审计局介绍了“两权分设、以权制权”的廉政建设的做法。市审计局以塑造“三有”新人为目标,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冬训”,系统地学习了《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审计基本准则》等专业法律和相关法规。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对桦川县、汤原县、桦南县、永红区、郊区审计局共计43个审计项目质量检查进行了检查,对加强审计质量管理、提高审计执法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全面提升了全市审计法制建设的整体水平。为了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审计组织规范执业行为。围绕审计行政执法的全过程,明确审计操作程序和审计质量标准,落实审计责任,规范审计行为,完善审计组长、业务科室、复核机构三级复核制和主管领导、审计业务会议二级审定制,强化了审计质量管理和内部约束机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并且,把主审人员竞争上岗作为培训重要内容,通过笔试、发表策论和答辨,经民意测验和党组研究,有 98%的同志获得了主审资格。大力宣传审计法律法规,以纪念审计机关成立20周年为主题,在市政府广场开展《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和现场咨询活动。在佳木斯广播电台开办了《审计之声》专栏,市审计局领导走进市直播间,接受记者采访、现场解答听众的咨询。6月中旬开始, 市审计局建议市人大进行了为期15天的、审计执法检查,先后检查了18个县、区和中、省、市直企事业单位,将检查结果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了作告,推动了全市对“一法一例”的贯彻实施,促进了内审机构不健全、计算机更新换代慢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提高了审计机关的权威和社会地位。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市审计局陆续更新微机59台(套),运用计算机审计工作走在全省系统前列,荣获全省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市审计学会被评为2003年度全省审计学会先进集体和全省社科联系先进学会。年内,召开了一次理论经研讨会,交流理论文章12篇;与市社科联联合评出92篇优秀论文,与市社联联合出版了《佳木斯社会科学》专刊,刊出纪念审计机关成立20周年文章96篇,并在全国发行。
【预算执行审计】 全年共完成财政审计项目9项,审计各级政府及国库5户,审计财政、税务部门11户,审计预算单位和纳税单位21户;审计总金额12亿元, 查出违纪违规资金3 100多万元,收缴违纪资金20多万元。撰写审计信息15篇,被上级部门采用6篇;撰写论文1篇,调查报告 2篇。一是重点对10个预算资金规模较大的部门和单位进行了同级审计,根据审计结果撰写了对部分预算单位财务收支的审计结果的报告,为市领导集中财务办大事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二是从财政资金的来源入手,全面审计预算内外资金,搞好预算外资金审计调查,提出了提高政府统筹比例的审计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由原来的分行业5%—20%提高到全部按20%统筹,预计增加市财政收入4 500多万元。三是审计提出的问题受到了市人大、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市人大财经委在市审计局专门召开落实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现场会议,通过审计落实,纠正违纪违规资金 1 413万元。四是审计提出的加强税收征管,特别是餐饮业应实行即开式发票的审计建议,被市地税部门采用,从2003年11月起实行“即开式”刮奖,使个体餐饮业税收比同期增长50多万元。五是通过审计,规范财政、税务部门的收支行为,并且得到了财税部门的支持和理解。六是围绕财政改革开展审计。以财政部门的预算批复情况作为重点审计内容,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规定,提出了进一步科学编制预算、细化预算的建议,引起了政府和财政部门的高度重视,财政部门予以采纳,定于2004年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形成了科学、合理、规范的预算编制程序,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果。七是针对一些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比较混乱的问题,将规范预算单位的财务收支作为财政审计的重点之一。重点审计剖析市教育部门某单位财务收支状况,查出私设小金库40多万元及乱发奖金、补贴、乱收费等多项问题,并进行了严肃处理,为规范预算单位财务收支,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对公安干校进行了延伸审计。对一些部门和单位将应上缴上级财政的部分收费滞留及随意坐收坐支等问题,进行了处理,对“非典”专项资金管理上存在问题,进行了纠正。另外,对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进行审计,查出影响农村税费改革的财力资金缺口 500多万元,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审计建议,为全市税费改革打下了基础。
【社保资金审计】 全年共完成省定专项资金审计3户,自定项目审计4户,公安专项资金审计2户,查出违纪违规资金1 666万元,上缴违纪资金26万元。审计重点放在低保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和财政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上,本着以审处法,以审处制的思路,采取了内查外调和走访低保户的方式。首先到市财政局和民政局,掌握总的资金来源和下拨情况,然后按照资金的走向延伸审计调查了 5个区财政局、5个区民政务、12个街道办事处、6个社区居民委,同时还走访了部分低保户,听取对低保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审计历时 2个多月,最后根据全市低保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围绕低保资金的管理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 4条建议,并撰写了审计信息,得到了领导的重视。
【金融审计】 全年审计项目计划3项,超额完成14项。查出违纪资金4 600万元。市审计局在首次开展的人寿保险项目计算机审计中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审计任务,在对佳木斯人寿保险公司系统的审计中,发现该系统在资金、财务的管理上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了 6条审计建议。审计质量和成果得到了省审计厅的表扬,审计经验分别在全省计算机审计会议和全省人寿保险计算机审计会议上进行了交流,使以后行业计算机辅助审计有了良好开端。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全年共完成审计项目33项,其中,财务收支审计 7项(户);经济责任审计5项(户);国债资金专项审计21项(户);上报审计信息和调查12篇,其中有8篇共11次被省审计厅《审计简报》和市委、市政府的《每日专报》、《佳木斯信息》采用。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应税收入漏税应引起重视》等5篇7次被上级部门采用。全年共查出违纪违规资金1 947万元,其中,责令有关单位纠正违纪违规资金265万元,应调账处理资金1 145万元,收缴入库违纪资金30万元;向检察部门移交并立案查办的案件3件,移送到纪检委和司法机关立案各1人。并且,协助省审计厅对鹤大公路“佳七”段建设项目审计和住房公积金专项审计工作。审计认定总支出17.7亿元,其中发现应缴未缴财政收入及多结工程款等有问题资金 5.4亿元,对有些问题省审计厅按照有关财政法规进行了处理,并上缴省审计厅违纪资金 349万元。这次审计结果第一次写进省厅投资处的报告、第一次收缴了审减资金,填补了省厅在工作结算审计方面的空白,为今后工程结算审计工作打下了基础。在对中房公司经理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挤占、挪用住房周转金和漏缴各项税费等违纪违规资金841万元,查明了大连1 600万元商品房开发,购买珠海土地250万元,前锋土地投资 102万元及二次出售公有住房收入2 000万元使用等问题,摸清了企业的家底。审计局发现该公司涉嫌经济犯罪线索,并将案件移交纪检检察部门。主动为企业追回资金73万元,得到了公司和职工的赞誉。在对新时代公司审计中发现环路收费不到位的问题,向市政府呈报了专题审计报告并提出了审计建议。副市长孙喆对审计建议作出批示,使审计局2003年环路年票收入比上一年增加了近20%。
【农业资金审计】 全年完成审计户数13户, 上缴财政违纪资金35万元,撰写审计信息8篇,在对农业开发项目进行审计中发现建设单位擅自改变项目内容、项目建设未达标、建设项目根本未实施等严重违法违纪问题,以及建设项目普遍存在重开发轻管护,影响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不利于农业开发项目永续利用的问题,并以《我市农业开发项目管护工作亟需加强》为题撰写了信息上报市政府,引起了市领导的重视,市委常委、秘书长孙博前批示并要求有关部门督察办理。在对上级授权项目大兴安岭松岭林管局进行财务收支审计中发现该系统的收支规模大,核算方式复杂,审计组最终挖掘出了许多重大违纪违规问题,圆满完成了审计任务,得到了省审计厅领导的肯定。
【经贸审计】 全年共完成审计项目15户。其中,经济责任审计项目 8户、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项目3户、省授权行业审计项目2户、调查审计项目2项。查出违纪违规资金7 287万元,上缴财政资金59.5万元,调整纠正和挽回各项损失2 233万元,向有关部门移送案件8起,撰写上报审计信息及调研文章18篇, 完成省定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情况的调查项目,共调查8户企业,上报省厅调查报告1篇。市局采用14篇,被省审计厅采用 1篇,市委、市政府采用5篇,新闻单位采用 5篇。在经济责任审计中,依法查出企业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违纪问题,金额达 6 194万元,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21条。在审计项目计划上重点安排了交通系统有影响3户单位和黑龙化工集团、百货大楼等8户企业。在审计运管处并对所属非机动车管理所进行延伸审计时,查出了该所有 141万元收费没有直接入账和上缴财政的违纪问题,并进行了严肃处理。撰写的佳市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情况的调查报告受到省审计厅的重视,被省审计厅[2003]4 号文件采用。在对省授权的佳木斯邮政企业行业审计中,审计组在深入邮政局进行审前调查和省厅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审计实施方案,将《佳木斯市邮政系统2002年度财务收支审计方案》及时下发到所属县(市)审计局,比较圆满完成了这次审计项目。在对百货大楼审计中发现该单位以前年度对外投资损失上百万元的问题,撰写了企业对外投资需谨慎的信息,得到了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整改意见50余条。在对公路处原处长牛广庆离任审计中发现所属县(市)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及房屋出租收入不入财务账等问题,与新任领导交换意见时提出了整改意见,新任领导予以重视并着手清理基建设资、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等问题,房屋出租收入已纳入公路处财务管理核算。
【行政事业审计】 全年共完成审计项目12项21户,提交审计调查报告、论文、信息23篇,分别被省、市有关部门采用;移交纪检部门案件线索 3件。先后对公安系统、红十字血站等共11个单位进行了财务收支审计,并延伸了20余个有关单位。全年共查出预算外资金未专户存储,账外资产、账外债务、小金库、账外账,乱收费、漏税等大量违纪违规资金近 3 000多万元。对妇婴医院、市中心医院、二中、十一中、教育局、厦门办、北京办等 9个单位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共查出违纪违规资金千余万元,收缴资金数万元。市中心医院审计项目被省厅评为全省一等奖。开展了署定项目《佳木斯市公安系统经费情况审计调查报告》、《关于对佳木斯市政府驻外办事处资产、负债及经营管理情况的审计调查》、《如何加强科技三项费用管理》、《关于全市六县(市)一区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的审计调查》等4项审计调查,形成4篇调查报告、4篇信息分别被省、市、新闻单位采用。对市政府8个驻外办事处进行了就地或报送审计,撰写了《关于对佳木斯市政府驻外办事处资产、负债及经营管理情况的审计调查》报告,引起市有关领导的重视并作出了重要的批示。在进行科技三项费用调查时,走访项目用款单位15个,查出违纪违规资金1 130万元,上缴财政数万元;提出审计建议7条,已落实 6条。撰写的《如何加强科技三项费用管理》一文被省厅《现代审计与会计》杂志采用。调研文章《佳木斯市公安系统经费情况审计调查报告》和《关于全市六县(市)一区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的审计调查》被省厅部分采用,有些情况还被省厅和省委、省政府的信息采用。全年完成审计公告 1篇,分别被《佳木斯日报》和市广播电台采用。
【外资审计】 全年完成署定世行审计项目2个共4户,经济责任审计4户,财务收支审计1户,审计调查 1户,并参加了省审计厅组织的佳木斯铁路分局财务收支审计,佳木斯糖厂清算工作。按省审计厅要求和《世行贷款审计操作指南》,对本级世行审计项目质量认真进行了自查和整改,对所属各县(市)进行了检查指导,推动了世行审计项目审计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在省审计厅组织的检查中一次获得通过,为迎接世行组织审计质量检查作好了准备。
【经济责任审计】 全年完成计划内及临时交办的审计任务13户 (其中:不包括桦川县长经济责任审计中延伸审计与调查的38户),为年计划的260%,查出违纪违规金额6 778万元,收缴违纪金额32万元。5月末,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提请,圆满地完成了对13户国有企业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任务。
【县(市)审计工作】 1、同江市审计局负责对全市12个乡镇和181个市直属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审计成果:全年共完成审计项目 9项,审计单位44户,其中完成17位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查出偷税、小金库、挤占挪用、账外资产等违纪违规资金 1 851万元,提交审计报告、信息82篇。其中被上级采用20篇,被市领导批示 4篇。重点审计项目:开展了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中以重点资金、单位、项目为突破口,针对发现的问题分别依法进行纠正处理,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向市人大、市政府提交了审计结果报告和审计工作情况报告。进行市公安机关财政财务收支、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市国债资金管理及收支情况、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等项目审计。对审计出的乱收费、截留预算外收入、账外资产、配套资金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并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分别给予处理。进行了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出17位领导干部任期内所在单位坐收坐支预算外资金、收费应纳未纳财政管理、挪用专项资金等违纪违规行为,审计出违纪违规资金 671万元,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处理。2、 汤原县审计局审计成果:全年共审计36个单位,查出违规资金 655万元,上缴财政13万元。撰写并上报审计报告、审计信息48篇,提出审计建议52条,理论调研 3篇并发表在佳木斯《社会科学》上,同时,在佳木斯市审计局理论研讨文章评比中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重点审计项目:开展了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按照省厅的统一计划,对财政2002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同时对县财政预算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延伸审计。在审计中发现预算支出不真实,年终虚列专项支出 415万元,预备费超支38万元,暂付款过大(截止2002年末余额为 2 367万元)以及财政管理等几方面问题。在审计意见书中特别针对暂付款过大问题提出建议,县财政积极采纳审计建议当即成立了清欠小组,截止年末已清理各种形态资金 340万元。进行了专项资金审计,重点对省厅授权项目哈尔滨青年农场、外资运用项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非典”专项资金等进行了审计。发现和揭示的问题引起了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进行了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共计92个,其中,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对象12个,镇(乡)政府(党委)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10个,政府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27个、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对象43个。完成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4户,受组织部门委托对县以下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12户, 占审计对象总数的17%,审计总金额达460万元。共审计出违纪违规行为资金99万元,通过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29条。3、桦川县审计局审计成果:全年共完成审计项目计划36个,其中:省定项目11个,自定审计项目25个。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19户,共查出违纪违规资金815万元,应归还原渠道资金127万元,上缴财政22万元。提交各类审计报告30篇,编发审计信息26篇,被省厅采用 1篇,被市局采用6篇。4、桦南县审计局审计成果:全年共完成审计项目19项,审计单位88户,为年审计计划的189%,其中:完成省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7项18户,省厅授权审计2户,完成县本级处自定审计项目29户,县委、县政府交办的专项审计4户,组织部提请、县政府指令完成经济责任审计35户。共查出违纪违规资金811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909万元,要求有关单位纠正违纪资金 909万元,归还原渠道资金404万元,调整账目396万元,收缴违纪资金和罚款38万元,向检察机关移送涉嫌经济犯罪案件1起。提交审计报告72篇,发表审计信息28篇;向县委、县政府提交报告及信息有10余篇,被省厅市局转采25篇(次)。县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和县卫生局的财务收支审计,被市局评为优秀审计项目。重点审计项目:开展了公安部门财务收支审计、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国外贷款项目 7项行业审计。对公安局审计中查出私设小金库、乱收费等13个方面问题,提出 5条建议。为贯彻落实审计署《关于加强防治非典型肺炎专项资金审计监督的通知》精神,会同县监察局、财政局、民政局、卫生局,对县红十字会,县医院等 6个卫生部门和防疫部门10个乡镇村,18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审计,有效控制和防范了贪污、挪用、侵占抗击“非典”专项款物问题及管理、使用的渎职、失职行为发生,确保了抗击“非典”战役的胜利。对35个单位的领导干部及法定代表人《临时提请经济责任审计23户》和20个行政村的书记、村长的经济责任情况进行了审计。其中,完成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30个,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审计5户,向县政府提交经济责任审计报告35篇,编发信息13篇,其中,被省市转采8篇,查出各类违纪违规资金 323.3万元,上缴财政10.5万元。同时,继续开展村级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查出违纪资金92.3万元,为农民返还和挽回村级经济损失8.2万元。有3篇审计信息被省厅转采,市审计局派专人总结撰写的《桦南县审计局开展村级经济责任审计的调查》分别在《中国审计报》《现代审计与会计》 上刊载。5、抚远县审计局审计成果:全年共完成审计项目25项,查出违规资金5 758万元,上缴财政35万元,纠正违规资金423万元。完成审计调查报告、情况报告、审计信息88篇,其中被各级领导机关和新闻媒体采用30余篇次。重点审计项目:开展了财政审计,重点审计了财税部门,首次对国税和国库进行了延伸了审计,对财政周转金进行了审计专项审计调查,查出各类违规资金256万元,应缴已缴财政 4万元。对3个乡镇财政决算进行了审计,揭示了乡镇财政中普遍存在的决算不实、挪用专项资金等问题。完成了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4户,提出审计建议32条。进行了行政事业单位审计,重点对卫生系统的财务收支和医疗药品收费情况进行了审计,严格规范了各医院药品差价率和各项收费标准,获得了全县人民的好评。此外,还对公安系统财政财务收支和邮政局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揭示了固定资产不入账;预算外资金不入专户存储,游离于财政监管之外;支付工程款未代扣代缴营业税等问题。6、富锦市审计局审计成果:全年,共审计项目8个,审计单位119个,查出违规资金1 430万元,上缴财政31万元,增加财政收入312万元,归还原渠道418万元。提交审计报告和信息51篇,被市领导批示 5篇,被省、市审计机关采用15篇。重点审计项目:对34个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其中,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23户,乡镇主要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8户,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3户。如实向市委、市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出具了审计结果报告。进行了 6户医疗单位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发现药品采购价格不统一、药品进销差价率不统一、药品采购回扣让利核算不统一、药品销售价格不统一等问题,以“医疗单位药品采购核算管理有待改进”为题向市委、市政府反馈了审计情况,并提出了审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