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领导班子建设】 经过省农委的努力,继夏路同志被任命为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后,省委组织部门又任命了李东阳同志为党委副书记,张学哲、吴国宜、李孝奎同志为学院副院长,舒俊兴同志为学院纪委书记。2003年 5月,省农委人事处处长徐秀莲同志代表省农委党组到学院院宣布了对学院领导班子副职的任命,组成了学院新的领导班子。根据学院情况,在考虑充分发挥每位领导优势特长的前提下,学院对班子副职人员的分管工作进行了重新调整,为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为了保证学院第三轮内部管理整体改革的顺利实施,同时兼顾种植类专业的生产特点,经学院党委研究决定,首先在农学、园艺系开展领导干部负责人岗位聘任试点工作。学院制定了《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学系、园艺系领导干部负责人岗位聘任试点工作方案》,通过个人自荐、民主测评、组织考核、公示、聘任等程序,共聘任农学系、园艺系领导干部负责人正职各1人,农学系领导干部负责人副职2人,园艺系领导干部负责人副职 1人,农学、园艺系秘书各一人。在此基础上,学院又制定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明确了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工作目标,经过科学申报、考核、聘任程序后,顺利完成了学院第三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此次改革中,学院的实际机构设置比上级编委部门下达的减少了 6个部门,34人走上领导岗位,6人退出领导岗位,3人内退,达到了精简机构,减员增效的目的。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为了真正建立起淡化身份、强化岗位职责的管理模式,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依据《黑龙江省关于深化职称改革推行评聘分开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精神,按照省农委给学院核定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结构比例的要求,启动了新一轮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学院制定了《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办法》和《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办法》,对每位参加聘任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量和定性考核,根据考核分数和岗位设置情况确定受聘人员,由院长聘任并签发聘书。共聘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1人,低聘12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1人,低聘3人,其中院内低职高聘1人;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9人。通过聘任上岗增强了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危机感、紧迫感、敬业意识和竞争意识,推动了学院工作的深入开展。
【防治非典工作】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对“非典”疫情的防控工作,成立了以夏路院长为组长的防控非典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制定和落实了15个抗非典工作预案、自制板报;发行抗非典工作简报15期,各种报表、通知 300余份;喷洒药物2 000多公斤;购置体温计600支;隔离观察教师、学生97人次。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及扎实科学防控,形成群防群控的局面,为取得防控非典战役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院总务处被教育厅和省高教工委评为抗非典先进集体。
【教育教学管理】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教育思路、观念和理念的转变为先导,以教育教学改革为中心,以教学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办出高职特色为标志,以办成示范性高职为目标,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不断深化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同时,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坚持“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院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有利于学院综合实力的提高、有利于教职工生活的改善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办学准则。一是认真组织学习高职高专理论。主要学习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附件1《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和附件2《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育管理要点》, 教高厅[2002]5号文件《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学院教务处统一下发了副省长王佐书的《向课堂教育要质量》一书,通过学习高职高专理论,使思想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紧密融合,更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二是完善教务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方面,修订了《教学计划管理规定》、《学年学分制试行办法》、《关于专业审批程序有关规定》、《关于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的暂行规定》、《学院推进产业化建设办法》、《教学工作会议制度》、《教研室管理条例》、《系(部)工作条例》、《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关于分级教学管理的暂行规定》、《理论课程评估指标内涵及评估标准》等。在考务管理方面,制定了《关于考试(核)管理的规定》、《监考人员职责》等。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制定了《教学人员业绩考核计分办法》、《教师工作量计分办法》、《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考核办法》,逐步形成《关于外聘教师管理的暂行规定》等。三是加强教学运行管理。制定了两个学期的校历、教师课程表、班级课程表、教学日志等,同时根据季节和教学需要,调整课程表,适应了教学、工作的需要。每月及时统计教师授课工作量,及时向人事处提供课时工作量酬金数额。搞好教室的使用协调工作,向有关部门反馈有关情况,保证了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组织安排了两个学期期末考试及补考工作,考试秩序井然。同时组织中专和高职的外语、计算机、工种等考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两学期全院学生的成绩录入、管理工作,及时准确给毕业班同学提供了成绩单。较好地完成了校内外教材的采购、发放等工作。制定了校外联合办学考试规定,有效规范了联合办学教学秩序。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对学生实用知识、技能、能力的培养,在全国农业知识大奖赛选拔工作中,学院派出的 3名学生一举夺得黑龙江省参赛农业院校的第一名和全国分站赛吉林赛区的第二名。五是加强常规教学管理。通过坚持听课制度,抓好巡课工作;检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执行情况;检查教学进度,了解教学进展情况;建立学生信息员队伍,进行学生反馈等办法,了解教师对学生的教与学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六是完成了二、三年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的《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试点方案选编》中选取34个教学改革试点方案,编辑成册,下发给各系(部、室)。同时,为制定好教学计划和大纲,教务处召集各系(部)主任连续召开了5次会议研究讨论, 为教学计划和大纲的制定完成奠定了基础。七是完成了各项评估工作。年内,学院共完成了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评估专家组到学院进行体育工作检查,省高职高专院教学工作检查专家组到学院检查,省农委教育督导工作专家组到校检查的 3次评估任务。八是恢复了《教学简报》的制作,全年共编印了10期《教学简报》。九是建立了教务处局域网,实现了办公自动化。购买了四台电脑,一台宽幅HP5100打印机,组成了教务处局域网,实现了教务资源共享和办公自动化。十是积极开展为“三农”服务工作。学院与同江市、富锦市和桦川县签订技术依托和支农支教合同已顺利执行,为同江市乐业镇所做的“同三公路沿路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正在实施中,乐业村、东方红村 5 000亩高油脂大豆生产规程的整体设计、规划工作已经完成。富锦市富锦镇20栋节能日光温室的设计指导和服务,以及作为长安镇省级科技示范园区的技术依托单位的工作也在顺利进行中。同时,学院加强了师资队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新增了 8名紧缺专业的青年教师,投入20余万元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又有10名教师在职读研。继学院700平方米的体育馆和游泳馆投入使用后,又投资1 600万元建设的计算机中心和图书馆相继投入使用.并一次性投入近200万元购置教学仪器设备,改善现有办学条件,满足了教学工作的需要。
【招生、就业工作】 把招生工作视为学院的生存线, 列为重中之重。3月,学院李东阳副书记带领招生人员奔赴全省各地 190多所高级中学和职业训中做招生宣传工作,印制发放招生简单2万多份,同时落实了5个外省的招生计划。并且,协调省教育厅、招生办有关部门,争取到全国独有的二年制高职专科单招单考政策,在中专录取时又独辟蹊径,招收具有实践经验的高中后二年制中专生,开办了预科班为明年生源打基础。全年共招收训职生 370人,中专生3 266人,预科163人,总计3 798人。累计全学程创收1 400多万元。2003年,院校外联合办学单位达12个,联合办学人数达 3 266人。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做为关系学校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来抓。针对近几年毕业生逐年增加,2003年毕业生1 367人,2004年将达到2 273人,校外班学生数多基数大就业压力大的实际情况,认真扎实做好就业工作。一是做好基础工作。汇总了2004年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并与当年招生录取名册进行审核后打印成册;对2004年毕业生的就业思想进行了问卷,根据调查情况,建立了毕业生源信息库;做了《毕业生思想调查分析报告》、《毕业生对就业工作意见分析报告》,出台了《关于200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01—03年毕业就业总结》;编印《毕业生就业工作手册》,准备了毕业生推荐所用材料, 包括 《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毕业生履历表》、《毕业生跟踪调查表》及《毕业生就业合同》等。二是加强就业指导和宣传工作。利用《大学生就业》刊物,学院编印《毕业生就业工作手册》,向毕业生宣传就业形势与政策。介绍择业过程中一些方法与技巧,发布有关就业信息。并且,定期召开毕业生会议和利用节假日对毕业生进行集中指导,邀请历届成功就业的毕业生回校现身说法,根据毕业生提出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有针对地进行指导。同地针对毕业生普遍期望值过高、定位不准的情况,带领学生参加东北农业大学、佳木斯大学毕业生的供需见面会,让本院毕业生从中学习和体会,增加就业信心和机会。还利用板报及时发布毕业生就业信息,建立了招生培训部的网页,与百大人才网建立联盟,建立了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网,将毕业生全部上网求职,并及时下载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向学生公布。三是召开毕业就业供需见面会。学习佳木斯大学、省理工学校、省经贸学校的一些好的做法。主动到用人单位进行联络,同佳市多多集团及恺乐制药有限公司及长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定了长期袋子合作协议,并邀请了北京中农研创有限公司、广州真本堂生物化妆品有限公司、哈尔滨益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北京亚麻制品生产销售中心、美国杜邦农化有限公司、哈尔滨鑫鑫种子有限公司等34家用人单位到校招聘,先后召开大小招聘会27场,目前,除计算机专业学阳实习学生外,已推荐毕业生121人,占在校毕业279人的42%。
【培训教育工作】 第三轮机构改革后,成立了培训科加强人员配置,组织落实学生参加11月份成人高考,并录取新生73人,其中专升本49人、高升本 5人、专科19人。认真学习有关成人教育管理文件,制定健全了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科工作职责和管理文件。清理在籍学生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整理成人教育在籍学生名册,并启动完善了成人教育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函授学员自然资料和成绩的现代化管理。同时,加强了面授教师聘任工作,先公布授课计划,由培训科下发教师聘任任务书,规范教师聘任条件由各系主任择优聘任。制定了2004年东北农业大学佳木斯函授站本科生招生简章,并已向省内26个县农委、农业推广中心及260个农技站、经管站邮寄发放招生简章600多份,现已收到十几个单位的反馈信息。完成了2004年寒假面授的一部准备工作,本次面授18天拟开设25班级59门课程。
【学生学籍管理】 针对学院在籍学生人数达 6 030人,办学层次多,生源情况复杂,插班生较多的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在没有大额资金购买学籍管理软件的情况下,学院有关部门共同设计开发了学籍管理软件,将所有在籍学生输入微机,统一管理校内、校外班的学籍。并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抽调专人完成1991—2003年学院专科毕业生的电子注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