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普通教育

普通教育

普通教育



  【概况】 1989年,全市中小学、职业中学共397所,在校学生194 452人。其中,小学289所,另外有教学点123个,学校数比1988年减少4.3%。小学在校学生114 158人,比1988年减少4.9%,教职工8 207人。中学93所,其中初级中学50所,完全中学36所,独立高中7所,学校数比1988年减少4.1%。在校学生75 429人,其中高中在校生14 476人,初中在校生60 953人,比1988年增加1.3%。职业中学14所,比1988年减少2所。有聋哑学校1所。
  另有幼儿园134所,在园幼儿25 181人,教职工5 197人。
  8月 5日至28日,省高校招生办在大庆进行新生录取工作,大庆有1 601名学生被大专院校录取。
  【召开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经验交流会】 1989年 5月,市教育局召开大庆市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经验交流会。各区、厂(公司)主管小学教育的领导、部分小学校长和全市所有参加“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的教师共 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教学改革实验经验,并有三位老师做了汇报课教学,与会人员探讨了实验中的一些问题,还表彰了教改实验工作中的12个先进单位和33名先进工作者。
  【召开小学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会】 1989年11月15日,市教育局在钻井一公司第二小学召开了全市小学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各区、厂(公司)教育科长、部分小学校领导共 220人参加会议。会上,钻井一公司、采油一厂等 6个单位介绍规范化办学经验,并参观了钻井一公司第一小学、第二小学。通过经验交流,现场参观,推动了全市小学规范化进程,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了积极作用。1989年,全市又有18所小学被评为标准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巩固率达97%。全市小学毕业生19 155人,经全市统一命题,毕业生三科及格率达96.3%,三科平均优秀率达34.1%。
  【中学实行目标管理,教育质量大面积提高】 1989年初,市教育局组织有关人员反复调查分析论证,根据大庆实际情况,制订了中学目标管理评估方案。将教师队伍建设、德育工作、体育卫生、办学条件、规范化建设、勤工俭学等 6个方面的57个指标,分级落实,层层签订责任状,人人建立目标责任制和提出措施。同时加强教学改革的统筹规划,各个学校的每个学科都有1—2项教改试验项目,使全市中学教育质量大面积提高。1989年,初中毕业生17 116人,经省统一命题考试,及格率达91.1%,比1988年提高26.2%,优秀率达48.6%。升入普通高中4 157人,重点高中1 097人,中专 792人,职业高中1 934人,技工学校3 512人,升学率达63.2%。全市 5 765名高中毕业生,经省统一命题考试,及格率达98.1%,比1988年提高34.1%,优秀率达50.4%。经全国统考,被高等院校录取1 601人,比1988年增加245人。其中本科855人,专科746人。另外,有363人升入中专,700人考入技校,升学率达46.8%。
  【石化总厂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见成效】 大庆石化总厂现有各类学校22所,其中小学11所,初级中学4所,高级中学3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高中2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
  1989年,总厂中小学教育,认真执行《义务教育法》和《义务教育实施细则》,深入巩固和发展了初等教育。在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中见到成效。
  全厂小学有182个教学班(包括16个实验班),有学生7 760人,1989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均达到100%,毕业生及格率达到100%,比年初预定计划目标提高4%。初中有91个教学班(包括4个俄语实验班),有学生4 261人,学生入学率100%,巩固率、普及率均达到99%,毕业生及格率为80.3%,毕业生中有18人升入中等师范学校,有33人升入技工学校,1 152人升入高中(包括职业高中),占毕业生人数的90%。
  高中(包括职业高中)共73个教学班,学生 3 125人。1989年,普通高中、重点高中、职业高中共招收新生793人,比计划多招收193人。毕业生平均及格率为99%,升入大专院校的为225人,比原定目标多85人。其中,大庆市高考个人总分前5名中,总厂占 2人,个人总分在570分以上的43人中,占14人。职业高中招生418人,毕业生及格率达到98%;初高中有 9人考入体校、美术专科院校。
  【召开幼儿教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 1989年 4月27日,市幼儿教育研究会在石油化工总厂厂前幼儿园召开第二届年会。会上,与会代表听了 3节幼儿教育研究课。搜集幼儿教育论文30篇。这些论文对幼儿早期智力开发、幼儿道德教育、幼儿保健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经评审,获一等奖论文2篇,二等奖8篇,三等奖20篇。
  【举行第三届幼儿教师优秀课赛讲】 1989年6月6日至22日举行全市第三届幼儿教师优秀课赛讲。这次比赛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全市共设 6个赛区,经过认真选拔,共有38个管校单位的55名幼儿教师参加了全市决赛。经竞赛评选,44人获奖,其中一等奖 7名,二等奖14名,三等奖23名。
  【举办幼儿教育工作者技术比赛】 1989年 8月20日,市教育局、市儿少办联合举办幼儿教育工作者技术比赛。比赛内容为职业道德教育、业务理论知识和基本功训练三项。以业务道德演讲为主,选拔出优胜者参加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实际操作竞赛。全市52个单位的幼教干部、幼儿教师、保育员、管理员、炊事员、出纳员、清扫员等共 156人参加比赛。经过三天的角逐,评选出各工种的前10名,并有8人被评为大庆市第五届生产技术运动会幼教赛区的技术能手。
  【召开贯彻《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现场会】 1989年4月7日,教育局在研究院、设计院召开全市贯彻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现场会。各区、厂(公司)教育科长、城镇各中小学校长共3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在二十四中、五十四中、研究院小学、设计院小学观看了集合、间操、队列表演和升国旗仪式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情况。这四所学校,学生文明礼貌,服装整洁,升旗仪式庄严规范。队列、间操做到了快、静、齐。学校环境优美、清洁卫生,设施无乱刻乱画现象。学校全体师生精神振奋,勤学上进。这次现场会,对推动全市中小学贯彻日常行为规范,争做讲文明守纪律的学生起到了促进作用。1989年,全市评选出市级三好学生 310人,市级优秀学生干部62人。
  【召开大庆市首届中小学德育研究会】 市教育局于1989年 6月5日至8日召开大庆市首届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全市部分中小学校长、教育科长、德育工作者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德育工作经验和论文51篇。与会人员对大庆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内容、方式方法、队伍建设及德育效果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并提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举办中学校长德育培训班】 市教育局于1989年 8月21日至26日举办了全市中学校长德育培训班。各区、厂(公司)教育科长、各中学校长共80人参加培训。培训班上,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平息北京反革命暴乱的有关文件和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学习了中共中央及国家教委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指示精神,讨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中学德育工作,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等问题。
  培训期间,市委、市政府、石油管理局的领导到会作了报告,对如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形势教育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
  
  【全市普教系统举办大学习、大讨论、大总结故事演讲活动】 1989年末,全市普教系统普遍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大总结活动。为了弘扬大庆精神,促进大庆普教事业健康发展,在各单位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了教育系统的总结活动。全市共推选出30多名为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登台演讲。大庆一中李淑琴、采油四厂机关小学魏庆荣等12名教师、1名学生和1个少先队大队在总结会上做了汇报演讲。
  【勤工俭学】 1989年,市普教系统认真贯彻全国勤工俭学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发展中小学勤工俭学若干问题的意见”,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广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全市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率分别达到90%和85%,共办各种类型校办工厂和第三产业 308个,主要产品有化工、建材、铁木家具、机械加工、日杂等200多种。办各种类型农场、林场145个。勤工俭学总产值达 5 570万元,比1988年增长156%,创历史最高纪录,居全市地方工业之首。纯收入达到1 070万元,比1988年增长84%,学生人均收入达53.95元,比1988年增长94%。勤工俭学收益补充教育经费 436万元,其中修建教学用房1 600平方米,购置电化教学设备112套,桌椅2 273套,教学仪器1 813件,体育器材758件,图书19 244册。
  【召开勤工俭学工作会议】 1989年 4月12日至13日,市教育局、财政局、市经委、计委、税务局联合召开全市勤工俭学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1988年勤工俭学工作,讨论制定了1989年全市勤工俭学发展机制,表彰奖励了42个先进单位和 152名先进个人。副市长李溪源、衣佩发出席会议并讲了话。
  【大庆市与哈尔滨市联合召开劳动技术教育经验交流会】 1989年10月24日至25日,大庆市与哈尔滨市在大庆市联合召开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经验交流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省教委生产处,哈尔滨市、大庆市校办企业公司负责人,中小学校长,劳动技术课教师等300多人。
  会议期间,哈尔滨市、大庆市 5位劳动技术课教师做了示范课表演和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经验介绍,参观了大庆部分中小学校的劳动技术教育情况,并观看了大庆十六中《绽开的劳动技术教育之花》的劳动技术教育录像。
  【职(农)业教育概况】 1989年,全市有职(农)业中学14所,在校学生 4 742人,比1988年减少14.1%;教职工833人,比1988年减少14.7%。专职教师 494人,比1988年减少11.3%,全市职(农)业中学有28个专业,1 887 名学生毕业,经过实际操作技术考核和技术理论统一考试,88%的学生获得二级技术等级证书,比1988年提高4%。全市职(农)业中学共录取新生47个班1 805人,其中石油管理局录取1 214人,占67.3%;市政录取128人,占7.1%;石化总厂录取421人,占23.3%;省直单位录取42人,占2.3%。
  【举办职业高中机械制图比赛】 1989年 4月27日,市教育局举办了全市职业高中学生机械制图比赛。经各校逐级选拔,共有55名学生,16名指导教师参加比赛。比赛分课堂制图和答卷两部分。经过竞赛评选,共有34人获奖,其中学生一等奖2名,二等奖 5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10名,优秀指导教师9名。还评选出集体奖6个,采油六厂职业高中获集体一等奖和学生一等奖。
  【大同区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学成绩提高】 根据市普及 9年制义务教育的安排意见,结合全区实际,1989年,市、区、乡三级政府筹款385万元,改善大同区办学条件,共翻建3所农村中学2 680平方米,改建、扩建、新建村屯小学校舍53所,总面积9 770平方米,维修面积7 800平方米,建围墙1 700延长米,购买桌椅、办公设备、教学仪器、体育设施、图书资料等共 1 500套(件)。农村教学条件的改善,对控制农村中小学生退学流失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农村入学率达81%,比1988年提高10%。同时提高了教学成绩,全区初等教育的“四率” (入学率、巩固率、毕业合格率、普及率)超过了省、市规定的指标。全区7至11周岁儿童总数14 956名,入学数为14 868名,入学率达99.4%,巩固率98%;小学生毕业人数3 713名,实际毕业生3 527人,毕业合格率为95%。初等教育普及率98%,中学教学成绩有所提高,初中共有 215个班级,招收新生2 974名,毕业生1 939名,毕业生各科总成绩平均495.2分,比1988年提高了34.48分,总及格率为84.7%,优秀率为38.8%,分别比1988年增长21%和11.3%,其中升入中等专业学校171名,升入技校82名,升入高中 361名,总升学率为31.7%。全区1989年有262名应届毕业生和75名往届毕业生参加高考,升入高校71名,升入中专96名,其总数为 167名,比1988年增加32名,三十五中学任立春、孙景武分别被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录取。填补了建国40年全区两所重点院校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