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
民政
民政
【成立喇嘛甸社区】近几年来,喇嘛甸镇城镇建设规模逐步壮大,城镇人口逐年增加。由于没有社区,城镇居民无法开展居民自治,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2006年为了方便社区自治工作的开展,申请成立了喇嘛甸社区,社区成立后由镇政府民政办进行指导工作,该社区管辖3823户8881人,其中蓝星集团石油化工厂住宅小区2091户4810人,林场家属区36户92人,东华集团住宅小区865户1990人,镇政府及教育住宅小区460户1058人,喇嘛甸铁路及各企业家属区371 户931人。经过公开招聘,喇嘛甸社区选聘了3名社区工作人员。
【社会救灾、救济、救助进一步加强】1、 对贫困户危房进行调查。年内对全镇危房情况进行了调查核实,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急需翻建的贫困户房屋进行了统计。经镇政府集体研究,决定采取“贫困户自建为主,政府给予补贴,适当减免规费,村里出工帮助”的方式,为贫困户翻建和维修房屋。最后确定为3户特贫困户住房翻建和维修,区财政局给予建房补贴18000元,其余由镇、村协商解决。
2、 认真做好帮贫解困工作。贯彻执行《喇嘛甸镇帮贫解困基金制度》,实事求是地开展临时性救助,为最困难的社会群体排忧解难。2006年共为 7户特困户支付帮贫解困资金7030元。为6名特困大学生补助 6000元;为43名贫困大学生开具办理助学贷款困难家庭证明;为69人次中小学生开具困难家庭证明,减免学费6670余元。接收发放捐献衣物1100余件、棉鞋 400余双。
3、 扎实抓好走访慰问工作。在元旦、春节期间做好走访慰问特困户、五保户、灾欠户等弱势群体,在元旦、春节期间慰问活动中,镇委、镇政府领导和机关干部分成 5组对全镇55个特困户进行集中走访慰问,为每个家庭送去价值 400元的米、面、肉等生活用品。共计发放大米5100 斤、面粉5100斤,猪肉1020斤;区领导走访慰问贫困户4户。共计大米400斤,面粉400斤,猪肉40斤;市领导走访慰问贫困户、五保户和灾欠户各一户,每户慰问金 500元;省领导走访慰问贫困户和五保户各一户,每户慰问金1000元。
4、切实做好救济粮下拨、救济物品的下发工作。2006年下拨春夏荒救济粮66500斤,救济贫困户、灾欠户335户679 人。每户200斤救济粮。为切实做好救济粮下拨工作,镇民政办要求各村如实上报灾民和困难户,并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评议,将评议结果和灾民情况,每户拨粮数量进行公示。镇民政办进行复核发放。
在救灾、救济物品方面,镇民政办于2006年11月30日对基督教会、大庆商厦所捐赠的物品进行了集中发放。先是对喇镇中学的贫困学生进行了数量统计,再针对各村灾民和困难户的数量进行了统一发放。初步保证了贫困学生和灾民安全越冬。
5、 健全救济救灾的档案管理工作。2006年10月中旬,在市、区民政局的组织带领下,到绥化市庆安县民政局学习救灾救济的档案管理,学习到了灾情工作方面的程序和制度、自然灾害会商机构成立的目的和意义等。进一步完善了镇救灾救济工作的不足。
【城市低保工作】低保工作坚持“应保尽保”的方针,以民为本,采取部门联手、对象联锁、责任联带、民评社审、多层监督、开放透明的动态化、规范化管理的方法,做到了“三坚持”:一是坚持“应保尽保”。全镇有低保户43户86人(其中A类1户1人,B类14户18人,C类28户67人 )二是坚持动态化规范化管理。在开展低保工作过程中,恪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了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每确定一户低保户都坚持公示和报告制度,对评议认为符合申请条件的,将其家庭成员就业及收入情况和评议结果张榜公示 7天,并统一张贴在公告栏内,广泛接受全社区居民对低保申请人和街道的监督,使低保的申请、审批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三是坚持帮助低保户解决生活困难。发放低保户子女(小学、初中、高中)就学补助10人次2360元;发放物业费、取暖费补贴28户21760元。
【农村五保工作】喇嘛甸镇于2004年11月制定了《喇嘛甸镇实施农村五保供养试点工作方案》,并对全镇五保户进行了排查认定,按照五保供养对象的标准和审批程序确定五保对象。喇嘛甸镇2006年确定五保对象35人,其中分散供养6人,入院供养29人,五保老人入院率达75%。发放分散供养金7200元。根据镇的经济条件和本人意愿,采取多种供养形式,逐步增加了集中供养的比例。敬老院实行民主管理,文明办院,建立健全服务和管理制度。五保对象入院自愿,出院自由。年内新入院2人,自然减员0人,敬老院现有院民29人。实行分散供养的,镇政府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受委托的扶养人和五保对象三方签订五保供养协议,由镇政府或村民委员会定期检查协议落实情况。
【加强对残疾人、精神病人的服务】以多渠道为载体,坚持助残行动,每个村都成立了以村干部为主要成员,村屯残疾人广泛参与的残疾人协会组织,调查摸底,规范了残疾人档案。年初,结合残疾人工作需要,在全镇内开展了残疾人状况普查。经普查残疾人总数 557人,并对残疾的家庭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人员做到了心中有数,对他们的康复需求和培训要求进行了登记,为残疾人康复和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在智力障碍方面、经镇民政与市三医院社会事物科联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对镇内精神病患者根据患病程度进行免费住院治疗和一年的免费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
【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一是深入开展走访慰问镇内重点优抚对象活动。 7月31日,镇村组成慰问组到镇内46 名优抚对象家中进行走访慰问,并为每名优抚对象送去价值100元的慰问品。7月30日,副镇长王守波带领镇民助理到4户困难老复员军人家中,为每名困难老军人送去 400元慰问金,听取了优抚对象的意见和实际生活中的困难,对属于政策范围内的尽力帮助解决。
解决优抚对象就医难。全镇共建立优抚定点医院和定点优抚卫生所 9个,形成了优抚医疗网络。喇嘛甸镇医院对优抚对象实行了“八免一优惠”,即:免收挂号费、诊断费、透视费、8超费、心脑电费、常规化验费,处置费和住院期间床费,看病住院用药优惠全部药价的10%。优抚金发放工作,2006年有优抚对象43人,列入享受农村群众优待金的40人,共计 62560元。
【老龄工作】2006年为7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老年优待证93个;为16名贫困老年人发放救济金3200元,为 1名百岁老人发放慰问金1200元;开展了“十佳孝星”评选活动,新华村村民管玉珍被评为全市“十佳孝星”光荣称号并给予其1000 元现金奖励。
(李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