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总工会

群众团体

市总工会

市总工会



                 群众团体
  主  席 洪 波
  副 主 席 郭俊杰 韩 卫 何 军 单润军
  地  址 北山路9号
  电  话 2352687
  【职工建功立业活动】 2000—2001年,全市职工在建功立业活动中,实现培育名牌产品16项;攻克技术难关168项;帮扶困难企业11户,实现减亏增盈9户;提合理化建议13 946条,采纳实施合理化建议5 417条,节约创价值5 162万元。双增双节实现3 670万元。
  【“创新杯”竞赛活动】 市总工会同市经贸委、市科委、劳动局等四部门制定了《全市企(事)业“创新杯”竞赛实施方案》,确定了“2660”创新成果目标,和“1550”创新群体目标。并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70个市直属工会,制定了以“四化”为主要内容的百分制考核标准,并与评选表彰市以上劳动模范,省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相结合,调动了广大职工群众的参赛积极性。 据初步统计截止2001年末,全市职工共实施经济技术创新工程9 836项,创经济效益9 672万余元。 在由省总工会、经贸委、科技厅、劳动厅联合召开的全省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总结大会上,鸡西市有18项成果获全国省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奖,市热力公司题为《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创新工程》的典型经验在会上进行了交流。
  【计算机知识普及应用活动】 市总工会会同市经贸委、科委、人事局、劳动局、财政局等六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职工中开展计算机知识普及应用活动的实施方案》,在2000、2001两年中, 全市有8万多名职工参加了各级工会组织的各种形式计算机知识普及应用活动,实现了全总提出的两普及率30%的目标。全市统一订购了《全国职工计算机知识普及应用教材》和《全国职工网络知识普及应用教材》, 全市有430名职工参加了省总计算机普及应用活动。在《黑龙江工人报》刊登的计算机知识有奖问答中,荣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23人,三等奖2人。经过精心准备,于2000年9月16日举办了全市职工计算机知识大奖赛,全市有38个代表队249名选手参赛,有20名选手进入前20名, 荣获全市职工计算机操作能手称号,同时获得晋升一级工资奖励。在两次全省职工计算机比赛中,鸡西市代表队荣获一次团体总分第七名,一次荣获团体总分第五名奖杯,共有3名选手进入前30名,荣获全省职工计算机操作能手称号,市总工会连续两年荣获优秀组织奖。
  【全市第三届十大杰出、优秀职工评选】 2000年,市总工会牵头会同市经贸委、人事局、劳动局、财政局等四个部门联合下发了文件,经基层组织层层推荐的基础上,经过组委会办公室综合筛选考核,提交组委会联评,产生20名候选人在《鸡西日报》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后,于4月20日召开了命名大会,正阳矿303综掘队长王厚福等10名同志荣获“市第三届十大杰出职工”荣誉称号;市赛龙水泥制造有限公司工人姚守森等10名同志荣获“市第三届十大优秀职工”荣誉称号,同时享受晋升一级工资奖励。
  【省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评选】 在层层推荐,组织考核的基础上,2000年4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鸡西矿务局新发煤矿101采煤队长何兆利; 鸡西市东北王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勤功;鸡东县兴农煤炭开发集团董事长朱忠植;密山市和平实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蔡得植;密山市公路管理站站长宋士云;鸡西市人民医院物理诊断科主任医师杨博;鸡西赛龙水泥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崔云飞等7名同志分别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2001年4月28日经省总工会和全国总工会分别批准,鸡西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三处工长张以德;虎林市粮食局副局长谷玉有;密山市农村信用联社主任郭俊秋等3名同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正阳煤矿185综采队队长王厚福; 鸡冠供电局抄收员王立波;市公交集团公司三分公司党支部书记倪凤英;市北星实业有限公司经理赵行; 市师范附小校长刘艳芬等5名同志荣获省首届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2001年,全市818家国有、集体及控股企业和事业单位815家建立健全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建制率达98.4%。 全市以组建工会的非公有制企业520家,有156家企业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制率30%, 这些企业都能认真落实法律赋予职代会的各项职项。一是凡属企业重大事项都提交职代会讨论通过。二是凡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劳动用工、工资分配、保险福利、劳动保护、集体合同签定等重大问题,都能向职代会报告,提交职代会讨论或决定。三是坚持职代会对企业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并严格执行不称职票达30%的干部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罢免或降职建议的规定。2001年全市共有664家企事业单位对4 648名领导干部进行评议,奖励提拔568人,降职、免职42人。四是坚持对企业积极推行职代会民主选举经营者,市印刷二厂、暖气片厂、梨树区工具厂等企业在这方面大胆探索,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深化厂务公开和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鸡西市的厂务公开工作,曾在全省厂务公开工作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省电视台作过专题报导,得到了基层广大职工群众的认可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00年,市委召开了全市厂务公开工作会议,总结了市一建公司等3个典型单位,推行厂务公开的好经验和做法,表彰30名在推行厂务公开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民主管理优秀书记,厂长(经理)和工会主席。在推行厂务公开工作的同时,根据鸡西市具体情况,提出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推行政务公开,在充分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2000年8月份,在市人民医院召开了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了市人民医院、市人事局等8个典型经验。 这些典型经验和典型任务充分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了全市厂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工作的健康发展。两年来,厂务公开工作主要在抓质量、抓规范、抓深化上下了很大工夫。
  一是抓质量,强化监督检查,根据《鸡西市厂务公开工作检查评比方案》的要求,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卡公开报和民主测评的方法,对全市厂务公开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在全市进行通报,并对在检查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进行指导,指出具体的意见,限期整改,共对39个直属单位提出整改意见,解决这些企业领导认识不到位,工作力度不够等问题。2001年,还组织38名厂务公开骨干人员,参加全省厂务公开专题培训,并对300多名工会干部进行了厂务公开业务知识的培训, 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推动厂务公开的健康发展。
  二是抓规范,规范厂务公开工作。市总工会结合市实际,依据有关部门法律法规研究制定了《鸡西市厂务公开规范化标准》, 下发全市贯彻执行,并转发了中纪发[2001]5号文件,全市各基层单位根据文件要求, 进一步规范了厂务公开的企事业单位已达80%,《鸡西市厂务公开规范化标准》被省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转发全省学习借鉴。市委在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了全市厂务公开经验交流会,市公交集团公司代表鸡西参加了全省厂务公开经验交流会,并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这也标志着全市厂务公开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是抓深化,厂务公开由厂级向分厂、车间、班组深化。由一般性问题公开向深层次问题公开深化,由结果公开向全过程公开深化。由厂务公开的随意性向制度化深化。2001年,全市有80%企业建立了三级公开网络, 多数企业在搞好领导干部廉自律和关心职工切身利益的基础上,以大宗物资源材料采购为突破口,把厂务公开的原则融入企业机制,体制和制度当中,使厂务公开向生产经营和管理领域延伸。特别是设计改制和国有、集体资产整体转化的企业,改制方案,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方案、资产处置问题,实行全过程公开,使改制的全过程都置于民主监督之下,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维护职工合法利益】 市总工会针对职工合法权益被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的实际,重点加强了法律监督工作。会同劳动部门,首先开展了劳动法律监督检查。检查的重点是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无主管部门企业、股份制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情况;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况,职工代表和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况;职工代表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和履行集体合同情况;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落实情况;其他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为了开展好这次检查,还举办了两期企业厂长、经理业主培训班,提高他们的劳动法律意识。检查中,对不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不履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单位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责令限期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兑现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规定的具体内容。其次是开展了贯彻实施《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检查, 全市共检查用人单位305户涉及职工12 608人,检查中发现3户用人单位非法使用童工3名,责令用人单位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并下达了《整改指令书》。再次是与市人大开展了《工会法》执行情况的视察,2001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永斌带领市人大内司委部分委员和总工会有关领导,对我市《工会法》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视察,视察人员深入到鸡东县、鸡西煤机厂和鸡冠区进行了实地查看,并与鸡冠区部分基层工会干部进行了座谈,在充分肯定我市各级工会组织贯彻执行《工会法》取得成绩的同时对《工会法》宣传不够,工会组织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工会依法维护工作十分艰难、工会经费收缴困难等问题提出了相应意见和建议。                     (范秀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