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计划生育委员会

市计划生育委员会

市计划生育委员会



  【概况】 2004年,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以深化综合改革为统领,以创建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为载体,以建立并完善适应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为重点,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取得了可喜成绩。截止到年末,全市总人口 为194万,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6.O3‰、1.79‰,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11%。鸡西市在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考核评比中位居第四,创历史最好水平。
  【争创一流】 2004年,市计生委把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活动作为提升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搞突破、三年见成效”的工作目标,加强领导、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年开展了以“三大工程”为重点的系列服务活动,总结推广鸡冠区在城市社区实行便民服务卡、虎林市“提高生命质量——家庭健康计划”、密山市生殖健康“绿色通道”等做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展开。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在乡镇机构改革中保留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全市所有的县站、50% 的乡站达到“四优一满意”服务标准。通过开展创建活动,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充分体现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理念,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虎林市在全市率先通过省和国家评估验收,被评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
  【新型生育文化建设】 2004年,市计生委加强了各级中心组人口理论学习,开展了人口理论巡回宣讲,广大干部人口意识明显增强。发挥了“生命之光”五团、乡村基层“五员”作用,使新型生育文化宣传与服务延伸到基层,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各县(市、区)结合实际, 打造各具特色的新型生育文化牌。 鸡冠区被评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集体,虎林市的“十个一”工程,鸡东县的“新理念家庭计划”、麻山区的“四通”工程、梨树区的“联心”工程等,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全面启动“关爱女孩”行动,制定出台了有利于女孩生存发展的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了系列“关爱女孩”宣传教育活动,人口计生、共青团、妇联、教育等部门开展了向贫困女童捐助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群众的生育观念有了较大转变。
  【管理机制日益完善】 2004年,市计生委参与了《黑龙江省妇女发展儿童规划监测统计指标》制定工作,为全市妇女儿童发展监测提供了有效依据。加强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全市计划生育网络框架逐步形成,市人口计生委、虎林、鸡东计生局建立了内部办公局域网,实现了省、市、县、乡之间资源共享,县、乡两级基本建立了功能完备的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和育龄妇女个案信息库,人口计生系统网络数据交换能力和文字信息处理能力显著增强。按照《鸡西市计划生育综合改革项目推进的若干意见》,对各县(市、区)综合改革进展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开展了县、乡、村三级现场调查,对 900多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综合改革发展状况良好,群众满意率不断提高。大力推进村民自治工作,鸡西市在全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经验交流会上介绍了经验。
  【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2004年,市计生委制定出台了《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规范》,利用信息系统对全市违法案件进行了全面分析,着力清理解决了征收标准不到位、随意减免、长期拖欠等问题,提高了结案率。开展了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了全市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落实情况,转移支付资金兑现情况、行政审批以及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情况,对检查中发理的问题及时给予了纠正和处理。开展了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规范了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及私人诊所的医疗行为,依法打击了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形成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