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残疾人联合会

市残疾人联合会

市残疾人联合会



  【概况】 鸡西市残联现有人数17人,下设2个职能科室和1个事业单位。2004年,市残联紧密围绕省市委开展的“10项利民行动”之“助残行动”活动,大力提升残废人康复水平,拓宽残疾人扶贫渠道,加大残疾人就业力度,增强残疾人维权意识,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2004年,白内障复明手术任务是280例,5月12~18日,市残联在“全国助残日”期间,邀请省军区专家医疗队来鸡西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经过了 7天繁忙紧张的工作,为170名白内障患者173只眼睛实施了复明手术,人工晶体植入率97%,脱盲率达 100%。如果这些患者在当地医院做手术,每只眼睛需费用 4 000元左右,而市残联邀请专家来做手术,可为每名贫困白内障患者节省费用 3 500元左右。另外市医集团、矿总医院、鸡东中医院等几家白内障复明定点医院共完成196例,总计完成369例,超额完成任务89例。
  2004年11月12日,市残联邀请省残联用品用具站的假肢制作师来鸡西免费为全市三县(市)六区40余名贫困肢残人进行假肢安装检查,对27名符合小腿假肢安装条件的肢残人免费安装了29条小腿假肢,每条腿节省资金 500元。市残联还邀请省残联康复中心专业人员来到鸡西,为10名符合条件的聋哑生配戴了14台“听力助残”助听器。
  全年收训聋儿22名,救助贫困聋儿 24名,为 22名低视力者配用了助视器,发放用品用具800余件,为麻风病残患者配备防护辅助用具60件,为2 200名精神病患者提供了康复服务。
  【扶贫工作】 1、制定切实方案,大力开展帮扶活动, 针对有些残疾人,特别是农村残疾人生活贫困的具体情况,市残联分别制定了科技扶贫、康复扶贫、社会帮扶“利用小额扶贫贷款扶贫等多种扶贫措施,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志愿者结对帮扶残疾户1 235人,帮助残疾人选项目、送技术、筹措资金来源,落实优惠政策,使 414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得到脱贫。
  2、开展了“十、百、千、万”残疾人扶贫示范活动,建立了 1个示范县、8个示范乡(镇)、80个示范村,鸡西市第一个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鸡西市福顺祥油脂厂”,安排了36名残疾人就业。
  3、超额完成了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2004 年,中残联和省残联设立国家彩票公益金项目,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进行改造,鸡东县和梨树区各争取50户危房改造任务,每户中残联和省残联共补贴5 000元,计50万元。市残联又积极争取市财政给每户补贴5 000元,计50万元。2004年11月份,在市政府和市残联的大力支持下,在当地政府和残联的积极努力下,共完成了110户贫困残疾人的危房改造任务,超额完成了10户。年底前,这110户贫困残疾人均已高高兴兴的搬进了都在40平方米以上的新房。
  4、较好地完成了“一帮一”包扶任务。市残联“一帮一”包扶的是3名特困肢体残疾人,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市残联领导多次到他们家中走访,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其中2人和民政部门联系,给纳入了低保,另1人市残联捐赠了 1台轮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困难。
  【教育工作】 1、根据黑残联函 [2004]12号文件的通知精神,市残联同教育部门和各高中进行了多次沟通,针对残疾考生的学习情况、身体状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摸底调查,掌握了中高考残疾考生的底数。2004年,全市达到录取分数线的 6名残疾考生,没有一例因身体残疾而被拒录或降档录取,全部顺利地升入大学。市残联还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支付 1.1万元,为他们助学。
  2、根据黑残联[2004]5号文件要求,落实了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市残联为40名贫困残疾小学生和 6名应届贫困残疾大学生申报了“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助学金,每名小学生每年可得到助学金1 000元,每名大学生每年可得助学金2 000元。
  3、按照黑残基字[2004]10号文件要求,市残联为 17名贫困听力言语残疾学生申报了“春雨”助学金,每人可得到助学金900元。
  【就业工作】 1、继续开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 2004年,对既不安排残疾人就业又不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单位,依法收取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5万元。
  2、进一步开展了残疾人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 2004年,在省残疾人就业指导培训中心和市劳动局技校开展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开设了计算机应用、保健、按摩、家电维修等课程,共培训各类残疾人61人,通过培训使部分残疾人掌握了一技之长,为下一步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加大力度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全年共协调、安排残疾人就业56人。
  【宣传文体】 1、2004年初,市残联制定了 《2004年宣传报道工作奖励办法》,进一步调动了新闻工作者和残疾人工作者宣传残疾人事业的积极性。全年在省级电视台播发专访 1条,在省级报刊和杂志上刊发宣传报道10篇,在地市级报刊上刊发宣传报道54篇,在鸡西电视台、矿务局电视台播发新闻和事迹30条。
  2、以“全国助残日”、“盲人节”、“聋人节” 等残疾人节日为契机进行重点宣传,尤其是“全国助残日”期间,市残联邀请省军区专家医疗队来鸡西为广大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鸡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了五大班子领导参加在鸡冠区医院举行的白内障复明手术开诊仪式。
  3、2004年9月29日,召开了鸡西市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第二届理事会,对第一届理事会的工作做了总结,对第二届理事会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上还重新推举了会长、理事及秘书长。
  4、残疾人运动员刘晓莉在2004年4月湖南益阳举办的全国残疾人田径赛上,分别在1500米、800米、500米的比赛中获得金、银、铜3枚奖牌,为鸡西争得了荣誉。
  5、现在北京联合大学上学的张慧青,2月份参加了教育部、文化部、广电总局、中残联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残疾学生汇演,她参演的二胡独奏《良宵》,荣获三等奖。
  【信访、维权】 2004年,市残联认真贯彻信访工作条例,耐心细致地做好残疾人的来信来访工作,并把残疾人的维权工作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切实帮助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帮助来访的困难残疾人联系解决最低生活保障问题。 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原则,与来访者所在地残联沟通,协调当地社区及民政部门,帮助10名来访的特困残疾人解决了低保。
  2、积极和有关学校协商, 帮助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解决上学困难问题,还会同教育部门对10余名考人大学的残疾学生给予经济资助,使他们圆了大学梦。
  3、维护残疾人权益,全力救助走失聋儿,2004年上半年,有 13名聋哑孩子相继被犯罪团伙骗往外地,市残联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重视,及时与教育、公安等部门联系,市政府领导也高度重视,批拨了3 万元办案经费,经公安部门的努力,将多数走失的聋哑孩子相继解救回鸡西,并打掉了一个拐骗聋哑孩子的犯罪团伙。
  4、帮助残疾人投资者,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2004年7月,牡丹江市残疾人朱某来鸡西与他人合伙办企业期间,发生了经济纠纷,使他的正当权益受到了较大损害。市残联得知情况后,积极帮助朱某协调法律部门,使案件得到了公正解决,维护了朱某的合法权益,同时还净化了鸡西的投资环境。
  此外,还协调市法律援助中心,为恒山区受继母虐待致残的女童王某等3人提供了法律援助。
  【其它工作】 2004年 9月26日,国际聋人节当天,市聋人协会组织了50名聋人参观游览了休闲娱乐文化广场,开展了拔河比赛等娱乐活动,1O月15日,国际盲人节期间,市盲人协会为回报社会各界多年来对盲人按摩医疗事业的大力支持,组织了10名医疗按摩水平较高的盲人到市福利院为老年人提供了义务服务。
  2004年,省市委开展的“10项利民行动”明确将残疾人的康复和扶贫列入其中,市残联根据要求,制定了残疾人康复和扶贫方案,成立了领导机构,并将康复和扶贫的各项指标做了分解,安排专门部门进行落实,还定期检查工作完成效果。期间,市残联将“10项利民行动”与日常工作业务相结合,与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使这项工作开展的扎扎实实、有声有色。
                                     (李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