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新闻人物 王广跃 男,汉族,1958年出生。现任中共鸡冠区委书记、区人民武装部第一书记。
“既然是第一书记,就必须责无旁贷地履行好第一书记的职责。”这是王广跃领导武装工作的一贯思想。他上任后走访的第一个单位就是区人武部。平时无论工作多忙,他总要到人武部找指战员唠一唠。他说:“鸡冠区是全市的中心区,人武部要成为鸡西部队的窗口单位,要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
王广跃组织人武部的指挥员参加区里开展的“三项”工作。人武部的 3名领导主动与包扶对象研制发展计划,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赢得了信誉、扩大了影响。
王广跃支持人武部工作,关心人武部指战员的事迹数也数不清。人武部的指挥车因超负荷运转经常抛锚,指战员下厂矿,到农村工作,只能骑自行车。王广跃就多方协调和筹措资金,为人武部购买了 1辆性能优良的指挥战车。民兵训练经费筹集难,王广跃与区里有关部门想办法,先后2次拨款5万多元,及时解决民兵防暴器材,学习场所等问题。人武部干部随军家属工作有困难,他先后为人武部8名随军家属安排了工作。
王广跃关心、支持武装工作,多次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首长的褒奖。其事迹在《前进报》、《东北后备军》上刊发。2005年,鸡冠区城市民兵工作经验在省军区召开的全省城市民兵工作改革表彰大会转发。王广跃本人也被省军区评为“党管武装模范书记”。
马奎兰 鸡西市佳源公司的创始人。她带领员工辛勤创业,诚信经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到2004 年,经过8年的艰苦奋斗,公司拥有资产过亿元。公司员工3 000人,工程技术人员108人,其中安置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力2 000多人,成为当地最大的民营企业和纳税大户。
马奎兰在实践中创造出一条既不同于计划经济下的企业管理模式,又不同于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管理模式,而是民营企业的新管理模式,使公司成为集煤炭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企业集团。资产超过2亿元,累计向国家上缴税费5 000万元。2005年,马奎冬被评为鸡西市第十八届特等劳动模范、十大杰出企业家,荣获中国十大经济女性年度人物杰出贡献奖。
魏艳玲 女,37周岁,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密山市人民检察院公诉科检察员。在控申科工作的2年里,她接待来信来访300余件次,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近百件。2001年,她身患血癌后,继续工作,直到血癌晚期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3年来,她凭着这种“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拼搏精神,共办理各类公诉案件 102件,不仅超过全科平均办案数量的5%,而且起诉准确率,不起诉准确率和法定时限结案率均达到100%。在她从事检察工作的 10年中,有7年在公诉部门工作,经她办理的 311起案件都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捍卫了法律的尊严。她从不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拒吃请无数次,拒礼拒贿数万元,在群众中树立了检察干警的良好形象。被授予“全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标兵”,省检察院为魏艳玲荣记个人一等功,省政法委做出在全省政法战线开展向魏艳玲学习活动的决定,2005年 5月,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6月,省委授予魏艳玲为“秉公执法的检察官”,并召开命名表彰事迹报告大会。
纪玉荣女,59周岁,汉族,中共党员,现任鸡冠区红星乡敬老院院长。15年来,她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敬老爱老的事业上,用自己的爱心体现着党员的先进性。84岁的老退伍军人孙忠铃患前列腺炎,严重时小便困难,她用热水为老人热敷,直到排出尿为止。81岁的院民王镇江突患脑血栓,医院已无力回天,她守护其身旁,老人临终之际,她一件件把装老衣服给老人穿上。15年来,她送走了36位老人,其中16位是瘫痪病人。默默的15年,纪玉荣苍老了,但是敬老院却是鲜花成片、果树成荫、榆柳成行、老人欢笑。老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纪院长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有这样的好闺女,俺们知足了。”她曾荣获国家民政部等 6部委联合颁发的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金质奖章,省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省、国家级光荣称号;连续多年被鸡西市、鸡冠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纪玉荣荣获鸡西市第五届“十佳公仆” 荣誉称号。
刘德利 是密山市裴德镇东胜村人,时年20周岁。1999年 5月,他被招入密山市篮球队。表现优秀,于2001年11月被输送到黑龙江省体工队古典式摔跤队( 120公斤级)。他参加摔跤队后,刻苦训练,积极探索,进步很快。他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中均获得较好的成绩。刘德利现已被列为2008年奥运会重点培养队员。
2005年10月28日,鸡西市副市长马淑华亲切地接见了刘德利,向他表示热烈的祝贺。马副市长殷切地希望他继续为家乡争光,力争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