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边防支队
市公安边防支队
市公安边防支队
【概况】 鸡西市公安边防支队担负着边境地区的治安管理、户籍管理、安全保卫和对敌斗争,掌握边境地区的敌情和社情,处置涉外事件,侦办“三类六种”案件,打击潜入潜出的敌人和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宣传边境政策法规,做好一线边民的作业生产管理,严格盘查进出边境管理区人员和车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边防保卫任务。2005年,鸡西市公安边防支队在黑龙江省边防总队和鸡西市委、市政府、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部队全面建设取得了新成绩,迈出了新步伐。
【队伍建设明显加强】 支队党委以打造“和谐党委、模范党委”为目标,以建设“能力型、务实型、服务型、公正型”的“四型”领导班子为核心,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廉政勤政、团结协调”的要求,重点强化基层班子的能力建设,着力提升班子的“三个能力”,不断把班子的能力建设引向深入。以全面启动“爱民固边”战略为平台,以举办“五个培训班”为载体,全面推进“大练兵”活动,增强机关服务、指导基层的能力,提升基层官兵“三懂四会”水平,全面加强队伍建设,部队内部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一年来,支队共5名同志晋升为副团职干部,36名同志参加边防总队初级职务培训班。支队先后被部局、总队评为“安全工作标兵单位”、“优秀党委”、“边境管理先进单位”、“反偷渡先进单位”、“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先进单位”;1个基层党支部被部局表彰、6个基层党支部被总队表彰;涌现出1 名部局级优秀党员,有4人被总队评为优秀领导干部,6人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10人被评为优秀党员;有1人被评为黑龙江省第二届“十佳边防卫士”,1人荣立个人二等功,33人荣立个人三等功;有113 人被评为优秀基层干部,45人被评为优秀士兵;有3 个边防派出所被评为一级派出所,7个边防派出所被评为二级派出所,13个边防派出所被评为三级派出所。
【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 支队坚持依法治边,全面加强边境防控体系建设,构建所站联勤、警民联手、军警联合、水路齐管的边境管理体系,确保边境生产秩序平稳。全年共开展边境法规宣传教育212场次,受教育者达32 945人次。构筑了以支大队业务人员为骨干,以所站官兵为主体,以各相关单位为基础的防范体系。在重点区域立牌警示,二线设卡劝返,禁区巡逻劝阻,全方位开展工作,共检查出入边境管理区车辆118 144台,人员589 638人,有效控制了涉外事件的发生。在打击犯罪,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工作中,查处违边案件21起38人,抓获网上逃犯6人,查处法轮功2起3人,有力地打击了犯罪,维护了边境地区安全稳定。
【爱民固边战略】 “爱民固边”战略实施以来,边防派出所民警积极走访群众,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支队所属各基层派出所对辖区群众进行了广泛的走访,对弱势群体进行了重点帮扶。今年以来,基层边防派出所共走访普通群众249 520人、孤寡老人3 349人、残疾人2 927人、贫困户5 449户、下岗职工6 323人、辍学儿童306 名,走访达到了“四必到”要求,民警对群众的熟悉率普遍达到了80%以上,群众对责任区民警的知警率达到90%以上、满意率达到100%。干警走访的同时,对弱势群体进行了重点帮扶。全年共做好人好事3 545余件,捐款5.5万余元。
【部队正规化管理】 支队以开展条令学习为契机,不断加强部队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有力推动了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在处置各种突发事件中,边防官兵以严格的纪律、过硬的素质、良好的形象、机敏果断的行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公安局领导的肯定和赞扬。为进一步提高官兵素质,锻造过硬队伍,树立一流形象,边防支队又在全部队范围内开展了大练兵活动,先后举办各种培训班28次,对全支队官兵进行了岗位业务培训,提高了边防官兵的综合素质,展示了边防部队新形象。在总队举行的优秀教练员考核评定工作中,支队参评队员取得了个人和总评第一的优异成绩。
【党风廉洁措施】 支队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政治建警、从严治警方针,在队伍建设中突出党风廉政建设这个重点,着力从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入手大力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新成果。组织官兵相继开展了学习贯彻党章、家庭助廉、“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和“党风廉政教育周”、“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意识月”等活动,对结案不息诉和非正常上访问题、商业贿赂和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通过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确保了队伍建设的纯洁稳定。全支队官兵共拒礼拒贿170余次,折合人民币3.8万元,收到表扬信296 封,牌匾、锦旗128面,并创造了连续3年未发生违法案件、连续2年未发生违纪案件的良好局面,为部队实施“爱民固边”战略,全力打造和谐稳定的边境地区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和纪律保证。
【宣传教育】 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思想,结合公安部“三基”工程建设和边防部队“爱民固边”战略,重点开展了“实施爱民固边战略,促进边境平安和谐”主题教育、“群众路线”专题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江泽民文选》、十六届六中全会等一系列专题教育,切实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作用,为部队的中心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政治保障,强力推进了部队的各项工作。创办了《鸡西边防卫士》报,创建了新的政工信息交流平台,进一步提高了政治工作信息交流的速度空间,提升了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加强了舆论宣传工作,在各类新闻媒体发表稿件288篇,宣传报道连续7年获得全省第一名。
【后勤工作】 支队后勤工作紧紧围绕“完善制度、增收节支、开支计划、规范管理”的工作思路,不断提高综合保障能力。坚持勤俭持家,发挥预算经费的执行使用效益,使经费使用更趋合理,加强财务审计,有效杜绝浪费和超支现象的发生,将有限经费投入基层,大大改善了办公条件,创造了一个拴心留人的环境。为官兵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下达经费25万元,用于打井、接自来水、安装净化水设备,解决基层单位“饮水难”的问题。投资20万元,在偏远一线兵点单位建设“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解决这里的官兵冬季吃菜难的问题。到基层开展巡诊20余次,体检600人次,治愈200人次。投入 5万余元为基层配备医疗器械和药品,建立健康档案 800余份。投资60余万元,对基层单位营房进行维修、营区绿化。建成标准化训练障碍场地,2座训练用攀登平房;购买配发防刺服100余件,安装派出所外观标志牌48套,为军械库安装电视监控系统,历时 3个月完成派出所外观标识改造工作,派出所整齐划一,外观明显,符合公安部要求。重点规范了军械运输管理规范化建设,枪弹日常管理用实劲、出实招、求实效,不断走向规范化,坚持制度,齐抓共管,支队连续10年未发生任何涉枪案件事故。连续3年被省边防总队评为“军械管理先进单位”。2005年9月份,全省后勤工作会暨军械运输规范化现场会在鸡西召开,标志着鸡西支队军械运输规范化管理已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