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概况】 2005年,是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快发展大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的一年。全系统干部职工团结拼搏,攻坚克难,与时俱进,务实创新,各项工作全部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指标,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5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财政等部门密切合作,严格按政策要求规范操作,保证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这一民心工程的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年共完成418户企业58 635名职工的并轨工作,发放经济补偿金47 722 万元。实施并轨工作以来,全市已有548户国有企业103 833名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实施了并轨(不含中省直企业),总计发放经济补偿金8.9亿元,其中争取国家和省补助资金 4.98亿元。并轨人员基本实现了再就业,为全市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按照省统一要求积极工作,个人账户做实规模提高到6%,做实资金总额975万元。新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平稳实施,并为4 098名职工按新办法计发了基本养老金。基本实现了缴费比例、统筹项目、计发办法、基金管理、业务规程和信息系统、经办机构管理“六个统一”。将混岗大集体身份职工、集体企业在职职工、国有企业应参保未参保职工纳入了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初步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未参保困难集体企业已退休人员按低保标准发放生活费的政策全部得到落实。
【就业再就业工作】 加快推进就业服务体系“新三化”建设,全年实现就业再就业4 2741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 337人,“4050”人员再就业9 824人),比上年增加5 2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比省规定指标低1.2个百分点。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4 479个,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7 131本,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 035万元。各类职介机构帮助 57 268人实现就业,举办62场劳务用工洽谈会,招聘成功就业达2万多人。城镇劳务输出 16 231人。在全省首届创业项目与创业培训成果展示会上展出项目33个,培训品牌专业 4个,创业成果43个。积极开展“春风行动”,为农民工创造了较好的就业环境。
【社保扩面和基金征缴】 采取综合联动、强化劳动保障监察等措施,依法促进企业和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全市统筹范围内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2.3 万人,比上年净增5 670人。征缴养老保险费35 680万元(其中清理企业欠费23 666万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同时,向省争取年度补助缺口资金16 071 万元,为54 584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 27 593万元,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8万人,收缴医疗保险费7 725万元,完成省下达计划的257%。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到 10.4万人,收缴工伤保险费2 626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49%。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 000人,征缴生育保险费39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8.1万人,收缴失业保险费4 833 万元,完成省下达计划的196%。为全市4 577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1 352万元,保障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劳动保障监察】 以宣传贯彻《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为契机,广泛开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年”和“行政执法年”活动,全年共监察用人单位2 652户,涉及职工 23.8万人。下达《整改指令书》1 402份、《询问通知书》621份,接待群众投诉举报346起,涉及劳动者6 900人。督促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3.3万份,依法追缴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费3 763万元,为劳动者追回工资262万元,征缴农民工工资保障金932万元。在全省劳动保障监察暨社会保险扩面工作现场会上介绍了经验并受到好评。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依法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仲裁工作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共受理来信来访 4 115件,涉及36 574人,仲裁立案968件,其中通过调解方式处理720件,裁决处理103件,如期结案率达95%以上。指导企业深化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劳动力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和欠薪预警保障制度,为建立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新型收入分配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职业技能培训】 认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工作,全年完成再就业培训23 029人,其中创业培训1 615人;劳动预备制培训6 408人。企业职工培训14 890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培训3 993人)。完成职业技能鉴定工种154个,鉴定人数13 036人。全市3所技校招生3 052人。成功承办了全省技工学校改革发展经验交流会。黑龙江技师学院筹建工作基本完成,争取省厅支持资金5 700万元,现已到位2 700万元,今年将到位3 000万元。
【信息化建设】 以业务培训、网络建设和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切换上线为重点,完成了市数据中心线路申请、系统集成和交换数据库建设,完成了全系统中级培训和养老、失业、医疗、机关事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金保工程”业务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制定了系统数据转换实施方案,开发数据转换软件,顺利完成了数据转换工作。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已上线运行,实现了由分布式向集中式切换的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