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县委组织部

县委组织部



  【领导人】
  部  长:孟 钰
  副 部 长:郭立峰(3月离任)
       韩宏利(3月离任)
       李延章
       韩建宝(4月离任)
       赵德权(7月到任)
  【概况】 2007年末,中共宝清县委下设党组织592个,其中党委29个,党总支 19个,党支部544个;党员11 657人,其中女党员1 926人,占总数的16.52%。全年发展新党员284人(含外来调转人员6人),其中女党员85人,占31.34%。
  【干部制度改革】 2007年, 县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5+1”等文件精神,严把干部队伍“入口关”,在选人用人方式上进行了大胆探索。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县委拿出纪检委研究室主任、县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县委宣传部政工职评办主任、县委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人事局人事仲裁办主任、招商局副局长、农机总站副站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社区指导中心副主任、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副经理、供销联社副主任等11个重要岗位,在全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范围内进行公开选拔。经过笔试、面试和考察三个阶段,各岗位综合成绩第一名的人选均已由县委常委会研究任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全年共召开 7次常委会议研究干部,调整干部275人,提拔干部80人,横向调整79人,免职或改任非领导职务116人。
  【领导班子建设】
  一、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按照“结构优化、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了各级领导班子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素质结构,切实把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选拔充实到了各级领导班子之中。特别是加大了对各级领导班子班长的配备力度,努力把领导干部个人的能力整合成为领导班子的整体能力。2007年,共调整54个领导班子,全县中层领导班子平均年龄由原来的48.5岁降到44.1岁。
  二、深化发展型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制定下发了《宝清县开展建设发展型领导班子活动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了开展活动的目标要求、评价标准和具体措施。同时以建设发展型领导班子为契机,在全县分别组织开展了建设学习型、团结型、创新型、实干型和清廉型领导班子活动。全年共涌现出各类典型领导班子20余个。
  三、干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制定并下发了 《关于加强干部宏观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加强股级干部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强了科级和股级干部的管理,为建立健全干部管理制度,完善干部管理体系,推进干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加大对领导班子的考核力度。制定了《2007年度宝清县乡镇主要责任指标考核办法》、《2007年度宝清县县直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和《宝清县科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实施意见》,使领导班子考评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干部管理】
  一、干部监督管理。为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先后制定了《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制度》、《干部监督工作督查员工作制度》、《组织部部风监督员工作制度》等多项制度,加强了对党政一把手经济责任的有效监督,对县委研究的52名干部进行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面达100%。严把选拔任用干部“入口关”,对拟提职的96名干部进行了任前公示,公示率达100%。
  二、突出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培训。始终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党的方针政策作为干部培训的必备内容,保证每期培训班中政治理论内容不低于培训内容的 20%;把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教育培训重点,使广大干部进一步深刻理解内涵,掌握精神实质,服务经济的意识得到有效提高;突出对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的培训,始终把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的学习作为每期干部培训班的必修课,既要求学员学习市场经济、管理科学、营销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又注重提高学员运用经济理论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安排经济形势分析课,运用经济理论对经济形势、主要产业、行业发展形势进行分析辅导,让学员在了解经济发展形势中切实提高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突出对专业技能知识的培训,根据县域经济发展新要求,把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后备干部和基层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的情况登记入册,根据干部工作需要和教育培训的情况及时抓好专业技能知识的培训。2007年,共举办各类各层次培训班27期,培训轮训各级干部共2 500人次,外出观摩学习300余人次,有28名干部被派出脱产进修,有15名干部到基层或相关部门挂职锻炼,使广大干部在素质和能力上都有了明显提高。
  【人才队伍建设】 2007年,县委组织部坚持以实施“人才兴县”战略为重点,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集中培训、组织宣讲、外派轮训等形式,加强了大规模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乡土人才等多类人才培训。全年通过组织农业专家巡回讲课、乡土人才外出考察等形式,对县内1400余名农村乡土人才进行了全面轮训,并选拔了8名拔尖人才和102名科技致富带头人。同时,强化了人才引进工作。全年县内共引进本科以上学历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64名。
  【基层组织建设】 以深入推进“先锋工程”为重点,全面加强了农村、社区、“两新”组织(指以私营企业和个体户为主体组建的非公有制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机关事业等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了“三建三巩固”活动、“一好四新”活动和“先进村加快发展、中等村加快跟进、后进村加快转化”活动,通过加强教育治“散”、配强班子治“瘫”、提高能力治“弱”、及时整顿治“差”和建立机制治“本”等措施,狠抓了村级党支部及班子建设,全县“五个好”达标村占总数的 50%以上;采取明确责任抓推进、科学规划抓推进、部门联动抓推进、落实资金抓推进、全程监管抓推进等有力措施,加强了村级组织“六位一体”活动场所建设,全县列入计划的21个村级组织“六位一体”活动场所已经全部建设竣工并投入使用。开展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在全县建立了 10个为民服务代理站、145个为民服务代理点,确定了各村的代理员和受理员,并制定了考评办法。全县农村各代理点共开展代理服务20余项,为群众服务累计达 7 400余件次,受益群众24 600余人次。通过动员、调查摸底、组织设岗、党员选岗等措施,在全县农村共设立20余个岗位,领岗党员达 1 884人,服务群众次数达12 000余次。二是在社区开展了以“创特色社区、创和谐社区,驻区单位联系社区、驻区单位联系社区居民”为主要内容的“双创双联”党建活动。全县已建成服务型、文化型、和谐型等社区 5个。成立了85个志愿者服务队,组建了3个社区服务中心和1个“爱心超市”;开展了楼院党支部和楼门党员活动小组试点工作,先后建成了地税局住宅楼、劳动局住宅楼和绿林小区3个楼院党支部,成立楼门党员活动小组6个。同时,县委成立了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主任,县直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明确了社区党组织和各成员单位党组织在共驻共建工作中的主要职责、任务、程序和目标,在全县形成了“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社区党建工作网络。建立了驻区各单位党建共建工作联络员队伍,负责定期联络沟通社区共建单位。三是在“两新”组织党建开展了“双百”活动,即凡是符合成立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都要100%成立党组织;凡是有党组织的“两新”组织都要100%过正常的组织生活。突出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政治性、服务性和针对性。当年成立了6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隶属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委),同时在国有企业开展了“四好”班子创建活动。四是在在机关、学校开展了“三建三服务”活动,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了活动平台。
  【党员队伍建设】 实行公推制,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预备队。通过公推制,共推荐入党积极分子预备队员869名,使全县的入党积极分子预备队员达到1 321名。严格执行“双推”制,确定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双推”制,全年共推荐入党积极分子 596名。完善党委预审制,加强监督和审查,严格执行公示制,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实行发展党员票决制,保证党员充分行使民主权力。严格执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通过各级组织严格审核把关,全年共发展新党员284名,其中农民155名,生产工作一线255名,妇女85名,35岁以下213名,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230名,分别占发展总数的54.6%、89.8%、29.9%、75%、81%,合格率达100%。
  实施集中培训。全年共举办培训班685个,读书班210个,研究班 78个,培训人员达8 100多人次。强化集体学习,全年参加基层集体学习的党员达13 568人次。对年老体弱的党员和个别由于特殊原因难以参加集体学习的党员,采取了送学上门、结对帮学等形式。全县共结成帮学对子586个。注重党员自学,全县各级党组织共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90余场,形势报告会485场,专题研讨会32场,受教育人数达11 000多人次。健全了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仅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联系点和基层单位调研就达 363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568项。健全了联系和服务群众网络。在乡镇、社区和行政村党组织中建立服务站点164个,在集贸市场、居民小区、商务楼宇建立党员服务站36个,义务参加党员服务站活动的党员达1 036名。
  创新服务载体。在职在岗党员通过“志愿者服务”等形式,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利民公益活动,参加志愿者队伍的党员2 372名,志愿者服务活动2 592人次。全县广大党员共帮扶群众4 667人,解决困难1 932项,提供帮扶资金 107.9万元。畅通群众表达意愿渠道。在相关单位实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基础上,全县各单位(村)都设置了意见箱、热线电话和举报电话,公开设置意见箱389个,开通群众热线电话和举报电话194个。推行了流动党员登记备案制度,实施了《流动党员活动证》管理办法。开展了民主评议活动,全年参加评议党员10 996名,占党员总数的96%,共评议出优秀党员1 878名,合格党员 9 080名,不合格党员38名,分别占党员总数的17%、82.6%、0.4%。
  【电化教育】 县委组织部配合市委组织部完成了全市党员电化教育科技示范乡、村、户的自查、推荐、评选和巡检工作。省委组织部在县委组织部电教室成立了黑龙江省党员电化教育暨现代远程教育省级教学资源制作工作站,在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全县各乡镇、村屯及涉农部门进行广泛调研后,拍摄了《东北地区毛葱高产种植技术》、《高寒地区棚室甜瓜栽培技术》两部科教片和反映全国农技推广系统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孙淑云的专题片《在希望的田野上》,实现了宝清县科教片制作零的突破。省委组织部电教处邀请的专家评审组对宝清县报送的 3部课件给予好评并决定将其中的“毛葱高产种植”、“高寒地区棚室甜瓜栽培”两部科教片报送中组部。 与县科协合作,在电视台推出每周一期的 《科普大篷车》栏目。摄制了《时代的先锋坚固的堡垒》党建系列栏目;成立了全市第一个社区指导中心党工委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站,并在所属社区党支部成立了党员电化教育播放点。先后举行了两次电教业务培训班,对社区党支部书记和电教员进行了培训,为电教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供 稿 耿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