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宝泉岭国营农场管理局

宝泉岭农管局、鹤北林业局概况

宝泉岭国营农场管理局



               ·宝泉岭国营农场管理局·
  【位置面积】 宝泉岭国营农场管理局所辖宝泉岭垦区,地理座标在东经129°25′至132°26′,北纬46°23′至47°54′之间。东西最长距离为104公里,南北最宽为100公里。总面积6 115平方公里。宝泉岭管局领导机关驻宝泉岭,西南距鹤岗市 28公里,东北距萝北县城凤翔镇41公里,属萝北县行政区域。
  【自然资源】 宝泉岭垦区共有土地875.5万余亩,其中耕地面积409万亩。土壤结构:属碚棕壤土135万亩,占33%;白浆土67万亩,占16.4%;草甸土 182万亩,占44.6%;沼泽土25万亩,占 6%。除已开发利用的耕地、场址及道路等用地外,尚有可垦荒地66.9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81%,牧地草原51万亩,苇塘12.98万亩,天然次生林地39.7万亩。
  【历史沿革】 1948年 2月,建立绥滨农场,地址在绥滨县境内,属绥滨县领导。1949年1O月,由松江省5所荣誉军人学校的1 100多名荣残病复军人组成的开荒大队,在鹤岗市南郊创建了鹤立荣军农场(后更名伏尔基河农场,即现在的新华农场),隶属于松江省荣誉军人管理处领导。1950年 7月,由松江省公安厅劳改局在梧桐河与嘟噜河下游之间,沿松花江北岸,建立劳改支队,对外称梧桐河农场。该场1968年结束劳改支队的任务,转入国营农场序列。1950年11月,由东北军区政治部解放军官教导第一团,在鹤岗市东北郊创立了宝泉岭农场,隶属东北军区政治部领导。1955年11月,人民解放军农建二师五团(原步兵九十七师二九○团)在松黑两江的汇合处,创建了二九○农场,隶属于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厅领导。同年,北京等城市的青年垦荒队陆续来到萝北县境内垦荒,建立了集体经济性质的村点。1956年 3月铁道兵八五。九部队部分官兵,在汤原县城东北,以原部队营房为依托,创建了八五○九部队农场 (建场后,改名八五九农场,现汤原农场)。1957年1月,在宝泉岭农场莲花分场的基础上扩建为萝北农场。1958年4月,农垦部在佳木斯市成立了合江农垦局。1963年1月,农垦部将合江农垦局与牡丹江农垦局合并,在佳木斯市成立了农垦部东北农垦总局。同时萝北农场与萝北县政企分开,原属萝北农场的分场,分别组建了军川、名山、延兴、青年与江滨 5个农场,同属于东北农垦总局的派出机构——萝北农垦分局领导。1964年11月,萝北农垦分局又与萝北县实行政企合一,其所辖农场,仍为上述 5场。二九○、宝泉岭,当时是农垦总局所属的三级制农场;绥滨、新华(当时名伏尔基河)、汤原、依兰为二级制农场。
  1968年7月 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8月25日,正式成立兵团二师,下辖各农场分别成为团,编入部队序列,成立了统一的领导机构。1976年 2月黑龙江省宝泉岭国营农场管理局在宝泉岭成立,同时撤销了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与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局合江分局。当时属宝泉岭管局领导的农场有:二九○(曾名军民)、绥滨(曾名松江)、江滨、军川、名山、延军(原延兴)、共青(原青年、曾名向阳)、宝泉岭、新华(原伏尔基河)、普阳、汤原、依兰、梧桐河、鹤立河、莲江口、香兰共16个农场。原二师所属的工业、商业、外贸、电力、交通以及文教、卫生等企事业单位,统由宝泉岭管理局领导。1979、1980、1984年,先后又将香兰、莲江口、梧桐河农场移交给黑龙江省劳改系统领导。1985年底,梧桐河农场又交回给宝泉岭管局。
  全局现有13个农场,382个农、林、牧、副、渔业生产队,158个工业企业,20个运输企业,50个商业企业,305所学校(其中队办学校243所),25所医院,其它队级以上单位 213个,家庭农场26 939个。
  【人口】 全局总户数60 536户,总人口212 712人,职工105 657人。
  【局领导人名录】
  中共黑龙江省宝泉岭国营农场管理局委员会
  书 记 傅朋(11月免)
  副书记 温伟杰 张克明
  委 员 张德森 刘荣弟 金钟祥 车延奎 吕全盛(7月止) 姜业文(7月任)
  宝泉岭国营农场管理局
  局 长 张克明
  副局长 董林生 张德森 刘荣弟 杨修岐 伊茂元
  政治部主任 温伟杰
  中共黑龙江省宝泉蛉国营农场管理局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 记 吕全盛(7月免) 姜业文(7月任)
  副书记 赖汉枢 张云林
  【经济工作】 1989年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整顿经济秩序、治理经济环境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管理,排除困难,使全局各行各业取得了新的成果,有22项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全年生产总值35 100万元,比上年增长34%;国民收入30 709万元,比上年增长41.1%;社会总产值92 249万元,比上年增长27.3%。
  一、农业 农业总产值完成30 054万元,完成计划的115.6%,比1988年的26 829万元增长12%,绝对值增加了2 693万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完成26 533万元,完成计划的114.9%,比1988年增长11.3%。林业产值完成253万元,比上年增长26.5%。牧业产值完成2 775万元,完成计划的106.7%,比1988年增长22.5%。副业产值完成238万元,比上年降低 44.5%。渔业产值完成255万元,比1988年增加86.1%。
  种植业 全局完成总播种面积373.7万亩,完成计划的92.3%,比上年增播12.9万亩。粮豆播种面积为353.8万亩,完成计划的97.9%,比上年增播17.3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2.7万亩,完成计划的59.6%。其它作物播种面积为 7.3万亩,完成计划的32.6%。播种面积没有完成计划,主要是:各农场根据管局讲求经济效益不种亏本田的要求,将部分十年九不收的低洼易涝地弃种,弃种面积近 10万亩;春播期间出现了严重干旱,据气象部门予测 3—5月累计降雨25.3毫米,再加上高温气候,使耕地面积的土壤含水量普遍降低,特别是白浆土类的耕地面积含水量降为19.3%(正常为28%),加之,有些面积播种后不出苗,导致弃种面积达20余万亩。1989年粮豆总产量为522 227 吨,完成计划的 112.3%。比历史最好水平的1986年(482 032吨)增长8.3%。粮豆亩产148公斤,比历史最好水平的1986年的134公斤增长 10.4%。1989年向国家交售粮豆276 693吨,商品率达53%,比上年提高7.6%,交售总量为历史最好水平。
  林业 1989年完成造林面积22 205亩,完成计划的71.2%;林木采伐量完成2 471立方米。
  畜牧业 1989年大牲畜存栏22 063头,比上年增加2 669头。畜禽产品肉类总产量5 819吨,完成计划的105.8%。
  渔业 现有养鱼水面17 052亩,比上年减少5 110亩;放养鱼苗1 633万尾,比上年增加345万尾;鱼产量758吨,比上年增加60吨。
  二、工业 电力、交通、基建、通讯等企业抓了企业内部配套改革,加强了企业管理,工业生产实现了产值、销售收入、经营利润同步增长。1989年全局工业总产值为 1.79亿元(1980年不变价),销售收入 3.13亿元,实现利润1 062万元。电力部门全年完成转供电6 096万度,完成计划的131.7%。交通运输,1989年完成货运总行驶里程2 368.8万公里,完成货运量146.3万吨,完成客运总行驶里程181.2万公里,客载量达到135.8万人次,实现利润 106万元。专养公路1 882公里,好路率达到74%。通讯维护指标达到95%,线路阻断率指标降到 0.3%以下。基本建设,1989年完成施工面积9.6万平方米,产值3 267万元。管理局驻地宝泉岭,宽18米、长1.67公里,总投资200万元的宝泉岭大街混凝土路面,经5个月紧张施工,于10月28日正式交付使用。全局商业销售总额达到1.78亿元,其中全民企业1.63亿元,实现利润 226万元。物资供应全年完成销售总额5 300万元,完成计划的117%,实现经营利润189.7万元,比上年增长90.7%。外贸出口7.4万吨,经销额7 015万元,经营利润109 万元,全年创汇2 000万美元。
  三、个体经济 全局个体工商户2 976户,从业人员3 682人,拥有资金 2 052万元。全局贸易市场11个,总建筑面积7 407平方米,全年商品成交额1 825万元。庭院经济发展到 2.1万户,占全局总户数的35%,产值3 100万元,户均收入1 487元。
  垦区人民生活水平,1989年全局国民收入人均 1 444元,人均纯收入 925元。年末储蓄额1.9亿元。
  【政治工作】 宝泉岭管理局党委下设 25个党委,973个支部,14 788名党员。1989年通过开展评议党员和评优创先进活动,全局有 97%以上的党员能够在各自的战斗岗位上发挥作用,一、二类党支部达到95%以上。有2个基层党委、5个党支部,2名党员和 9名党务工作者受到总局以上党委表彰,有 51个支部被评为管理局先进党支部,143名党员被管理局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党风和廉政建设 管局党委和纪委重点抓了查处贪污受贿、以房谋私、以地谋私、用公款大吃大喝、婚事大操大办等5个方面的问题。全局查出违纪案件24起,受处分的行政干部 30人,其中处级干部3人,科级干部7人,一般干部20人,收缴违款 4万元。以房谋私或有各种问题的干部住房1 163户,退回房屋 24户,补交优惠款和高标准装修、高价转卖、占用公物等计63.4万余元。以地谋私的党员干部333名,占用耕地7 070亩,收缴应交款13.5万余元。
  精神文明建设 1989年管理局被省政府授予“文明城镇建设先进局”称号。普阳农场被评为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在管理局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大检查中,全局有14个场处级企事业单位达到管理局规定的各项要求,有3个单位获得管理局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1989年被授予省特等劳模1人,总局特等劳模3人,劳动模范15人。
  【教育、科技、卫生事业】 全局305所学校,教师3 125人,在校学生45 253人,其中小学生22 347人,初中学生13 056人,高中学生5 110人,职业高中学生3 518人,本局中专学校学生1 222人。1989年高考被录取大专以上新生385人,比上年增加60人,本局中专学校录取新生355人。有 4所小学被评为省标准化学校,5所学校被评为总局甲级学校,宝泉岭管局被评为全国农垦系统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省企业办学先进单位。
  全局有 90%以上的农业生产队配上了农业技术员。在农业生产上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共推广了11项新技术措施和15个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措施面积累计达到 419万亩,良种面积达到87.5万亩,增产粮豆8.5万吨,获技术效益5 016万元。全局开展了“丰收计划”和“丰收杯”活动,共落实了丰收计划101万亩,增产粮豆3.7万吨,获经济效益3 164万元。
  全局共有25所医院,医务人员1 831人,其中医生972人,平均每千人有医生由上年的2.79人,增加到4.57人。全局各医院共有床位1 293张,比上年增加21张。全局有5所医院达到省文明医院标准,9所医院达到总局要求的医院标准。防疫工作,四苗覆盖率达到 93.13%,儿童计划免疫保偿率达到90%。
                                     (时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