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金融

金融



                   ·金  融·
  【金融工作概况】 1989年是鹤岗市进行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一年,人民银行认真贯彻执行“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保证重点、压缩一般、适时调节”的货币信贷方针,强化金融宏观调控职能,对抑制社会总需求,稳定市场物价,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截止1989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达 108 72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 422万元,增长28.97%,增长幅度明显高于1988年水平。各项贷款总量均有增加并控制在省下达的规模之内。年末全市贷款余额达150 16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27 044万元,增长21.97%。货币投放得到有效控制,全年现金收入达305 00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56.10%,现金总支出达335 97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20%。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30 97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增长幅度低于1988年,
  【狠抓信贷结构调整】 人民银行根据上级行的指示精神,研究制定了本市调整信贷结构方案。在具体实施中,领导和协调各专业银行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信贷政策为依据,以银行的资金力量为条件,三者结合起来,合理安排资金,优化新增贷款投向。一是保证了粮食收购资金的需要,杜绝了“打白条子”现象,全年新增农业贷款 1 552万元。二是优化资金投向,在当年新增的 4 852万元工业贷款中,主要用于支持矿务局和地方工业的支柱企业资金需求。三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基本建设得到了控制。四是通过组织挖潜,进一步促进了信贷结构的调整。全年挖潜5 421万元,占潜力的25%,超额完成省下达的4 221万元的任务。
  【治理整顿金融市场】 为给本市的金融体制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人民银行加强了金融市场治理整顿。一是制定了《鹤岗市关于清理整顿金融性公司工作方案》、《清理整顿城市信用社工作方案》和《鹤岗市企业内部集资管理暂行办法》,使治理整顿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二是认真开展了信贷、现金、财务和外汇管理大检查工作。三是为配合4月1日全国同步进行的结算改革,市人民银行做了大量的宣传、指导、咨询工作,使结算改革方案在本市得以顺利实施。四是对专业银行之间相互扣压结算凭证,造成资金梗阻问题提出了四项解决措施,即“确保备付、根除梗阻;贷此收彼、疏通渠道;互相拆借、相互融通;留出机动、适时调节”,取得了较好效果。五是成立了“鹤岗市城市信用社指导站”,加强了对城市信用社的管理。
  【强化中国人民银行宏观调控机制】 1989年人民银行向专业银行发放各种贷款余额52 367万元,占全市各项贷款总额的34.87%,有力地支持了鹤岗市的经济建设。为管好用活资金,人民银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了《鹤岗市人民银行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和《鹤岗市短期贷款暂行规定》,所有贷款的发放严格按照有关政策和规定认真审查。为解决工、农两行相互拖欠粮食款问题,人民银行积极做好协调工作,深入两县,共清理拖欠款5 000万元。
  【加强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作用】 国库监督:一是计划监督。市县两级金库都建立了退库登记簿;二是拨付监督。全年堵住不合理拨付4笔,金额400万元;三是预算监督。对积压税款的单位进行了经济处罚。稽核监督:稽核部门紧紧围绕治理整顿的要求,以控制贷款总量,调整贷款结构为重点,开展 5项业务稽核,发现了转移财政性存款、挪用专项贷款等问题,并进行了严肃处理。
  【储蓄又创新水平】 在人民银行组织协调领导下,各专业银行抓住调高储蓄利率和实行保值储蓄的有力时机,大抓存款,促进了本市城乡储蓄事业大发展。1989年末,全市城乡储蓄余额还突破8亿元大关,达到80 425万元,比年初增长22 296万元,增长32.7%,创历史新水平。
  【外汇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 鹤岗外汇管理局坚持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认真执行国家外汇管理的政策、法规,严格审批外汇。全年收入外汇163万美元,支出外汇308万美元,办理外汇调剂业务14笔,成交额172 万美元,堵住和制止不合理用汇 150万美元。并开展了外汇大检查工作,把治标和治本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效果。
  【货币流通量及其分布情况】 经调查测算,1989年末,鹤岗市场货币流通总量为26 500 万元,比上年增加5 200万元,增长 24.41%。其分布状况是:1、城乡集团单位库存3 782万元,较上年增加682万元,增长22%,占全市货币流通总量的比重由上年的14.55%下降到14.27%。2、农村居民手持现金2 001万元,较上年增力U608万元,增长 43.65%,占全市货币流通总量的比重由上年的6.54%上升为7.55%,人均持币量由上年的172元增加到 224元,增长30.23%。3、城镇职工居民手持现金14 061万元,较上年增加2 257 万元,增长19.12%,占全市货币流通总量的比重由上年的55.42%下降到53..6%,人均持币量由上年的219元增加到258元,增长17.8%。4、流动人口手持现金6 656万元,较上年增加1 653万元,增长33.04%,占全市货币流通总量的比重由上年的23.49%上升为25.12%。
                                 (王化民 尚加波)
  【市工商银行1989年工作概况】 1989年,市工商银行认真贯彻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全面落实省行第七次行长会议精神和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全力组织存款,严格控制贷款。开展企业信用评估,全面清理信贷资产,搞活贷款存量,改善内部经营机制,加强两个文明建设,认真开展优质服务。各方面工作都有一定进展,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1989年各项存款余额达51 737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9 710万元,比上年纯增 8 184万元,完成省批计划5 000万元的163.65%。各项贷款余额为84 437万元,比上年增加12 320万元,增长17.24%,占省批信贷规模的99.98%,其中:工业贷款占用42 589万元,商业贷款占用11 829万元,粮食贷款占用20 235万元,技改贷款占用5 899万元。资金限额占用6 440万元,完成省批计划的95.58%、比上年减少 433万元。协助企业清欠2 000多万元,清收不合理贷款2 830万元,占不合理贷款的23.3%。实现利润1 364万元,比省批计划超额 464万元。各项费用实际支出531万元,占省批费用额的99.62%。
  【储蓄余额大幅度上升】 1989年初,市工商银行把组织存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抢先抓早,多次召开各种会议,在总结上年储蓄滑坡教训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全方位、多功能抓存款的方案和措施,实行了一把手亲自抓、主管行长具体抓、其它行长配合抓、储蓄专业一心抓、各专业协助抓、党政工青一齐抓的全行抓存款的有效机制。党委提出了“一季度持平、二季度过半、三季度完成 90%,四季度超额争贡献”的储蓄任务战斗口号。全行上下积极行动,全力抓储蓄局面迅速展开,特别是在春节期间,行长、副行长分别亲自带队,每天出动四分之一人员临街卖券,宣传储蓄。春节过后,又针对群众手中有余钱、图吉庆的心里,全行掀起摸奖储蓄高潮,仅一个月的时间,就吸储 2 000多万元,基本形成了整体功能合力。为适应竞争形势,开拓业务种类办活储蓄,在原有的储种上新增办了贴水储蓄、奖售储蓄、大额存单、工资转存等新业务。同时针对群众中“存款不如存物”的心理。开办了保值储蓄,并大张旗鼓宣传保值的好处,受到群众的欢迎。动员社会力量宣传储蓄,年初召开了基层储蓄指导委员会议, 2月初又召开了全市企业代办员和财务主管人员会议,表彰奖励了先进代办所和优秀协储员,部置了全年协储代办工作和动员开展工资转存的宣传工作。与此同时,广泛利用报纸、电视加强储蓄宣传,扩大社会影响。此外,坚持常年开展优质服务,增设便民设施,调整和延长闹市区储蓄所营业时间,深受储户欢迎。1989年储蓄存款余额达39 710万元,比省批计划增储63.65%,比1988年纯增8 184万元。
  【积极清收不合理贷款】 1989年,工商银行组织全行信贷人员集中精力开展全面清查信贷资产工作,共查出不合理贷款12 146万元。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对查出的有问题贷款。进行逐户剖析、跟踪调查,组织信贷人员抓紧清收工作。实行责任到人,任务到户的清收责任制。具体清收办法是:各行处、各部门密切配合,从担保单位扣收、从主管部门扣收、从同业往来截留扣收,联合清收不合理贷款 120万元;向企业主管部门发公函、去信,请求协助清收不合理贷款75万元;迫使关停企业变卖固定资产,通过做其主管部门工作,协助联系变卖固定资产,清收不合理贷款38.9万元;运用法律手段,对风险程度大、债务多的企业,依据法律程序起诉69户,贷款额390万元,收回不合理贷款3.3万元,收回汽车 3台;发挥利率杠杆作用,促进企业积极处理超储积压1 728万元、处理挪用流动资金 1 350万元,收回个人欠贷款3 378万元;落实债权保证,对清查出的贷款手续不全,不符合法律程序规定的贷款企业,一律重新补办抵押和担保手续,全行共补办抵押、担保手续52户,贷款金额713万元。 1989年共清收不合理贷款2 830万元,完成全年清收计划的80%,占不合理贷款总数的23.3%。
  【合理投放技改贷款】 1989年,工商银行在技改贷款的投放上,既加强对技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又注重实地考查和事先参与评估论证。根据鹤岗市的产品和产业结构,重点支持了新华造纸厂碱回收工程、四塑引进设备、农药厂改造24D多菌灵等5个技改项目.投放贷款1 024万元。为本市地方骨干企业和支柱产品的生产增添了先进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
  【灵活运用流动资金贷款】 市工商银行在流动资金贷款投放上既坚持扶优限劣、区别对待的原则,又灵活运筹资金,不搞一刀切。在信贷资金十分紧缺、企业资金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为缓解企业对资金的渴求,工商银行一面组织存款,增强投放实力,全年新增贷款12 320万元,比上年增长17.24%,一面协助企业盘活资金,全年共派出信贷人员40多人次,协助工商企业清理省内外拖欠贷款2 000多万元,为企业融通短期资金近2 000万元,基本保证了工商企业的生产与流通的正常进行。在扶优限劣上,不搞一刀切、对确有转机希望的亏损大户兴华玻璃厂,工商银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宏观经济利益出发,经集体例会讨论决定,适时发放了启动贷款,并派出驻厂信贷员帮助整顿,使这个亏损濒临倒闭的企业出现了转机,实现了减亏。
                                     (柳立江)
  【市建设银行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1989年,建设银行认真贯彻“双紧”方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储蓄存款。计划新增2 200万元,实际新增2 781万元,完成计划的126.4%。
  企业存款。目标值为月平均存款余额2 779万元,实际月平均余额为4 353.3万元,完成计划的156.7%。
  信贷规模。年末贷款余额为8 317万元,控制在省行核定的计划规模之内。
  现金投放。减去不应占计划投放的现金后,全年实际投放3 08871元,比计划的4 200万元少投放1 112万元。
  资金周转。全年始终超额完成存款计划,平均月结余资金 47071元。年内没有发生压票子和空头现象,保证了正常支付。
  支持重点建设和促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方面。1989年累计发放各类贷款12 570万元,重点支持了煤炭、林业大中型项目建设及地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和扶贫项目,择优支持了地方“383工程”。
  利润计划。省行下达计划为全年收支平衡,到年底实际实现盈利30万元,超额完成了计划目标。
  安全保卫工作。实现了全年安全运转无事故。
  文明单位建设。市建设银行晋升为省级文明单位和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所辖 3个县行(处)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了提档升级。思想政治工作和廉政建设工作多次在省行系统和地方介绍了经验。
  【资金实力不断壮大】 一是企业存款稳中有升。在吸收支柱行业和支柱企业存款上,市建行深入各单位宣传动员,提供支持,稳定扩大了重点企业的大户存款。同时,依托政策大力吸收自筹基建项目资金存款和楼堂馆所建设项目资金存款。年末企业存款余额为 6 096万元,完成计划的2.2倍。二是储蓄存款大幅度增长。全年新增自办所6个、代办点 14个,新增储种9个,储蓄业务实现了由市区向矿区、林区和铁路行业的延伸。通过实行不同形势的承包责任制,促进提高了单产水平,年内储蓄存款逐月递增,年末储蓄存款余额为 5 441万元,提前实现了翻番计划。三是积极向生产领域延伸业务抓存款,开通新的资金渠道。到年底,累计吸收这类存款14 321万元。
  在贷款发放和回收方面,根据省 “383工程”和市产业政策调整的要求,建行在贷款投放上确定了“保重点、保急需、保支付、保存款”的“四保”原则,集中资金力量支持重点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全年累计发放各种贷款12 570万元。其中,给矿务局、鹤北林业局借款和贷款2 000万元,解决了建设资金的临时不足;为市农药厂、色织厂和制药厂累计解决贷款260万元,保证了及时购进生产急需原料;向绥滨县发电厂发放贷款 210万元,支持当地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并保证了按期投产;向市液化气公司发放贷款90万元,使鹤岗市 2万户居民用上了液化气。同时对一部分国营预算内企业和资信较高的施工企业给予了贷款支持,帮助解决了流动资金不足和企业开支不足。1989年,建行大力组织回收到期逾期贷款,采取经济、行政、法律办法和内部奖惩措施,全年累计收回到期逾期贷款11 090万元,并帮施工企业收回了大量拖欠工程款,使投入营运的信贷资金不断增加。
  【保证重点工程建设】 在加强大中型项目管理中,一是认真落实计划投资。对发现的3 828万元投资缺口,通过削减不急需项目,挖掘自有资金、清理库存等办法,帮助单位就地平衡解决 1 799万元;对剩余的投资缺口积极向上反映情况,主管部门通过调整计划给予了解决。二是合理供应资金。1989年,由于主管部门上年欠拨资金过多,使鹤岗矿区建设资金十分紧张,建行经常向主办行反映情况,请示尽快下拨资金。对已经汇来的资金,坚持拨款原则,保证了资金及时到位。同时深入现场参与建设指挥,监督合理使用资金,加快了建设速度。三是提供急需资金。1989年累计为鹤岗矿区发放各,种短期贷款 4 780万元,支持了基本建设和发展多种经营。春节期间,兴安矿因不能及时发放工资,使部分职工有想法不下井,建行及时帮助解决资金4 780万元,从而化解了矛盾。
  在支持鹤岗矿区基本建设的同时,加强了对市地方基本建设的管理。1989年,市地方级基本建设计划投资为1 618.2万元,共有100个续建项目和54个新建项目,到年底实际完成投资1 618.2万元,完成计划的100%。由于国家实行“双紧”政策,资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对此,市建行一方面坚持“四按”拨款原则,及时请调限额,合理拨付资金,努力保证工程用款。另一方面支持地方重点建设项目,积极帮助选择施工队伍,安排使用好建设资金,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1989年累计为地方重点项目发放各种短期贷款 2 700万元,较好地解决了临时性资金不足,促进了市师范学校教学楼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的工程进度和交付使用。
  【深化和完善各项改革】 一是实行了信贷体制改革。坚持由市行控制资金总量,各单位自求资金平衡;坚持存贷挂钩政策,使全行资金自给率明显提高。二是实行了财务包干制度。教育职工树立效益观念,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努力增收节支,增强了自我发展和装备能力。三是实行了目标管理。对各项工作的预定、下达、检查、考核和评比实行了一条龙经常性管理,使全行执行目标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四是实行了不同形式的储蓄承包。区别网点的不同情况,测定不同基数,明确了各网点的责、权、利关系,使全体储蓄人员进一步树立了增储意识,积极转变服务作风和工作方法。五是实行了新的结算办法,会计柜台逐步实现了微机核算,加快业务工作向规范化、程序化和现代化的方向迈进。六是认真清理整顿了各类金融性公司,为机构的撤并和妥善安置人员做了准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市建行的损失。
                                     (徐佳声)
  【农村金融工作】 1989年农业银行认真贯彻“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方针和“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保证重点,压缩一般,适时调节”的信贷政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增粮稳菜,抓企兴牧”的工作战略,努力筹资挖潜,调整结构,实施向农业倾斜的信贷政策,在资金异常紧张的情况下,经全行职工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行、社各项存款余额达20 054万元,比年初纯增4 473万元,其中:农行各项存款较年初纯增3 117万元,超计划617万元;各项贷款余额达37 121万元,较年初纯增8 308万元,贷款规模控制在计划之内,其中农行各项贷款较年初纯增7 822万元,与计划相差176万元。实现利润 743万元,比去年增加532万元,超计划543万元,其它各项经营指标都很好地完成了计划。
  【增加农业信贷投入】 1989年,市农业银行根据资金紧,任务重,不利因素增多的实际情况,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在不突破信贷规模的情况下,在资金投放上,突出了以“农”为主的方针,增加农业投入,保证资金供给。到年末,已累放农业贷款 3 221万元,较年初纯增743万元,在资金上保证了农业的高产出、高效益。1989年,农业贷款的投入重点用于:
  1.大力支持科技进步项目,实施“科技兴农”和“科技兴市”战略。市农行对本市 8个农业科技推广项目、40万亩“丰收计划”田给予积极支持。其中大豆精量点播和垅上双条播面14万亩,玉米催芽坐水种5.3万亩,玉米移苗移栽2.5万亩,水稻抛秧 4.9万亩等。科技贷款的投入改变了本市农业长期经营粗放,广种薄收,经济效益差的格局。
  2.积极支持“菜篮子”工程,行、社共投入 320万元贷款支持蔬菜生产,使本市蔬菜总产量在重灾之年喜获丰收,蔬菜总产达4 160万公斤,夏秋菜自给有余。
  3.支持农民发展畜牧业生产,全行共贷款 141万元,支持养牛、猪、羊、鸡等畜牧业生产,奶牛增长24.2%,生猪增长9.3%,羊增长23.5%,成鸡增长8%等,丰富了市场供应,保证了城乡居民生活需要。
  4.支持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1989年,市农业银行总结以往经验,把扶贫工作作为支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了资金、技术、信息“三位一体”的扶贫方法,注重在扶本上下功夫。在市农行扶持下的28个贫困村,567户贫困户中有20个村摆脱了贫困面貌,有 91户脱贫致富。如:市农行重点扶贫对象中全市有名的贫困村东方红乡志诚村,市农行领导亲自到该村与村委会订脱贫计划,帮助该村建起了采砂场,通过水利部门修起了田间渠,实现旱改水田400亩等,全村人均收入由1985年的121元增长到1989 年的854元,并有3户年收入超万元,使志诚村跨入了全乡富裕村行列。
  5.为使乡镇企业在贷款规模“零增长”中适度发展,市农行在压缩控制乡镇企业贷款总量的同时,按照产业政策的要求,实行控中有保、收旧贷新的办法,优先支持了绥滨啤酒厂、南山区二煤矿等效益好的一些乡镇企业,对效益差、产品无销路的实行控制贷款,并收回66万元关停企业贷款,1989年末,累计发放乡企贷款2 216万元,与年初相比实现“零增长”。
  【挖掘资金潜力】 1989年,市农业银行为了大力支持农业和其他产业发展,在积极组织资金的同时,把清理信贷资产,盘活资金存量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市农行成立了清理信贷资产领导小组,下设集约化经营办公室专抓清资工作,制定了全行的清资工作日程、方案,提出了“明确目标严格掌握,查实信贷资产底数”的工作原则,明确划分了信贷资金占用形态和标准,采取先内后外、分片包干、逐户逐笔地清查核实1987——1988两年的24 499万元信贷资金,共清出非正常贷款11 000万元,占全部贷款的44.9%。信用社的清资工作与银行同步进行,共清出非正常贷款3 014万元,收回非正常贷款518万元。全行共清收2 353万元,占非正常贷款的22%。
  【加强廉政建设】 在廉政建设上,市农业银行全面开展了以“两公开,一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清正廉洁,文明办行活动。制定和完善了关于兴廉肃贪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党组织制定的 “关于扩大公开办事制度的规定”,“关于深化廉政建设的补充规定” 和监督部门制定的“监察工作报告制度”等,加强了制约机制和公开办事措施,使廉政建设不断向制度化,集约化和规范化迈进。到年底,市农行监督网络已初步形成,共设 3个举报中心,23个监督小组,58个意见簿,把全行工作置于行内外和社会的监督之下。具体做了三件实事:一是收回和停止了对党政机关和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贷款;二是对小汽车的编制进行了清理;三是对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了清房。
  在内部监督上,一是加强行政监督工作,以严打经济犯罪活动为主要线索,突出抓了各种违法乱纪活动。通过内查外调,查出了受贿、挪用储户存款、截留储蓄奖金、贪污企业存款利息等经济犯罪活动。全行共立案5起,涉及金额1万多元,案件涉及5人,其中有3人被开除留用。二是花大力气做好稽核审计工作。通过充实人员、增强力量、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对所辖33个核算单位进行 132次序时审计。其中,全行规模的审计 4次。此外,还对省行下达的1988年等级行评比、决算、财务收支等进行了专项审计,共查出违纪金额103.2万元。
  【连续三年进入一级行行列】 省农业银行系统开展的等级行竞赛是提高银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企业标准化进程的主要措施,市农业银行在1987、1988两年获得一级行的基础上,本着“稳步前进,不断深化,目标管理”的工作方针,积极探索达标准,增效益,创新路的竞赛规律,把开展这一竞赛做为完善农行各项经营管理水平的主要工作来抓。为使各基层行、处上档进级,全面实现“七率”竞赛指标,市农行注意总结经验,纠正偏差,对全系统的44个基层单位搞清大帐,摸准底数,严密测算,全年全辖有章有序,忙而不乱地进行竞赛活动。经省行考核,市农行进入一级行行列,实现了连续三年进入一级行的目标。
                                     (李德海)
  【把握贷款投向 支持出口创汇】 1989年,市中国银行严格执行国家信贷政策,认真贯彻保证重点,压缩一般,扶优限劣的原则,坚持谁出口创汇多,谁经济效益好就支持谁,保证了各项贷款投向合理。工作中,从中国银行的专业性质出发,以优先支持外贸部门完成国家出口创汇计划为中心,积极筹措资金,解决外贸部门的资金困难,1989年年末贷款余额 1 938万元,其中:对纯外贸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余额1 071万元;三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余额364万元,进出口生产企业及一般工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余额 303万元;对工农区洗煤厂项目发放中短期技改贷款20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出口创汇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加强贷款管理】 市中国银行克服新建行、人员新、业务不熟等不利因素,深入调查研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贷款投放的安全合理。首先,建立健全了贷款发放制度和信贷员岗位责任制,实行明确分工、分片包干、分工合作的办法来管理企业。对每户企业都实行了建卡、立帐,充分掌握企业的运行机制,使每个信贷员对自已所分管企业的经济效益、生产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贷款的投放上,坚持谁出口创汇多,谁换汇成本低、谁经济效益好就支持谁的原则,严格掌握。第二,集中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权,实行一支笔批钱制度。对每笔贷款实行信贷员调查、信贷科长审查、然后由行长审批的程序。贷款金额超过30万元的,由行务会集体讨论决定。第三,对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实行期限管理和签订借款合同。明确贷款的甩途、期限和贷款的担保责任,并坚持贷款“三查”制度,增强贷款的安全性,保证了贷款按期收回。1989年贷款逾期率为5.2%,低于上级行核定的10%的要求。
  【市中国银行储蓄事业稳步发展】 居民储蓄存款是银行信贷资金比较稳定的来源。1989 年,市中国银行针对自己新建行、底子薄、资金少的实际情况,为尽快扭转资金紧张的局面,适应业务开拓的需要,把积极稳妥地开办居民储蓄业务,做为全行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抓储蓄存款工作中,结合本行实际,充分挖掘内部潜力,集中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全行职工的积极性,克服困难,积极揽储。在人员少、情况复杂,安全防范条件差等诸多不利因素下,通过加强管理,优质服务,广泛宣传等措施,使储额迅速增长,1989年新开办储蓄所3个,年末储蓄存款余额为486.7万元,完成省行下达的储蓄存款任务的257%,储蓄存款成为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为各项业务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市中国银行加强基础工作】 市中国银行1988年末开业伊始,行领导针对人员新,业务不熟等实际情况,狠抓基础工作建设。一、加强制度建设,理顺工作程序。针对营业初期各业务部门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业务工作程序不够理顺等问题,积极走出去向兄弟行求教,借鉴兄弟行已有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方法,认真执行《中国银行会计基本制度》、《中国银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上级行关于信贷、计划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本行的具体情况,形成了适合本行业务需要的工作程序和各类工作制度,保证了各项业务顺利开展。二、组织职工开展业务学习和技术练兵,为使业务人员尽快适应工作需要,采取岗前培训、派出人员参加省行业务培训、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开展技术练功比赛和班后学习等形式,学习有关规章制度和各方面的业务理论知识,达到了既圆满地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又使职工业务素质得到较快提高的目的。1989年,会计办理业务 116 784笔,总分帐目达到全部相符、准确、及时地完成了全年决算工作。出纳全年办理人民币及外币业务13 979笔,现金收付总额 4 606万元,未发生差错,并发现金额为2 000元港币的假钞案件一起。
                                     (蔡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