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市各级党组织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精神,以“三讲”教育为主要载体,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通过举办研讨班,集中上大课等各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层。各级党委组织了各种规模的专场辅导 200多场次,形成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良好氛围,有力地推动了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群众工作不断深入。根据鹤岗市实际情况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体思路。形成两个合力,各部门、各单位之间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合力,中、省直单位和地方单位条块结合的合力;坚持三个机制,城市建设管理机制,人的行为约束机制,市民文明言行监督机制;开展四项创建活动,文明城创建活动,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有力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全市整体工作。
【文明城市建设】 1、开展热爱家乡,建设鹤岗活动。 市文明办、民政局等十家单位联合开展“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市机关工委、市公用事业局等机关单位的干部职工利用周六、周日休息时间,对新世纪广场、文化广场等进行义务清扫。全市各中小学生利用节假日上街清除白色垃圾,进行美化市容的义务劳动近八万人次。为迎接“中俄边民旅游联欢节暨经贸洽谈会”召开,市文明办联合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教委、市爱卫办等单位 3月份在全市进行“从我做起、争做文明市民、为旅游节做贡献”活动。12月在全市开展 “爱心献鹤岗,迈向新世纪”系列活动, 系列活动包括全市个体私营业户开展的“为振兴鹤岗做贡献争当纳税文明户”宣传周活动;举办优秀个体私营业者先进事迹演讲报告会;“一帮一,心连心”脱贫致富先进事迹报告会:医疗、卫生、金融、商服、物业管理等窗口单位和服务部门集中举行的“爱心在岗位,奉献在社会”活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迎接新世纪,文明在出租车、公交车”活动;组织妇女和家庭“爱心献鹤岗,奉献在家庭”教育活动;青少年演讲比赛活动等;营造发展经济光荣,大干事业光荣,为人民服务光荣的氛围。
2、加强文明城市建设。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每年都实施“518”工程,进行大规划、大拆迁、大运作、大建设,以空前的规模、超常的速度,宏伟的气势,创造了鹤岗建设史上的奇迹,新建、改建、扩建南山路、光明路等 6条城市主次干道面积10万平方米,建设了十大广场花园,进行了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四化”工程,城市绿化选择了云杉、五角枫、花楸等珍稀树种,种植草坪近6万平方米,城市亮化工程新设彩色路灯、礼花灯、旋转灯5肋多盏,红灯笼近万盏,鹤岗市成为不夜城。
3、大力提高市民素质。一是广泛开展 《鹤岗市文明市民公约》和《鹤岗市文明市民守则》宣传教育。 6月份在全市开展了“文明市民公约”宣传月活动,市文明办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广泛开展<鹤岗市文明市民公约>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各部门、各单位认真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公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宣传单、宣传车、书法、戏剧小品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开展《公约》宣传日活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率领导参加了宣传日活动,参加活动单位三十多个,散发宣传单2万份,宣传板50块,宣传车2台,受教育群众 4万多人次。教委组织中小学进行学习,发宣传单十余万份,各学校出宣传栏、宣传板近百期。各区设立《公约》宣传站,组织了宣传队。二是深入开展“三德、三观、三个主义”教育,利用党校、团校、市民学校,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使广大市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市民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集中教育百余期,受教育群众达6万余人。投资400多万元建立了丁玲纪念馆、煤炭矿井展览馆、东北电影制片厂展览馆等一大批思想文化阵地,参观人数达50多万人。三是实施“百千万”工程,即:评选出100名最佳人民公仆,1 000名优秀共产党员,10 000名文明市民。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全市各单位开展了诗歌朗诵、文艺演出、书法、球类和棋类赛等文化娱乐活动,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文化局等十家单位组织开展“纪念建党79周年群众歌咏比赛”,十八个代表队参加决赛,三千多人参加,观众达三万人次。举办“彩色周末广场”文化活动30多场,每场近万人次参加。举办了“喜迎新世纪”万人大合唱活动,举办了首届冰灯游园会暨冰雪旅游节,开幕式当天就有几十万人观看冰灯,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活动。 在全市继续开展“学、树、创”活动,全市各行业,各单位制定了活动计划和目标,进一步完善承诺制、公示制,开展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树立了交通局公路处、公安交警支队、鹤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工商银行、禾友农药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典型群体,公路处被命名为国家级文明行业,在全省进行了经验介绍。新闻单位密切配合,进行宣传报道,电视台开辟了“树行业新风”专栏,进一步推动了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5月 12日召开“鹤岗市1998——1999年度文明单位(标兵)命名表彰大会”,命名60个市级文明单位标兵,85个市级文明单位。公安交警支队勇创一流的精神,鹤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很有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矿务局选煤公司文明职工基础创建,市工商银行窗口优质服务,萝北县东宁乡黎明村环境建设等,在社会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省办领导来我市检查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对我市创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2、开展创建文明小区活动。 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家庭是创建文明城市的细胞工程。 5月份文明委下发“关于创建文明小区(标兵)、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活动的通知”,各县区按照创建标准进行积极创建,广泛开展以提高服务质量,方便群众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服务活动,不断提高文明小区硬件建设水平,创建文明小区42个。对居民深入进行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评比活动,全年评选 2 000户“五好文明家庭”。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百余个,形成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氛围和“讲道德、树新风、爱社区、做奉献”的热潮。
3、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创建。 以提高农民素质,建设小康村为目标,开展讲精神文明、比科技致富、建文明村活动,二县一区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创建文明村24个,已有十星级文明户4千多户,新增近千户。
4、开展共建活动。认真学习贯彻 《黑龙江省军警民共建共育若干规定》,我市军警连以上单位全面开展共建活动,涌现出 81683部队和公安交警支队先进典型,全市县团级以上文明单位100%开展与贫困村结共建对子活动。
【崇尚科学和“三下乡”活动】 开展“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活动。市文明办、市科协联合举办“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在市博物馆展半个月,到六区、厂、矿进行巡回展览,全市两县六区44个党委和100多个单位8万余人参观了展览。
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市文明办 4月初,制定下发了《文明单位“三下乡”活动方案》,要求有条件有能力的文明单位,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三下乡活动,全市有60多个单位参加活动,下乡文化演出30多场,捐赠图书1万多册,放映电影300场次,培训农业科技骨干5 000多人,发科技资料2万多份,义诊义治1 500人次,散发宣传单3 000多份,发送药品二万多元,扶贫款物三十多万元,为农村、农民解决了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