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区五道岗畜牧场简介
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区五道岗畜牧场简介
【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区五道岗畜牧场简介】 2000年,鹤岗市农业局五道岗畜牧场被省名为全省首批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区,这是发展绿色农业以来,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跨越,是大力实施“绿色农业工程”的标准和发展方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对本市今后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道岗生态农业建设之所在全省13个地市首批命名而且在县团级规模以下仅此一户,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得益于省农牧渔业厅、省环保局、市环保局、市技术监督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得益于五道岗农场班子、干部、职工共同奋战、努力拼搏。
五道岗畜牧场位于北纬47°,属大陆性季风气候,距鹤岗市中心 9公里,地处新老鹤伊公路交汇处,与东山区蔬园乡、矿务局南山林场、松鹤林场、市松鹤公园、五号水库饮用水源地,市林业局三道林场接壤,境内由一水源地、一河、三库 5条河流形成大鹤立河源头,河流跨区域 5 000余延米,供全市城市居民饮用水。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场区内达到山清、水净、天蓝、田洁、土质肥活的佳境,为创建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五道岗农场,始建于1952年,职工基本是1965年下乡知青。全场辖区内土地总面积为2 500公顷,其中:耕地1 224公顷、林地400公顷、草地100公顷、水域面积 66公顷,居民生活区、交通及独立的工业用地100公顷,尚未利用土地610公顷。场区周围山林资源有山野菜、山野果、蜜源植物等丰实的山产品和鹿、蟥鼬、野猪、黑熊、野鸡、野兔、各类侯鸟等野生动物。地下水贮量为250万立方米,可开采量50万立方米,地上地下要利用水量共 95万立方米。为生态农业产业开发提供了丰实的物资资源。
1998年初,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鹤岗市农业局党委致力于开发和建设五道岗农场,坚持以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为核心,提出了用2—3年时间将五道岗农场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农场,使场域内全部生态产品达到绿色食品 A级标准,为本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树立榜样。局党委加大了对五道岗畜牧创建生态农业示范项目的领导力度,形成了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政策、一个考核办法的“五个一”完整工作制度,使各项工作按时限、按标准完成。五道岗农场遵照农业局党委的总体工作部署,本着“想干事、会干事、干大事”的思想,班子成员统一了认识,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各项目标任务落到人头,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几年来,坚持不懈狠抓了五个生态农业工程建设,即:五道岗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农业基础工程建设、湿地、草地工程建设、科技兴农工程建设、良种工程建设等,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全场生态农业保护地达到2 500公顷,退耕还湿面积达到50公顷,植树造林 30万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公顷,加固堤近3 000延米,发展绿色养殖水面 600亩,建成绿色生物有机肥加工企业一户,可综合利用鸡粪9 000吨,生产绿色食品种植专用有机肥3 000余吨,不仅改善了场区生活环境和大气污染,同时还为全市绿色食品种植开发提供了专用肥料。
五道岗生态农业示范区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初步形成了 4个产业链,即:绿色大白菜产、加、销链条;绿色优质鸡蛋产业链条;绿色食品专用肥产业链条;绿色山产品产业链条。并已初步形成 4个拳头产品,即:优质及无公害大豆、鸡蛋、水产品、蔬菜等,在市区及周边市县、农垦系统极有影响。并通过鹤岗边民旅游节、“哈洽会”、北京绿色食品展销的机遇,使这些名优产品打进了国内外市场,特别是绿色大白菜在供应鹤城市民的同时,闯出了市外,打入了周边地区,并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销售渠道,使种、养、加工产品、蔬菜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