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超常规运转外向型农业取得长足进展

超常规运转外向型农业取得长足进展



  【超常规运转外向型农业取得长足进展】 在全市“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建设中,农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开拓省内外市场,通过一年来的超常规运作,农业外向型经济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赴俄种养业开发成效显著。2000年,本市以鹤俄种植业集团和鹤俄畜牧业集团两大集团公司为龙头,积极发展赴俄种植业和养殖业,已累计在俄开发种植基地 5 000多公顷,建设养殖基地3处。鹤俄种植业集团投资 516.8万元,在俄开发了2 720公顷种植基地,实现经济效益108.5万元。鹤俄畜牧业集团在俄投资150余万元,建设3处生猪饲养基地,育种猪600头,年出栏育肥猪1万余头,开发饲料地200公顷,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2000年,各县(区)乡(镇)和农口部门广泛开展了“找市场、抓订单”活动,先后与全国 200余家龙头企业和粮食收贮企业建立了联系,签回种植业订单81万亩,占总播种的41%;签订养殖业订单价值5 000多万元,占养殖总量的5%,有利地带动了基地生产。市农业局还走出国门,赴日本、俄罗斯及东欧国家进行考察、交流,与国内外客商签订农产品销售合同2 600吨、总金额4 800万元。同时,本市紧紧抓住广州、北京、上海、昆明绿色食品博览会的契机,广泛开展经贸活动,宣传介绍鹤岗的绿色农产品,使本市的绿色农产品一度火爆京城,蜚声上海,展销会期问,与国内外客商签订农产品销售合同 5万余吨,协议总金额3.7亿元。
  三、积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为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我市先后与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省农机工程研究院、东北农大等1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农业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与中国农大合作,推广应用种衣剂施用技术,使我市农业新增产值1 800万元;与省农科院共建 11个高科技园区,有利地带动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与农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校的合作,利用他们的技术、市场、信息等优势带动了本市外向型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外向型农业的发展,使广大农民开阔了视野,增强了闯市场、创农业精品的信心,拓宽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渠道,为我市农业进一步上规模、上档次,走出省外、迈出国门,实现跨国经营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