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岭北煤矿在困境中稳步发展

岭北煤矿在困境中稳步发展



  【岭北煤矿在困境中稳步发展】 岭北煤矿是鹤岗矿务局所属唯一的一座机械化开采的露天煤矿,位于鹤岗市东山区。于1958年破土动工,1966年7月简易投产,露天南北走向3.1公里,东西走向1.1公里,井田面积 2.73平方公里,地质储量3 360万吨,可采储量2 688万吨,自投产至2000年末,累计生产煤炭2 473.1万吨,剥岩 1.5亿立方米,全矿剩余地质储量900万吨,按现年产60万吨水平计算,还可生产十几年时间。
  岭北煤矿分为露天和井工两个煤炭生产系统,露天年生产能力45万吨,井工年生产能力15万吨。露天生产分为装、拉、翻、选四大环节,产出煤炭全部经选煤厂洗选加工后销售。矿自行设计、施工的年产15万吨的地采新三井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于2001年 6月末全面建成投产。岭北煤矿实行集中统一指挥,24小时不间断生产。日常生产指挥、行车管理均由矿生产调度室统一向各生产单位下达生产指令,各生产环节配套紧密,基本构成机械化作业程序。
  全矿下设露采区,地采区等17个基层单位,机关设置党政办、组干科等16个科室。全矿现有职工3 319人,其中干部385人,工人293人,共产党员925名。
  2000年是新世纪之交的一年,也是岭北煤矿在艰难中顽强拼搏的一年,全矿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局、矿“两会”的总体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积极克服资源萎缩,煤炭接续紧张、设备老化、资金不足等困难,切实加强企业管理,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努力保持队伍稳定,使全矿整体工作在困境中稳步发展。
  1、煤炭任务超额完成。全矿生产煤炭62.47万吨,超产2.47万吨,选煤厂完成洗后煤46.71万吨,超产1.71万吨。
  2、露天剥岩再创水平。全矿完成剥岩252.1万立方米,超产42.1万立方米,地采区新三井掘进进尺2 360米,超作业计划210米。
  3、减亏增盈成效显著。全矿亏损1 027万元,比局下达指标减亏46万元。吨煤成本减少到105.50元,比计划降低3.43元。
  4、安全质量稳步提高。全矿人伤事故比计划降低52.9%,二、三级非伤亡事故比计划降低70%,杜绝二级以上脱线事故,责任事故损失比计划减少25.77万元。
  5、煤炭销售回款较好。全年销售商品煤57万吨,自结煤销售5.54万吨,回款946万元。
  6、非煤经济稳步发展。矿经贸公司生产煤炭5 820吨,生产轧钢 450吨,加工配件11 210件,全年实现产值670万元。
  7、职工收入有所增加。职工平均工资5 980元,与去年相比增加520元。
  8、机电管理得到加强。机修厂大修电铲2.5台,定检电铲16台,钻机年修 6台,修复单体600根。车辆厂完成电车年修2台,定检136台,自翻车大破损修15台,电机检修7.1万千瓦,加工地采金属支架900付。水暖队完成夏检207项。
  9、政治局面稳定。全年基本杜绝了老保集体上访,职工出勤率稳定在95%。
  10、整体工作协调运行。工电区完成4 269公里线路维修任务,拆除线路11.21公里,完成新一铺轨工程 2.1公里。供应科克服困难积极采购,保证生产急需。矿机关围绕服务生产第一线开展活动。
  2000年,岭北煤矿广大干部职工,为保持全矿政治经济的稳定,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
  一、优化格局,突出煤炭生产。2000年,全矿上下突出煤炭生产这个重点,针对煤炭接续紧张的实际,确定了“优化布置,发展内排,降低成本,压缩剥岩”的原则,把有限的剥岩放在露采煤层赋存最好的800~1400剖面区间,稳定煤炭产量。强化 410#和414#电铲内排线建设,缩短剥岩运距,压缩一次性作业时间。在原南采412#电铲用重型汽车剥岩和出煤,加快地采技术改造和新井建设步伐,从而使全矿形成了露采、地采、重型车队“三足鼎立”的煤炭生产格局。同时,加快运输系统调整,对部分站所、线路进行改造、拆迁和拆除,使铁道线路缩短11.21公里,道岔减少两个,并先后完成六中延伸等 6项重点工程,为提高全矿煤炭生产能力提供了保证。
  二、节支降成,突出经济效益。2000年,该矿针对成本指标严重不足、资金极度紧张的实际,强化成本管理,定期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坚持成本一票否决管理办法,对各基层单位削减成本指标,增强干部职工的成本意识和算帐意识。本着收缩战线,消灭亏损源,减少各种费用支出的原则,先后对露采区、排土区等10余个单位和场点采取合并、搬家、划归等办法,精减46人,分流560人,辞退 40人,共计646人,全年可节约各种开支334万元。充分发挥筛分厂和选煤厂作用,全年筛分煤炭 9.5万吨,煤泥上仓6 300吨,共增收158万元。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回收坑内铁条1 700吨,全年创产值94.78万元。同时,矿经贸公司利用废钢铁轧钢 450吨,销售煤炭 1.3万吨,回款98.7万元,并自制加工电铲推进牙轮及其他翻砂配件,加工金属支架900付,为实现配件矿内自给自足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质量达标,突出安全生产。该矿常年坚持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安全月和安全思想教育月等活动,定期下发宣讲提纲,职工安全教育面达 95%。定期开展36、37检查和安全大查岗及重大事故追查活动,把检查重点放在地采的“一通三防”等薄弱环节,使全年事故综合指标比计划降低61.4%。配齐地采系统安全区长和瓦检员,投资9.15万元配备470台自救器和55台便携器,上金属支架 900付,增强防范能力。对装车质量、工作面质量和设备质量进行定期检查。狠抓穿爆质量,穿爆率达到 15.6立方米/米,全年二爆大块18 000块,二爆影响时间较去年降低21.43%。全年移设铁路线路60公里、道岔12组,投入枕木11 100根,岔子枕55立方米,建设坑内公路1.2公里,极大地改善了电车、汽车的运输条件。
  四、从严治矿,突出政治稳定。全矿坚持对职工进行形势任务、爱岗敬业等方面教育,广泛开展“我靠岭北生存,岭北靠我发展”大讨论活动、“创、建、做”活动以及文明“区科”、“五好班组”、“三好科室”评选等活动,并成功举办了第四届职工文化艺术节,凝聚职工的思想意志,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同时,执行一线职工工资发放优先的政策,为 297名农轮工办理了全民合同制手续,为26名优秀采掘工无偿用车送煤52吨;支付困难职工工资和考学职工子女学杂费 2.1万元。借助省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动力,开展扶贫送温暖活动,救助特困职工840人次,走访慰问职工790户,捐款2.6万元,衣物1 100件,使职工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保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