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
财务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 2000年固定资产原值532 127万元,本年净增加 22 955万元,比1999年增长4.5%。2000年,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以全局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实行资产经营,推进专业化管理为中心,夯实基础,围绕加强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及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等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单位固定资产日常核算。一是通过财经纪律检查、会计工作达标等日常检查工作,按照局“四化六统一”原则,进一步完善了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体系,规范了固定资产帐目、卡片日常核算。
二是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的折旧及增减变动管理,健全了固定资产折旧提取和固定资产增减管理审核的制度。三是加强局核算内单位间的固定资产调拨的监督与检查工作,做到“调拨单”与卡片相符一致,增减变动双方同时进行帐务处理。四是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全面开展固定资产电算化进程,逐步完成各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电算化。
第二,以财产清算为手段,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为加强全局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固定资产核算的真实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清产核资工作,彻底进行固定资产清查。清查面达 90%以上。基本摸清了不良资产和帐内、帐外,井上井下、在用、借出、出租、闲置、待修、封存、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尤其是设备的使用情况。查清了盘盈、盘亏固定资产的来源、去向、盘亏成因;核实了租出固定资产,准确无误地收租赁费;对帐外资产分渠道纳入帐内管理。达到了摸清底数、加强内部调剂、压缩新购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的目的。进一步理顺了固定资产产权管理关系,为构建全局现代企业制度的资产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奠定了基础。
第三,进一步挖掘企业内在潜力,加大了对固定资产保值增值,处置、盘活闲置固定资产的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将呆滞固定资产变现,提高了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盘活了资金。通过采取定期、不定期采取检查、抽查相结合的办法,随时掌握固定资产动态。建立健全了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局、矿(厂)两级审批规章、制度,有效地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坚持深入基层,加大盘活企业固定资产力度,对清查出来的呆滞的、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及时进行对外有偿转让,处理、活化了闲置固定资产,推动企业建立新的资产优化组合和处置、利用闲置资产的经常性工作机制。从根本上达到国有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