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银行
农业发展银行
【概况】 2000年末,鹤岗市农业发展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 499 120万元,其中农副产品贷款492 155万元;各项贷款较年初增加 84 131万元,其中农副产品贷款增加92 067万元;简易建仓贷款增加2 600万元,其他贷款下降10 536万元。本市粮食购销企业库存粮食572 408万斤,较年初增加136 654万斤;库存值372 294万元,库贷挂钩比例77.51%,较年初增加3.02个百分点。其中:直接库存值354 683万元,较年初增加66 579万元,直接库贷比为 73.64%,较年初增加 1.63个百分点;不合理资金占用108 316万元,实现了挤占挪用零增长,保证了本市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工作的持续稳定。本行各项收入为41 150万元,各项支出36 534万元,收支相抵盈利4 616万元,比上年末增盈3 558万元。
2000年全市封闭管理七项指标考核取得新成绩。新增贷款库贷比例、销货款回笼率、销货款归行率、收贷率等四项指标均达到100%。贷款利息回收率达72.22%,信贷资金合理运用率达100.31%,超省行计划95%的5.31个百分点。
【资金封闭管理】 2000年,鹤岗市农行对收购、储存、调销3个环节加强监督和管理。
——收购环节
1、坚持信贷员驻库制度, 将主要力量放在收购第一线,实行专兼结合。市行和县行收购旺季均从机关抽调有经验的中层干部进驻粮库,充实信贷员队伍,以信贷员为起点,无论发放收购贷款还是建仓贷款,都必须在驻库员监督入库,核打码单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报经本行资金领导小组讨论审批后,据实供应资金。各驻库信贷员在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粮食过程中,坚持收购政策,做到旺季淡季一个样,收一斤粮贷一斤粮钱,加上必需的收购费用,确保新发放贷款与新增收购值相一致。全年共计收购粮食193 96万斤,投放收购贷款 114 897万元,必要费用4 172 万元。
2、提高认识,加强监督检查指导。收购旺季到来之前, 市行多次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对收购政策和有关规定进行学习领会,吃透精神实质,并对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工作做了详细的部署,采取了统一组织,抽调人员,分季实施的办法,切实将工作安排到实处。市行领导班子成员和信贷部门的同志协调县行经常监督各营业单位的收购资金使用情况,对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事件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绥滨行秋粮收购动手早,进度快,在本市较为突出。为摸清情况,本行抽调六名业务骨干深入县行和粮库对收购情况和新粮质量进行排查,结果表明,绥滨县行在收购旺季到来之前,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取得重视与支持,收购过程中与县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积极配合,不但收购数量多、进度快,而且保证了粮食质量。
3、严管结付粮款,杜绝套取收购资金。 为了堵住和避免码单作假,套取收购资金,本行严格执行信贷员签发现金支票后跟款到库的制度。付款时以检斤时信贷员签章的粮票子为依据,监督支付,市行多次强调要信贷员全程监督,不使企业有可乘之机。萝北行在监督企业结付粮款时,对有可疑之处的码单,一查到底,态度坚决,措施得力。在收购旺季,对有问题码单逐张排查,通过对所在村屯,车牌号码、要素真伪以及相关因素的检查,认定萝北粮库12月21日的31张码单为编造的虚假凭证,数量为678吨,骗取收购资金贷款 82.7万元,该行适时采取相应措施,将所骗资金全额追回。
——储存环节
市农发行进一步完善了仓储形态图管理制度,每个信贷员手中都有企业的粮食仓储形态图,做到了仓储图随实物变动而变动,企业粮食增加与减少都一目了然,心中有数,有的还把仓储图变成活板上墙或录入计算机进行管理。市行定期组织抽调人员对粮食购销企业库存逐个检查,从台帐到企业商品库存,保管帐至形态卡,最后到实物,一一核对,查清库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并及时整改。同时,县行及营业部还经常自行组织核查库存,要求驻库信贷员分段、分粮区,每三天核准一部分库存。由于实施了市县行和驻库员三级管理,使储存环节管理大大加强。
——调销环节
本行对调销粮食要求严格,特别强调先打招呼后卖粮。粮库卖粮、调粮,必须先向农发行打招呼。卖粮必须顺价销售,钱货两清。在调销环节上,本行注重抓顺价销售价格的计算,按照有关要求,人人会计算顺价价格,并坚持顺价销售原则,做到“钱不到户、粮不出库,钱货两清”。贷款回行后按比例收贷收息。2000年,市粮食购销企业共销售粮食56 668万斤,销售收入34 554万元,其中陈化粮销售22 942万斤,销售收入 2 883万元,除部分专储粮款未到位外,其余货款33 777万元,全部归行。全年收贷32 987万元,收息653万元,企业用于费用137万元,收贷率达到100%。
【从严管理建仓贷款】 1、纠正偏松思想。过去在收购资金 “封闭运行”中,对简易建仓贷款的管理较偏松,重视不够,认为这不是“挂钩贷款”的组成部分,所以从认识上存在着偏差。本行及时对这一观念进行纠正,把建仓贷款管理摆上日程,成立组织机构,落实领导责任,具体项目落实到人,使建仓贷款的管理工作步入正轨,摆上位置,纠正了重放轻管、重放轻收的思想。 2、制定措施,全面检查。为了进一步加强建仓贷款管理,市行制定并落实了一系列办法措施,如:在企业财务资金存款帐户设建仓贷款专户,按用途使用,执行三级审批,大额报批的办法。同时,对建仓贷款随时组织全面检查,看是否按项目、用途合理使用,纠正了管理不规范问题。对挤占挪用建仓贷款的限期整改,否则收回剩余部分贷款,停止申报审批新贷款,直至问题纠正为止。而且,对挪用的批准支付人给予了必要的经济处罚。
3、贷款投放,工作超前。 在建仓贷款到位之前,本行首先督促企业尽快落实利息补贴来源,促其尽快还清所欠利息,落实逾期贷款的还款计划,市行还对建仓贷款的具体使用去向进行重新调查,拿核算、实地看、分项目、落到位,然后才可签订担保抵押合同,贷款后还要监督支付使用。2000年共发放建仓贷款 2 600万元,项目安排上突出了简易建仓和罩棚等重点,有效缓解本市仓容紧张的情况,发挥信贷资金的经济杠杆作用。
4、陈化粮管理有新举措。2000年陈化粮销售与往年相比, 有其新的特点。即:数量大、品种多、价格乱。对此本行采取了: (1)核准认定数。年初市行组织人员,对全辖各粮库经过技术监督部门认定的陈化粮数量进行了专项核对,将已认定的陈化粮登记造册,挂牌单管,避免企业以假乱真、以好充次等问题的发生。 (2)按规定销售。陈化粮销售严格要求企业到省粮油批发市场竞价拍卖,按拍卖合同先款后货,出库时由发行信贷员按品种、数量,验明确系陈化粮后,方可运作。 (3)按要求核算。销售陈化粮的贷款,严格按规定收贷,其价差也严格按要求单独报表反映。2000年共销售陈大豆6.45万吨,销货款12 963万元,销售豆粕3.02万吨,销货款 3 259万元,全部做到了先款后货,信贷员监督出库,使销售工作有序进行,共计收回贷款16 096万元,收回利息 126万元。对回笼销货款坚持设立专户,单独挂帐,价差亏损,设立单独的报表进行统计,全程监督陈大豆销售情况。陈大豆销售工作结束后,本行按照上级行要求,立即与企业及粮食主管部门协商,落实亏损挂帐本金和利息的还款来源,利息由风险基金解决,本金由顺价销售利润弥补,销售亏库部分由超储补贴费用担保,做到如实反映陈化粮销售的真实性和库贷挂钩比例不受影响。
【合理安排资金】 1、2000年秋季粮食收购资金供应, 本行在筹措、安排资金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省行核定,本行资金限额有限,而粮食收购高潮来的很快,面临压力,本行积极筹措调剂余缺,一边向省行积极申请,一边及时、准确、快捷地分配资金,做到资金保证供应。 2、认真执行上级行按粮食收购进度,用现有资金头寸与库贷挂钩比例供应资金的管理办法。2000年,本市共收购粮食966 980吨,投放收购资金114 897万元,既保证收购资金即收即付的足额供应,防止了粮款被挤占挪用和资金滞留。 收到了农民满意、政府满意的效果。3、加强资金计划的基础性建设。实行资金头寸限额管理。按照省行核定的通知要求,及时分解到各县行、市行营业部并存档、装订,头寸限额管理办法逐步完善。对资金管理与调度做到按程序申报借款,完善单据、登记台帐。进一步完善了内部现金管理责任制,组成现金审批领导小组,明确现金审批权限,严格内审外审制度要求,配备现金货管人员,专人登记现金台帐,负责综合《月份开户企业工资支出审批表》和登记大额现金支付报备表等。 4、加强统计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数据。加强统工作的考核。本行制定了《鹤岗市农发行统计考核办法》,实行打分制,按照得分数,兑现奖计惩,增强基层主管统计领导、统计业务人员提高工作质量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本行计划统计的报表质量和统计文章分析的质量始终在全省名列前茅:1998年在全省名列第一,1999年在全省名列第三,2000年在全省名列第二。
【基础工作】 2000年的财务会计工作按照本行年初制定的《2000年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意见》,对每一张传票和每一本帐簿都严格规定了记载制度,办理每笔业务要求做到标准化、规范化。把抓管理、上质量、上水平、上等级行贯穿于全行财务会计工作的始终,增强会计基础工作。1、加强现场控制,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全年,本行6次对市行营业部及两县行进行现场检查。按照总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会计等级行考核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六个方面内容的得分进行考核,按季通报。针对各行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认真反馈并落实纠正措施。真正把抓内部管理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提高了核算质量,严格了费用开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年四次接受省行级、总行级财务大检查。特别是2000年 4月份,全国性人民银行对农发行系统进行全面业务稽核及 8月份总行组织的交叉重点检查,检查中对本行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给予了充分肯定。 2、严肃利率政策,遵循权责发生制,建立健全收息责任制。会计工作坚持贷款按月结息,存款按季结息,严格执行权责发生制原则,将利息及时入帐,做到应收尽收。明确会计专柜为第一责任人,会计科(股)长负领导责任,实行任务、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做到了收息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达到了计算盈亏真实 。3、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开支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强化费用管理,对财务开支实行“实拨制”和“报审制”。一是按照省行的要求,对两县行费用开支实行“实拨资金,专户核算,专款专用”的管理办法,将经费资金和其他资金分开管理,增设“经费存款”科目,核算上级行拨人的经费资金;二是对大额费用开支实行“报审制”。这两项措施的实行,提高了各级行“艰苦奋斗、勤俭办行”的自觉性,增强了遵纪守法意识,节约了费用开支。 (2)全面落实财务管理“一把手”负责制。从2000年年初开始,按照上级行要求,层层签订遵守财经纪律责任书。全辖市县两级行成立了“财务管理委员会”,明确财务管理委员会的职能:一是对大额财务开支事项的议定;二是监督大额财务开支事项的实际执行情况;三是对各级行的发生的财务违章、违纪问题进行检查处理;四是系统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原则的确定与监督执行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财务制度》确定的有关职能等。